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志军;赵春媛;耿建;赵文堂
1临床资料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脱术27例中,男18例,女9例,年龄5~59岁,病史50d~10年,心功能Ⅱ~Ⅳ级,并发心包囊肿、大量胸腔积水等。麻醉时,第一组心功能Ⅱ~Ⅲ级,以硫贲妥钠、琥珀胆碱诱导;第二组心功能Ⅲ~Ⅳ级,以安定、r-oH、芬太尼、琥珀胆碱诱导。术中均以普复液维持麻醉,并间断吸入安氟醚、异氟醚,术中全部行血压、脉搏、心电图、尿量监测;8例CVP监测;第二组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衰等;8例CVP监测,于心包剥脱后明显下降。
作者:王强;李文杰;丁慧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995年3月—1997年2月我们利用中药治疗颗粒性咽炎7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门诊。76例中男37例,女39例,年龄6~54岁,病程2个月~3年。检查见咽部粘膜轻度充血,咽后壁及咽侧索颗粒增生。1.2治疗方法板兰根20g、双花10g、鱼腥草20g、玄参10g、射干10g、薄荷5g、黄芩10g、麦冬10g、桔梗5g、僵蚕10g、陈皮10g、旋复花10g、代赭石30g、柴胡10g,若发烧加生石膏,水煎分2次服用或代茶饮。疗程7~20d,每周复诊1次。1.3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咽部粘膜恢复正常,咽部滤泡消失。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咽部粘膜慢性充血,滤泡变少或变小。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1.4结果痊愈64例,好转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1%。
作者:徐永赤;于冶铭;路矿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42岁,主因右腹股沟区外伤3h入院。患者于人院前3h骑摩托车与一小推车相撞,小车车辕撞伤右腹股沟区,当时被撞倒在地,感疼痛,并出现右腹股沟区及右阴囊血肿,无昏迷,无恶心、呕吐。急送我院,急诊以右睾丸挫伤收住院。入院查体:T36.7℃,P112/min,BP11.9/9.9kPa,神志清,面色苍白,心肺未见异常。体表未见创口。右腹股沟区及右阴囊高度肿胀、瘀血、青紫,且张力较大。右下肢自膝关节以下缺如(1987年7月因右下肢脉管炎,行右下肢截肢术)。
作者:王战强;彭艳霞;刘民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周期性麻痹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疾病,发作时以低血钾较为多见,现将我院诊治的7例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7例均为男性,19~30岁,经血清生化检查,5例血钾明显异常(<2.0mmol/L),2例轻度异度(>3.0mmol/I,<3.5mmol/L)。心电图检查提示V3导联U波明显3例,扭转型室速1例,甲状腺功能检查提示甲亢1例。
作者:刘小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咯血是呼吸内科常见症状,大部分患者经X线胸部平片、肺CT均不易明确诊断,尤其是气管或气管粘膜炎症、早期支气管肺癌、气管内膜结核等更难以借助X线及CT明确诊断。应用纤支镜作活体组织及刷检送病理检测可及时确定咯血原因。
作者:肖兰英;王保法;郝三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随着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手术的开展,再出血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探讨脑出血早期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我们对我院1993-1999年开展的322例脑出血手术后的69例再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敬民;潘红强;冯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了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继发Q-T间期延长的临床特点。自1995年5月—1999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有机磷中毒1253例,重度中毒719例,其中继发Q-T间期延长37例(52%),对其Q-T间期延长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本组37例中3911中毒者18例,1605中毒者11例,久效磷中毒6例,敌敌畏中毒2例,均发生在重度中毒中。发生时间:中毒2d者5例,中毒5d者28例,中毒9d者4例;实验室检查:低血钾者34例,低血钙者27例,低血镁者14例,心肌酶增高37例。治疗:常规解毒综合治疗,单纯Q-T间期延长无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者,除常规治疗外,加用保护心肌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一旦发生Tdp立即给予硫酸镁2g或利多卡因50mg静脉注射,后改为静脉点滴,药物治疗无效者,第一次用200W·s电复律,仍无效者改用300W·s电复律。
作者:王子英;曹永革;孙风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4例,年龄23~77岁,多数为青壮年,均为腹部闭合性损伤。受伤至出现腹腔内出血表现的时间均在48h以上,发生在7d内5例,8~14d7例,14d以上1例。入院时1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左上腹痛,6例伴有左肩背牵涉痛,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休克。B超检查有9例提示为脾破裂。腹穿14例次,阳性率为95%以上。
作者:蒋其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长期以来对非肾病综合征的慢性肾炎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除具有降压作用外还能降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尿蛋白的排泄量,降低尿酸,保护肾功能的作用。目前国内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报告尚少,本实验拟通过小样本自身对照的研究来观察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疗效。
