学术投稿

多西紫杉醇致重度致死性水肿1例

惠双

关键词:肿瘤, 水肿, 致死性, 多西紫杉醇
摘要:1病历报告患者,男,51岁,以贲门低分化腺癌术后复发2年,放化疗后伴消瘦,纳差2个月来院.患者2002年10月因上消化道出血手术证实为贲门低分化腺癌伴小弯侧淋巴结转移,2003年11月发现双肺,肝脏,腹膜后多发转移,用紫杉醇+草酸铂+希罗达化疗,疗效为PR.2005年8月病情进展改用多西紫杉醇(艾素,江苏恒瑞公司生产)100mg+奈达铂140mg化疗,9月采用艾素120mg化疗,病情继续进展,出现消瘦,纳差.既往无特殊病史,否认心、肝、肾脏病史.查体:神清,精神差,消瘦,轻度贫血,左锁骨上触及约4cm×4cm质硬固定包块,双肺呼吸音可,心率85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肝大,质中度,边缘不整齐,左叶触及约4cm×5cm质硬结节,脾不大;下肢无水肿.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胆囊颈、胆囊管结石嵌顿29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胆囊管结石嵌顿病例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003年1月-2005年8月经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胆囊管结石嵌顿病例29例,与同期胆囊颈、胆囊管结石嵌顿开腹手术68例对比分析.结果26例行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例在LC中使用胆道镜取石,1例中转开腹.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术后2~7d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胆囊管结石嵌顿是安全可行的,与开腹手术相比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作者:唐亨力;马兴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细胞因子在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骨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等,是关节软骨退化及损害后关节内骨质增生、变形,导致的关节功能改变.骨关节炎发病原因复杂,难以用单一因素解释.人们发现在软骨退变降解过程中细胞因子、生物酶的调控异常在OA的关节软骨及滑膜的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索-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参与关节病变的主要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是炎症反应的重要调节剂,是调节炎症的始动因素[1].现仅就有关IL-1及TNF-α与OA的关系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郭静;李琪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腿开放性骨折手术失误与并发症的处理

    我院2000年1月-2004年2月共收治106例小腿开放性骨折患者,其中8例手术失误患者(包括基层医院转诊而来)通过修复与重建,经过6个月~2年随访,均获得满意效果,现将其手术失误原因、预防方法、并发症的处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孙旭;高俊宝;孙致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病

    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主要包括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nea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SAHS)、上气道阻力综合征、慢性肺部及神经肌肉疾病引起的有关睡眠呼吸障碍.SAHS可分为阻塞性(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OSAHS)、中枢性(CSAS)及混合性(MSAS)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作者:杨彦楠;刘晨;刘信荣;王红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脑室出血CT值对术式选择及预后的指导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CT值对术式选择的指导意义以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侧脑室出血病例的血肿CT值,每10HU分成一组,对其脑室引流效果和1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HU以下与70HU以上组别之间ADL与脑室引流显效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CT扫描显示脑室出血的CT值对应采取的具体术式和病情预后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高喜春;曾爱生;陈甘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转移因子联合中药热洗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扁平疣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十分肯定,我们应用皮下注射转移因子联合中药热洗治疗扁平疣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会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类卒中样低血糖偏瘫1例

    低血糖症临床并不少见,但以昏迷、偏瘫症状起病则不常见,特别是老年人突发神志不清及肢体瘫痪时,医生往往首先考虑的是急性脑血管病.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低血糖偏瘫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于福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内皮抑素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本质的特性之一.肿瘤转移的巨大危害性是局部病变扩大为全身多灶性、弥漫性分布的疾病.对于快速增殖、多灶性分布、异质性生长的转移瘤,目前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手段常遭失败.20世纪90年代初,Folkman等[1]发现实体瘤及其转移瘤的生长、维持必须依赖于新血管的形成.为了刺激血管的生成,肿瘤上调一系列血管形成因子的分泌,包括成纤维生长因子(aFGF和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2].同时,许多恶性肿瘤也分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包括血管抑素(angiostatin)以及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thrombispodin)[3,4]等.新生血管生成是指从已经成型的新血管上形成新的毛细血管的过程.而肿瘤的生成、转移更是依赖于新生血管的生成.1997年哈佛大学的O'Reilly[5]首先发现的内皮抑索(endostatin)能特异地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进而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为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找到了新的思路.

    作者:刘学军;孟宪利;王洪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药物干预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常见的、预后不良的心血管重症.初认为心力衰竭是心、肾功能异常,应用洋地黄及利尿剂治疗,以提高心肌收缩力,随后认为心力衰竭是持续性血流动力学障碍,因而加用血管扩张药为治疗手段,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目前已明确,心室重塑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础,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在心室重塑中起不良调控作用;在CHF的发展过程中,交感神经及其他神经体液因素的激活可以明显早于心力衰竭症状的出现,如血浆肾素、血管加压素、儿茶酚胺、多巴胺、神经肽Y及内皮素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1].许多实验和临床证据表明,在这些复杂的体液变化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似乎处于一种中心地位,也是研究多及重要的.

