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珍;高宝琴;李研
目的观察10%葡萄糖酸钙脐静脉注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术中、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观察组85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断脐,经脐静脉向母体方向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对照组87例,胎儿娩出后立即子宫切口缘注射缩宫素20U.观察二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观察组用药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①二组患者的年龄、孕周、产次、轻中重度妊高征所占的比例,产前及产时处理、新生儿体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7.16±3.23)min,术中出血量(176.42±93.20)ml,产后出血发生率3.53%(3/85);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9.35±3.67)min,术中出血量(281.23±122.33)ml,产后出血发生率9.20%(8/87),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用药前收缩压(153.0±10.6)mmHg,舒张压(96.0±10.3)mmHg,用药后收缩压(136.0±10.4)mmHg,舒张压(80.0±10.2)mmHg,用药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高症患者术中胎儿娩出后经脐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预防术中、产后出血及控制血压效果良好.
作者:林云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2000-2004年共行手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1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宫卫东;杜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子宫腺瘤样瘤是一种少见肿瘤,与腺肌病并存更为少见,该肿瘤属于良性肿瘤.由于该肿瘤临床少见且临床症状不具特异性,术前常易误诊为平滑肌瘤等其他疾病.因此需要对此病加深认识,提高诊断率.我院2000年4月25日-2004年12月19日共收治6例子宫腺瘤样瘤并腺肌病(ATAU),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占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乳腺疾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严重威胁我国广大妇女健康.其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第二位[1].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直接取决于开始治疗时的病变阶段,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积极的康复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乳腺癌病死率的重要环节[2].乳腺自我检查有利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更有利于所有乳腺疾病的防治[3].通过调查了解女性乳房自检现状,可为采取应对措旋提供依据.
作者:冯海英;陈长香;王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3年8月-2005年1月,我科应用泮托拉唑粉针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同时并发出血的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患者,临床观察止血、溃疡愈合及(HP)清除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向东;杜怀文;张锋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心肌酶发育分化的变化规律.方法用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组织扫描光度测定,观察18例胎儿(16周至足月)和2例成人心脏的5种心肌酶.结果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三磷酸腺苷酸酶(ATPase)含量在胚胎4个月~,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在6个月时达较高水平;6个月~,酶含量继续增加,但增幅较前一阶段小;8个月至足月时各酶均逐渐成熟达较高水平,但尚不及成人水平.结论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肌酶的发育分化表现出连续性和阶段性,并与心肌细胞细胞器的发育分化呈一致关系.
作者:田清友;卢鹤翔;魏子峰;王守安;张宇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心外膜上大的冠状动脉严重阶段性收缩并导致血管完全闭塞,是临床上发生变异型心绞痛的主要原因.冠状动脉痉挛不仅可诱发变异型心绞痛,而且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为及时诊断本病,现将我院1999-2004年收治的24例变异型心绞痛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刘国霞;胡建宇;鲍斯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髂静脉破裂非常罕见,主要发生在较大创伤和盆腔手术中.髂静脉自发性破裂更加罕见,1961年Houssne等[1]报道了世界上首例患者.髂静脉破裂属血管急症,常常容易误诊,不规范及不及时的治疗常常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为了提高对髂静脉自发性破裂的认识,我们对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共计30例患者(1961-2004年)[1-29]进行了回顾性的系统总结和分析,旨在探讨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方案,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与同道共同参考.
