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华;王二坤;王丽凡
医疗安全关系到患者的疾苦和生命安危.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加强责任心,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为确保医疗安全管理落到实处,必须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严明,管理到位,责任到人.1健全考核制度,坚持质量考核评价,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1.1制定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和医疗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成立院科两级考评组织.院级质量考评组每月对科室进行质量考评,并认真记录,做到周讲评、月评比,质控考核落实到科室,业绩与结果直接到人.
作者:张艳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半盆脱位在骨盆骨折中发生率较高,它主要是由于骨盆受到前后、侧方、垂直等各方向直接暴力造成,常首先发生骨盆的前环骨折及耻骨联合分离,在暴力持续作用下,继而引起骨盆后环的损伤,形成前后环联合伤所致的半盆脱位.过去对于半盆脱位的治疗,多应用外固定器牵引固定等保守治疗,远期疗效不满意[1].近年来内固定治疗增多,术后便于护理,并发症及后遗症较少,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卧床时间,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刘祥清;许?;杨荣;杨晶;李学举;李洪恩 刊期: 2001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为探讨复合蛋白锌10号对儿童厌食、偏食的临床疗效.我们对300例病史在6个月以上厌食的患儿给予复合蛋白锌10号口服.<6岁2~3片/次.>6岁4片/次,均3/d,饭前嚼碎服,2个月为1个疗程,有并发症者给予对症治疗.治疗前后监测血清锌.2结果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重增加,血清锌达正常范围为显效,共96例(32%);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体重有所增加,血清锌较服药前提高为有效,共168例(58%);治疗前后病情无明显变化为无效,共36例(12%);总有效率为88%.
作者:孙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替硝唑环丙沙星液是我院研制的复合制剂,每100ml替硝唑环丙沙星液中含替硝唑0.4 g,环丙沙星0.2g. 2000年1月-2001年2月我院应用替硝唑环丙沙星液治疗急性盆腔炎76例,疗效显著,治愈率93.42%.现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已确诊为急性盆腔炎患者142例,年龄17~38岁,均无内科并发症及药物过敏史,142例均有下腹疼痛,宫颈举痛,附件压痛,体温>38℃,血WBC总数>11×109/L,或自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脓液,或由双合诊或B超检查发现盆腔脓肿或炎性包块.均取宫颈分泌物或后穹隆穿刺物作细菌培养.随机将上述142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76例,对照组66例,两组在年龄、病程、症状与体征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吴静;杨英刚;谢雅南;郭建军;刘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院1995年4月-2000年5月,应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骨不愈合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6~48岁,平均36岁,骨折骨不愈合诊断标准为骨折后6个月仍无X线与临床愈合征象.骨折不愈合时间6~24个月,平均10.5个月.其中10例为开放性骨折后骨不愈合,6例为闭合性骨折保守治疗后骨不愈合,30例钢板内固定不良,其中10例因骨不愈合已接受1~3次手术治疗后仍不愈合.
作者:王渊;杨旭东;孟庆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1994年5月-2000年11月,我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顽固性呃逆58例,男34例,女24例,年龄50~79岁.诊断标准:①有高血压病史,由CT确诊为脑出血,神志清晰.②既往无胃病史,发病时无呕血、黑便.③呃逆次数超过10次/h,连续2d或反复发作连续1周以上者.④排除其他致病因素.
作者:王生力;段丽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倾向,老年疾病也更为突出,其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病、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等所占比例随之增加,再由于诊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下降、生存率增加,由此引起的致残数也随之增加,所以康复护理列为临床常规护理内容之一,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及功能障碍的防治.在临床护理的早期就引入康复治疗,由神经临床医师和神经康复师组成的神经康复小组对神经疾病的具体障碍进行协同措施,包括运动、认知、心理、语言交流、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能力,以取得佳的效果.
作者:周淑杰;邢德利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近年来,我国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不断增加,在性病中仅次于淋病、尖锐湿疣,位居第三位[1],若治疗不彻底,可并发前列腺炎、附睾炎,导致男性不育[2],危害大,对其治疗效果报道不一,为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全部选自1996年5月-2000年12月我院门诊男性患者,符合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诊断标准[3]:不洁性生活史;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瘙痒及有分泌物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尿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阳性或衣原体抗原检查阳性;淋球菌培养阴性;1周内未用任何抗菌药物.
作者:蔡飞跃;吴疆 刊期: 2001年第11期
1典型病例例1,男26岁,以反复咯血,四肢关节痛,乏力,消瘦2个月入院.查体:T 36.9℃,P 68/min,R 21/min,BP 13.3/8.0kPa.贫血貌,双肺呼吸音粗糙,右下肺呼吸音低,肝、脾未触及,双肾区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Hb 79g/L,WBC 11×109/L,24h尿蛋白定量3.86g,尿蛋白(++),尿液红细胞(++),尿比重1.010~1.012,肾图示双肾功能严重受损,双肾B超示左肾8.6cm×4.1cm×2.7cm,右肾8.2cm×3.9cm×2.5cm,双肾实质弥漫性改变.血BUN 31mmol/L,CO2Cp 14.2mmol/L,Scr 712μmol/L,Ccr 15ml/min,免疫球蛋白IgA、IgA、IgG均正常,骨髓象增生性表现,X线胸片示双肺下野大片状模糊影.痰中多次含铁血黄素(+),P-ANCA(+),GBM抗体(-).血气分析示PO26.93kPa.
