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52例

刘顺法;徐纪海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 关节清理术
摘要:2001年5月-2003年4月我院采用关节镜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52例,4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52例(57膝),男14例,女38例,年龄49~66岁,平均57.5岁.左膝20例,右膝27例,双膝5例.术前52例均有膝关节反复疼痛;关节肿胀18例,活动受限24例,膝内翻4例(5膝),弹响9例,关节绞锁3例,上下楼困难17例(20膝).病程短4个月,长19年.本组患者均口服消炎镇痛药及理疗,效果欠佳.52例均行X线检查,有23例患者行MRI检查.根据X线分期[1]:初期:骨硬化或骨赘形成,无关节间隙变化31膝;中期:关节间隙变窄16膝;晚期:关节面改变2膝;关节内游离体3膝;膝内翻5膝.MRI检查有关节积液13膝,半月板损伤2膝.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儿童铁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儿童头发微量元素铁含量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58名3~4、6~7、12~13岁组健康查体儿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p抗体及粪便Hp抗原,两者均阳性诊断为Hp感染.血清抗体阴性为非Hp感染,并测定血红蛋白.同时采集发样,进行发铁含量的测定.结果①258例中血清抗HpU-IgG及粪便抗原均阳性者128例,总阳性率47.67%,3~6岁、6~7岁、12~13岁年龄组Hp阳性率分别为38.82%、54.21%、55.56%,前者明显低于后两者(P<0.05);②Hp阳性的儿童发铁含量(38.8±9.63)μg/g明显低于Hp非感染组(44.7±10.87)μg/g(t=-21.30,P<0.001);③12~13岁年龄组Hp感染与非感染儿童的血红蛋白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P<0.01).结论儿童Hp感染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而递增.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导致发铁、血红蛋白降低.

    作者:张铁民;张天哲;武英;闫红;高红霞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脑病的CT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常预示病变急骤活动,病情危重,预后不良,但如及时治疗,症状可以完全缓解.需要提出的是,SLE在使用激素治疗过程中,有时患者可突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这时必须分清是狼疮继续活动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的狼疮性脑病,还是由于激素应用过量而引起的精神症状.这种区分和鉴别,对患者的治疗用药和预后十分重要.而区分和鉴别的主要依据是血清免疫学化验和CT检查.

    作者:李红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低分子肝素钙和普通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极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1],其治疗多主张抗凝疗法,普通肝素钠曾应用于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多年,疗效肯定,据文献报道,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中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有效替代普通肝素钠,为此,我们观察了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和微量泵静脉泵入普通肝素钠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价二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孙盘丽;贾合磊;张凤英;王金凤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膝关节开放伤治疗分析

    膝关节开放伤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处理困难且愈后较差,严重者可致关节功能障碍.在临床工作中,这种损伤的治疗措施有别于其他部位.1998年3月-2004年1月我院治疗此类损伤3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文进;张立峰;王志强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矽肺并发难治性肺部感染21例

    我院1996-2002年共收治21例矽肺并发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现就其病因及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1例均为1996-2002年在我院住院或门诊观察室治疗的男性矽肺患者.年龄55~76岁,其中Ⅰ期矽肺2例,Ⅱ期矽肺10例,Ⅲ期矽肺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1]:①临床上有咳嗽、咳痰、气促等肺部感染的症状,体检两肺散在大量干湿性罗音,胸部X线显示双肺纹理增多粗乱,证实有肺部感染.②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2周后,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或病情恶化,或于治疗过程中因肺部感染而死亡.③短期抗生素治疗后有明显疗效,但半年内同一部位再次发生急性感染.

    作者:张朝峰;鞠光亚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CT对甲状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CT扫描不但有助于甲状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还能对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作出判断[1].笔者通过分析29例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在甲状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张建伟;刘海泉;杨建伟;贾丙鑫;黎海亮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小儿急性肠套叠误诊32例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急腹症,有典型临床表现时诊断不困难,但早期临床症状有时不典型,易误诊,如延误诊断和治疗将加重患儿病情,甚至危及生命.为避免误诊,减少治疗上的失误,现将本院1995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小儿肠套叠76例中误诊的32例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食管调搏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疗效观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为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90%由折返所致,多数可用药物终止,如未及时终止发作,可给患者造成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组18例23例次PSVT发作患者,分别因三磷酸腺苷(ATP)、普罗帕酮静注无效,采用食管调搏超速抑制而使发作终止.

    作者:赵玮;姜文兵;张建华;林加锋;吴昊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哈罗架在颈椎外科中的应用(附43例报告)

    预防和治疗颈椎损伤、颈椎肿瘤和结核等伤病中的颈椎不稳定,避免继发性的颈髓损伤是贯穿在整个伤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我科2000年7月-2003年6月应用Halo-vest(哈罗架)治疗颈椎伤病4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建科;关平;柳光元;孙董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73例婴幼儿颅内出血的超声随访观察

    颅内出血是小儿时期较严重的疾患,其后遗症是存活儿神经系统障碍和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婴幼儿颅内出血后遗症的康复已逐渐引起了家庭、社会和儿科医生的普遍关注.现对我院1991年1月-2003年10月收治的73例婴幼儿颅内出血B超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B超指导本病的治疗和预后价值.