作者:张丽萍;傅淑霞;杨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损伤后急性期局部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及其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法制造大鼠脑损伤后,于相应时间点取出脑组织测定其含水量、NO及Ca2+浓度。结果在损伤后急性期脑组织含水量、NO及Ca2+含量均升高,其中Ca2+浓度和NO含量分别于损伤后4h、8h达高峰,且Ca2+升高趋势持续时间长。经检验,NO含量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结论 NO在脑损伤急性期参与了脑水肿的发生过程。
作者:李志强;袁先厚;袁忠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介入化疗,近年来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大剂量动脉灌注,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其中以骨髓抑制较常见。本文旨在探讨介入化疗对外周血象影响的规律。
作者:高中度;袁维祥;茅爱武;王月芹;范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1],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我院对33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平扫和增强MRI检查,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3例女性患者,年龄32~63岁,平均46.4岁,均经临床、钼靶X线及B超检查发现乳腺肿块,疑有恶性病变而做MRI检查。全部患者均行手术并有病理结果。导管癌14例、小叶癌10例、硬癌4例、粘液腺癌2例、乳腺囊性增生恶变1例,隐性乳腺癌1例,术后复发1例。其中5例伴有腋下淋巴结转移,3例与皮肤或胸肌筋膜粘连,1例破坏肋骨及肋间肌,向胸腔内生长侵犯纵隔,1例胸椎转移。病灶大直径为7.7cm,小直径约为1.8cm。
作者:王守安;孙泽民;才艳玲;王海平;孙秀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临床上对楔状缺损的治疗多采用玻璃离子或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充填,为提高修复的成功率,现将光固化复合树脂、玻璃离子以及玻璃离子与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修复治疗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作者:张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10年来,支气管哮喘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的新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支气管哮喘防治战略的改变。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工作,尤其是不典型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治疗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与重视。
作者:杨树平;李时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肾病综合征(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严重影响预后,部分可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需终生血透,如能及时诊治,肾功能常可逆转,本文对12例NS并发ARF患者的诊治,病理类型作一分析。
作者:严山;谭志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科于2000年9月10日从1例8个月腹泻婴儿粪便中分离到1株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typhi),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儿,8个月,腹泻2月余,近日发热来我院门诊就诊。查体:T39℃,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呕吐、腹痛,心肺均正常,并无其他阳性体征。
作者:孙琪;郭微媛;多丽波;王悦;张和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早期开通缺血相关血管,就能有效地保护或恢复受损心肌功能,维持心电生理的稳定,以球囊为基础的冠脉内支架介入治疗是有效的手段之一。1方法经冠脉造影确诊冠脉狭窄冠心病103例。男69例,女34例;年龄36~83岁,平均62.3岁。冠状动脉病变分型:A型37例;B型52例;C型14例。采用Seldingols法穿刺右股动脉,并置入7F血管鞘,送入导引导管至冠脉口,造影后达诊断狭窄标准的182处,沿导引导管送入导引导丝,越过病变处达病变血管的远端,沿导丝送入PTCA球囊于病变处,通过球囊上的双标志确定后,以6~8ATM预扩张,退球囊送入支架准确定位,以12~16ATM将支架展开,支架覆盖病变,远端血流TImIⅢ级,为手术成功。
作者:梁波;王伟民;卢明喻;陈步星;吴淳;刘健;赵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急性胰腺炎(AP)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是抑制胰腺外分泌以减少自溶,目前临床常用的禁食、胃肠减压、H2受体拮抗剂、抗胆碱药物以及生长抑素等均可减少胰腺分泌。除此之外,乌司他丁作为一种广谱的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均有抑制作用[1]。国内已有动物试验证实其对重症胰腺炎疗效显著[2]。为观察其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我科对1999年8月以来2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乌司他丁治疗,通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认为有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夏兴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恶性葡萄胎是来自于滋养细胞的肿瘤,为水泡样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临近或远处器官。肌层内水泡样组织继续发展可穿透肌壁引起腹腔内出血;随血运转移至肺、阴道、外阴或其他器官,形成局部组织破坏。出现转移病灶的时间可在葡萄胎未排出前或在排出后数周或数月内。
作者:彭艳霞;王战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常并发高血压,随着疾病的进展均能出现尿蛋白增多和肾功能的减退。哌唑嗪、开搏通、心痛定是临床上常见的抗高血压药物。本研究旨在观察3种药物对NIDDM并发高血压患者尿蛋白的排泄及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卢东齐;王静飞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