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胸部创伤并发股骨折与胸部并发症的关系

倪海峰;刘广洛;马春生

关键词:胸部创伤, 股骨骨折, 胸部并发症, 内固定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胸部创伤并发股骨骨折是否增高胸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依据AIS-90,应用ISS评分方法评估10年来行早期髓内钉内固定的胸部创伤并股骨骨折患者36例,并与同期36例胸部创伤评分相同的延迟内固定的胸部创伤并股骨骨折患者,及36例单纯胸部创伤患者进行对照.结果三组患者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肺部炎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P>0.0 5),而早期内固定组患者ICU监护时间、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延迟内固定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早期髓内针内并不增加术后胸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减少患者痛苦及住院周期,是治疗胸部创伤并股骨骨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p53蛋白的表达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动物脑海马区作为脑缺血后选择易损区,伤后出现神经细胞延迟性死亡,目前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公认,有关其确切机制尚无全面的报道.本研究利用动物暂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卢永刚;赵景霞;刘清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胃粘膜剥离症误诊为胃癌1例报告

    1 病历报告患者,男,59岁.食后上腹胀痛7年.疼痛与饮食关系不明显,时好时坏. 近3个月加重,并出现恶心、黑便半个月.身体消瘦,食量减少.于2001年6月20日入院.查体:脐上有深在的轻压痛,未触及肿块.肋下未触及肝缘,脾不大.B型超声检查:肝、胆、脾及胰均未见异常改变.

    作者:张新刚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与替硝唑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对细菌和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临床上常将抗厌氧菌药与抗菌药联合应用.为此我们进行了头孢噻肟钠与替硝唑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试验.

    作者:严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分析

    急性肺栓塞较为常见,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临床误诊率、漏诊率较高.而肺动脉造影对其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1995-2000年我院收治临床初步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的96例病例,其中11例经肺动脉造影确诊.现就其临床诊断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任丽娟;孙尧;赵贺堂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脑内盗血致梗死超急性期同侧病理反射伴肌张力增强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70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6年.患者于2000年3月14日12:00突感右侧肢体无力 , 言语不清;无头痛、恶心及肢体抽搐.入院时(距发病3h):BP 210/140mmHg,神志清楚, 构音欠清晰.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肢体迟缓性瘫痪,肌力0级;瘫侧肢体腱反射消失 ,Babinski征阴性.左侧肢体肌力正常,但肌张力增强,肌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腰穿检查无异常发现.按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予常规内科治疗.12h后左侧病理反射消失 ,肌张力恢复正常;瘫侧腱反射活跃,Babinski's征阳性.24h后头部CT扫描示左侧放射冠区脑梗死,伴轻度占位效应.继续上述治疗20d,神经功能恢复出院.3个月后随访已能从事一般家务.

    作者:赵莉莉;苏克江;王佳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碳酸利多卡因在口腔局麻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盐酸利多卡因为口腔科常用局麻药.提高利多卡因pH值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持续时间、增加麻醉水平深度.但碳酸利多卡因在口腔局麻中的临床效果文献报道较少, 本文旨在该方面作进一步探讨,为口腔临床局麻时选药提供参考.

    作者:汪军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超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2000年6月-2002年1月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作者:李顺;高淑凤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贺普丁联合中药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3例

    研究贺普丁联合中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合理方案.

    作者:左淑欣;姚修全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螺旋CT多平面重建术诊断眼内异物临床分析

    眼内异物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常规诊断方法为CT及X线,多平面重建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兴技术,它可从包括冠状面、矢状面和任意角度斜位图像观察病变,该技术已在国内外开始应用于临床[1-6].本文对我院2000年9月-2001年9月收治的58例眼内异物检查患者,进行MPR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荣;胡卫东;娄明武;杨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金双歧和四磨汤辅助治疗小儿中毒性肠麻痹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为了观察金双歧和四磨汤辅助治疗小儿中毒性肠麻痹的临床疗效.我们将住院的65例中毒性肠麻痹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均给予患儿禁食,胃肠减压,肛管排气,静滴酚妥拉明及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金双歧和四磨汤,若不能服药可给予鼻饲喂药.剂量:金双歧1岁以下1片,1~3岁2片3/d;四磨汤1岁以下5ml,1~3岁10ml,3/d.

