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中胆总管穿刺致术后胆漏1例

马静;张国卿

关键词:胆总管直径, 穿刺, 术后,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腹腔引流管, 胆汁, 剖腹探查术, 胆囊结石, 绿色, 肠鸣音, 反复发作性, 胆总管切开, 胆总管扩张, 右上腹痛, 液体, 色素颗粒, 临床诊断, 患者, 肝内胆管, 腹压
摘要:1 病历报告患者,男,40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痛4年于1999年12月10日入院。查体:腹平坦、腹肌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莫菲征阳性、肝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B超检查:胆囊结石,肝内胆管无明显扩张,胆总管直径1.2cm。临床诊断:①胆囊结石;②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剖腹探查: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胆囊约9cm×4cm大小,内有约2.5cm×1.5cm结石1枚。胆总管扩张直径约1.2cm。胆总管内未触及明显结石及肿瘤,常规切除胆囊,用7号针头行胆总管穿刺,由于未见脓性胆汁、血性胆汁及胆汁内无泥沙样胆色素颗粒,故未行胆总管切开T型管引流。放置腹腔引流管后常规关腹。术后第1d,腹腔引流管引流出黄绿色液体300ml,患者出现高热、腹痛、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肠鸣音减弱,腹穿抽出黄绿色液体。经分析考虑为胆漏,遂行剖腹探查术。腹腔内吸出黄绿色胆汁800ml,胆囊床及胆囊管缝合严密、无胆汁渗出。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MRI的快速自旋回波液体衰减反转回复技术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

    1998年1月-2000年7月我院收治2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现将20例患者的临床影像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例中,男12例,女8例,发病年龄13~56岁,平均29.95岁,脑脊液异常6例,脑电图异常15例.1.2 临床表现发热15例,占75%;抽搐11例,占55%;病理征(+)2例,占10%;脑膜刺激征(+)9例,占45%;头痛11例,占55%;复视1例,占5%;精神异常13例,占65%;呕吐3例,占15%;智力下降2例,占10%;意识障碍7例,占35%;病灶对侧肢瘫1例,占5%;猝倒1例,占5%.新区银城铺乡卫生院

    作者:刘丽娟;卢新;冯凯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欣坦稀释液治疗褥疮50例

    我院用欣坦稀释液治疗褥疮50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 方法欣坦4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稀释,即可使用.具体操作方法是:先用消毒棉棒蘸0.5%碘伏对患处彻底清创消毒,然后用消毒棉棒将欣坦稀释液涂于患处即可,每隔8h涂抹1次.

    作者:孔凡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围产期窒息新生儿尿α1- M、Alb检测的临床意义

    围产期窒息可引起新生儿多脏器功能障碍,肾脏常受累及.有文献报道窒息后器官损害中以肾损害的频率高,占技59%.我们检测了42例足月窒息新生儿尿α1-M、Alb水平,以了解肾功能受损情况,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窒息组:为2000年3月-2001年1月我科收治的42例产时有窒息史的患儿,按1min Apgar评分[1],4~7分为轻度窒息组22例;0~3分为重度窒息组20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日龄(2.2±0.9)d,胎龄(39.6±2.5)周,出生体重(3 126.7±623.5)g.正常对照组:为23例同期出生的无窒息史的正常健康新生儿,日龄、胎龄、出生体重与窒息组有可比性.

    作者:曾文前;胡浩忠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口腔颌面部金属异物伤诊治

    我科近几年诊治口腔颌面部金属异物伤2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治疗方法表浅的金属异物,经清创在原创口取出,若部位较深,在X线电视透视屏幕直视引导下用长针头定位后,设计切口经扩创取出.若出现找异物困难,配合使用YKZ-35型眼用电磁吸铁器.2 结果20例患者均一次取出异物,随访1年无并发症.3 讨论口腔颌面部损伤对人体的形貌破坏和伴随的心理障碍远远重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常因有明确的外伤史,诊断并不困难,但若清创术后出现经久不愈的瘘管和硬块应考虑有异物残留的可能.在X线电视透视直视下,局麻后从正侧两个方向交叉刺入两枝长针头,矫正针头位置,可达到较满意定位效果.切口设计应遵循隐蔽,手术径路短捷,不伤及重要组织,充分考虑颌面部美观的原则.取异物时若出现找异物困难,配合使用电磁吸铁器,沿产生磁力的方向分离,可顺利取出异物,可使创伤降至低.

    作者:叶国勤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41例分析

    深静脉血栓是血管外科常见的疾病,好发于下肢.1996年8月-2000年4月我院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41例深静脉血栓患者,现对其声像图特点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41例均为我院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患者.其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24~76岁,平均45.8岁.1.2 仪器与方法使用美国产泰索尼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10MHz.受检查常规检测髂-股静脉,股深、股浅静脉、大隐静脉时取仰卧位,下肢稍外展外旋,检查腘静脉、胫后、胫前静脉和小隐静脉时取俯卧位及坐位.观察记录血管内径,管壁情况及管腔内异常回声的位置、范围、血管腔内血流状态,并辅以加压试验.同时,注意与对侧同名静脉的比较.

