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明;李繁丽
2000年10月-2004年6月我院收治急性乙醇中毒108例.采用以纳洛酮为主的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108例,男92例;女16例.年龄17~62岁.按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表现分期[1]分为①兴奋期:15例,当血乙醇含量达200~900mg/L时,出现头昏乏力,自控力丧失,自感欣快,言语增多,行为有时粗鲁无礼,易感情用事,颜面潮红或苍白,呼出气带酒味;
作者:李争;任广胜;侯冬梅;何淑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外伤性玻璃体出血发生在眼球钝挫伤之后,因出血的量不同可表现为视力不同程度的下降或突然丧失,如治疗不当,可引起玻璃体增殖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造成永久的失明.外伤性玻璃体出血目前一般治疗是择期行玻璃体切割术,但由于价格昂贵,所以对于农村地区的患者较难接受.我科1999年10月-2002年10月用自拟活血化淤汤治疗玻璃体出血21例,取的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惠芸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近年主张采取保守治疗.2003年1月-2004年7月我们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71例.其中2003年11月后收治的34例在西医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生大黄保留灌肠治疗,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阴建兵;王永奇;杨坤;肖江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一种严重的微血管病变之一,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针对目前治疗DN药物匮乏的状况,我院2001年7月-2003年12月采用中药复方对96例DN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江萍;丁金芝;葛光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雄性昆明鼠体重18~22g,苏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荷H22肝癌腹水瘤,购自上海医学工业研究院.奥曲肽,诺华公司.JPT-1型架盘天平,江苏常熟衡器厂.
作者:胡立军;田力平;钱海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盆底肌肉松弛、尿道阻力下降,当腹内压突然增高(咳嗽、打喷嚏、大笑或体力活动时)尿液不自主的由尿道口流出.自1996年瑞典Uimsten [1]首次提出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手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以来,由于TVT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微创、切口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等特点,已广泛应用.我院2002-2003年用此法共治疗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军;于慧;史本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伴有不同程度心肺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患者中发病率更高,对这类人群在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治疗中要慎重选择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我院地处煤炭产区,从事煤炭生产的人员较多,阵发性房颤临床较为常见.我们对此类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海华;李爱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面部老化是一种较常见的衰老征象.它影响美观,常需手术矫正.目前临床存在多种术式.我们在以往多种术式的基础上,2001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骨膜中上面部提升与眼袋成形,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姜育智;邢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低温低氧环境下对正常家兔和心肌缺血家兔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正常家兔和心肌缺血家兔分别置于低温(-10±2)℃和低氧8.5%的氮氧混合气体的冰柜中30min,然后,测定冷刺激和低氧同时作用下的正常和心肌缺血家兔心电图的变化.结果冷刺激加低氧后正常家兔心电图有明显改变,尤其心肌缺血组家兔的心电图变化更为明显.结论寒冷刺激加低氧对正常家兔和心肌缺血家兔的心电图有明显影响.提示对心肌缺血患者,在冷环境和低氧状态下,应加强保护.
作者:赵善民;黄俊杰;何显教;黄丽娟;晋玲;梁祚仁;黄彦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Meesmann角膜变性是一种罕见的角膜上皮营养不良性疾病,作者在临床上遇到一个家族内3例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先证者,女,65岁.因双眼视力缓慢下降7~8年于2004年7月15日就诊.此期间,有反复出现的畏光、流泪症状,偶有眼痛,自用润舒眼药水后缓解.
作者:何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抗炎治疗为其治疗的关键.嗜酸细胞(EOS)是抗炎治疗的主要靶细胞,血清中嗜酸细胞阳离子结合蛋白(eosinophilic cation protein,ECP)为一种可反映嗜酸细胞活化程度的重要炎症标志物.本研究通过测定患者血清中ECP水平,观察其是否可以反映哮喘炎症的程度及预后,为临床预测疾病发作,指导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马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近几年来,随着脾脏外科的发展,自体脾组织移植已成为保脾手术的主要措施之一.1996年3月-2004年3月,我院收治外伤性脾破裂行全脾切除患者同时行自体脾组织移植50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论;陈方焘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过敏性紫癜又称许兰-享诺血管炎,是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胀、肾炎为其主要临床表现[1].我院1991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小儿过敏性紫癜178例,86例(48.3%)属腹型过敏性紫癜,其中13例(15.11%)误诊为其他胃肠道疾病,为减少其误诊漏诊,及早诊断,本文对86例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分析其误诊原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郭安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心环节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而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过程中,肺小动脉收缩和血管重构起重要作用,因而有效阻断这二个环节是防治肺动脉高压的关键.肾上腺髓质素(AdM)具有较强的扩张血管、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则具有明显的促进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和血管形成作用,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探讨AdM、VEGF、一氧化氮(NO)在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我们进行了临床研究,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学青;王留新;李美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因长期吸入粉尘使支气管纤毛上皮受到损伤及肺弥漫性结节纤维化,导致支气管狭窄、引流不畅,所以易发生感染,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氨溴索(商品名:沐舒坦)是一种新型的粘液溶解剂,用于辅佐治疗肺部感染性疾病疗效确切,但用于治疗矽肺国内报道较少.我科采用氨溴索治疗矽肺并发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取得的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雅;李明生;王国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掌握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基本特征,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医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患者每日进行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监测.结果总感染发病率为4.16%.感染发病率以外科高,内科、妇科、儿科依次降低.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41.46%),术后切口感染(28.05%),泌尿道感染(12.80%),胃肠道感染(10.37%),其他为皮肤感染等(7.32%).影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中,≥60岁年龄组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60岁年龄组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手术持续时间较长(≥2h)的医院感染发病率高;慢性病患者与免疫力低下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性别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无影响.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革兰染色阴性杆菌(52.27%),绝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结论医院感染为多因素所致,主要与医院的手术操作,疾病种类及患者自身因素有关.
作者:杨志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小儿呼吸道异物是常见的耳鼻咽喉科急诊,及时安全地进行气管镜检查与异物的取出对于提高救洽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过去,对于这类手术多采用无麻醉或表面麻醉的方法,常造成声门的痉挛导致置镜困难,延长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我院1989年8月-2003年10月共收治小儿气管异物228例,均采用咪达唑仑(力月西)、芬太尼、琥珀胆碱复合全麻下施行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单廷义;何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近年来,由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感染有所增加,又由于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具有广谱抗菌、能耐酸、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与抗生素后效应(PAE)长等特点,因而该类药物重又引起重视,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是目前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较为普遍,导致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和资源浪费,所以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在临床用药过程中选择佳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给药方案.
作者:朱爱萍;王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踝臂血压比值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例脑梗死病例和200例非脑梗死病例组成,二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二组均采用袖带式自动血压计进行测量血压,分别测量左踝和左上臂的血压3次,取其收缩压的平均值作为踝臂血压比值.结果脑梗死组年龄(63.6±12.5)岁,对照组年龄(64.1±13.2)岁,二组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的踝臂血压比值为0.92±0.07;对照组为1.10±0.06,二组踝臂血压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的踝臂血压比值<0.90的占51%;而对照组的踝臂血压比值<0.90的占4%,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狭窄和低的踝臂血压比值均被认为是全身动脉硬化疾病的标志,踝臂血压比值很容易测量,建议对存在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如果踝臂血压比值<0.90应高度警惕脑梗死的发生,并应积极进行干预,从而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
作者:窦汝香;左玉江;邹辉建;曾昭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眼球钝挫伤后可出现持续性低眼压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挫伤性睫状体脱离是外伤性低眼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1997年4月-2004年2月收治挫伤性睫状体脱离患者41例,现将诊疗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