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健;王晓云
肝硬化目前尚无理想的内科治疗方法.我们于1994-2001年采用大黄虫丸联合心得安治疗肝硬化28例,效果较好,无明显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圣林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我院2000年6月-2002年1月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作者:李顺;高淑凤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近年来,我院与结核病防治所合作,应用氟嗪酸、吡嗪酰胺、异烟肼,同时加用转移因子联合应用,治疗痰涂阳性难治性肺结核30例收到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库;陈义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内窥镜鼻窦手术(ESS)中易出血原因复杂,一直是近年来ESS中难解决的问题.随着血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凝血因子认识的不断提高,为迅速寻找ESS中出血原因提供了一些有利的线索.现将我院开展ESS中遇到的轻度血友病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俊德;李世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本文旨在探讨急性CO中毒患者的年龄、中毒程度及高压氧治疗时间等与迟发性脑病的关系. 1 临床资料112例急性CO中毒患者按年龄段(<20岁18例,20~(岁)38例,41~(岁)38例,61~80岁16例 ),分为四组;按中毒程度分为轻度50例,中度46例,重度16例;高压氧治疗2周24例、4周4 0例、6周36例;未经治疗12例,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郭淑芬;魏秀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 病历报告患儿,女,2岁.因发热伴流涕5d就诊,以肝、脾肿大、发热待查入院.5d前受凉后出现流清涕,伴发热,为持续性高热,体温39~40℃,服退热药后体温降至37~38℃.查体发现肝、脾肿大收入院.患儿近期无明显消瘦,无畏寒、盗汗,无咳嗽、吐泻,无皮疹、心悸及烦躁不安,胃纳差,二便正常.患儿平素体弱,查体:T 38.7℃,P 118/min,R 28/mi n,B P 82/60mmHg,神志清,反应好,营养中等,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颌下及颈侧可触及数个约0 .5cm×1cm~1cm×2cm淋巴结,质中可活动.
作者:江红;郭芳;林明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 病历报告患者,女,44岁,因右上腹反复疼痛,伴发热,黄疸10年于2001年4月22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坦.无肠型,蠕动波,腹壁静脉不曲张,腹软,剑突下及右上腹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肝脾胆未触及,Murphy征(-),肝区叩痛. B超示:胆总管囊肿,右肝内胆管结石.
作者:李俊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疾病之一.血清胆红素值达一定程度时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1].我们应用四磨汤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
作者:马玉英;郑红俊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70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6年.患者于2000年3月14日12:00突感右侧肢体无力 , 言语不清;无头痛、恶心及肢体抽搐.入院时(距发病3h):BP 210/140mmHg,神志清楚, 构音欠清晰.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肢体迟缓性瘫痪,肌力0级;瘫侧肢体腱反射消失 ,Babinski征阴性.左侧肢体肌力正常,但肌张力增强,肌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腰穿检查无异常发现.按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予常规内科治疗.12h后左侧病理反射消失 ,肌张力恢复正常;瘫侧腱反射活跃,Babinski's征阳性.24h后头部CT扫描示左侧放射冠区脑梗死,伴轻度占位效应.继续上述治疗20d,神经功能恢复出院.3个月后随访已能从事一般家务.
作者:赵莉莉;苏克江;王佳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我院外科1995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50岁急性阑尾炎致肠梗阻患者3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7例,年龄50~85岁,平均70岁;发病时间2~14d.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手术所见均有肠梗阻表现.均行手术治疗,术式依具体情况分别为单纯阑尾切除术、脓肿引流术、部分肠管切除术等.
作者:张洪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保证机体循环稳定的重要因素,同时还参与组织修复、促进胶原纤维化和平滑肌等组织细胞增生,在许多病理生理情况下发挥重要作用.RAS在许多肾脏病理生理进程中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RAS中有活性的因子,其通过多种机制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而对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是否也具有保护糖尿病肾脏功能的作用目前尚有争议.本文旨在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贺大廷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术前以降压、扩容治疗为重点,同时给患者讲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手术方法,对疾病有充分的了解.手术是治疗该病的唯一有效的方法,稳定情绪,增强患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术前配血1 000ml左右,术后24h专人监护,在动态监测血压、心率及中心静脉压的情况下,常规建立两组静脉输液通道.一组以适当的输液输血提高体循环平均压,增加静脉回流和心输出量;一组输液加入缩血管药物以维持血压,并根据血压情况随时调节滴速.治疗过程中如有其他情况,分别给予处理.
作者:刘金兰;龙霖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我科近年来收治38例小儿斑疹伤寒,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3~14岁.38例均发热,多为稽留热及弛张热,头痛26例,出现烦躁不安、幻觉2例,皮疹24例,咳嗽10例,肝大8例, 脾大10例,腹痛、恶心、呕吐6例,胸闷、气短5例.
作者:于连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动物脑海马区作为脑缺血后选择易损区,伤后出现神经细胞延迟性死亡,目前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公认,有关其确切机制尚无全面的报道.本研究利用动物暂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卢永刚;赵景霞;刘清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小儿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以手掌、足跖出现长圆形疱疹,并伴有口腔粘膜损害的传染性疾病.我院于2001年3-7月应用莪术油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2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培养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盐酸利多卡因为口腔科常用局麻药.提高利多卡因pH值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持续时间、增加麻醉水平深度.但碳酸利多卡因在口腔局麻中的临床效果文献报道较少, 本文旨在该方面作进一步探讨,为口腔临床局麻时选药提供参考.
作者:汪军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本文旨在观察蒙脱石和酪酸菌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1 临床资料
作者:应雪娜;徐秀月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 病历报告患者,33岁.主因宫内孕39周,孕2产1,臀位,NST阴性行剖宫产术.术中顺利娩出胎儿后5mi n胎盘仍无剥离,子宫肌注催产素仍收缩差,徒手剥离胎盘困难.遂探查,见宫底呈约9cm× 9cm囊袋状突出扩张,壁薄,质软,浆膜面见大量血管网,无收缩,伴大量出血.诊断为胎盘植入,急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中自娩出胎儿至切除宫体15min内出血2 000ml,血压维持于80~140/50~80mmHg.
作者:陈燕;张瑞凤 刊期: 2002年第07期
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极易与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癫等临床疾病相混淆,为了减少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铅中毒在院外误诊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选择80例中下腹部择期手术患者,ASA Ⅰ~Ⅲ级,年龄45~72岁,体重45~82kg.随机分为曲-布合剂(TB)组40例,哌替啶、异丙嗪(DP)组40例.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0.1 g,患者入手术室进行HR、BP、MAP、SpO2等检测,开放静脉通道,根据手术切口选择硬膜外间隙穿刺,向头端置管3cm,用2%利多卡因5ml作试验量,5min后给予8~12ml,以后每40m in追加首次量的1/2,与手术结束前约10min TB组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75%布比卡因3ml+曲马朵5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DP组同一时间肌注哌替啶50mg,异丙嗪12.5mg,术毕拔出硬膜外导管,并记录给药后10min、30min、1h、4h的HR、RR、MAP、BP、SpO2数值,镇痛效果按视觉标准法评定(VAPS),以完全无痛为0分,剧烈疼痛为10分,同时观察用药后恶心呕吐、寒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社军;张艳茹;韩庆录 刊期: 200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