    作者:李艳秋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静脉肾盂造影定位在输尿管阴性结石ESWL术中应用

    我院1997年7月-2001年2月共收治输尿管阴性结石86例,均通过静脉肾盂造影(IVP)定位行ESWL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6例,男52例,女34例,年龄16~68岁,平均37.6岁,有肾绞痛病史.查体:患侧肾区叩击痛阴性.B超检查示输尿管结石直径0.6~1.8cm,患侧肾积水.KUB+IVP检查:患侧轻~中度肾积水,输尿管未见明显阳性结石.手术方法:术前晚灌肠,术前空腹,86例患者采用76%泛影葡胺20ml静脉注射,71例患者输尿管获得良好显影,15例患者加用76%泛影葡胺20ml后才获得良好显影,输尿管结石部位可见充盈缺损及造影剂下行受阻,定位于造影剂缺损及受阻部位行ESWL术,震频60~70min,电压6~11kV,冲击1 500~3 500次,治疗中个别患者因疼痛肌注哌替啶,术后抗炎止血治疗3天,并予中药排石冲剂口服.结果:86例中达到碎石要求的79例,其中1次碎除者62例,2~4次碎除者17例,未能碎除者7例,一般于术后5h~1周可陆续见碎石排出,3个月后复查B超显示输尿管未见明显结石,患侧肾积水消失,临床症状消失.

    作者:童维强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冠心病患者的睡眠观察与护理

    1 临床资料1998年-1999年6月收治10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50~67岁,平均58.5岁.心绞痛67例,心肌梗死33例,并发高血压35例,糖尿病30例,呼吸暂停综合征7例.患者住院后详细询问病史,明确冠心病确诊时间.夜间查房、按时巡视,细致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睡眠状态.2 结果100例冠心病患者中,有3例在夜眠中发生左心衰竭,8例出现心绞痛,6例出现心律失常,1例并发呼吸暂停综合征于晨4:00猝死.

    作者:张国清;张连秋;白娟;刘志芳;马旋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紫外线点式照射乳房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09例临床观察

    近两年来我们采用紫外线点式照射乳房方法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8年2月-2000年10月,我院就诊的青春期功血患者109例,均经B超检查无器质性疾病,年龄13~22岁,平均17岁,选同期102例青春期功血患者做对照组,基本条件相同.观察组给以紫外线点式照射乳房,1/d,每次30s,直至血止,同时月经中期B超监测排卵,下两个月经期如血量多或经期长,同样给以紫外线点式乳房照射,并监测排卵.对照组采用雌激素止血,随之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同时也在月经中期B超监测排卵.

    作者:齐红;马超英;雷欣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小儿慢性头痛

    小儿慢性头痛是儿科常见症状,但在临床诊断上常因小儿自诉不清、家长也道不明,一般检查难以发现重要体征,临床诊断常发生困难.本文就小儿慢性头痛的某些新认识简述如下.1 小儿慢性头痛的分类1.1 脑部疾病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脑肿瘤、脑脓肿、脑积水、慢性硬膜下血肿、假大脑肿瘤等.1.2 非脑部疾病起立性循环调节障碍,眼疲劳、眼屈光不正,下颌关节炎、咬不齐,神经症等.

    作者:陈陵;崔秀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1997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15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43~74岁.15例患者除常规眼部检查外,均辅助检查空腹血糖,还进行屈光、眼肌运动、眼位、眼肌牵拉试验.2 结果15例确诊后经综合治疗,有效地控制血糖,症状3~24周缓解,11例痊愈,好转4例.

    作者:乔磊;苏吾尔;哈斯也提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肾脏超声对预后的提示意义

    我们对1997-2000年收治的125例出血热患者少尿期的肾脏超声表现做了回顾性分析,肾脏超声表现与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对预后发展有一定的提示意义.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5例患者均为出血热抗体阳性者,病程于少尿期,年龄13~65岁.超声仪器为ACUSON128XP/4,探头频率3.5MHz,患者取平卧或侧卧进行检查.

    作者:杨洁;郝丽宁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前后PBMC中2-5AS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

    干扰素( Interferon, IFN)不但能清除部分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还能减轻HCV感染所致肝脏的坏死性炎症和阻止/延缓肝脏纤维化,是公认治疗丙肝的首选药物.2'一5'寡腺苷酸合成酶(2' - 5' Oligoadenylate synthetase, 2 - 5AS)可显示IFN抗病毒活性,可以用来评价人体内IFN系统激活情况.在予IFN治疗前后检测患者2-5AS活性变化,可以提示患者对IFN治疗的反应性,从而避免盲目使用IFN.本研究通过检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IFN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2-5AS活性的变化,探讨其与IFN疗效的关系.

