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部挤压致肺损伤32例救治分析

师宏词

关键词:胸部创伤, 肺损伤
摘要:目的探讨胸部挤压伤的早期诊断意识与治疗胸部挤压伤的有效方法.方法对32例胸部挤压致肺损伤的诊断治疗过程加以总结.结果本组胸部挤压并发肺损伤32例,经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性治疗痊愈29例;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经呼吸机支持治疗治愈;因并发重型颅脑损伤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处理,预防性治疗是胸部挤压致肺损伤的救治关键.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DMBT1与肿瘤

    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全球每年约有7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在我国城市居民中恶性肿瘤列死因第一位.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过程,数个癌基因激活和/或肿瘤抑制基因失活被认为是重要的环节.抑制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都发生突变或丢失时,功能丧失,可导致细胞转化.DMBT1为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候选抑制基因,它的表达下调、缺失、突变失活与多种肿瘤,特别是上皮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曹建华;周爱莲;何建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14例临床分析

    泪小管断裂是较为常见的眼外伤急症之一,由于泪小管是泪液的重要引流通道,所以此类患者如手术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的泪液外溢,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很大的精神痛苦.我院1996年2月-2003年6月对14例(14眼)新泪小管断裂的患者,行Ⅰ期泪小管吻合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晓晖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同期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68例

    自从1977年Grunting首次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以来,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方法. 同期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指进行心导管检查的同时完成PCI.2001年12月-2004年6月我们对6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施行同期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旨在探讨同期冠状动脉造影和PCI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作者:杨化浩;孙娜;游涛;高洪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地塞米松治疗浆液性耳廓软骨膜炎102例

    浆液性耳廓软骨膜炎系指耳廓外侧面上半部的局限性肿胀,内有浆液性渗出液,形成囊肿样隆起.本病又称耳廓假囊肿、耳廓非化脓性软骨膜炎、耳廓软骨积液等[1].由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及疗效不甚理想,我院2002年11月-2004年12月采用地塞米松囊腔注入治疗,治愈达90%以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龙丽萍;徐永赤;姜万富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11例艾滋病肺部并发症分析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破坏机体的免疫功能,易导致各种机会感染及多系统损害.为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现就我院11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例艾滋病患者均为我院2001-2004年住院患者.男4例,女7例,年龄29~58岁,平均39岁.均为经血液传播感染,其中5例为有偿献血者,从献血开始到发病时间为3~13年,平均(8.8±3.7)年,6例为手术输血,从输血到发病4~11年,平均(7.8±2.30)年.

    作者:刘卫国;刘传宝;苏夏鹏;崔魁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糖尿病足104例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足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根据预后将104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截肢组和非截肢组,对二组的一般资料及慢性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二组吸烟率、高血压发生率、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患肢动脉血流减少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的预后与吸烟、高血压、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患肢动脉血流量有关.

    作者:林晖榕;陈立曙;杨毅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前列腺素E1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预防

    静脉溶栓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治疗的一大进展,为了减轻溶栓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提高疗效,我们将前列腺素E1(PGE1)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其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碧琼;阎华;耿学斌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脑星形胶质细胞瘤78例低场MRI特点分析

    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为常见的脑肿瘤,对人类危害较大.国内低场磁共振设备普及率较高.本文旨在分析12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级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的低场MRI表现,以提高低场MRI对各级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对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的正确治疗.

    作者:孟广君;邢春礼;卢敏;陈玉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间接性视神经损伤25例诊治分析

    邓福珠[1]报道视神经损伤在颅外伤中占0.3%;在并发眼外伤中则占47.1%;Aitken[2]报道在闭合性头外伤中视神经损伤占2%.1995年5月-2004年4月我们收治25例间接性视神经损伤患者,其中药物治疗16例,视神经管减压9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湧;岳文龙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双八面体蒙脱石散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87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生态调节剂双歧三联活菌片与双八面体蒙脱石散在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RAP)中的疗效与作用.方法 172例RAP的患儿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87例给予口服双歧三联活菌片、双八面体蒙脱石散、溴化丙胺太林治疗;对照组85例仅给予溴化丙胺太林治疗,疗程均为2周,随诊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50例,有效2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3例,无效53例,总有效率37.6%.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双歧三联活菌片与双八面体蒙脱石散,对治疗小儿RAP有良好的疗效,为临床RAP的治疗提供了另一可供选择的新思路.

