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端粒酶在肺癌诊治中的意义

梁广玉;张宇;陈国生;税平

关键词:肺癌, 端粒酶
摘要:细胞癌变与衰老主要受细胞染色体两端的重复序列-端粒(telomere,TLM)长度的控制.端粒起着分子钟或分子融丝的作用,是由端粒末端转移酶-端粒酶(telomerase,TLMA)特异合成.近来有研究证明,端粒酶与细胞增生、分化和不死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端粒长度的缩短和端粒酶活化是细胞获得永生和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据文献[1]报道,>90.0%的恶性肿瘤细胞中有端粒酶表达,而在正常人体细胞中除生殖细胞、一些淋巴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外,均无端粒酶表达.自1989年Morin首次在人的癌细胞中发现端粒酶以来,尤其1994年以后,探索端粒酶作为肿瘤特异性标记物在肿瘤诊断和评估预后中的价值以及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来治疗肿瘤已成为近年肿瘤研究的热点.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卡托普利对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

    自体静脉移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动脉闭塞性疾病,但血管内膜增生及粥样硬化导致的再狭窄严重影响了远期疗效.已有资料[1,2]证明,平滑肌细胞(SMC)过度增殖与移行是导致内膜增生的主要因素.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血管SMC增殖有抑制作用[3].我们通过建立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模型,应用卡托普利(captopril)观察其对内膜增殖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成林;李铁民;王淳;段志泉;张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硝酸甘油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大咯血的临床观察

    垂体后叶素治疗大咯血的疗效虽然已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但因其副作用较多,某些特殊患者如并发冠心病者不宜应用.故有学者[1]开始探讨血管扩张药在大咯血中的治疗价值,常用药物有硝酸酯类等.1998年5月-2002年7月,我们采用硝酸甘油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大咯血,并与单用垂体后叶素对照,发现联合用药无论在止血有效率还是平均止血时间上均优于单用垂体后叶素,且联合用药者未出现心脏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宏;陈凯奋;陈新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干扰素α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1 目的评价干扰素α(IFNα)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

    作者:邹绍静;贾增法;贾占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川崎病1例报告

    1 病历报告患儿,男,5岁.因持续发热伴关节疼痛15d于2001年12月5日入院.查体:T 38.9℃,右颌下触及1个3cm×4cm淋巴结,活动度好,轻压痛,无红肿及流脓.眼结膜充血,但无流泪及分泌物.口唇鲜红伴皲裂.咽充血.心肺听诊无异常.剑下3cm可触及肝脏,质软.四肢关节触痛明显,但无红肿,局部皮温正常.余无异常.多次化验血液:WBC(8.8~22.5)×109/L,RBC(2.82~4.13)×1012/L,Hb 97~104g/L,PLT(300~622)×109/L,血沉:78~94mm/h,C-反应蛋白158mg/L,血清总蛋白28g/L.多次查血培养:结核抗体、支原体抗体、抗链溶素O及类风湿因子均阴性.骨髓检查示:感染骨髓象.心电图及X线胸片均正常.心脏彩超示:①左冠状动脉轻度扩张(内径0.34mm);②心肌、心包损害,确诊为川崎病.给予肠溶阿司匹林80mg/(kg*d)分次口服,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2g/(kg*d).2d后,患儿体温正常、关节疼痛消失.4d后,患儿又出现发热,体温达39℃,伴乏力,双下肢关节疼痛,不能站立,又追加丙种球蛋白1g/kg静滴,3d后,体温正常,关节疼痛消失.共治疗4周,好转出院.

    作者:吴景莲;徐慧华;南淑娟;肖红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经后中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

    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往手术多采用后路开放式髓核取出术,创伤大,出血较多,术后卧床时间长;80年代开始,应用后侧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切吸术,虽然损伤小,但效果不确切,并且并发症较多.我院于1999年12月-2002年8月采用后中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光兰;姜连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脑囊虫病50例磁共振成像分析

    脑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寄生虫感染,是猪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于人脑内所引起的疾病.根据病变部位通常将脑囊虫病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和混合型.依据病程又将其分为活动期、退变期、非活动期和混杂期[1].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脑囊虫病,可清晰显示囊虫的形态、大小、数量、分布范围、分期以及预后.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1991年1月-2000年12月从我院经临床和MRI确诊的脑囊虫病病例中选出同时具有平扫及强化的MRI片共50例,就其MRI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才艳玲;孙泽民;王海平;韩德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MRI在煤工尘肺肺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肺心病是煤工尘肺重要的并发症,目前诊断主要以X线、心电图等检查为依据.早期发现因肺动脉高压所致的肺动脉增宽,对肺心病早期诊断甚为重要.MRI横断扫描可清晰显示肺动脉及其分支,为无创法检测肺心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1999-2002年我们采用MRI扫描测量肺动脉及其分支直径,并与相应X线胸片对照,以探讨胸部MRI对尘肺肺心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戴文晖;柴丽萍;徐文寿;张伟;刘尚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3例特重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分析

