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肋骨及肋软骨折的多层螺旋CT诊断

张鹏;李振龙;赵英杰

关键词:骨折, 肋骨, 肋软骨, 计算机体层成像
摘要:胸部外伤后肋骨及肋软骨折是胸外科的常见病,多并发肺挫伤及腹部脏器损伤,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日常工作中,急诊X线胸片是目前此类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因其密度分辨率不高,重叠影像较多,且对肋软骨无法显示,对骨折的显示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其在骨关节创伤方面的优势已十分明显,能够运用多种后处理技术显示肋骨及肋软骨的骨折情况,图像立体直观,诊断明确.我们收集2003年9月-2006年1月38例肋骨及肋软骨折患者的临床及MSCT资料,探讨MSCT扫描及重建技术对肋骨及肋软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淮北矿区中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及龋患调查

    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约50%的人患龋齿,90%的成年人存在牙周健康问题,几乎人人都需要改善口腔卫生状况.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口腔卫生状况密切相关,而口腔卫生又依赖于良好的口腔行为习惯.儿童少年是口腔疾病的高发人群,本研究旨在评价淮北矿区中小学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及龋患情况,为今后全面开展中小学生口腔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新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经右胸外侧小切口心内手术45例分析

    目的 总结经右胸外侧小切口心内手术的经验.方法 对比分析2002年5月-2006年3月经右胸外侧小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45例(右胸外侧小切口组)与同期常规正中切口78例(胸正中切口组)病历资料及手术效果.结果 二组患者手术顺利,无重大并发症及手术死亡;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辅助呼吸时间等与同期正中切口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胸腔引流量(230.0±58.3)ml vs(310.0±110.0)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4±0.62)d vs(9.3±0.91)d,右胸外侧小切口组均显著低于胸正中切口组(P<0.05).结论 右胸外侧小切口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此手术切口符合微创手术的要求,隐蔽、出血少、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精神及骨性创伤.

    作者:赵长全;吴永伟;肖建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微波治疗妊娠期阴道尖锐湿疣31例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所致,是目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在我国位居性传播疾病第三位[1],而妊娠期妇女并发阴道感染尖锐湿疣较以往常见,我们尝试采用微波治疗妊娠期阴道尖锐湿疣,并对产后24个月新生儿感染尖锐湿疣情况进行追踪调查.

    作者:蒋青;何新潮;张学峰;李永旗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癌性脑膜炎46例临床分析

    性脑膜炎(carcinomatous meningitis)是颅内肿瘤的一个特殊类型,临床中虽不像实体癌脑或脊髓转移多见,但经尸检证实,它的发病率仍占全身癌转移患者的5%~8%[1,2].该病的诊断目前尚有一定难度,临床无特异性的表现.早期诊断对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我科2001年8月-2005年4月共收治了46例癌性脑膜炎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曹伟;王俊岭;许宏伟;张乐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眼科首诊海绵窦血栓形成2例

    1 病例报告例1,男,50岁,因右眼无诱因突然胀痛伴眼突0.5d,于2005年4月13日急症就诊.眼科会诊:右视力检查不合作,眼压高,为71.03mmHg,前房不浅,瞳孔中度大小,眼底正常,角膜轻度水肿,眶内压稍高,轻度眼突,眼球各方向运动轻度障碍,头颅CT:正常.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脱水、降眼压1d后,症状不缓解,眼痛、眼突加剧,且眼底出现大片新鲜出血及视乳头水肿,视力下降至无光感,患者精神明显萎靡不振,复查头颅CT:海绵窦血栓形成炎性改变.立即转入神经科治疗,2d后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

    作者:张倩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Forsus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下颌侧方运动时髁突轨迹变化的研究

    骨性Ⅱ类错(牙合)是口腔正畸临床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5%~20%.而Forsus矫治器是近几年出现的由Herbst矫治器衍生出的一种更为简单、舒适、方便、安全的新式固定功能矫治器.它在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的矫正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4].对于戴用Forsus矫治器前后的髁突运动轨迹变化,目前仍不太明了.髁突运动轨迹轴图描记仪(computer aided diagnosis axiograph,CADIAX)将经典的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与计算机相结合,采用双髁突电子指针真实记录髁突在矢状面、水平面的运动轨迹,还可以通过分析软件进行定性、定量的研究.本研究选用经Forsus矫治器治疗的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CADIAX对其治疗前后下颌侧方运动时的髁突运动轨迹进行记录分析,以了解Forsus矫治器对颞颌关节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张化宇;白玉兴;张学军;张若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性、凝血状态研究

    有学者认为2型糖尿病(DM)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激活、凝血及纤溶异常有关.冠心病是DM的慢性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以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GMP-140)、凝血因子促凝活性(Ⅶ:C)、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和2(F1+2)、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代表血小板活性及凝血状态,测定2001年5月-2003年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82例DM并发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活性及凝血状态,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林潮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颅脑损伤48例高压氧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2004年3月-2005年3月,本科收治48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并给予护理指导,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爱莲;王慧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断指再植术后动脉危象43例原因分析及处理

    断指再植术后所出现的血管危象,大多以动脉危象为主.1996年2月-2005年9月,我院共对437例断指进行再植,术后出现动脉危象43指,占9.8%.其中23指保守治疗,21指成活,2指坏死.20指在保守治疗1h无效后,行手术探查术.结果18指成活,2指坏死.