    作者:林清飞;苏津自;吴可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脑脊液漏的MRI诊断与手术治疗

    脑脊液漏好发于颅底骨折,是指蛛网膜和硬脑膜均有损伤和破损,脑脊液经破损处漏出到颅外.按病因可分为外伤性脑脊液漏和非外伤性脑脊液漏.按时间分为急性期脑脊液漏和延迟性脑脊液漏.急性期脑脊液漏多在1周左右可自行或经非手术治疗而痊愈,延迟性脑脊液漏则常迁延不愈,时停时漏,需手术行漏口修补.术前做好漏口的定位诊断是手术治疗的关键,临床根据病史,通过糖测定和红细胞计数分析,对脑脊液漏的定性诊断并不困难,以往临床主要采用头颅X线平片、CT、水溶性造影剂注人蛛网膜下腔行颅底薄层CT扫描以及放射性核素脑池造影等综合分析进行定位诊断.我们对1991-2005年经MRI进行定位诊断的25例脑脊液漏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永鹏;阚志生;郑大利;付玉海;才艳玲;李甲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56例临床分析

    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是指无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方面的骨折脱位而导致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graphic spinal fracture-dislocation,SCIWORSFD)[1].以儿童及老年人多见[2].1993年3月-2003年3月我们共收治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56例,占同期成人全部脊髓损伤的41%.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振营;翟明玉;侯江伟;李中心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变异型心绞痛24例临床分析

    心外膜上大的冠状动脉严重阶段性收缩并导致血管完全闭塞,是临床上发生变异型心绞痛的主要原因.冠状动脉痉挛不仅可诱发变异型心绞痛,而且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为及时诊断本病,现将我院1999-2004年收治的24例变异型心绞痛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刘国霞;胡建宇;鲍斯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眼科手术患者失眠因素调查及护理

    失眠是指从睡眠开始的入睡障碍和睡眠的维持障碍[1].失眠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困扰.对眼科手术患者,则有妨碍切口愈合,增加感染的可能[2].我科对96例手术患者,进行睡眠质量的调查分析,提供佳睡眠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晶;王静;李小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健康老年人群上呼吸道卡他布兰汉菌分布情况调查

    卡他布兰汉菌(Branhemella Catarrhlis,BC)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发现于1896年,当时称卡他微球菌,因形态学类似奈瑟氏菌属,后改称卡他奈瑟菌.但因该菌与奈瑟菌的DNA碱基组成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差异,Catlin在1970年提出将此菌归属于布兰汉菌属,称为卡他布兰汉菌[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BC可引起临床多种感染,儿童、老人及免疫缺陷者更具感染性[1].老年人群因其免疫功能水平偏低,易引起上呼吸道及其他部位感染,我们通过对312例健康老年人做咽试子细菌培养鉴定,以了解BC在老年健康人群的感染及分布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建伟;王弋;赵显正;施保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8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慢性CHFl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二组年龄、心力衰竭(心衰)病程、原发病及心功能分级相似,具可比性,二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加用卡维地洛片剂,从小剂量2.5mg/d开始,3~5d递增2.5mg,直至病情改善或剂量为10mg/次,2次/d.观察治疗12周后二组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指数、血压、心率、病死率及副作用等.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指数均明显改善,血压、心率均明显降低,病死率下降,P<0.05或<0.01.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CHF,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冼洪光;梁维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髂静脉自发性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髂静脉破裂非常罕见,主要发生在较大创伤和盆腔手术中.髂静脉自发性破裂更加罕见,1961年Houssne等[1]报道了世界上首例患者.髂静脉破裂属血管急症,常常容易误诊,不规范及不及时的治疗常常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为了提高对髂静脉自发性破裂的认识,我们对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共计30例患者(1961-2004年)[1-29]进行了回顾性的系统总结和分析,旨在探讨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方案,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与同道共同参考.

    作者:杨学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氧化亚氮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为了维护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探索一种更为安全可行的无痛人工流产方法,我院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氧化亚氮(笑气)用于人工流产术,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生儿泪囊炎60例疗效分析

    新生儿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病,患儿出现溢泪,内眦部结膜充血,结膜囊有粘脓性分泌物自泪点溢出,或泪道冲洗液自上泪点反流.我科1999-2003年三种方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60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钟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与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多发生于手术后制动患者.如未及时治疗,可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工作和生活能力,甚至致残.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还在逐年增加.我科2003年8月-2005年5月共收治DVT患者64例,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云珍;高宝琴;李研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开放性膝关节脱位并发胫腓骨干骨折1例

    1病历报告患者,女,35岁,主因工作时不慎滑落于运行的皮带上,右腿卷入滚轴,被工友及时停机后拔出1h,于2004年3月26日入院.查体:神志清,血压90/45mmHg,P 120次/min,R 22次/min,面色苍白,胸腹部未见异常,右膝部明显畸形,腘窝处斜行裂伤18cm,有肌肉外露,小腿前面二处不规则裂伤,分别为10cm和12cm,骨折端外露,足部感觉麻木,末梢血运尚可,足背动脉搏动弱,足趾可屈伸.X线片示:右膝关节脱位,胫骨端向后移位,髁间嵴有小碎片,胫腓骨干中上部骨折,明显错位.

    作者:史宝明;侯效正;杨博;王正声;郝满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