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张蕾;马素丽;吕改玲

关键词:哮喘, 肺功能,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儿童
摘要:为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于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肺功能的影响,现对我院2002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前后肺功能情况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43例婴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探讨

    目的 探讨婴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对比3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寻找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总结2001年1月-2005年8月婴儿ITP 43例的临床特点,其中重度以上31例分别应用丙种球蛋白(丙球组11例)、丙种球蛋白+激素(丙球+激素组10例)、激素(激素组10例)治疗,比较治疗后血小板恢复情况.结果 婴儿ITP以重度、极重度多见,出血部位单纯,以皮肤出血点、淤点、淤斑为主;丙球组,丙球+激素组治疗后血小板变化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激素组治疗后血小板数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婴儿期ITP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自然病程短,对严重病例特别并发内脏感染者可首选丙球治疗.

    作者:何丽红;陈爱贞;吴丽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淮北矿区中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及龋患调查

    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约50%的人患龋齿,90%的成年人存在牙周健康问题,几乎人人都需要改善口腔卫生状况.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口腔卫生状况密切相关,而口腔卫生又依赖于良好的口腔行为习惯.儿童少年是口腔疾病的高发人群,本研究旨在评价淮北矿区中小学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及龋患情况,为今后全面开展中小学生口腔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新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肋骨及肋软骨折的多层螺旋CT诊断

    胸部外伤后肋骨及肋软骨折是胸外科的常见病,多并发肺挫伤及腹部脏器损伤,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日常工作中,急诊X线胸片是目前此类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因其密度分辨率不高,重叠影像较多,且对肋软骨无法显示,对骨折的显示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其在骨关节创伤方面的优势已十分明显,能够运用多种后处理技术显示肋骨及肋软骨的骨折情况,图像立体直观,诊断明确.我们收集2003年9月-2006年1月38例肋骨及肋软骨折患者的临床及MSCT资料,探讨MSCT扫描及重建技术对肋骨及肋软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鹏;李振龙;赵英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济南市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随着<献血法>的颁布实施及无偿献血的深入开展,在校大学生已成为无偿献血的主力军.为确保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了解其输血传播疾病的各项血清学指标很有意义.2003年1月-2005年8月我们对济南市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者18 421名进行了ALT、HBsAg、抗-HCV、梅毒、抗-HIV检测,以杜绝输血传染病的发生,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桂芝;王峰;王雪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羟基喜树碱联合足叶乙甙对肺腺癌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

    放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措施,如何提高治疗疗效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实验表明,拓朴异构酶(TOPO)Ⅰ与TOPOⅡ抑制剂联合使用的抗癌效果高于单药,但依赖于给药的先后顺序与给药间隔.同时给药有拮抗作用,序贯给药有协同作用.目前国外对TOPOⅠ与TOPOⅡ抑制剂联合用药时的给药顺序、时间间隔的报告不一,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TOPOⅠ抑制剂(羟基喜树碱,HCPT)与TOPOⅡ抑制剂(足叶乙甙,VP-16)联合应用时抗癌效应与时间、顺序依赖性的关系及放射增敏的作用,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董立新;付占昭;顾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260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l Pneumoniae,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中较常见的病原体,它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含有DNA和RNA,无细胞壁.MP主要经呼吸道传染,可经血行播散至全身各器官组织.其常年散发,病种多样,对各脏器的损害已越来越受到医生的关注.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发病率明显增加[1,2],发病年龄提前,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原之一.MPP临床表现以肺部炎症为主,肺外表现较多,可涉及许多系统[3],引起多系统肺外并发症,病程长、病情重,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甚至死亡,已引起广泛关注.现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0月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感染的特点作以初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郭铁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保存式输血在骨科择期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大中型骨科手术的开展日益广泛.我院自2001年开始,在骨科择期手术中采用术前预存血回输技术,有效减少了同种异体间输血的用量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学新;朱凤荣;韩海心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局域性药物灌注、栓塞联合微量泵滴注治疗膀胱癌43例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男性多于女性,单纯手术肿瘤复发率高,保留膀胱者半数以上2年内复发,并且约10%~15%有恶性程度增加趋势[1].1998年10月-2004年6月我们共对43例膀胱癌患者行区域性化疗药物灌注、栓塞,并用微量泵经动脉导管滴注化疗药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为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于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肺功能的影响,现对我院2002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前后肺功能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蕾;马素丽;吕改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16例

