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贺普丁联合中药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3例

左淑欣;姚修全

关键词:贺普丁, 中药治疗, 乙肝病毒, 相关性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 作用机制, 合理方案, 疗效
摘要:研究贺普丁联合中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合理方案.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斑疹伤寒38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我科近年来收治38例小儿斑疹伤寒,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3~14岁.38例均发热,多为稽留热及弛张热,头痛26例,出现烦躁不安、幻觉2例,皮疹24例,咳嗽10例,肝大8例, 脾大10例,腹痛、恶心、呕吐6例,胸闷、气短5例.

    作者:于连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前列腺摘除术后硬膜外镇痛治疗的观察

    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切口疼痛及膀胱痉挛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而口服及肌注镇痛药物效果不佳[1].我院采用硬膜外腔一次性注入吗啡及镇痛泵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镇痛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厚光;蒋春涛;李爱功;赵伟;郭培林;范厚宝;龚德强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蒙脱石和酪酸菌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本文旨在观察蒙脱石和酪酸菌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1 临床资料

    作者:应雪娜;徐秀月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椎管内肿瘤误诊分析(附6例报告)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人群发病率一般为每年0.9~2.5/10万,也有达12.9/10万的报道[ 1] .早期椎管内肿瘤临床症状与椎间盘突出症相似,容易造成误诊,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导致术后症状无改善,有的甚至加重.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例椎管内肿瘤进行误诊分析.

    作者:雷兆华;徐兆祯;吴彩辉;胡鹄林;朱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莪术油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小儿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以手掌、足跖出现长圆形疱疹,并伴有口腔粘膜损害的传染性疾病.我院于2001年3-7月应用莪术油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2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培养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静推普罗帕酮、食管心房起搏和二者联用终止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的疗效比较

    静推普罗帕酮、食管心房起搏(TEAP)均为终止房室折返心动过速(AVRT)常用的治疗方法 .本组比较单纯静推普罗帕酮、TEAP及二者联用终止AVRT的疗效.

    作者:罗赤峰;戚龙;邹剑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胆管囊肿致梗阻性黄疸1例报告

    1 病历报告患者,女,44岁,因右上腹反复疼痛,伴发热,黄疸10年于2001年4月22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坦.无肠型,蠕动波,腹壁静脉不曲张,腹软,剑突下及右上腹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肝脾胆未触及,Murphy征(-),肝区叩痛. B超示:胆总管囊肿,右肝内胆管结石.

    作者:李俊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致肠梗阻32例临床分析

    我院外科1995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50岁急性阑尾炎致肠梗阻患者3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7例,年龄50~85岁,平均70岁;发病时间2~14d.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手术所见均有肠梗阻表现.均行手术治疗,术式依具体情况分别为单纯阑尾切除术、脓肿引流术、部分肠管切除术等.

    作者:张洪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腹泻二号治疗管喂并发腹泻24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为解决临床上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及喉癌术后管喂患者并发腹泻的营养治疗问题.我们参照北京宣武医院的鼻饲流质配方,结合我院具体情况配制腹泻二号.即用氯化钙处理牛奶, 再配以熟鸡蛋黄、享氏米粉、果珍粉、酵母、维生素、鲜苹果、食盐等.一般从小剂量开始试喂,视患者消化情况,逐渐加大至营养需要量.

    作者:王晓歌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早期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胸部创伤并发股骨折与胸部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研究早期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胸部创伤并发股骨骨折是否增高胸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依据AIS-90,应用ISS评分方法评估10年来行早期髓内钉内固定的胸部创伤并股骨骨折患者36例,并与同期36例胸部创伤评分相同的延迟内固定的胸部创伤并股骨骨折患者,及36例单纯胸部创伤患者进行对照.结果三组患者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肺部炎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P>0.0 5),而早期内固定组患者ICU监护时间、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延迟内固定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早期髓内针内并不增加术后胸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减少患者痛苦及住院周期,是治疗胸部创伤并股骨骨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倪海峰;刘广洛;马春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67例颞下颌关节脱位的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颞下颌关节脱位患者67例.病因明确,均有大张口或长时间张口史,临床表现为面型改变, 语言不清,下颌运动失常等.触诊时耳屏前方凹陷而关节结节前方隆起.