作者:赵延君;徐东辉;孔凡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们于1998年6-12月对西宁及部分州县驻西宁干休所的60岁以上离退休老干部及家属203例进行了体格检查、量表调查及生化检查,并对检出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水平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地区青海省西宁市(海拔2 260米),大气压78.0kPa(580mmHg),大气氧分压16.4kPa.1.2 对象西宁干休所及部分州县驻西宁干休所的60岁以上离休老干部及家属203例,男170例,女33例,年龄60~88岁,平均71岁.
作者:孙成英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作者:谭永顺;王敏;吕志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新生儿低体重(出生体重≤2 500g)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了探索新生儿低体重产生的原因,国外开展了不少研究,认为与母亲吸烟、吸毒、饮酒、营养状况有关[1].因内也曾有报道认为,与母亲身高,孕期营养状况,早产等因素有关[2].我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新生儿低体重的产生与母亲孕期的关系.为预防低体重儿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左慧彬;王红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前研究表明冠心病(CHD)的发生与持续存在的炎症刺激有一定关系,炎症反应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和发展[1 ],本文通过测量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治疗前及不同剂量的阿斯匹林治疗后炎症蛋白CRP的浓度变化,以了解UAP与炎症反应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沈彩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骨髓抑制是小儿白血病化疗严重的副作用,常导致化疗中断.我们采用对照的方法用双黄升血冲剂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白细胞降低4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1997年2月-2001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80例(所有患者均有骨髓象结果),预计能完成全程化疗.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岁2个月~12岁,血常规白细胞,(4~10)×109/L 29例,>10×109/L 11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岁4个月~11岁,血常规白细胞,(4~10)×109/L 28例,>10×109/L 12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白血病分型、化疗前血白细胞数量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桂玲;卢青军;杜东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急性药物中毒可引起中毒性脑病,致脑电图异常.我院1997年12月-2001年7月,共收治各种药物中毒14例,均作脑电图检查,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4例(20例次)中男4例,女10例.年龄1~63岁.安定中毒5例,表现为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昏迷.有机磷中毒2例,表现为四肢抽搐、不能行走、二便失禁、昏迷.胃复安中毒2例,表现为舌活动不灵,颈部不自主向左旋转,肢体抽搐.苯妥英钠中毒1例,表现为反复抽搐.苯巴比妥中毒1例,表现为意识不清,中度昏迷.哌替啶中毒1例,表现为间断抽搐.心律平和安定中毒1例,表现胸闷、恶心、呕吐.卡马西平和舒乐安定中毒1例,表现神志不清,双侧瞳孔扩大.就诊时间:服药后1~3d.
作者:李玉荣;杨洁;王艳;崔志 刊期: 2001年第11期
1病历报告患者,女,21岁,农民.因尿频尿急伴下腹膨隆、胀痛半个月余,行B超检查提示卵巢囊肿于2001年2月24日入院要求手术治疗.否认既往腹痛腹胀及家族阳性史,月经正常,婚后3个月,停经2个月余.查体:T 36.8℃,P 90/min,R 20/min.BP 13/8kPa.一般情况尚好.头颅、五官、心肺、脊柱四肢、肛门外生殖器均无异常.下腹部稍膨隆,可扪及一20cm×30cm囊性包块,压痛(±),反跳痛(-),肝脾(-),肠蠕动音正常.实验室检查,尿:PRO(++),RBC(++),WBC(++),血:RBC 3.5×1012/L,WBC 8.4×109/L,N 0.80,L 0.20,BPC 10×109/L,BGO型.
作者:张达鉴;夏绍荣;吴兵莲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的下腹部和腰骶部疼痛、白带多、月经失调、痛经、不孕等,严重影响广大妇女的工作和生活.我院自2000年8月-2001年2月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86例,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6例患者均为多疗程静滴或口服抗生素疗效不佳者.其中20~岁71例,30~岁12例,40~50岁3例,病程≤1年者54例,1~2年者32例;病情轻度12例,中度45例,重度29例.
作者:施宝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15例患者年龄3~14岁,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7.8岁,并发颅内串球状血肿2例.9例金属异物为铁质,6例为铅粒.其中5例患儿在其后复查X线片及CT扫描发现异物在颅内有移位.治疗方法:采用非手术治疗7例.行立体定向指引下或在X线指导下近距离开颅手术8例,术中清除血肿2例.2结果治愈或有轻度功能障碍11例;一侧肢体活动障碍2例;癫痫发作1例;1例患儿因铅弹滑向颅底,失去手术时机.
作者:卜振富;陶志宇;解放军第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发热性疾病,以冠状动脉受累为严重,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及异常免疫反应有关.本文旨在探讨丙种球蛋白防治川崎病冠状动脉扩张及其对扩张冠状动脉恢复的疗效.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1996年1月-2000年12月本院收治的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的患儿58例.所有患儿均持续高热5~7d,抗生素治疗无效入院,血沉明显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随机选择28例为观察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小20个月,大8岁6个月,平均3岁8个月.另30例为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小21个月,大5岁2个月,平均3岁4个月.
作者:马丽芳;杜茵茵;冯淑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其预防及治疗意义重大.我院1998年7-12月,对58例先兆早产患者采用综合评估胎儿成活率、积极保胎、促胎儿发育、促胎肺成熟、产时严密监护、选择适当终止妊娠方法等综合治疗,使早产儿成活率明显提高,现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收治孕28~37周诊断先兆早产患者58例,均住院治疗.其中<35周30例,≥35周28例.58例中胎膜早破27例,占46.5%,双胎5例、臀位6例、习惯性早产4例.原因不明16例
作者:黄显峰;王丽荣 刊期: 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