    经皮椎体成形术(precutanl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具有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2004年1月-2005年4月应用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16例,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徐可江;程仁发;吴江水;李晓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老年人用药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所谓老年人,一般系指>60岁的年长者.这是按照法定年龄数值来区分的.另一种生物学年龄是指机体的组织结构、代谢和功能变化的综合结果.它可以成为人体健康的客观标准和判断变老过程的手段.人变老是一个多环节的生物过程,个体间的生物学衰老会有明显的差异.事实上衰老早在老年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在老年患者用药问题上,应根据其生理生化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现就下列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作者:赵雅君;隋凤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急性胰腺炎10例误诊分析

    急性胰腺炎特别是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差异甚大,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误诊率高,有的患者甚至死后尸检才确诊,故早期正确诊断及合理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10例急性胰腺炎临床误诊分析,旨在探讨急性胰腺炎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提高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且可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作者:葛慧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子宫壁巨大输卵管内膜异位伴囊肿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47岁,孕3产2,主因下腹坠胀不适1年,加重伴尿频、尿急1周,于2004年1月29日入院.既往月经周期规律,末次月经始于2004年1月24日.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型,阴道畅,宫颈轻度糜烂,无举痛,子宫正常大小,质中,活动可.其右前方可触及一13cm×12cm×10cm之囊性肿物,无触痛,与子宫关系较紧密.B超提示:子宫大小5.0cm×2.8cm×3.7cm,右附件区见13.8cm×7.9cm混合性光团,壁厚2.1cm,其内可见分隔光带及一11.6cm×6.3cm无回声区.考虑右卵巢囊腺瘤.入院诊断为盆腔包块、右卵巢囊肿,于2月2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患者子宫囊性增大如孕3个月余,表面光滑,宫底部浆膜下有一10cm×10cm×8cm囊肿,双附件无明显异常.先行囊肿穿刺减压术,吸出淡黄色清亮液体约300ml,继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解剖离体子宫,肌壁间可见直径0.7~5.0cm大小不等多房性囊腔,边界不清,内容物为清亮液体,内壁光滑.病理报告(病理号2004-0319):子宫壁输卵管内膜异位伴囊肿形成.术后7d痊愈出院.

    作者:姚利萍;刘利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性、凝血状态研究

    有学者认为2型糖尿病(DM)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激活、凝血及纤溶异常有关.冠心病是DM的慢性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以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GMP-140)、凝血因子促凝活性(Ⅶ:C)、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和2(F1+2)、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代表血小板活性及凝血状态,测定2001年5月-2003年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82例DM并发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活性及凝血状态,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林潮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急诊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分析

    急诊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公认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有效的方法.然而急诊PCI后可并发冠状动脉(冠脉)无复流现象,出现冠脉急性闭塞的一系列表现,严重影响了介入治疗的效果.现将我院6年来急诊PCI并发无复流现象11例报告如下.

    作者:任海舟;刘树琴;周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治疗胃源性婴幼儿哮喘的疗效观察

    胃食管反流(GER)作为引起或加剧支气管哮喘,尤其是内源性哮喘即胃源性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1-4].现已有应用雷尼替丁治疗并取得明显疗效的报道[2].有报道[5]雷尼替丁可提高气道的反应性,加重气道的堵塞,加剧哮喘症状.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是目前抑酸作用强且作用持久的药物之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良好疗效,国外已将其列为首选药物[6],且无H2受体拮抗剂的副作用.本文对48例胃源性婴幼儿哮喘患儿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并对其中45例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随宝琛;杨桂芹;李书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1:4氧合血停跳液对换瓣患者心肌保护的临床观察

    心血管外科自20世纪50年代起步,即有学者提出应用枸橼酸钾心肌停跳液的概念[1].心肌停跳液和体外循环(CPB)应用使心脏外科医生可以在心脏停搏的情况下较长时间的进行手术,这使得复杂心脏手术变得安全,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心肌保护是心脏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心肌保护方法不断改进更新,使其更接近心脏生理,氧合血停跳液在国内外的使用已较为广泛,且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为此,本研究使用1:4氧合血停跳液温-冷-温的方法灌注对换瓣患者心肌保护的效果进行探讨,并观察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

    作者:贾晓辉;韩宪芝;王惠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肺部真菌感染20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医院感染中真菌感染病例报告逐渐增加,已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1].我们现总结分析20例肺部真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治疗转归,以期对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赵风云;牛瑞云;丁喜莲;陶玲;张利艳;彭跃华;朱兴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神经内科患者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与预防对策

    神经内科收治病种以老年、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及感觉、运动、认知障碍为特点,病情变化快、易发生意外,任何细微的疏忽可导致严重后果,给患者及医院带来损失.现将神经内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李金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浑浊的治疗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的后囊混浊,严重影响视功能,降低视力.我院1998年10月-2005年6月共收治32例(32眼),分别采用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和后囊三角形切除术以重获视轴区透明,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尚晔;孟凡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