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膜外阻滞复合吸入浅全麻用于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张俊铭;周传海;刘文超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麻醉, 全身麻醉, 胆囊切除术
摘要:硬膜外阻滞复合吸入全麻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复合麻醉方法,我们采用此麻醉方法用于胆囊切除术,并与其他麻醉方法作了对比观察,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马尿酸乌洛托品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观察

    2001年10月-2002年7月我院应用马尿酸乌洛托品治疗尿路感染患者36例,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洪承吕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误诊分析(附3例报告)

    1病例报告例1,男,57岁,右耳屏前无痛性缓慢生长肿块3年,约3cm×2cm×1.5cm大小,肿物活动,表面光滑,无面瘫.

    作者:吴文慧;王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前不服碘剂治疗临床观察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甲状腺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甲亢病情的复杂性,目前外科手术仍是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1],而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充分完善的术前准备.

    作者:张一兵;董桂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糖尿病教育模式与临床效果初探

    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治疗糖尿病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现将我科对302例糖尿病患者开展一系列糖尿病教育后,患者血糖等指标的变化进行总结,以探讨何种教育方式疗效更佳.

    作者:冯微;付国荣;洪旭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老年冠心病的治疗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老年冠心病(CAD)患者也相应增加,1994年美国心脏学会统计,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例中,>65岁占45%,发生心梗致死的患者80%为老年人.因此加强老年CAD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老年人CAD治疗进展,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忠东;徐史芳;孙阔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35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和心肌等.目前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人数有逐年增多趋势.为了探讨糖尿病与脑梗死的关系,1995年6月-2002年12月我们对35例经头颅CT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广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刮片细胞学检查法对细菌性结膜病、角膜病的诊断价值

    刮片细胞学检查法可以对细菌性结膜病、角膜病的病因做出初步诊断,本法具有取材方便、安全可靠、患者痛苦小、不需要特殊仪器、结果快速、可重复检查等优点,可作为结膜病、角膜病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温方红;王素兰;李廷军;张磊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应用小切口经上端哈氏棒取出术

    哈氏棒取出术沿用大力士钳,经原切口入路,通常咬除棘突时进行断棒,手术创伤大.我院1997年10月-2002年7月,采用小切口经上端取棒法共38例.该手术不需特殊器械,方法简便、安全,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玲;马大年;周云方;彭庆辉;费成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静滴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5例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特殊类型肺炎,发病急,症状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我科2001年9月-2002年9月共收治毛细支气管炎98例,45例静滴丙种球蛋白(IVIG)辅助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可刚;赵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配合内镜下套扎疗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严重的并发症之,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病,病死率高.本文对我院1997-2001年收治的98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斌;李彦杰;王艳卿;安运卿;张红旭;马天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医学论文写作指南条释(二)

    作者:栾奕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头孢哌酮不良反应及防治

    头孢哌酮(Cefoperazone,先锋必)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特点为抗菌谱广,杀菌力强,毒性低等.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中、重度感染.近年来,随着头孢哌酮的临床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报道日趋增多,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杨冬梅;李红霞;王玉乾;林延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未婚女性妇科急腹症的临床分析

    妇科急腹症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急性发作,以下腹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由于其治疗上常需要手术,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尤为重要,而对于未婚女性这一特殊群体,常容易忽视其真正病因,导致误诊、误治.本资料回顾了我院10年中收治的未婚女性妇科急腹症120例,报告如下.

    作者:姜立杰;平晓月;唐丽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肺栓塞死亡1例报告

    1病历报告患者,男,45岁.因胸闷2个月,于2002年4月10日入外地某医院,既往体健,体检正常,常规实验室检查正常.

    作者:蒋苏虹;蒋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二胺氧化酶与D-乳酸对脑损伤大鼠肠屏障功能的监测意义

    目的探讨脑损伤后肠屏障功能的变化规律,评价二胺氧化酶与D-乳酸对肠屏障功能的监测价值.方法检测对照组及脑损伤后大鼠不同时相血浆二胺氧化酶活性、D-乳酸的水平,在光镜下观察肠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大鼠脑损伤后2h血浆DAO活性升高,呈双峰型变化,至伤后168h,仍明显高于对照组;伤后1h D-乳酸浓度已开始升高,后持续保持在高水平至24h下降至略高于正常,于72h形成另一小峰值.光镜下观察:于伤后可见绒毛略有水肿,生长稀疏,淋巴滤泡增生及中性粒细浸润,血管扩张等改变.结论脑损伤后早期即有肠屏障功能的严重受损,且一段时期内仍不能完全恢复.二胺氧化酶变化也较早,且持续时间长,适于动态监测脑损伤后肠屏障功能的改变.D-乳酸变化很早,且于24h内维持高水平,有早期预警价值.

    作者:陈秀凯;蒲践一;邱方;程爱国;刘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45例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由多种因素诱发、多个脏器受累的疾病,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由于缺乏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方法,SAP仍是高并发症和病死率的疾病.现将1995-2001年我院收治的45例SAP生长抑素治疗结果回顾性分析,探讨生长抑素对SAP的多器官保护作用和临床疗效.

    作者:郭敬东;纪维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传播途径未明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及疑似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在唐山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SARS)流行期间,被诊断为临床和疑似非典病例中,近1/3为北京、广州返乡人员,尚有2/3病例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未明,成为领导分析、预测、控制疫情的重要障碍.

    作者:徐应军;范红敏;闫红;沈晓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钢板固定的疗效观察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有明显移位,多数需要手术治疗.钢板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我院1999年3月-2002年1月应用T形钢板和扶壁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16例,手术内固定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心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甲状腺术中、术后呼吸道梗阻14例临床处理

    1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术中、术后出现呼吸道梗阻患者的临床处理方法.

    作者:李贵军;李文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硫酸亚铁治疗卡托普利引起的咳嗽23例疗效分析

    卡托普利作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因其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价格低廉而成为首选药物,但其副作用也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以咳嗽为多见.我们于2001年1-8月对临床使用卡托普利出现的咳嗽,给予硫酸亚铁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美荣;孟庆珍;刘开宇;吴利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