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晖;柴丽萍;徐文寿;张伟;刘尚军
异常的心理和行为活动属于精神障碍性疾病,目前此类疾病病因明确的有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两大类,但水污染的影响鲜为人知.据文献报道和临床实践中发现,水中的污染物由于低浓度,长期反复作用于人体,对人心理健康及行为的影响是一种间接的过程.
作者:贺延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本组34例,男28例,女6例,年龄5~88岁,平均56岁,其中喉全切术后带管出院6例.
作者:刘爱梅;徐继梅;李丽莎;潘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1999-2002年开展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共施行109例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华;杨爱智;李凤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一种氨基多糖,近年来随着对HA的生化和代谢的深入研究,现已证实,肝、肾等是HA的主要代谢器官,肾功能损害时,血中HA明显升高.我们于1995-1996年观察了45例慢性肾衰患者的HA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玲芳;陈德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缺血预适应(IPC)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肠粘膜损伤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IPC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预处理(IPC+IR)组,每组6只,分别测定血浆和小肠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D)、丙二醛(MDA)、二氨氧化酶(DAO)的含量变化及小肠组织的湿/干重比值(W/D)、髓过氧化物酶含量(MPO)及双链DNA百分率,血中异硫氰荧光素标记的脂多糖(FITC-LPS)水平.结果 IPC减轻IR后引起XOD、MDA、MPO、FITC-LPS、W/D、血中DAO含量的升高,并且增加了SOD、小肠组织中DAO及双链DNA百分率.结论 IPC对肢体IR继发的小肠粘膜屏障功能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全会;张连元;董淑云;门秀丽;要瑞丽;王保强;张一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脑外伤后并发脑水肿是血管源性脑水肿,血管基底膜损伤可能在血管源性脑水肿中起重要作用,明胶酶A(Gelatinase A又称MMP-2)可降解血管基底膜的主要成分-Ⅳ型胶原.我们用逆转录定量PCR方法研究大鼠脑外伤后水肿区脑组织明胶酶A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脑水肿发生的关系.
作者:卢进发;古彩喆;曹雪彬;李培建;王爱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是1970年由Said和Mutt[1]从猪的小肠中分离提取的一种活性肽,在体内分布广泛并发挥着生物学作用.我们测定了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浆VIP水平,并观察了血液透析(HD)对VIP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立萍;弓在春;丁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病历报告患儿,男,5岁.因持续发热伴关节疼痛15d于2001年12月5日入院.查体:T 38.9℃,右颌下触及1个3cm×4cm淋巴结,活动度好,轻压痛,无红肿及流脓.眼结膜充血,但无流泪及分泌物.口唇鲜红伴皲裂.咽充血.心肺听诊无异常.剑下3cm可触及肝脏,质软.四肢关节触痛明显,但无红肿,局部皮温正常.余无异常.多次化验血液:WBC(8.8~22.5)×109/L,RBC(2.82~4.13)×1012/L,Hb 97~104g/L,PLT(300~622)×109/L,血沉:78~94mm/h,C-反应蛋白158mg/L,血清总蛋白28g/L.多次查血培养:结核抗体、支原体抗体、抗链溶素O及类风湿因子均阴性.骨髓检查示:感染骨髓象.心电图及X线胸片均正常.心脏彩超示:①左冠状动脉轻度扩张(内径0.34mm);②心肌、心包损害,确诊为川崎病.给予肠溶阿司匹林80mg/(kg*d)分次口服,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2g/(kg*d).2d后,患儿体温正常、关节疼痛消失.4d后,患儿又出现发热,体温达39℃,伴乏力,双下肢关节疼痛,不能站立,又追加丙种球蛋白1g/kg静滴,3d后,体温正常,关节疼痛消失.共治疗4周,好转出院.
作者:吴景莲;徐慧华;南淑娟;肖红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焊接与切割是机械行业中具危险性的操作工种之一,其操作规程繁琐,危险因素繁多,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差,长期作业可对机体造成有害影响.本文就焊工与工作环境有关的常见病作一统计分析,为搞好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邵芳;王胜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发病率低,常易误诊.本文总结我们遇到的15例及近几年公开发表的部分AHCM的临床资料,以期对AHCM的诊断及误诊原因予以探讨.
作者:刘雨;张玉民;杨秀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纤维蛋白原是一种糖蛋白,由肝细胞的粗面内质网合成,在凝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心脑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检测显得更为重要.现将我院2001年10月-2002年2月检测的330例住院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宏伟;邓玉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1995-2001年共收治胆囊结石98例,术前均经B超检查和术后病理诊断,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莉;王岩;陈晓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偏头痛是神经科常见病,严重者可影响工作与生活.我们应用丙戊酸钠预防偏头痛发作,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国建;杨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目的评价干扰素α(IFNα)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
作者:邹绍静;贾增法;贾占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脑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寄生虫感染,是猪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于人脑内所引起的疾病.根据病变部位通常将脑囊虫病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和混合型.依据病程又将其分为活动期、退变期、非活动期和混杂期[1].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脑囊虫病,可清晰显示囊虫的形态、大小、数量、分布范围、分期以及预后.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1991年1月-2000年12月从我院经临床和MRI确诊的脑囊虫病病例中选出同时具有平扫及强化的MRI片共50例,就其MRI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才艳玲;孙泽民;王海平;韩德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骨创是常见的一种外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骨折研究在解剖、成因、病理生理、骨折愈合过程、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以及对骨折的治疗、康复方面,都已取得了定论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使骨折的研究从大体、细胞水平迅速跨入到了分子及基因水平,骨折的基因表达及基因治疗也日趋明确,为人们拓展和深化骨折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临床实践奠定了良好基础.而骨折模型是骨折研究的基石[1].但是,动物骨折模型的不可调控性,影响了骨折深入研究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因此,建立一个可调控性动物骨折模型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李曙光;王志文;程爱国;袁强;张爱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肺炎是由多种病原体的原发性或继发性感染所引起的肺实质炎症.由于近年来广泛应用抗生素治疗,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明显减少.但老年性肺炎的发病率未有明显降低,是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活动不便,长期卧床、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但患病,则有部分患者肺部的炎症难以完全吸收和消除.从而形成老年性坠积性肺炎.当受凉感冒或季节变化等诱发因素出现时,就会诱发肺部广泛感染.一年之中多次发病,反复感染,治疗较为困难.
作者:许群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由于腹膜后间隙大、部位深,早期多无典型症状,多为恶性,常易误诊或延误诊断,从而失去手术时机,手术切除率较低.我院1982年5月-2002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富乾;王计云;张国志;刘传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眼部手术是一种危险性较大,关系到患者的面容与视力的手术.由于患者缺乏对手术的全面了解,担心手术意外可能影响视力的恢复与美容,因而产生过度焦虑,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影响手术的效果与康复.本文对408例眼部手术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英;张焕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脑出血并发脑水肿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9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50例,常规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氟桂利嗪5mg,每晚口服,共20d,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d、1周进行病情评分及内皮素-1(ET-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测定,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对比.结果①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后ET-1、NSE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随着病程的延长,二者血浆含量有下降趋势,与脑水肿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①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脑出血并发脑水肿具有肯定疗效;②ET-1、NSE血浆浓度测定可能成为脑出血并发脑水肿诊断及疗效评估的客观指标.
作者:吴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