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芳
1病历报告患者女,65岁.发现左乳腺肿块半个月,于2003年2月8日入院.体检:左乳腺外上象限触及一约6.0cm×5.0cm的肿块,边界不清,质硬,同侧腋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行左乳腺改良根治术.
作者:孙伟;徐秀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抗炎治疗为其治疗的关键.嗜酸细胞(EOS)是抗炎治疗的主要靶细胞,血清中嗜酸细胞阳离子结合蛋白(eosinophilic cation protein,ECP)为一种可反映嗜酸细胞活化程度的重要炎症标志物.本研究通过测定患者血清中ECP水平,观察其是否可以反映哮喘炎症的程度及预后,为临床预测疾病发作,指导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马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眼球钝挫伤后可出现持续性低眼压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挫伤性睫状体脱离是外伤性低眼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1997年4月-2004年2月收治挫伤性睫状体脱离患者41例,现将诊疗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近年来,由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感染有所增加,又由于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具有广谱抗菌、能耐酸、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与抗生素后效应(PAE)长等特点,因而该类药物重又引起重视,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是目前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较为普遍,导致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和资源浪费,所以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在临床用药过程中选择佳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给药方案.
作者:朱爱萍;王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2004年10月24日收住抢救因在食堂用餐致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2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18~58岁,平均32岁,发病时间为就餐后15min~2h,30min内发病者21例.发病后全部患者均有头晕、恶心、颜面及四肢末梢明显发绀、胸闷、心悸、乏力、呼吸困难,其中意识不清2例,抽搐2例,惊厥1例,呼吸暂停2例.
作者:程晓明;李繁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高危股骨颈骨折[1]系指头下型、头颈型、GardenⅢ~Ⅳ型、中青年型、陈旧型、延迟愈合与不愈合型的股骨颈骨折.此类骨折所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达50%~80%,临床上治疗效果较差.我院1995年1月-2003年8月收治高危股骨颈骨折患者48例,均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转位移植加压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经8个月~9年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冯瑞林;刘河兵;刘汉雄;谢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直立性调节障碍(OD)是儿童时期自主神经系统失衡的一个代表性疾病,为儿童时期常见病之一,国外报道发病率为10%~15%,国内报道为11.2%,一般认为该症与小儿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有关,由于OD可引起早晨不适,头晕乏力,突然晕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常致中小学生不能按时到校或者缺课,严重者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成绩,反复发作给患儿家长及患儿造成恐惧心理,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皮肤自主神经锻炼法进行治疗儿童直立调节障碍.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訾慧芬;李佩铂;马丽光;陈强;杨润英;马永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伴有不同程度心肺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患者中发病率更高,对这类人群在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治疗中要慎重选择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我院地处煤炭产区,从事煤炭生产的人员较多,阵发性房颤临床较为常见.我们对此类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海华;李爱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病例报告例1,男,49岁.因咳嗽、气促、咳痰2个月余,加重伴发热1周,2004年2月3日急诊入院.查体:T 38℃,BP 120/75mmHg,P 101次/min,R 20次/min,律齐;双肺呼吸音稍粗,可闻及少许干鸣音;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肾区无叩击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阴性;神清合作,即往无精神病史、家族亦无类似病史.
作者:李玉芳;陈道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心源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涉及多脏器功能损害,至今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改良利尿合剂,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华;张领;石振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法莫替丁、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幽门螺杆菌阳性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44例,予以法莫替丁20mg,2次/d、呋喃唑酮100mg,3次/d、阿莫西林1000mg,2次/d、果胶铋150mg,3次/d,疗程1周,治疗1周后继续单独用法莫替丁20mg,2次/d,治疗3周;对照组46例,予以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甲硝唑400mg,2次/d,疗程1周,治疗1周后继续单独用奥美拉唑20mg,2次/d,治疗3周.治疗后每周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用药结束1个月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并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1周后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7.7%、97.8%,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9%和87.0%;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88.6%和87.0%,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莫替丁、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果胶铋四联疗法能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改善临床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且价格低廉.
作者:梁汝忠;莫俊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额颞部脑挫裂伤是颅脑损伤中的常见类型,多发生于青壮年,以交通事故为多见,临床表现复杂.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其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预后差,已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高度重视;部分患者伤后临床表现及CT表现都不重,但观察中病情突然加重,死亡(骤死).对1998年3月-2004年3月遇到的36例这类患者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孙世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配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83例NSCLC中鳞癌50例、腺癌30例、腺鳞癌3例.全部患者放射治疗期间均用EP方案(顺铂100mg/m2第一天、依托泊甙100mg/m2第一至三天)化疗2~3个周期,每4周为1个周期;同时行三维适形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量60~68Gy、5~6周完成.结果83例近期疗效观察发现,22例完全缓解(CR),32例部分缓解(PR),21例稳定(NS),8例进展(PD).肿瘤总有效率(CR+PR)为79.1%.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2%、53.2%、35.4%.结论三维适形常规分割照射配合化疗治疗NSCLC有较好的疗效,更远期的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董平;包龙;安雪峰;泮卫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自美国学者Nelson 1953年发现红细胞具有清除免疫复合物功能后,各国学者纷纷对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红细胞不仅可产生细胞因子,而且参与调节,是机体免疫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红细胞表面广泛表达膜免疫分子,其中红细胞补体受体1型分子(Erythrocyte Complement Receptor Type 1,E-CR1)是红细胞完成红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物质.现就其数量、功能及基因多态性在一些疾病中的变化加以概述.
作者:袁宝军;邹吉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雄性昆明鼠体重18~22g,苏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荷H22肝癌腹水瘤,购自上海医学工业研究院.奥曲肽,诺华公司.JPT-1型架盘天平,江苏常熟衡器厂.
作者:胡立军;田力平;钱海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百草枯商品名为克芜踪,为联吡啶类除草剂,口服后对人体毒性极强,且无特效解毒药物,临床病死率高达80%.我院采用早期大剂量激素配合综合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病死率仍为28.6%[1].现将我院近年来治疗失败,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分析,找出致死因素,改进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
作者:郝同琴;牛丽丹;孙绍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面部老化是一种较常见的衰老征象.它影响美观,常需手术矫正.目前临床存在多种术式.我们在以往多种术式的基础上,2001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骨膜中上面部提升与眼袋成形,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姜育智;邢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近年主张采取保守治疗.2003年1月-2004年7月我们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71例.其中2003年11月后收治的34例在西医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生大黄保留灌肠治疗,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阴建兵;王永奇;杨坤;肖江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2002年10月-2004年7月采用美国产钬激光机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1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7例,女6例,年龄21~51岁,平均40岁.囊肿位于左侧8例,右侧5例,其中1例为左侧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并发囊内结石1例.主诉尿频、尿急、尿痛4例,女性尿道外口脱出囊性肿物2例,腰腹部疼痛不适3例,排尿不畅1例,体检发现3例.
作者:曹志华;李鹏;刘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弥漫性心肌损害所致泵功能减退的慢性疾患,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由于心肌损害常较广泛,对洋地黄类强心药的疗效差且易中毒,还由于DCM病程早期β受体向上行调节,后期下行调节[1,2],对多巴酚丁胺(Dob)易出现耐药现象,疗效也较差.我们应用依诺昔酮静滴治疗DCM 32例,并与Dob治疗组30例对照,以探讨依诺昔酮对DCM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海涛;甘晓雅;许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