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碧琼;阎华;耿学斌
重症心脏瓣膜病变的患者,术前病程多较长,瓣膜病变严重,心功能差常伴反复心力衰竭、肺感染、顽固性水肿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心脏前后负荷的加重常使心肌代偿性肥厚,心脏扩大,肺动脉高压,心肌供氧不足,收缩乏力及储备功能严重下降.心功能不全时出现端坐呼吸,肝肿大淤血、双下肢水肿.由于基础病变的存在,虽然术前的强心利尿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能使心功能有所改善,但仍无法等到病情稳定时再行手术,有些患者甚至病情持续恶化,给围术期的麻醉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院2002年6月-2004年6月为42位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行手术治疗,均采用以芬太尼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维持了理想的血流动力学,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明香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能使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肌缺血,并引起心脏缺血改变,本研究应用心肌灌注扫描技术观察冠心病心肌缺血并发高脂血症应用氟伐他汀治疗后心肌缺血改善情况.
作者:金军;金华;田玉恒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脑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病死率高,预后很差.众多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与某些原癌基因的激活或抑癌基因的丢失密切相关.因此,自身遗传物质的不稳定是导致其发病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基因检测在脑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较多,现综述如下.
作者:侯振江;郑玉忠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41例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3次/d,餐后口服.8周后应用心动超声判断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FS),评价心功能.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LVEF、LVEDd、FS分别为(0.38±0.05),(59.0±5.4),(0.19±0.04)及(0.44±0.06),(54.4±6.0),(0.24±0.08),统计学比较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前、后LVEF、LVEDd、FS分别为(0.39±0.03),(57.5±4.6),(0.17±0.05),(0.47±0.07),(53.3±4.8),(0.27±0.09),统计学比较P值均<0.01.结论曲美他嗪通过改善心肌代谢有利于提高缺血性心肌病、糖尿病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是安全有效的辅助用药.
作者:金红;王海澜;林吉进;吴旻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感染、切口脑脊液漏的方法.我院1995年5月-2004年10月对84例患者行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永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病,过去我科采用在手术室钻孔治疗.2002年1月-2005年3月,我们应用床边锥颅置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1例,占同期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65%,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何庆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3-2004年门诊部、住院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处方金额、用药频度和应用品种的分布特点.方法应用<医院用药统计与智能分析系统>软件,对我院中枢神经系统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药物2003-2004年消耗量占全院药品的7.19%.门诊部和住院部用药品种结构明显不同,各自主要用药品种结构相对稳定.解热镇痛药在门诊用药中占首位,治疗脑血管病的药在住院用药中占首位.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解热镇痛药、脑血管病药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的主要品种.
作者:王园;熊文举;吴清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腹壁切口疝是发生于原腹部手术切口的疝,是腹内组织或器官经由手术切口的潜在间隙或薄弱区域突出于体表所形成的腹壁包块.欧洲疝学会[1]的定义为:在临床体检或影像检查中可看到或可触及的原切口下的腹壁缺损,可伴或不伴腹壁包块.
作者:张纪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代谢紊乱和体质的消耗,导致免疫功能减退,易发生感染[1],尤其是糖尿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颇为多见,临床上治疗较为棘手.现将我院2003年10月-2005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52例患者,使用凯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张桂敏;徐承棉;于淑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106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断1~2级)、无严重心、脑、肾并发症患者,用3种不同的药物治疗,分为A组:卡托普利+辛伐他汀+银杏叶(38例)、B组:美托洛尔+辛伐他汀+银杏叶(33例)、C组:波依定+辛伐他汀+银杏叶(35例)3组,均为口服给药、疗程10周.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3种治疗方案的总成本依次为3596.50,3671.90,3885.40元,其总有效率分别为86.84%、90.91%、97.14%.结论 B组方案为佳治疗方案.
作者:胡德锐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胸部挤压伤的早期诊断意识与治疗胸部挤压伤的有效方法.方法对32例胸部挤压致肺损伤的诊断治疗过程加以总结.结果本组胸部挤压并发肺损伤32例,经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性治疗痊愈29例;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经呼吸机支持治疗治愈;因并发重型颅脑损伤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处理,预防性治疗是胸部挤压致肺损伤的救治关键.
作者:师宏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头孢吡肟(Cefepime,CFP)是第四代头孢菌素,其特点是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均具有高度抗菌活性,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有很好的稳定性[1].而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越来越多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产生耐药[2].为评价头孢吡肟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我们以头孢噻肟为对照药进行了随机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温志华;刘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泪小管断裂是较为常见的眼外伤急症之一,由于泪小管是泪液的重要引流通道,所以此类患者如手术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的泪液外溢,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很大的精神痛苦.我院1996年2月-2003年6月对14例(14眼)新泪小管断裂的患者,行Ⅰ期泪小管吻合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晓晖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新生儿低血糖严重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脑损伤,甚至死亡.我们总结了29例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资料,对低血糖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了探讨,并对医源性高血糖的预防做了初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恩艳;张瑞芬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全球每年约有7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在我国城市居民中恶性肿瘤列死因第一位.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过程,数个癌基因激活和/或肿瘤抑制基因失活被认为是重要的环节.抑制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都发生突变或丢失时,功能丧失,可导致细胞转化.DMBT1为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候选抑制基因,它的表达下调、缺失、突变失活与多种肿瘤,特别是上皮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曹建华;周爱莲;何建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一种较常见的重型原发性脑组织弥漫性损伤,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死亡、重残、植物生存的常见原因,成为医学难题,现就我科1999-2003年收治的46例DAI患者治疗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张秀卿;史锡文;孙世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临床上并非少见,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延误病情,可危及生命,现将我院1995-2004年10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17例误诊分析如下.
作者:周秀梅;闫瑞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腹部损伤较为常见,一般分开放性与闭合性二大类,前者多为重症开放性外伤所致,也有刀刺伤.平时常见的为闭合性损伤如腹部挫伤、挤压伤、爆震伤等.腹部损伤的严重程度除与外界暴力的强弱有直接关系外,还受机体内在的许多因素影响.如:空腔脏器损伤,在充盈状态下,易受损伤、破裂;膀胱破裂为泌尿外科常见的腹部闭合性损伤之一,但外伤性膀胱破裂,在其是闭合性腹部损伤所致膀胱破裂易被其他并发的脏器损伤,骨盆损伤或休克出现的症状所掩盖造成诊治困难.我院1993年1月-2003年1月共收治闭合性腹部损伤致膀胱破裂46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郑建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江门市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的初、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及转归情况.方法采用队列分析对1994-2002年新登记涂阳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江门市1994-2002年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7 172例,其中涂阳患者11 695例,新登记率由14.92/10万上升至34.18/10万;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由85.14%提高到97.49%;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由57.9%上升到92.45%;达到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要求.结论初、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升高是加强行政干预、依法归口管治、积极防治宣教和全程监督短程化疗(DOTS)策略得到落实的结果.
作者:熊志华;文立;汤志强;陈志宇;许光辉;黄福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生态调节剂双歧三联活菌片与双八面体蒙脱石散在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RAP)中的疗效与作用.方法 172例RAP的患儿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87例给予口服双歧三联活菌片、双八面体蒙脱石散、溴化丙胺太林治疗;对照组85例仅给予溴化丙胺太林治疗,疗程均为2周,随诊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50例,有效2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3例,无效53例,总有效率37.6%.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双歧三联活菌片与双八面体蒙脱石散,对治疗小儿RAP有良好的疗效,为临床RAP的治疗提供了另一可供选择的新思路.
作者:罗德劲;赵小玲;鞠忠玲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