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气管肿瘤的误诊原因分析(附11例报告)

吴建亮;徐怡;赵连英

关键词:原发性气管肿瘤, 误诊原因分析, 症状不典型, 肿瘤临床, 肿瘤患者, 临床特点, 漏诊
摘要:原发性气管肿瘤临床上比较少见,由于其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我院自1994年6月-2000年9月收治11例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对其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治疗顽固性产后出血15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高,而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又占多数,因此恢复和加强子宫收缩是治疗产后出血的关键.近年来将子宫收缩较强的前列腺素应用于临床,我院1999年12月-2001年12月应用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治疗顽固性产后出血15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焕芝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肠道(主要是结肠)功能失调性疾病,是指一组包括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粪便性状异常(稀便、粘液便/硬结便)、腹痛及腹胀等症候群,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如不及时诊治常可使症状加重甚而引起器质性病变.

    作者:崔桂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作用

    脑出血是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其病理生理机制目前仍不明确,其预后不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炎性细胞因子在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中有重要作用[1,2].干预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环节,可能成为治疗脑出血的新方法.

    作者:王文胜;张祥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喉癌患者术后的营养治疗

    1998-2001年我院对49例喉癌术后患者进行营养治疗,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住院喉癌术后患者49例,其中男44例,女5例,年龄29~72岁,平均58岁;身高1.49~1.78m,平均1.67m;体重45~78kg,平均57kg;平均每人摄入总热量1 500~2 000Kcal/d,蛋白质68~86g/d.

    作者:王晓歌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在肾移植术中的应用

    1998年6月-2001年10月,我院对25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术后的并发症进行诊断,来指导临床治疗,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婉芳;王成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后猝死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25岁.因妊娠9+个月第一胎无产兆于2001年6月20日入院.查体:T 36.5℃,P 80/min,BP 120/82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面色红润,心肺正常,足月妊娠腹型.产科情况:腹围110cm,宫高36cm,枕左前,胎心140/min,无宫缩,儿头半固定,跨耻征阳性,血常规:WBC 9.0×109/L,Hb 100g/L,B型血,出凝血时间各2min,尿常规镜检正常,正常心电图.

    作者:胡树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青霉素致低钾血症26例报告

    1 临床资料1998年10月-2001年8月,我院门诊及住院低钾血症患者26例,其中院外用药发病门诊诊治19例,院内用药发病7例.

    作者:丁友建;郭敏;郝秀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旋后肌管的应用解剖研究

    桡神经起自臂丛后束,沿桡神经管行向外下方,在肘窝肱二头肌肌腱外侧分为浅深二支,其中深支向后穿旋后肌上缘入旋后肌,并发出肌支支配该肌,继而从旋后肌下缘穿出,更名为骨间背侧(后)神经,支配前臂伸肌群肌肉.

    作者:郑桓;李会兰;吕志伟;李忠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感染微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的药敏试验分析

    由于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的衰退,发病的机会增加,其病情恢复也较缓慢,住院期间常发生院内感染[1].近年来细菌对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耐药菌种逐渐增加.本文对老年患者的病原菌药敏试验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袁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急性乙醇中毒致多发脏器功能损害1例报告

    1 病历报告患者,女,18岁,外地来京打工者.1999年12月24日23:00,速饮白酒1 000ml(乙醇含量56%),即刻昏睡.于12月25日晨6:00送入我院急诊.入院查体:BP 60/0mmHg,T 36.4℃,P 100/min,R 28/min;昏迷,双侧瞳孔直径4mm,光反应迟钝,口唇轻度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湿罗音,HR 100/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周云芝;何晓蕴;张楠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洛沙坦治疗高血压病62例疗效观察

    洛沙坦是一种小分子非肽类化合物,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能选择性地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结合,从而降低血压.我院2000年3月-2001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随机选择62例,经应用洛沙坦治疗,取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孙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孕期子宫自发破裂1例报告

    1 病历报告患者,22岁.孕1产0,孕39-2周,因不规则上腹痛3个月,加重3d,阴道流水样液体2h,于2001年1月6日急诊入院,末次月经为2000年4月8日.孕6个月时两侧上腹部隐痛,以左侧为主,未予处理自行缓解.

    作者:刘丽华;张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河豚鱼中毒致呼吸、心跳骤停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54岁.因在某酒店食河豚鱼后出现胸闷,四肢麻木,伴恶心,呕吐3h入院,当时患者神志尚清,双侧瞳孔不等大,光反射迟钝,怀疑脑血管意外,行头颅CT检查时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气管插管,静推肾上腺素,利多卡因以及呼吸机辅助呼吸15min,心跳恢复,心电监护示窦速,头颅CT未见异常,予以甘露醇、醒脑静、高压氧、爱维治、甲强龙等治疗,患者于28d后神志转清.能自主进食及简单言语.

    作者:周炜;冯玉宝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力丁沙治疗单纯性淋病疗效观察

    我院于2001年5-12月应用力丁沙片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制剂)治疗单纯性淋球菌性尿道炎(GU)及宫颈炎(GC)共5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英;裴广德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D-二聚体含量测定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价值

    D-二聚体(D-dimer,DD)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Ⅲ(FXⅢa)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能准确地反映体内纤溶系统的功能状态.由于病理性凝血、纤溶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程中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为此我们测定了65例HFRS患者血中DD含量,旨在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史功;王宏伟;黎东;马晓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2 500例门诊患者肝功能及血清HBV感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起乙肝的病原体,具有明显的嗜肝特性,可致持续性病毒感染,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比较常用的检测方法有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基因定性、定量分析.我们对本地区的门诊患者的血液进行肝功能、ELISA、HBV、DNA荧光定量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贾天军;李萍;白雪梅;孙黎;罗强;虞春华;王德宝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诊断

    恶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原发于胸膜间皮细胞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现收集并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30例,分析其CT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王海波;李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应用寿命表相关回归法预测尘肺患者生存年限

    为探讨我公司煤工尘肺患者的生存率及期望病程,评价煤工尘肺的防治效果,本文应用寿命表法从累积生存率和去除肺心病、肺结核死因后尘肺患者累积死亡率入手对我公司1973-2000年间确诊的尘肺发展动态进行全死因期望病程分析,去除肺心病、肺结核死因后平均期望病程分析,为保护煤矿工人健康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马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王育群甘温除大热案析

    临床对急性肝细胞损伤伴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予清热解毒为主治疗,以祛外邪,大多有效.本例先用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在疗效不显的基础上,考虑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对抗生素治疗不敏感,故采用中药补中益气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方法治疗,结果患者症情好转,免疫功能也得到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案例如下.

    作者:李莹;张玮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加压钢板与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折疗效分析

    股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1],目前手术治疗已在临床广泛采用.我院自1999年1月-2001年10月收治股骨折患者41例,其中24例采用加压钢板固定,17例采用带锁髓内针固定,我们对二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折的疗效做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忠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