    作者:朱晓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螺旋CT多平面重建术诊断眼内异物临床分析

    眼内异物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常规诊断方法为CT及X线,多平面重建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兴技术,它可从包括冠状面、矢状面和任意角度斜位图像观察病变,该技术已在国内外开始应用于临床[1-6].本文对我院2000年9月-2001年9月收治的58例眼内异物检查患者,进行MPR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荣;胡卫东;娄明武;杨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65例女性慢性尿路感染分析

    尿路感染在女性较为常见,有人认为短疗程或单剂量的抗生素治疗是有效的,这样既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又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和长时间应用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1 ].2000年12月-2001年5月我院对65例女性慢性尿路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就女性慢性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文鼎;唐涌志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4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分析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2000年住院的4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提出对SLE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作者:王刚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病毒荧光定量聚和酶链反应检测结果分析

    乙肝病毒长期以来一直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乙肝患者血清病毒水平并非衡定不变,而是随肝脏炎症情况波动,乙肝病毒含量在病程中的变化规律一直为人们所关注,FQ-PCR结合PCR和探针杂交荧光标记的优点,能够及时准确的反映患者所处的临床阶段及药物的疗效.

    作者:魏方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p53蛋白的表达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动物脑海马区作为脑缺血后选择易损区,伤后出现神经细胞延迟性死亡,目前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公认,有关其确切机制尚无全面的报道.本研究利用动物暂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卢永刚;赵景霞;刘清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组织灌注不良综合征94例临床分析

    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压下降过快,幅度过大,致心、脑、肾实质性脏器血液灌注不良并不少见,我院1986年5月-1998年3月,收治94例,现结合有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薛彦军;王跃玲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血安定治疗低血容量休克疗效分析

    血安定是新一代等渗明胶类血浆代用品新药,具有较好的补充血容量作用.1991年1月-200 1年12月,我们对烧伤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120例进行应用,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在低血容量休克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肖蓉;杨秀婷;李庆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金双歧和四磨汤辅助治疗小儿中毒性肠麻痹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为了观察金双歧和四磨汤辅助治疗小儿中毒性肠麻痹的临床疗效.我们将住院的65例中毒性肠麻痹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均给予患儿禁食,胃肠减压,肛管排气,静滴酚妥拉明及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金双歧和四磨汤,若不能服药可给予鼻饲喂药.剂量:金双歧1岁以下1片,1~3岁2片3/d;四磨汤1岁以下5ml,1~3岁10ml,3/d.

    作者:孙先军;郑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直接、延迟PTCA/支架植入与溶栓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直接、延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PTCA)支架植入术(STENTIN G)与静脉溶栓术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差异.方法 AMI患者53例随机分为直接PTCA/STENI NG组16例(A组),延迟PTCA/STENTING组17例(B组),静脉溶栓组20例(C组).入院后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术前处理,B组先采用与C组相同的溶栓治疗,3~7d后行延迟PTCA/STENTING治疗, 三组间的参数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1.血管再通率A与B组介入治疗后(100%) 高于C组(65%)(P <0.01);2.平均住院天数与住院期再发心肌缺血事件A组少于B与C组,而B组延迟PTCA/STENT ING后无再发心肌缺血,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A组高于B与C组(P<0.01),B 组又高于C组(P<0.0 5);3.治疗后3个月恢复正常生科学研究或工作比率A与B组高于C组,半年内再发心肌缺血事件A与B组少于C组(P<0.01),1年存活率、6个月再狭窄率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直接PTCA/STENTING可作为AMI治疗首选,而延迟PTCA/STENTING治疗时间可尽明提前.

    作者:邓鹤秋;周训森;董杏芳;胡光友;廖艳群;刘国栋;刘诗民;杜衡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