    作者:刘庆华;姜忠强;宋曰宏;伊长英;王景丽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严重肝病患者维生素K纠正试验后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变化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下降(≤40%)是诊断重型肝炎的前提条件之一,由于严重肝病(重型肝炎、晚期肝硬化、重度慢性肝炎、肝癌等)患者均可有不同程度的PTA降低,所以在肝病诊治过程中进行PTA的动态观察对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观察78例严重肝病患者在VK1静滴治疗前、后PTA值的变化情况,对VK纠正试验与PTA变化的关联性和其在严重肝病鉴别诊断中应用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鸿林;王婕;张兴荣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酶谱改变47例临床分析

    1临床资料2001年9月-2004年2月,我院收治了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47例,胎龄37~42周37例,>42周10例;病程短21h,长18d.存在宫内缺氧33例,轻度窒息12例,重度窒息12例.并发肺炎24例,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并发高胆红素血症7例,并发呼吸衰竭4例,并发肺出血1例.24h内查心肌酶潜明显高于正常:CK 125~3 580U/L、LDH 90~1 890U/L、HBDH 340~1 127U/L、CK-MB 31~859U/L.给予吸氧、能量合剂、果糖促进脑细胞修复、营养心肌及对症综合治疗.治愈31例,好转11例,放弃2例,死亡3例,治愈者均为轻、中度的患儿.

    作者:梁中信;王宝平;刘力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残角子宫误诊9例

    残角子宫多位于发育正常子宫的中下侧,少数位于宫体的底部,宫腔与发育侧子宫宫腔相通或不通,同侧圆韧带、卵巢和输卵管发育正常[1].部分患者因无任何症状可终身未被发现.残角子宫妊娠是极为罕见的一种异位妊娠,发生率1/10万,术前确诊不到5%,误诊率很高,常因不能及时诊断而延误治疗.残角子宫妊娠破裂出血,其至危及生命.现将1984年1月-2003年6月我们诊治的9例残角子宫分析如下,并讨论有关及时正确诊断问题.

    作者:冯晓莉;张慧芬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脾照射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9例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患,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1984-2002年我们采用脾照射术联合激素等药物治疗本病患者19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玉荣;罗桂霞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大腿巨大粘液瘤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63岁.于9年前无意中发现右大腿后侧有5cm×4cm大小肿物,无疼痛,无发热,未经任何治疗,肿物开始时增长缓慢,近2年来肿物增长加快,波及整个大腿后侧,伴有疼痛,右小腿肿胀,麻木,行走不便,无发热,于2002年7月8日入院.入院查体:右大腿后侧见25cm×40cm大小肿物,已波及内侧及外侧,质韧,有弹性,表面皮肤张力较大,无明显界限,无活动,触痛,右小腿及足部肿胀,足背动脉搏动弱.B超示:右大腿占位性病变,并有钙化.X线片示:右大腿见巨大软组织肿胀影,未见骨质破坏.CT片示:右股骨小转子后下方到股骨髁上方见软组织卵形囊性密度灶,大层面约23.2cm×14.0crm,边缘清楚,其内见条弧形软组织密度影,并有钙化灶,相应部位软组织挤压移位,未见股骨骨质破坏.

    作者:张沿洲;陶胜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谷胱甘肽联合必需磷脂治疗结核药致肝损伤

    近年来随着结核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抗结核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药物性肝损害也明显增多,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均可导致药物性肝炎[1].但停用抗结核药可能导致结核病复发及结核杆菌的耐药性产生.我们在不停用抗结核药的情况下,对因抗结核药物所致轻、中度肝损伤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必需磷脂联合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杜庆夫;满中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肝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水平及临床意义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Ⅱ)是肝细胞产生的自分泌和/或旁分泌生长因子,在体内、体外能促进细胞生长、肥大、分裂及增殖.近年来生长因子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肝癌中存在IGF-Ⅱ的异常表达,肝癌患者血液和组织中的IGF-Ⅱ水平亦相应发生变化.有关血清IGF-Ⅱ水平与肝癌的关系以及血清IGF-Ⅱ水平对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尚乏报道.本实验通过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GF-Ⅱ含量及其与AFP的关系,初步探讨IGF-Ⅱ在肝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高俊茶;康喜荣;张曼利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手足口病并发心肌受损98例

    手足口病(HFMD)以发热、手、足、口腔等处皮疹为主要特点,部分病例可发生心脏、肺、脑等脏器损伤,本组1998年6月-2003年8月收集HFMD 212例,观察心肌受损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的诊治分析

    目的重点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142例低钠血症患者,其中12例确诊为脑性盐耗综合征并进行治疗.结果11例治愈,1例未能坚持治疗死于低血钠症.结论低血钠、高尿钠、低血容量及意识状态改变是脑性盐耗综合征的诊断依据,补充钠盐和血容量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彭玉峰;朱寿松;丁之明;杨春盛;钟和生;陈硕朗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AFP与AFU、GGT三项联检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评价

    一直以来血清甲胎蛋白(AFP)作为原发性肝癌的实验室诊断指标,其阳性率可达79%左右,而且特异性较高,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仍有部分原发性肝癌患者AFP呈阴性,而且卵巢癌、畸胎瘤及孕妇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诊断原发性肝癌在检测AFP的同时,进行α-L-岩藻糖苷酶(AFU)活性及r-谷氨酰转肽酶(GGT)测定,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符合率,2002年4月-2003年12月,我们采用AFP,AFU加GGT三种方法联合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瑞丽;邵国庆;关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