    作者:姜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气胸导致房室传导阻滞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18岁,因胸痛2h于2006年3月4日入院.患者晚间无明显原因出现胸痛,为左侧胸前区阵发性痛,与体位活动有关,无胸闷、大汗、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加重.既往体健.近期无服药史及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病史.入院做心电图示第二度Ⅰ型、第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考虑心肌炎,急诊住院治疗.查体见BP120/80mmHg,P 82次/min,双肺呼吸音可,未及明显呼吸音减弱,心率82次/min,律不齐,心尖部心音低钝,心浊音界右移,各瓣膜区未及病理性杂音,余(-).入院给予卧床,吸氧,应用青霉素抗感染,能量合荆及辅酶Q10营养心肌,第二天心电图仍示房室传导阻滞,第一度及第二度交替,查心肌酶及肌钙蛋白均正常,患者卧床无胸痛,但深呼吸时仍有疼痛,无咳嗽,无咳痰,于是行心脏超声和X线胸片检查,心脏超声无异常,X线胸片示左侧气胸,四周向肺门压迫>60%,心脏右移,心影狭长.

    作者:蔡跃红;丁治英;冯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6例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需手术治疗.传统手术尽管术式多样,但都没能完全解决复发率较高的问题.近年来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由于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倍受推崇.我院2002年11月-2005年5月利用该技术治疗腹股沟疝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德兵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卵巢肿瘤蒂扭转保守性手术3例

    1 病例报告例1,25岁,已婚,孕0产0.于2004年3月22日入院,患者左侧卵巢肿瘤蒂扭转,肿瘤大小约6cm×6cm×5cm,蒂部扭转一圈半(540°),扭转距手术7h,肿瘤颜色呈暗紫色,盆腔有少量浅红色渗出.扭转复位后,腹腔镜下观察,血运于2min内明显好转,5min内接近正常.行囊肿剥除术,术中见剥离创面渗血活跃,说明血运恢复良好.手术后心率曾一度增快至130次/min,经补液利尿后恢复正常.病理报告为左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作者:王聪霞;张平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全麻气管插管肺大疱破裂造成张力性气胸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58岁,2005年12月17日因胃癌入院,拟在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入室后检测,ECG无异常,HR 76次/min,BP 126/76mmHg.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麻醉诱导依次静注丙泊酚20mg/kg,咪唑安定0.2mg/kg,阿曲库铵0.5mg/kg,芬太尼5μg/kg,进行快速诱导用8#导管行气管内插管.

    作者:初学亮;高淑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辛伐他汀改善缺血性心肌病预后的临床观察

    缺血性心肌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晚期表现,它的主要改变是心力衰竭、心脏扩大和心律失常,其发生率在逐年增加,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生率高达6%~10%[1].同时心力衰竭5年病死率高达50%以上,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临床上,我们观察到应用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有助于改善预后,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薛立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治疗胃源性婴幼儿哮喘的疗效观察

    胃食管反流(GER)作为引起或加剧支气管哮喘,尤其是内源性哮喘即胃源性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1-4].现已有应用雷尼替丁治疗并取得明显疗效的报道[2].有报道[5]雷尼替丁可提高气道的反应性,加重气道的堵塞,加剧哮喘症状.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是目前抑酸作用强且作用持久的药物之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良好疗效,国外已将其列为首选药物[6],且无H2受体拮抗剂的副作用.本文对48例胃源性婴幼儿哮喘患儿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并对其中45例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随宝琛;杨桂芹;李书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对氧磷酶-1活性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对氧磷酶-1(PON-1)活性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方法 212例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狭窄(CHD+)组(151例)和冠状动脉正常(CHD-)组(61例),并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将CHD+组分为单支病变组(34例),双支病变组(46例),三支病变组(71例).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PON-1活性;分析PON-1活性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PON-1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t=17.25,P<0.0001);血清PON-1活性单支病变组明显高于双支、三支病变组(F=9.536,P<0.05);而双支和三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P0N-1活性水平明显降低,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血清PON-1活性水平降低.

    作者:杨玉恒;夏岳;原淑鸿;耿玉兰;戚国庆;刘刚;刘坤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老年人用药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所谓老年人,一般系指>60岁的年长者.这是按照法定年龄数值来区分的.另一种生物学年龄是指机体的组织结构、代谢和功能变化的综合结果.它可以成为人体健康的客观标准和判断变老过程的手段.人变老是一个多环节的生物过程,个体间的生物学衰老会有明显的差异.事实上衰老早在老年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在老年患者用药问题上,应根据其生理生化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现就下列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作者:赵雅君;隋凤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体外聚焦微波刀治疗放射性肺炎的观察及护理

    放疗是中、晚期肺癌重要的治疗方法,但随着放疗时间的延长和放疗剂量的增加,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约占17%左右,表现为刺激性咳嗽、气急、高热、胸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延误治疗,临床上治疗方法少且疗效较差,近年来我们利用体外聚焦微波刀治疗放射性肺炎49例,由于我们护理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进行了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蕾;杨萍;冷桂珍;吴建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日益增高,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认为糖尿病应该积极进行强化,使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和BMI等全面达标,而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理想控制.胰岛素泵是目前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的先进手段.我院2004年5月-2005年7月对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兆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肋骨及肋软骨折的多层螺旋CT诊断

    胸部外伤后肋骨及肋软骨折是胸外科的常见病,多并发肺挫伤及腹部脏器损伤,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日常工作中,急诊X线胸片是目前此类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因其密度分辨率不高,重叠影像较多,且对肋软骨无法显示,对骨折的显示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其在骨关节创伤方面的优势已十分明显,能够运用多种后处理技术显示肋骨及肋软骨的骨折情况,图像立体直观,诊断明确.我们收集2003年9月-2006年1月38例肋骨及肋软骨折患者的临床及MSCT资料,探讨MSCT扫描及重建技术对肋骨及肋软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鹏;李振龙;赵英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