作者:杨学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无原发性肺疾病的肝硬化患者常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动脉血氧降低,20世纪70年代Kennedy和Kundsoy将与慢性肝硬化相关的缺氧和肺内血管扩张性疾病命名为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本文通过近年来收治的25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分析肝硬化程度与血气变化的关系,探讨其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晓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低血糖症临床并不少见,但以昏迷、偏瘫症状起病则不常见,特别是老年人突发神志不清及肢体瘫痪时,医生往往首先考虑的是急性脑血管病.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低血糖偏瘫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于福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急症,大约有20%首发于后鼻孔[1].我科1999年3月-2003年10月共收治严重后鼻孔出血128例,现就其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董玉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2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采用经腹腔镜手术加局部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78例输卵管妊娠,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爱卿;徐延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科应用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发的新型选择性抗胆碱药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将长托宁与传统抗胆碱药阿托品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天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脑脊液漏好发于颅底骨折,是指蛛网膜和硬脑膜均有损伤和破损,脑脊液经破损处漏出到颅外.按病因可分为外伤性脑脊液漏和非外伤性脑脊液漏.按时间分为急性期脑脊液漏和延迟性脑脊液漏.急性期脑脊液漏多在1周左右可自行或经非手术治疗而痊愈,延迟性脑脊液漏则常迁延不愈,时停时漏,需手术行漏口修补.术前做好漏口的定位诊断是手术治疗的关键,临床根据病史,通过糖测定和红细胞计数分析,对脑脊液漏的定性诊断并不困难,以往临床主要采用头颅X线平片、CT、水溶性造影剂注人蛛网膜下腔行颅底薄层CT扫描以及放射性核素脑池造影等综合分析进行定位诊断.我们对1991-2005年经MRI进行定位诊断的25例脑脊液漏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永鹏;阚志生;郑大利;付玉海;才艳玲;李甲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病历报告患者,女,35岁,主因工作时不慎滑落于运行的皮带上,右腿卷入滚轴,被工友及时停机后拔出1h,于2004年3月26日入院.查体:神志清,血压90/45mmHg,P 120次/min,R 22次/min,面色苍白,胸腹部未见异常,右膝部明显畸形,腘窝处斜行裂伤18cm,有肌肉外露,小腿前面二处不规则裂伤,分别为10cm和12cm,骨折端外露,足部感觉麻木,末梢血运尚可,足背动脉搏动弱,足趾可屈伸.X线片示:右膝关节脱位,胫骨端向后移位,髁间嵴有小碎片,胫腓骨干中上部骨折,明显错位.
作者:史宝明;侯效正;杨博;王正声;郝满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多发生于手术后制动患者.如未及时治疗,可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工作和生活能力,甚至致残.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还在逐年增加.我科2003年8月-2005年5月共收治DVT患者64例,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云珍;高宝琴;李研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骨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等,是关节软骨退化及损害后关节内骨质增生、变形,导致的关节功能改变.骨关节炎发病原因复杂,难以用单一因素解释.人们发现在软骨退变降解过程中细胞因子、生物酶的调控异常在OA的关节软骨及滑膜的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索-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参与关节病变的主要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是炎症反应的重要调节剂,是调节炎症的始动因素[1].现仅就有关IL-1及TNF-α与OA的关系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郭静;李琪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3年1-10月,我们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2~14周妊娠,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年龄16~35岁,妊娠12~14周,B超确诊宫内妊娠,胎儿双顶径为2.2~3.8cm,均为未产妇.
作者:孙桂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中低血压发生的频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近年资料完整的60例尿毒症患者进行规律性HD的3 787例次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老年组(≥65岁)与非老年组(<65岁)的低血压发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HD中低血压发生率为12.1%,其中老年组为13.7%,高于非老年组10.5%(P<0.05),在发生低血压的例次中,超滤量≥6%×体重者占63.8%;通过减低超滤等方法,低血压均得以纠正.结论HD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为12.1%,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过度超滤引起的有效血容量减少是HD中发生低血压的主要原因,通过减低超滤等方法可以防治HD中的低血压.
作者:王予冈;张斌;郑山海;马雅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CT值对术式选择的指导意义以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侧脑室出血病例的血肿CT值,每10HU分成一组,对其脑室引流效果和1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HU以下与70HU以上组别之间ADL与脑室引流显效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CT扫描显示脑室出血的CT值对应采取的具体术式和病情预后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高喜春;曾爱生;陈甘海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