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
乙肝病毒长期以来一直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乙肝患者血清病毒水平并非衡定不变,而是随肝脏炎症情况波动,乙肝病毒含量在病程中的变化规律一直为人们所关注,FQ-PCR结合PCR和探针杂交荧光标记的优点,能够及时准确的反映患者所处的临床阶段及药物的疗效.
作者:魏方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对细菌和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临床上常将抗厌氧菌药与抗菌药联合应用.为此我们进行了头孢噻肟钠与替硝唑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试验.
作者:严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我们将手术中打孔时溢出的微粒骨收集起来待内固定结束时植于断端,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宗勤;亓英国;王加利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本文旨在探讨赛若金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我们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0例) 进行对比治疗.
作者:荆竹筠;邵俊彦;王福霞;任劼;胡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我院于1997年10月-2001年10月收治军训导致膝关节肿痛患者15例,经穿刺引流、抗炎、制动等处理后,疗效满意,现将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袁艺;杨利;赵珂;仙登沁;王刚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小儿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以手掌、足跖出现长圆形疱疹,并伴有口腔粘膜损害的传染性疾病.我院于2001年3-7月应用莪术油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2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培养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因车祸将硫酸二甲脂倾泄于公路旁,液体蒸发致使23名围观者呼吸道受损.1 临床资料患者年龄9~40岁,平均21岁.男20例,女3例.发病时间在接触硫酸二甲脂后3~5h.2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面部肿胀、畏光、流泪、视物模糊、鼻塞、流涕.其中有轻度咳嗽18例, 重度咳嗽4例.18例有鼻塞、鼻粘膜充血和水肿,19例有咽痛及咽充血.5例声嘶患者间接喉镜下见2例声带水肿,3例呼吸急促严重.专科检查:吸气时有轻度喉鸣,无明显三凹征, 无发绀.软腭、悬雍垂、会压充血、肿胀.下咽部、梨状窝大量唾液潴留.喉部结构看不清 .
作者:曹全斌;侯光友;尚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59岁.食后上腹胀痛7年.疼痛与饮食关系不明显,时好时坏. 近3个月加重,并出现恶心、黑便半个月.身体消瘦,食量减少.于2001年6月20日入院.查体:脐上有深在的轻压痛,未触及肿块.肋下未触及肝缘,脾不大.B型超声检查:肝、胆、脾及胰均未见异常改变.
作者:张新刚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早期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胸部创伤并发股骨骨折是否增高胸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依据AIS-90,应用ISS评分方法评估10年来行早期髓内钉内固定的胸部创伤并股骨骨折患者36例,并与同期36例胸部创伤评分相同的延迟内固定的胸部创伤并股骨骨折患者,及36例单纯胸部创伤患者进行对照.结果三组患者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肺部炎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P>0.0 5),而早期内固定组患者ICU监护时间、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延迟内固定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早期髓内针内并不增加术后胸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减少患者痛苦及住院周期,是治疗胸部创伤并股骨骨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倪海峰;刘广洛;马春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出血量超过500ml,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产后 2h内的出血量可以占到总出血量的80%以上[1].在引起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中, 子宫收缩乏力占首位,约占2/3[2],故防治宫缩乏力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近10 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产妇出血较阴道分娩多,在有高危因素的产妇中更易导致产后出血, 故预防剖宫产出血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方法之一.本组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有效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效果优于催产素.
作者:曾巧玲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血液透析(CHD)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有效方法,但CRF患者伴随营养不良应用C HD也很难解决,往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到患者的存活率,临床上针对不同病情的临床表现进行对症治疗[1],对于营养不良多采用替代疗法治疗,但所用药品价格昂贵,给许多患者带来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我们采用中药治疗CRF营养不良患者, 并对其临床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宁越峰;杨柳竹;闫笑迎;李有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门诊选择25例(60颗)牙周炎患者,其中男11例,女14例.使用龈下刮治器刮治后,局部填塞替硝唑和地塞米松粉剂的治疗方法,并观察治疗效果.
作者:李辰或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临床上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手术开始时麻醉效果常不太满意,我院在剖宫产手术开始前用阈下剂量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报告如下.
作者:张培红;田斌斌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人群发病率一般为每年0.9~2.5/10万,也有达12.9/10万的报道[ 1] .早期椎管内肿瘤临床症状与椎间盘突出症相似,容易造成误诊,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导致术后症状无改善,有的甚至加重.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例椎管内肿瘤进行误诊分析.
作者:雷兆华;徐兆祯;吴彩辉;胡鹄林;朱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57岁.主因左上腹疼痛2d加重伴意识障碍3h,急诊入院.患者于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疼痛并向左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无腹泻,不发热,未予诊治.后腹痛逐渐加重,于当地县医院就诊,考虑为泌尿系结石,给予对症处理,但仍不缓解,入院前3h患者腹痛加剧、意识模糊、血压下降,考虑胰腺炎急转我院.既往无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 有大骨节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刘安选;闫百智;王永奇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 病历报告患儿,女,2岁.因发热伴流涕5d就诊,以肝、脾肿大、发热待查入院.5d前受凉后出现流清涕,伴发热,为持续性高热,体温39~40℃,服退热药后体温降至37~38℃.查体发现肝、脾肿大收入院.患儿近期无明显消瘦,无畏寒、盗汗,无咳嗽、吐泻,无皮疹、心悸及烦躁不安,胃纳差,二便正常.患儿平素体弱,查体:T 38.7℃,P 118/min,R 28/mi n,B P 82/60mmHg,神志清,反应好,营养中等,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颌下及颈侧可触及数个约0 .5cm×1cm~1cm×2cm淋巴结,质中可活动.
作者:江红;郭芳;林明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动物脑海马区作为脑缺血后选择易损区,伤后出现神经细胞延迟性死亡,目前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公认,有关其确切机制尚无全面的报道.本研究利用动物暂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卢永刚;赵景霞;刘清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71岁,左侧睾丸肿大5个月,胀痛1个月.曾在当地予以附睾睾丸炎治疗,但左睾丸继续肿大,胀痛加重于2001年10月19日转入我院.查体:左睾丸肿大约8.0cm×7.0cm×5. 0cm,表面光滑、无热感、质地较硬、无压痛,透光试验阴性.
作者:钱骏;冯金周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内窥镜鼻窦手术(ESS)中易出血原因复杂,一直是近年来ESS中难解决的问题.随着血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凝血因子认识的不断提高,为迅速寻找ESS中出血原因提供了一些有利的线索.现将我院开展ESS中遇到的轻度血友病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俊德;李世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54岁,农民,因间断胸闷、胸痛1年,加重10d门诊以心绞痛入院.1年前无诱因出现胸闷、胸痛,压迫性疼痛,无放射,持续10余分钟,休息后好转,别无不适.每月发作 0~1次,未经诊治.10d前无诱因再次胸闷、胸痛发作,压迫性疼痛,伴头晕及右上肢胀痛 ,持续30min缓解.
作者:丁顺晶;刘玄重;于俊英 刊期: 200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