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柱结核的CT表现及早期诊断

刘亮;康春辉;苏国兰;吴贵纯

关键词:脊柱结核, 椎体, 诊断, 抗结核治疗, 骨关节疾病, 征象分析, 神经损害, 少数民族, 平片, 年发病率, 脊柱畸形, 病理证实, 月经, 显示, 体改, 搜集, 手术, 牧区, 临床, 国内
摘要:脊柱结核是较严重的骨关节疾病,近年发病率有所上升,特别是偏远少数民族牧区,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椎体严重破坏、脊柱畸形和神经损害。CT诊断早期脊柱结核优于X线平片,50%以上的脊柱结核在X线平片发现椎体破坏前半年左右即可在CT显示有椎体改变,对脊柱结核的早期CT诊断,国内报道较少。搜集我院1998年7月—2000年5月经CT诊断脊柱结核82例,其中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7例经临床抗结核治疗证实。为提高认识,将其CT表现及早期征象分析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肺不张1例报告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45岁,主因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1d于2000年4月17日入院。该患者5年前曾因外伤至右肾切除。1997、1998年分别因肠扭转和肠梗阻行腹部手术,无肿瘤病史。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腹软,压痛,可见肠型和蠕动波,听诊肠鸣音减弱。入院第2d X线透视腹腔可见多个大小不等阶梯状液平。4月21日患者出现鼻腔流血,量多、胸痛、咳痰时带有血丝。拍正侧位X线胸片示右肺上叶后段见3cm×3.6cm大小,密度均匀、边缘清楚类圆形影。

    作者:何莉梅;石永玉;徐大伟;温尚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电镜样品的快速制备

    利用电子显微镜进行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已成为生物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手段,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所广泛应用。但由于电镜样品制备周期较长,制约了科研的进度,尤其制约了利用电镜做临床病理诊断的推广。近年来,随着诊断电镜学的发展,电镜样品快速制备方法受到广大电镜工作者的关注。我们通过大量实验,长期摸索,总结出一套比较满意的电镜样品的快速制备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张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丽珠肠乐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肠动力的影响及临床治疗作用

    目前认为溃疡性结肠炎(UC)系由多种因素引起,单一治疗效果不佳,且有副作用。为寻求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我院2000年10月开始应用丽珠肠乐对30例UC患者进行灌肠治疗,并对另30例UC使用传统方法的患者进行对比,现将结果及药物作用机制报告如下。

    作者:范锦辉;陈翠敏;郭大成;宣体东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结节性脂膜炎并发肺结核1例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14岁,因反复发热、皮下结节1年余,加重伴咳嗽1周于1998年12月31日入院。既往曾诊断结节性多动脉炎,予激素、抗感染等治疗9d症状消失。后因症状复发行淋巴结、皮下结节活检,确诊为结节性脂膜炎,长期口服强的松、火把花根等药物,1周前患者发热,皮下结节症状较前加重,伴咳嗽,发热,多于上午出现,曾用菌得治治疗。

    作者:谢永武;高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应用骨膜移植治疗腕关节损伤16例

    1996年2月—1999年12月应用骨膜移植治疗腕关节软骨缺损16例,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其手术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建;李继春;程国林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洛赛克与阿莫仙联合治疗老年溃疡病52例分析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病,它是由胃酸、胃粘膜防御机制减退和幽门螺旋杆菌协同损害作用的结果,其危害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因此,临床治疗有一定困难。我们采用洛赛克与阿莫仙联合治疗老年溃疡病,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永熙;姚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近况

    多发性骨髓瘤(MM)为一种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目前仍为无法治愈的疾病[1,2],常规化疗疗效差,其3年DFS(Progreesion-Free Survival)低于30%。Atexamian[2]总结MD Anderson癌症中心1965—1991年计1 000多例MM患者的生存情况,发现在1965—1974、1974—1983及1983—1991年度3个阶段的生存曲线几乎没有差别,5年生存率<15%,Barlogie等[3,4]报道美国西南部肿瘤协作组(SWOG)2 300余例患者的结果与上相似,该协作组所设计的5种治疗方案的中位生存期无明显差别。