    我科2000年8月-2001年12月,采用多种创面处理技术救治3例特重深度烧伤患者,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桂英;徐国民;赵利;英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焊接与切割工人常见疾病特点与临床分析

    焊接与切割是机械行业中具危险性的操作工种之一,其操作规程繁琐,危险因素繁多,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差,长期作业可对机体造成有害影响.本文就焊工与工作环境有关的常见病作一统计分析,为搞好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邵芳;王胜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临沂市基本消灭疟疾后流行趋势的研究

    目的探讨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在当地的流行趋势.方法对当地及流动人口在流行季节采血镜检疟原虫,流行季节前、后对监测区内人群采集滤纸血,应用间接荧光抗体(IFAT)法进行监测,应用人帐和牛房捕蚊法进行蚊媒密度监测,对疟疾现患人员及疑似病例进行正规抗疟治疗和预防服药.结果宏观监测证实当地人群中连续9年未发生内源性病例;监测区系统监测表明当地人群13年未发生内源性病例.1991-2001年流行季节前、后人群疟疾IFAT监测均为阴性.主要传播媒介中华按蚊旬平均密度1989-2001年较1980-1988年(0.15/0.44)有显著性降低.结论临沂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经进一步的防治与监测净化,疟疾传染源已经消失,其在当地的传播已被阻断.

    作者:汤国文;平凡;张纪霖;张永建;康希平;陈洪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20信使核糖核酸与白细胞介素-10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联合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20信使核糖核酸(CK-20 mRNA)与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应用ELISA检测其血浆IL-10浓度.结果对照组25例健康查体者,其外周血中未见CK-20mRNA的表达;观察组46例大肠癌患者,25例外周血中CK-20mRNA表达阳性.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与Dukes分期关系为:A期20.0%(1/5)、B期27.3%(3/11)、C期61.1%(11/18)、D期83.3(10/12);其中C、D期与A、B期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大肠癌患者血浆IL-10浓度明显高于健康查体者,且与Dukes分期显著相关.外周血CK-20mRNA阳性表达的大肠癌患者血浆IL-10水平高于阴性者.结论联合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与IL-10,掌握检测大肠癌转移的相关指标,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大肠癌患者病情进展情况.

    作者:李毅;冯强;刘树延;叶欣;张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1999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颈性眩晕患者59例,部分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并与眩晕停治疗组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余晓英;廉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分析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医院感染情况日趋严重.为使临床医生了解我院现阶段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依据,我们对2001年1月-2002年6月我院细菌室分离的常见致病菌进行了病原学和耐药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玉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硫酸镁与氨茶碱伍用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40例疗效观察

    哮喘是当今世界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报道患病率及病死率有上升趋势,尤其儿童患病率增高较明显,这些都引起了世界性的广泛重视,为了更好地推进哮喘的治疗工作,1998年4月-2001年4月,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伍用硫酸镁、氨茶碱静滴,治疗喘息性疾病40例,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宇宏;金庭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分析

    1846年Pickford首先提出乙醚吸入无痛分娩后,越来越多的方法应用于产科镇痛,但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0月应用低浓度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计端;鲍业明;胡怀成;高冒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开腹术后胃轻瘫28例临床分析

    本文收集我院1994-1999年因腹部手术开腹后发生胃轻瘫患者28例的病例资料,对其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与治疗简要分析如下.

    作者:薄巨双;高洪涛;张文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标记物测定

    BNP(B型尿钠肽)是在血容量增加和压力超载刺激下,主要由心室分泌的一种神经激素,近研究表明,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判断严重程度和预后有一定的意义,也有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T)、心肌肌钙蛋白I(CT-I)和C-反应蛋白(CRP)也升高,本文旨在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中BNP、CTT、CT-I和CRP对判断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预后的价值.

    作者:谢林森;滑劲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骨科非炎性疼痛镇痛治疗的疗效分析

    我院骨科日平均门诊量为40人次,其中慢性非炎性疼痛患者约占25%.采用局部镇痛治疗,疗效显著,方便易行,治疗范围广,疗效快,不需特殊设备,绝大多数患者均能接受,适用于各种非炎性疼痛疾病,本文就镇痛的疗效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新同;朱伟;王奎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检测的意义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一种氨基多糖,近年来随着对HA的生化和代谢的深入研究,现已证实,肝、肾等是HA的主要代谢器官,肾功能损害时,血中HA明显升高.我们于1995-1996年观察了45例慢性肾衰患者的HA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玲芳;陈德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磁共振诊断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一种具有浸润和转移等恶性表现的良性疾病,临床表现随内膜异位的部位而不同,发病率呈增高趋势,术前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大意义.磁共振用于诊断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价值较高.现将34例盆腔包块行磁共振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诊断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书芳;易村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