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多尿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例

曾庆生;管北生

关键词:多尿, 首发症状, 尿道刺激症状, 双氢克尿噻, 食欲亢进, 门诊检查, 空腹血糖, 患者, 呼吸系统, 病历报告, 饮水量, 线检查, 尿比重, 尿崩症, 安妥明, 总量, 治疗, 腰痛, 胸部, 外观
摘要:1 病历报告患者,男,66岁.因多饮,多尿、烦渴1周于2000年10月18日来我院门诊.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饮水量12 000~15 000ml/d,多尿,以夜尿为主,每天排尿20次左右,总量4 000ml,尿液外观清彻如水,但无食欲亢进、腰痛、泌尿道刺激症状,无呼吸系统症状.门诊检查:空腹血糖为4.5mmol/L,尿糖(-),尿比重1.005,血BUN 4.4mmol/L,Cr 127.3μmol/L,血K+ 3.8mmol/L,Na+ 138mmol/L,Ca2+ 3.26mmol/L,Cl- 101mmol/L,胸部X线检查正常,双肾B超无异常,初诊尿崩症,经用双氢克尿噻和安妥明治疗后,多饮、多尿症状稍有缓解,但体力减退.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巨大卵巢囊肿核除术分析(附6例报告)

    我院1997-2002年对6例占满盆、腹腔的巨大卵巢囊肿行腹腔镜下核除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淑凤;李桂荣;高丹丽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联合麻醉术用于分娩的临床观察

    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收缩产生的疼痛,常影响产程进展而危害母婴健康,并使剖宫产率有所增加.经过临床观察与分析,我们认为在分娩过程中实施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麻醉联合给药的方法可使产妇在完全无痛、清醒且可随意活动肢体的状态下顺利分娩.此法较以往采用的镇痛方法在缩短总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方面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程金华;李宛玲;刘红秀;张玉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阔韧带底部神经阻滞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观察

    人工流产术是妇产门诊常见的手术.其特点是术程短,但无麻醉镇痛下呻吟诉痛者达93%[1],同时还可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我们所研究的阔韧带底部神经阻滞麻醉根据女性内生殖器神经支配的特点,以达到镇痛和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目的.本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镇痛彻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洁;陈艳华;张克军;刘静;宋冬梅;李刚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宫内、宫外妊娠并存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23岁.于2000年8月10日因停经50d,下腹剧痛伴恶心头晕6h入院.患者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0年6月20日,停经43d时出现晨起恶心厌食等早孕反应,曾做B超提示宫内早孕.

    作者:王春荣;王爱芳;胡玉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病情危急、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本文就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鲁秀茹;吴秀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法莫替丁治疗新生儿胃出血10例临床观察

    我院1999年5月-2001年5月收治新生儿胃出血20例.经用法莫替丁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庆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腹腔化疗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有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等.本文就腹腔内化疗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简要报告如下.

    作者:马春才;张文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霉酚酸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我院2000年2月-2001年12月对6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采用霉酚酸酯(MMF)治疗,疗效肯定,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晓毅;刘岩松;赵学丽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酚妥拉明和硫酸镁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58例

    我院2000年2月-2001年6月对58例喘息型气管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和硫酸镁注射液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增;魏有山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福辛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疗效分析

    肾实质性高血压临床较为常见,其发病率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占首位[1].也是促进肾损伤的危险因素之一,故迅速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是防治肾功能不全的主要手段之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减轻肾小球肾炎等的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减轻肾小球内压力,从而保护肾脏功能,1999-2001年我们选用新一代唯一不含磷酸基和肝肾双通道代偿清除的ACEI制剂-福辛普利(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46例,并设卡托普利治疗48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亮;王国蓉;赵景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机械通气中死亡原因分析

    1 目的本文对18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中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以总结经验教训.

    作者:贾问樱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纳洛酮在肺性脑病中的应用

    近年来盐酸纳洛酮用于肺性脑病的治疗,为观察其疗效,现将我院应用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20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林长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甲硝唑治疗慢性肝病患者鼻、牙龈出血152例疗效观察

    1 目的探讨甲硝唑治疗慢性肝病患者鼻、牙龈出血的疗效.2 方法本组观察病例均为住院患者,诊断符合第十届全国肝炎会议制定的标准.男131例,女21例.年龄27~62岁.其中:亚急性重型肝炎14例,慢性乙型肝炎76例,肝炎肝硬化57例、肝癌5例.鼻出血12例,牙龈出血108例,鼻、牙龈出血32例.

    作者:曹建国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0.1%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罗哌卡因(Ropivacaine)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麻醉效果确切、心脏毒性小,在低浓度时可产生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的特点[1].本研究选择低浓度罗哌卡因辅以小剂量芬太尼,采用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技术,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评价其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

    作者:李家柱;罗云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分析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2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经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21例:包括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肥皂水定期通便灌肠、石蜡油或生豆油适时注入胃管、全肠外营养(TPN;不但是一种支持手段,使患者有条件等待病情的缓解,更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措施,可以减轻肠壁水肿,促进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佟立权;巴友良;姜凤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川崎病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探讨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80%~85%的患者在5岁以下,好发于6~18个月的婴儿,男∶女为1.3~1.5∶1.因本病较多侵害冠状动脉,形成冠状动脉瘤,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尚无早期诊断本病的检查手段,按现行国内诊断标准往往不能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冠脉病变的发生的目的.为此,我们将50例川崎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以探讨临床早期诊断的可能性,观察早期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闫晓红;裴长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胰腺外伤82例诊治分析

    胰腺位于上腹深部,发生损伤的机会较少,占腹部外伤的1%~10%.近年由于高速交通工具及现代化工业的迅速发展,胰腺外伤有明显增加趋势.胰腺外伤的病死率为14%~31%,并发症率约19%~55%,而闭合性胰腺外伤的漏诊率达25%~30%.因此,严重胰腺外伤的处理是普外科的难题之一.现将我科1980-2001年收治的82例胰腺外伤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高登鹏;陈宏杰;张霄程;徐福田;郭玉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以多尿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66岁.因多饮,多尿、烦渴1周于2000年10月18日来我院门诊.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饮水量12 000~15 000ml/d,多尿,以夜尿为主,每天排尿20次左右,总量4 000ml,尿液外观清彻如水,但无食欲亢进、腰痛、泌尿道刺激症状,无呼吸系统症状.门诊检查:空腹血糖为4.5mmol/L,尿糖(-),尿比重1.005,血BUN 4.4mmol/L,Cr 127.3μmol/L,血K+ 3.8mmol/L,Na+ 138mmol/L,Ca2+ 3.26mmol/L,Cl- 101mmol/L,胸部X线检查正常,双肾B超无异常,初诊尿崩症,经用双氢克尿噻和安妥明治疗后,多饮、多尿症状稍有缓解,但体力减退.

    作者:曾庆生;管北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p27、p16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p27和p16于1994年被克隆成功.属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的两个不同家族.经研究证明二者都是抑癌基因.均通过结合并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从而抑制细胞从G1期到S期的转化[1,6].因此它们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及癌的预后相关.我们通过对82例肺癌组织和10例癌旁组织的p27和p16基因蛋白的检测,进一步探讨二者与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索洁;刘艳萍;杨宝元;李宏民;郑程程;张淑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吉非罗齐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36例疗效观察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国内外大量文献报道或研究证实,降脂治疗可以减少冠心病事件或脑卒中的发生率.因此,降脂治疗日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普遍关注[1].2001年1-11月我院应用吉非罗齐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36例,旨在观察其调脂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建宁;赵彦文;申石榴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