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肝病患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D-二聚体和血小板参数测定分析

戎秀格;李淑坤;李艳红

关键词:肝脏疾病, 重症,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D-二聚体, 血小板参数
摘要:肝脏是制造凝血因子的场所,凝血及纤溶功能障碍是重症肝病的主要表现.2005年7月-2006年8月我们对86例重症肝病(重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及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与轻中度慢性肝炎进行比较,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角溃疡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73岁,主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4h于2004年8月12日6:00入院.入院前4h,患者于睡眠中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为压榨性,伴全身大汗,恶心、呕吐,吐物为胃内容物.院外先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2.4mg,胸痛不缓解,无心悸、腹痛、放射痛、晕厥、呕血、便血、咯血、呼吸困难、畏寒、发热.急送我科.

    作者:马传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老年肺结核336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综合分析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2月收治的336例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肺结核临床症状、胸部X线表现不典型,结核菌素试验多为阴性,并发症多,就诊延误率和确诊延误率高.结论 老年肺结核不容忽视,应加强对老年肺结核的重视,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降低延误率,从而达到控制老年结核病患病率上升的目的.

    作者:张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血糖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及预后

    糖代谢紊乱是危重患儿常见代谢紊乱之一,尤其是新生儿,可表现为高血糖或低血糖.无论是高血糖还是低血糖,严重时都会造成脑损伤,尤其在存在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同时,这种糖代谢紊乱更加剧了新生儿脑损伤.

    作者:王宏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和丙二醛检测

    有学者[1]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中有30%,脑血管病患者中大约有42%出现高半胱氨酸血症.

    作者:谢林森;孟庆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6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结果 治疗组38例中显效18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纳洛酮静注和持续静滴,临床症状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纳洛酮使用方便、用药安全,未发现任何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冬梅;赵若雯;陈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并发低渗血症诊治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常伴有低渗血症,可导致低渗性脑细胞水肿,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损坏,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精神神经系统的症状,称为低渗性脑病,由于低渗性脑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很难识别,常被误诊为肺性脑病及其他疾病.

    作者:张雨;陈凤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婴幼儿腹泻953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消化散与VB12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1 905例婴幼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A(观察)组953例,B(对照)组952例.A组采用我院配制的消化散胶囊口服(其主要成分为乳酶生、胰酶、复合维生素B,每粒重量0.25g),同时加用VB12 500靏,以注射用水稀释至4.5ml,行天枢穴、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单用消化散胶囊治疗,其方法与观察组相同.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3.4%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消化散胶囊口服配合VB12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腹泻见效快,治愈率高,费用低.

    作者:李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正随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诊疗技术的提高而迅速增加[1∶427].糖尿病为一终身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

    作者:赵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血液中检出新型隐球菌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8岁.2004年8月18日入院.全身不规则发热,体温达41℃,咳嗽,X线胸片示:肺部感染.心率94~99次/min,白细胞23.0×109/L.细菌分离鉴定:37℃血培养分离出真菌.墨汁染色:优质绘图墨汁1滴,血液1滴,加盖盖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在黑色背景下,可见孢子周围有厚荚膜,荚膜厚度与菌体等同.

    作者:赫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护理和观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癌症之一,由于肝癌具有易早期转移、并发肝硬化、多中心发生等生物学特性,极大限制了手术切除方法的应用.

    作者:郭秀丽;邹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剖宫产孕妇硬腰联合麻醉后出现上肢麻木1例

    2006年9月10日,我院对1例孕妇,因孕39周,羊水过少在硬腰联合麻醉(CSEA)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2d下床活动时出现上肢麻木无力症状,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雪梅;王立中;刘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我们采用碘氧窦道通过及根管内封入甲醛甲酚加碘仿治疗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立新;孙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纳洛酮在急危重症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纳洛酮(Naloxone,NX)又名烯丙羟吗啡酮,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是吗啡样物质的特异拮抗剂.在各种急危重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内源性损伤因子特别是内源性阿片肽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敏臣;杨绪栋;杨晓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移位髋臼骨折36例手术治疗分析

    髋臼是大的球窝关节,臼与关节头关系紧密,髋臼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如复位不良易形成创伤性关节炎,我院1996年7月-2005年7月收治髋臼骨折70例,手术治疗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占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小剂量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高总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疗效显著,已得到临床公认.同时可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下降约30%,但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疗效较差.

    作者:汤战丽;蔡文香;祝翠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咪唑斯汀治疗接触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咪唑斯汀治疗接触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将接触性皮炎45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给予咪唑斯汀口服,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口服,至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连续服用14d后停药.结果 治疗第七天咪唑斯汀疗效显著优于氯雷他定,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十四天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唑斯汀在临床治疗接触性皮炎时是一种好的选择.

    作者:樊靖华;赵丽敏;谭升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

    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输血前要用能够检测不完全抗体的方法筛查不规则抗体,本院从2004年6月起,运用微柱凝胶技术对需输血的患者提前筛查不规则抗体,确保了输血安全,保证了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学新;张海娟;胡松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重症肝病患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D-二聚体和血小板参数测定分析

    肝脏是制造凝血因子的场所,凝血及纤溶功能障碍是重症肝病的主要表现.2005年7月-2006年8月我们对86例重症肝病(重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及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与轻中度慢性肝炎进行比较,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戎秀格;李淑坤;李艳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生长抑素8肽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我们通过使用生长抑素8肽(SRIF-8)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来评价疗效及探讨作用机理.

    作者:周栓成;韩百当;薛垂青;苗米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山西省结核病防治系统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对策

    目的 研究山西省、市、县三级结核病防治系统的人力资源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山西省人力资源配备情况,提高专业人员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技能掌握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于2005年7月15-30日,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所有参与结核病工作的专业人员全部进行调查.用Excel和spss13.0对收集的调查表进行分类统计和相关指标分析.结果 山西省各级结核病防治人员数量、素质不均衡,基层人员的接受培训率低,不同工作岗位技能掌握程度不同.结论 在基层结核病防治机构中,高层次人员尤其匮乏,增加结核病防治人员数量,提高现有专职人员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作者:邓俊平;王金桃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