    作者:孙先军;郑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B超与X线对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1 临床资料为探讨B超及X线对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性.我们使用Au4彩超诊断仪(美国产)、500mA X 光机(北京产),对33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诊断.在33例患者中,有16例X线透视阴性而B超诊断少量胸腔积液并胸膜肥厚粘连.8例X线摄片示:肋骨折并胸腰椎骨折.B超示胸腔积液.

    作者:张天义;刘文龙;潘杰;曲蕾;王春娥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早期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胸部创伤并发股骨折与胸部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研究早期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胸部创伤并发股骨骨折是否增高胸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依据AIS-90,应用ISS评分方法评估10年来行早期髓内钉内固定的胸部创伤并股骨骨折患者36例,并与同期36例胸部创伤评分相同的延迟内固定的胸部创伤并股骨骨折患者,及36例单纯胸部创伤患者进行对照.结果三组患者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肺部炎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P>0.0 5),而早期内固定组患者ICU监护时间、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延迟内固定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早期髓内针内并不增加术后胸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减少患者痛苦及住院周期,是治疗胸部创伤并股骨骨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倪海峰;刘广洛;马春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严重创伤患者的手术室急救

    1997-2001年我院由外科急诊直接进入手术室施行紧急手术抢救的严重创伤患者60例,死亡 8例,抢救成功率为87%.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宏伟;高清华;程秀慧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静推普罗帕酮、食管心房起搏和二者联用终止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的疗效比较

    静推普罗帕酮、食管心房起搏(TEAP)均为终止房室折返心动过速(AVRT)常用的治疗方法 .本组比较单纯静推普罗帕酮、TEAP及二者联用终止AVRT的疗效.

    作者:罗赤峰;戚龙;邹剑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内窥镜下行功能性鼻窦手术的中鼻甲处理(附26例报告)

    本文对我院1997年8月-2001年7月所行鼻内窥镜手术26例进行分析,并对术中的中鼻甲处理问题做了初步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程学仕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67例颞下颌关节脱位的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颞下颌关节脱位患者67例.病因明确,均有大张口或长时间张口史,临床表现为面型改变, 语言不清,下颌运动失常等.触诊时耳屏前方凹陷而关节结节前方隆起.

    作者:朱晓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出血量超过500ml,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产后 2h内的出血量可以占到总出血量的80%以上[1].在引起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中, 子宫收缩乏力占首位,约占2/3[2],故防治宫缩乏力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近10 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产妇出血较阴道分娩多,在有高危因素的产妇中更易导致产后出血, 故预防剖宫产出血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方法之一.本组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有效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效果优于催产素.

    作者:曾巧玲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椎管内肿瘤误诊分析(附6例报告)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人群发病率一般为每年0.9~2.5/10万,也有达12.9/10万的报道[ 1] .早期椎管内肿瘤临床症状与椎间盘突出症相似,容易造成误诊,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导致术后症状无改善,有的甚至加重.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例椎管内肿瘤进行误诊分析.

    作者:雷兆华;徐兆祯;吴彩辉;胡鹄林;朱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急性胃穿孔误诊为重症胰腺炎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57岁.主因左上腹疼痛2d加重伴意识障碍3h,急诊入院.患者于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疼痛并向左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无腹泻,不发热,未予诊治.后腹痛逐渐加重,于当地县医院就诊,考虑为泌尿系结石,给予对症处理,但仍不缓解,入院前3h患者腹痛加剧、意识模糊、血压下降,考虑胰腺炎急转我院.既往无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 有大骨节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刘安选;闫百智;王永奇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病因分析

    本文旨在探讨急性CO中毒患者的年龄、中毒程度及高压氧治疗时间等与迟发性脑病的关系. 1 临床资料112例急性CO中毒患者按年龄段(<20岁18例,20~(岁)38例,41~(岁)38例,61~80岁16例 ),分为四组;按中毒程度分为轻度50例,中度46例,重度16例;高压氧治疗2周24例、4周4 0例、6周36例;未经治疗12例,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郭淑芬;魏秀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