    作者:罗德劲;赵小玲;鞠忠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1994-2002年江门市涂阳肺结核患者转归分析

    目的分析江门市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的初、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及转归情况.方法采用队列分析对1994-2002年新登记涂阳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江门市1994-2002年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7 172例,其中涂阳患者11 695例,新登记率由14.92/10万上升至34.18/10万;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由85.14%提高到97.49%;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由57.9%上升到92.45%;达到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要求.结论初、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升高是加强行政干预、依法归口管治、积极防治宣教和全程监督短程化疗(DOTS)策略得到落实的结果.

    作者:熊志华;文立;汤志强;陈志宇;许光辉;黄福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46例治疗分析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一种较常见的重型原发性脑组织弥漫性损伤,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死亡、重残、植物生存的常见原因,成为医学难题,现就我科1999-2003年收治的46例DAI患者治疗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张秀卿;史锡文;孙世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24例分析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60岁的老年患者占80%以上,由于他们的呼吸道抵抗力低、肺部反复感染、基础疾病多样、严重,加之各种侵袭性操作、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使细菌耐药率不断增加,继而产生多重耐药菌及继发真菌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现就其临床病例分析报告如下,旨在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杨海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一氧化氮合酶功能的不相匹配与硝酸甘油耐药性及阿托伐他汀的影响

    硝酸甘油(NTG)的耐药性是指NTG持续应用时,药物效应的降低,需要增加药物的剂量来达到佳效应,NTG耐药性的形成是限制此类药物临床效应的主要因素[1].本研究将阿托伐他汀与NTG合用,通过检测血管组织内一氧化氮含量(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和离体动脉环实验,初步探讨阿托伐他汀对NTG耐药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作者:刘继烈;阎文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作用ACEI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类药物,既往研究表明,ACEI在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方面取得满意的疗效,并且对心肌保护、逆转左室肥厚、改善糖代谢、提高生活质量及降低心力衰竭病死率方面亦有良好作用.其主要药理作用有:抑制血浆和局部组织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抑制激肽酶Ⅱ,减慢缓激肽降解,激活前列腺素(PG)系统;抗心肌缺血与梗死作用,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心肌对抗自由基的损伤作用;防止心肌肥大,阻止心血管病理性重构;降低血管壁及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降低后负荷,增加心排出量,使肾血流量增加;降低外周及中枢AngⅡ活性及交感活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血糖、增加糖耐量,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组织能量代谢,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减少脂质向血管内膜转移;抑制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生长因子等.

    作者:庞栋;朱建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托百士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7例

    我们应用美国爱尔康公司生产的托百士滴眼液(0.3%妥布霉素)治疗7例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常规用药不能控制的细菌性角膜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良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胸部挤压致肺损伤32例救治分析

    目的探讨胸部挤压伤的早期诊断意识与治疗胸部挤压伤的有效方法.方法对32例胸部挤压致肺损伤的诊断治疗过程加以总结.结果本组胸部挤压并发肺损伤32例,经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性治疗痊愈29例;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经呼吸机支持治疗治愈;因并发重型颅脑损伤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处理,预防性治疗是胸部挤压致肺损伤的救治关键.

    作者:师宏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锥颅治疗慢性硬模下血肿31例临床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病,过去我科采用在手术室钻孔治疗.2002年1月-2005年3月,我们应用床边锥颅置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1例,占同期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65%,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何庆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基因检测在脑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脑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病死率高,预后很差.众多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与某些原癌基因的激活或抑癌基因的丢失密切相关.因此,自身遗传物质的不稳定是导致其发病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基因检测在脑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较多,现综述如下.

    作者:侯振江;郑玉忠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糖尿病性心肌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41例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3次/d,餐后口服.8周后应用心动超声判断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FS),评价心功能.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LVEF、LVEDd、FS分别为(0.38±0.05),(59.0±5.4),(0.19±0.04)及(0.44±0.06),(54.4±6.0),(0.24±0.08),统计学比较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前、后LVEF、LVEDd、FS分别为(0.39±0.03),(57.5±4.6),(0.17±0.05),(0.47±0.07),(53.3±4.8),(0.27±0.09),统计学比较P值均<0.01.结论曲美他嗪通过改善心肌代谢有利于提高缺血性心肌病、糖尿病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是安全有效的辅助用药.

    作者:金红;王海澜;林吉进;吴旻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