    作者:张明辉;赵桂珍;李金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Ⅳ型胶原和α1-微球蛋白测定评价

    目的为了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Ⅳ-C)和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含量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7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以血肌酐(Cr)水平分为氮质血症组和尿毒症组,用放免分析法对全部患者血清Ⅳ-C和α1-MG进行检测.结果氮质血症组与尿毒症组血清Ⅳ-C和α1-MG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相差均有显著性(P<0.05),尿毒症组血清α1-MG水平明显高于氮质血症组(P<0.01),尿毒症组与氮质血症组血清Ⅳ-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Ⅳ-C和α1-MG测定可作为肾功能不全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作者:万福俊;胥吉福;陆勇;李桂馥;张全;高俊瑞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C- MYC蛋白的结构功能区域

    c-myc是首先在鸟类髓细胞性白血病病毒中被证实的具有转化作用的癌基因v-myc的细胞基因同源物,其转录产物c-myc蛋白的功能甚多.近年来研究认为,c-myc蛋白是一个与细胞增殖和分化调控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1],其功能与蛋白分子的结构功能区域密不可分.

    作者:廖唐东;徐敏;孙树勋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酒精性肝损害发病机制和防治的新概念

    近几年来我国饮酒的人群在不断扩大,酒的消耗量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已成为世界酒消耗量多的国家.随着酒消耗量的增多,每天饮酒精20g以上诱发的各种疾病也在增加,其中以酒精性肝脏损害多且后果严重.近欧美、日本等国对酒精性肝损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新进展[1].本文参考有关文献将酒精性肝脏损害发病机制和防治的新概念简述如下.

    作者:金仲品;孙菁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B超检测头静脉及其在安装起搏器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应用于临床医学,我国安置心脏起搏器的人数不断增加,基层医院亦逐步开展了心脏起搏器的安置.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头静脉是安装单腔心脏起搏器术中插入电极导管的首选途径[1:195],尤其VVI起搏为然.因此,术前明确头静脉的位置,极其重要.自1998年2月-2000年5月,我们对148例正常人进行了头静脉的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择148例正常人,年龄18~68岁,平均42.8岁,男100例,女48例,均无手臂外伤及静脉炎史,无心脏病及高血压病史.

    作者:王成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HLA-B27等位基因与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andylitis, AS)在免疫学领域因其与HLA-B27之间的强相关性而引人注目,AS患者中约96%具有HLA-B27抗原,而正常人群则只有7%左右,这在所有已知HLA与疾病的关联中是强的,具有典型意义,但关联的机制迄今不明.近年来发现B27在基因水平具有很大的异质性,存在多个等为基因.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人们对B27等位基因的分子结构、种群分布以及B27等位基因与AS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作者:崔刘福;宋海澄;巩丽梅;王燕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腹腔镜检查对绝育后慢性腹痛的评价

    输卵管结扎术后有些患者长期慢性腹痛,临床处理较为棘手,我院1996年8月-1998年7月,对11例女扎术后慢性腹痛患者施行腹腔镜检查,得到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1例中10例为经腹输卵管结扎术,1例为输卵管粘阻术,其中在市级医院施术2例,县级医院施术3例,乡卫生院施术6例.绝育时年龄25~37岁,平均30.3岁.绝育手术到出现症状时间2个月~18年.

    作者:刘世连;张宗启;冯智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双侧臀筋膜间室综合征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36岁,体重75kg,坠落伤后臀部肿痛2h,于2000年7月26日15:20急诊入院.该患者于当日13:00许在私人煤矿坐罐升井,在距井底约30m高度时,罐失控坠下,罐到井底后将该患弹起约1.5m,落下时臀部着力于罐梁上.伤后该患神志清,腰背部、臀部疼痛,腹部胀痛.被救护升井后车送来院.途中该患者口渴,颠簸时臀部、腰背部疼痛加重.查体:P 100/min,BP 12.0/8.0kPa,神志清,营养良好,抬入病室,头颈正常,心肺无著变,腹略胀,全腹触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存在.腰背部不肿,第3、4腰椎棘突处触痛.两臀部肿胀,两侧坐骨结节连线上方可见横贯两臀的宽约5cm的皮肤青紫,两臀部触痛,质中,双下肢感觉正常,双下肢屈伸时,两臀疼痛剧烈.腹部B超、X线骨盆、腰椎片未见异常,血常规Hb130g/L,WBC 24.1×109/L,N 0.83.

    作者:方博;王儒涛;康德生;宋文烨;李建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医辨证论治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系指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种消化不良症状群,其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我科自1995年以来,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共观察治疗本病62例,其诊断标准以郑芝田主编1995年版的<胃肠疾病学>中有关本病的诊断标准为依据:①具有反复发作的上腹部或胸骨后疼痛、饱胀、烧心、嗳气、恶心、呕吐、反胃等症状,病程超过4周;②内镜检查正常(或排除糜烂、溃疡及肿瘤等器质性病变);③实验室、B超及X线检查排除了肝、胆、胰等器质性病变.62例患者均附合上述诊断.

    作者:孙岭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