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

黄冬梅;赵若雯;陈健

关键词:纳洛酮,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综合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6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结果 治疗组38例中显效18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纳洛酮静注和持续静滴,临床症状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纳洛酮使用方便、用药安全,未发现任何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宫外孕与妊娠黄体的彩色多普勒显像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显像超声对早期宫外孕及妊娠黄体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45例高度怀疑宫外孕患者,经阴道超声观察子宫内膜内血流情况及附件区异常回声区的血流分布情况,并根据血流速度、充盈度及阻力指数等指标来诊断.结果 45例患者中,27例为宫内早早孕伴妊娠黄体形成;18例为早期异位妊娠;1例误诊,诊断符合率为97.8%.结论 通过经阴道彩超检查子宫内膜及附件区包块的血流分析,能有效鉴别早期宫外孕及妊娠黄体,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袁榕;刘慧玲;谭颖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剖宫产孕妇硬腰联合麻醉后出现上肢麻木1例

    2006年9月10日,我院对1例孕妇,因孕39周,羊水过少在硬腰联合麻醉(CSEA)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2d下床活动时出现上肢麻木无力症状,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雪梅;王立中;刘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老年肺结核336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综合分析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2月收治的336例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肺结核临床症状、胸部X线表现不典型,结核菌素试验多为阴性,并发症多,就诊延误率和确诊延误率高.结论 老年肺结核不容忽视,应加强对老年肺结核的重视,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降低延误率,从而达到控制老年结核病患病率上升的目的.

    作者:张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

    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输血前要用能够检测不完全抗体的方法筛查不规则抗体,本院从2004年6月起,运用微柱凝胶技术对需输血的患者提前筛查不规则抗体,确保了输血安全,保证了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学新;张海娟;胡松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白藜芦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Rersveratrol)化学名:反式3,4',5-三羟基二苯乙烯(3,4',5-trihydroxystilbene),分子式C14H12O3,分子量228.2,属于多酚类化合物.

    作者:许海宾;黄兆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小剂量卡孕栓配伍氧化亚氮终止剖宫产妇女早孕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早孕妇女在氧化亚氮无病人流术前应用卡孕栓扩张宫颈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自愿要求无病人流术的剖宫产妇女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术前2h阴道后穹窿放置卡孕栓0.5mg,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术中探测并记录宫颈内口直径、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宫颈松弛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手术失败率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明显减少.二组镇痛效果及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术后早孕妇女行氧化亚氮无病人流术前阴道后穹隆放置小剂量卡孕栓可以有效扩张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侯灵彩;朱玉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肝硬化胃底孤立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

    1病例报告例1,男,41岁,因中上腹部疼痛不适,伴排柏油大便8∞g,于2006年1月9日来我院门诊就医,初步诊断:上消化道出血,预行胃镜检查.来我院前在其他医院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作者:王玲;陈新华;王丽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鼻源性头痛误诊12例分析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而且是多种疾病的伴随症状,患者往往就诊于内科,常易误诊,从而延误治疗.

    作者:王振霞;金福存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吴忠市利通区结核病控制项目1993-2003年实施情况分析

    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是一项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帮助我国控制结核病的利民措施,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全球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策略),主要目的是建立政府领导,各部门协作和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预防与控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全面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技术规范,以实现积极发现和治愈肺结核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肺结核患者,达到降低患病率,控制传染源,减少死亡和发病,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作者:冯尚捷;朱福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血糖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及预后

    糖代谢紊乱是危重患儿常见代谢紊乱之一,尤其是新生儿,可表现为高血糖或低血糖.无论是高血糖还是低血糖,严重时都会造成脑损伤,尤其在存在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同时,这种糖代谢紊乱更加剧了新生儿脑损伤.

    作者:王宏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鼻腔钮扣电池异物致鼻中隔穿孔1例

    1病历报告患儿,男,2岁,因鼻塞、哭闹不安2d于2005年12月17日就诊.异物史:不明.检查:外鼻无异常,右侧鼻腔内有黑色分泌物,无臭,清除后见总鼻道与下鼻道之间有一光滑金属异物堵塞.诊断:右侧鼻腔异物.

    作者:曲宗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治疗皮埋后子宫异常出血198例疗效观察

    缓释皮下埋植避孕临床应用20多年来,因其高效、安全、方便、长效、可逆等优点,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但其主要副作用子宫异常出血成为限制其可接受性的主要因素[1].

    作者:邓作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89例的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小儿结核病中严重的病型,是导致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早期发现与诊断、正确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冯菊梅;高彩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骨代谢变化

    骨质疏松(op)是大家日益关注的问题,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作者:仇颖;邹艾桂;刘艳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外周动静脉双路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科常见病症,严重时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病死率高,即使幸存,大多数也会遗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为新生儿时期重要的致残病因.

    作者:周茜;焦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调查分析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调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0%~45%,疾病本身及各种并发症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高血压防治工作十分严峻,高血压教育已成为高血压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于风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血塞通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观察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颅神经病变引起眼肌麻痹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常以斜视、复视为并发症,无特效药物治疗.1998年5月-2005年5月我们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35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贵玉;付莉萍;田君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急诊患者死亡1 403例回顾分析

    目的 分析急诊患者死亡的死因,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急诊患者死亡1 40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院前死亡为死因顺位第一位,提示院前急救需强化.结论 创伤致死是轻壮年主要死因,应加强劳动安全和交通安全宣教.在老年人,中风是死因顺位第一位,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脑血管疾病尽早干预,进行二级,一级预防.

    作者:周天益;崔世涛;徐兵;庄育刚;潘慧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护理和观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癌症之一,由于肝癌具有易早期转移、并发肝硬化、多中心发生等生物学特性,极大限制了手术切除方法的应用.

    作者:郭秀丽;邹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2例护理教训的分析与反思

    在临床护理中,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护理缺陷和教训,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引发纠纷.对该类事件的处理,多采取就事论事的方法,而缺乏对已发生事例的反思,剖析护理行为和相关因素,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作者:张晓雪;刘学英;曾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