    作者:王学之;刘昀;江志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22例临床观察

    我院1999年1月—2000年2月应用米非司酮对2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晓春;段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失血性休克多见于严重的创伤失血、挤压伤以及大手术后出血、大面积烧伤等。各种创伤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降低,造成全身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高效、快速、细心、周到的护理,对于及时发现和掌握病情变化,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亓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脊柱结核的CT表现及早期诊断

    脊柱结核是较严重的骨关节疾病,近年发病率有所上升,特别是偏远少数民族牧区,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椎体严重破坏、脊柱畸形和神经损害。CT诊断早期脊柱结核优于X线平片,50%以上的脊柱结核在X线平片发现椎体破坏前半年左右即可在CT显示有椎体改变,对脊柱结核的早期CT诊断,国内报道较少。搜集我院1998年7月—2000年5月经CT诊断脊柱结核82例,其中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7例经临床抗结核治疗证实。为提高认识,将其CT表现及早期征象分析如下。

    作者:刘亮;康春辉;苏国兰;吴贵纯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大剂量高聚金葡素联合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分析

    恶性胸水为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危及生命。1996年4月—2000年4月我院应用高聚金葡素(HASL)联合顺铂(DDP)、足叶乙甙(VP-16)胸腔内用药治疗恶性胸水,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四环素溶液在治疗复发性气胸时的应用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0—1999年共治疗复发性气胸116例,其中男86例,女30例,年龄14~71岁,平均44岁。1.2 入选条件 ①2次或2次以上的复发性气胸患者;②无胸膜粘连禁忌证[1]。

    作者:李文彪;周敏;史明松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铷激光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附27例报告)

    本院自1995年至今收治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27例,均采用铷激光行尿道内切开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童维强;旷艺生;周斌贤;陈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胸腺瘤并发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66岁,主因心悸乏力2个月余住院。2个月前因患高血压病自服雅施达4mg,1/d,服至56粒时自感乏力,面色逐渐苍白,查血红蛋白93g/L,红细胞2.85×1012/L,血小板、粒细胞系正常,停服上药观察。1周后复查血红蛋白52g/L,红细胞17.7×1012/L,白细胞23×109/L,中性0.69,淋巴0.31,MCH 29.4pg,MCHC 35.4g/L,血小板4.12×109/L各类细胞形态正常,网织红细胞未见。

    作者:孟秀清;武晓青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脊柱转移癌的误诊原因分析

    我院1992年11月—2000年7月共收治6例脊柱转移癌患者,早期分别被误诊为棘上韧带炎、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骨质增生等,现就其误诊原因作如下分析。

    作者:李建军;任龙喜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25例护理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预后差,病死率高。我院1994—2000年共收治重症病毒性心肌炎2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美华;冯静波;刘爱志;宋文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右心房转移瘤误诊粘液瘤1例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45岁。活动后胸闷、气促3个月余。以登楼时心悸明显,于1999年5月6日入院。查体:体格健壮,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Ⅱ/Ⅳ级收缩期杂音;肝肋缘下2指,质较硬。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X线胸片示右心房不大,心胸比0.50。实验室检查HBsAg(+),抗-HBe(+)、抗-HBc(+)。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内可见53mm×33mm实质性团块充填,附着于房间隔近右房顶部,随心脏缩舒活动而出入于三尖瓣口,三尖瓣口血流无明显受阻。术前诊断右心房粘液瘤。1999年5月在气管插管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

    作者:纪树武;刘云龙;刘菊梅;杨大彬;赵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自发性肾破裂的CT诊断(附20例报告)

    自发性肾破裂在临床上较少见,且多数缺乏特异性临床体征,有关其CT诊断往往依赖于对CT表现与病史等相关资料的综合分析、判断。我院1991年3月—2000年10月经CT扫描并结合其他检查手段确诊自发性肾破裂2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宗会;孙东翀;孔秀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护理

    我院自1990年10月起,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150例,通过临床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路燕;黄敏;张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胸穿并发症22例临床分析

    1985—2000年,我们对门诊和住院胸膜疾病患者行胸膜腔穿刺(简称胸穿)时,发生并发症22例,对其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刘军祥;靳凤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