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林;李铁民;王淳;段志泉;张强
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脑出血并发脑水肿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9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50例,常规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氟桂利嗪5mg,每晚口服,共20d,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d、1周进行病情评分及内皮素-1(ET-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测定,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对比.结果①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后ET-1、NSE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随着病程的延长,二者血浆含量有下降趋势,与脑水肿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①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脑出血并发脑水肿具有肯定疗效;②ET-1、NSE血浆浓度测定可能成为脑出血并发脑水肿诊断及疗效评估的客观指标.
作者:吴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脑外伤后并发脑水肿是血管源性脑水肿,血管基底膜损伤可能在血管源性脑水肿中起重要作用,明胶酶A(Gelatinase A又称MMP-2)可降解血管基底膜的主要成分-Ⅳ型胶原.我们用逆转录定量PCR方法研究大鼠脑外伤后水肿区脑组织明胶酶A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脑水肿发生的关系.
作者:卢进发;古彩喆;曹雪彬;李培建;王爱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肺炎是由多种病原体的原发性或继发性感染所引起的肺实质炎症.由于近年来广泛应用抗生素治疗,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明显减少.但老年性肺炎的发病率未有明显降低,是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活动不便,长期卧床、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但患病,则有部分患者肺部的炎症难以完全吸收和消除.从而形成老年性坠积性肺炎.当受凉感冒或季节变化等诱发因素出现时,就会诱发肺部广泛感染.一年之中多次发病,反复感染,治疗较为困难.
作者:许群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骨科日平均门诊量为40人次,其中慢性非炎性疼痛患者约占25%.采用局部镇痛治疗,疗效显著,方便易行,治疗范围广,疗效快,不需特殊设备,绝大多数患者均能接受,适用于各种非炎性疼痛疾病,本文就镇痛的疗效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新同;朱伟;王奎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性成熟粒细胞胞浆中碱性磷酸酶在pH 9.4的碱性环境下,将β-甘油磷酸水解为磷酸钠和甘油,磷酸钠与钙离子作用生成磷酸钙,再与钴离子作用生成磷酸钴,后者与硫化铵作用生成不溶性硫化钴沉淀[1].基于此原理,我们实验室多年来对碱性磷酸酶改良钙-钴染色法进行了研究并做了一些改进.现报告如下.
作者:左丽;聂升刚;于元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病因未明,血清反应阴性的脊柱关节病.好发于青年,特别是男性.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我院自1994年8月-2001年12月对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10项免疫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瑞香;付庆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本研究旨在观察贝那普利(洛汀新,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出品)及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无锡阿斯特拉公司出品)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心力衰竭(HF)患者,明确临床症状、心功能、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左室心肌重量、左室后壁厚度等的改善情况,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合用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作者:卫弘智;周辉学;魏永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肺心病是煤工尘肺重要的并发症,目前诊断主要以X线、心电图等检查为依据.早期发现因肺动脉高压所致的肺动脉增宽,对肺心病早期诊断甚为重要.MRI横断扫描可清晰显示肺动脉及其分支,为无创法检测肺心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1999-2002年我们采用MRI扫描测量肺动脉及其分支直径,并与相应X线胸片对照,以探讨胸部MRI对尘肺肺心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戴文晖;柴丽萍;徐文寿;张伟;刘尚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如何有效、快速治疗,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是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我们用爱全乐和普米克吸入治疗轻、中度哮喘发作期患者,观察其对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
作者:梁美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科2000年8月-2001年12月,采用多种创面处理技术救治3例特重深度烧伤患者,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桂英;徐国民;赵利;英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资料与方法红花注射液为菊科草本植物红花花冠提取精制而得,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本组观察48例脑梗死患者静滴红花注射液后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选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年龄45~82岁,对照组30例,年龄46~78岁.二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发病和开始给药时间基本相同,观察组采用50%红花注射液10~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1/d,连用15d,期间不用其他血管扩张剂及抗凝剂,分别于治疗前后查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复查头颅CT.
作者:徐永欣;金钊;鲁绍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1995-2001年共收治胆囊结石98例,术前均经B超检查和术后病理诊断,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莉;王岩;陈晓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1999-2002年开展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共施行109例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华;杨爱智;李凤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1985年5月-2000年5月共行胃切除手术628例,出现医源性脾损伤1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秀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脑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寄生虫感染,是猪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于人脑内所引起的疾病.根据病变部位通常将脑囊虫病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和混合型.依据病程又将其分为活动期、退变期、非活动期和混杂期[1].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脑囊虫病,可清晰显示囊虫的形态、大小、数量、分布范围、分期以及预后.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1991年1月-2000年12月从我院经临床和MRI确诊的脑囊虫病病例中选出同时具有平扫及强化的MRI片共50例,就其MRI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才艳玲;孙泽民;王海平;韩德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骨创是常见的一种外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骨折研究在解剖、成因、病理生理、骨折愈合过程、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以及对骨折的治疗、康复方面,都已取得了定论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使骨折的研究从大体、细胞水平迅速跨入到了分子及基因水平,骨折的基因表达及基因治疗也日趋明确,为人们拓展和深化骨折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临床实践奠定了良好基础.而骨折模型是骨折研究的基石[1].但是,动物骨折模型的不可调控性,影响了骨折深入研究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因此,建立一个可调控性动物骨折模型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李曙光;王志文;程爱国;袁强;张爱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846年Pickford首先提出乙醚吸入无痛分娩后,越来越多的方法应用于产科镇痛,但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0月应用低浓度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计端;鲍业明;胡怀成;高冒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垂体后叶素治疗大咯血的疗效虽然已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但因其副作用较多,某些特殊患者如并发冠心病者不宜应用.故有学者[1]开始探讨血管扩张药在大咯血中的治疗价值,常用药物有硝酸酯类等.1998年5月-2002年7月,我们采用硝酸甘油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大咯血,并与单用垂体后叶素对照,发现联合用药无论在止血有效率还是平均止血时间上均优于单用垂体后叶素,且联合用药者未出现心脏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宏;陈凯奋;陈新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自体静脉移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动脉闭塞性疾病,但血管内膜增生及粥样硬化导致的再狭窄严重影响了远期疗效.已有资料[1,2]证明,平滑肌细胞(SMC)过度增殖与移行是导致内膜增生的主要因素.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血管SMC增殖有抑制作用[3].我们通过建立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模型,应用卡托普利(captopril)观察其对内膜增殖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成林;李铁民;王淳;段志泉;张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焊接与切割是机械行业中具危险性的操作工种之一,其操作规程繁琐,危险因素繁多,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差,长期作业可对机体造成有害影响.本文就焊工与工作环境有关的常见病作一统计分析,为搞好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邵芳;王胜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