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延红
我院1985年5月-2000年5月共行胃切除手术628例,出现医源性脾损伤1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秀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目的通过对不停跳和停跳下心脏手术临床资料的研究,分析低温心肌保护下心内膜下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从而评价低温心肌保护对心脏手术的临床意义.
作者:安守宽;蒋树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科2000年8月-2001年12月,采用多种创面处理技术救治3例特重深度烧伤患者,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桂英;徐国民;赵利;英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垂体后叶素治疗大咯血的疗效虽然已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但因其副作用较多,某些特殊患者如并发冠心病者不宜应用.故有学者[1]开始探讨血管扩张药在大咯血中的治疗价值,常用药物有硝酸酯类等.1998年5月-2002年7月,我们采用硝酸甘油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大咯血,并与单用垂体后叶素对照,发现联合用药无论在止血有效率还是平均止血时间上均优于单用垂体后叶素,且联合用药者未出现心脏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宏;陈凯奋;陈新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联合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20信使核糖核酸(CK-20 mRNA)与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应用ELISA检测其血浆IL-10浓度.结果对照组25例健康查体者,其外周血中未见CK-20mRNA的表达;观察组46例大肠癌患者,25例外周血中CK-20mRNA表达阳性.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与Dukes分期关系为:A期20.0%(1/5)、B期27.3%(3/11)、C期61.1%(11/18)、D期83.3(10/12);其中C、D期与A、B期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大肠癌患者血浆IL-10浓度明显高于健康查体者,且与Dukes分期显著相关.外周血CK-20mRNA阳性表达的大肠癌患者血浆IL-10水平高于阴性者.结论联合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与IL-10,掌握检测大肠癌转移的相关指标,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大肠癌患者病情进展情况.
作者:李毅;冯强;刘树延;叶欣;张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999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颈性眩晕患者59例,部分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并与眩晕停治疗组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余晓英;廉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细胞癌变与衰老主要受细胞染色体两端的重复序列-端粒(telomere,TLM)长度的控制.端粒起着分子钟或分子融丝的作用,是由端粒末端转移酶-端粒酶(telomerase,TLMA)特异合成.近来有研究证明,端粒酶与细胞增生、分化和不死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端粒长度的缩短和端粒酶活化是细胞获得永生和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据文献[1]报道,>90.0%的恶性肿瘤细胞中有端粒酶表达,而在正常人体细胞中除生殖细胞、一些淋巴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外,均无端粒酶表达.自1989年Morin首次在人的癌细胞中发现端粒酶以来,尤其1994年以后,探索端粒酶作为肿瘤特异性标记物在肿瘤诊断和评估预后中的价值以及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来治疗肿瘤已成为近年肿瘤研究的热点.
作者:梁广玉;张宇;陈国生;税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是国内外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非介入性胰胆管成像技术,具有无损伤、无需造影剂、不受操作者技术水平影响、安全等特点.此技术是对常规横断面影像的补充,能得到与常规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类似结果 .我们于1996年7月-2002年3月对48例内窥镜或手术证实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进行MRI及MRCP成像,现将其临床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唐一帆;朱雪君;施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病因未明,血清反应阴性的脊柱关节病.好发于青年,特别是男性.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我院自1994年8月-2001年12月对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10项免疫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瑞香;付庆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骨创是常见的一种外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骨折研究在解剖、成因、病理生理、骨折愈合过程、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以及对骨折的治疗、康复方面,都已取得了定论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使骨折的研究从大体、细胞水平迅速跨入到了分子及基因水平,骨折的基因表达及基因治疗也日趋明确,为人们拓展和深化骨折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临床实践奠定了良好基础.而骨折模型是骨折研究的基石[1].但是,动物骨折模型的不可调控性,影响了骨折深入研究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因此,建立一个可调控性动物骨折模型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李曙光;王志文;程爱国;袁强;张爱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资料与方法红花注射液为菊科草本植物红花花冠提取精制而得,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本组观察48例脑梗死患者静滴红花注射液后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选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年龄45~82岁,对照组30例,年龄46~78岁.二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发病和开始给药时间基本相同,观察组采用50%红花注射液10~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1/d,连用15d,期间不用其他血管扩张剂及抗凝剂,分别于治疗前后查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复查头颅CT.
作者:徐永欣;金钊;鲁绍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D-二聚体的变化,以探讨HSP患儿体内血液凝溶功能的改变.方法应用ELISA法及反向血凝法分别检测28例HSP急性期患儿和16例正常健康儿童外周静脉血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结果 HSP病例组患儿血D-二聚体、FDP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3.88,P<0.01;t=2.41,P<0.05).结论血D-二聚体检测显示HSP患儿体内存在高凝状态,为临床应用抗凝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秦晓红;胡浩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索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头痛的适宜剂量.方法所选病例分为4组,分别用0,5,10,20mg地塞米松鞘内注射观察止痛效果.结果根据疗效判定标准,4组总有效率分别为25.00%、50.00%、92.31%、100.00%;头痛缓解时间随地塞米松(DXM)用量增加而延长.结论 DXM 10mg疗效比小剂量疗效高,与大剂量疗效相同;剂量越大缓解头痛时间越长.
作者:刘平;李彤;张永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慢性乙型肝炎(CHB)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肝功能损害重,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上颇为棘手,目前国内外都在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于2000年-2001年10月采用联合用药方法治疗96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秀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如何有效、快速治疗,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是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我们用爱全乐和普米克吸入治疗轻、中度哮喘发作期患者,观察其对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
作者:梁美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在当地的流行趋势.方法对当地及流动人口在流行季节采血镜检疟原虫,流行季节前、后对监测区内人群采集滤纸血,应用间接荧光抗体(IFAT)法进行监测,应用人帐和牛房捕蚊法进行蚊媒密度监测,对疟疾现患人员及疑似病例进行正规抗疟治疗和预防服药.结果宏观监测证实当地人群中连续9年未发生内源性病例;监测区系统监测表明当地人群13年未发生内源性病例.1991-2001年流行季节前、后人群疟疾IFAT监测均为阴性.主要传播媒介中华按蚊旬平均密度1989-2001年较1980-1988年(0.15/0.44)有显著性降低.结论临沂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经进一步的防治与监测净化,疟疾传染源已经消失,其在当地的传播已被阻断.
作者:汤国文;平凡;张纪霖;张永建;康希平;陈洪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目的探讨异位胰腺的临床特征,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提供指导.
作者:赵德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新生儿窒息如抢救不及时,会造成脑细胞缺氧,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新生儿的生命.纳洛酮可以逆转新生儿的无呼吸状态,有利于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成功.我们于2002年5-9月试用纳洛酮抢救窒息新生儿,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连广宇;姜冬梅;许陨华;谭丽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1995-2001年共收治胆囊结石98例,术前均经B超检查和术后病理诊断,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莉;王岩;陈晓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纤维蛋白原是一种糖蛋白,由肝细胞的粗面内质网合成,在凝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心脑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检测显得更为重要.现将我院2001年10月-2002年2月检测的330例住院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宏伟;邓玉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