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补肾化瘀通络法联合激素对儿童激素依赖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激素维持量阶段的疗效研究

边东;刘慧;石蒙;王新爱;郭登洲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 糖皮质激素奚, 中药疗法
摘要:目的 观察在激素治疗基础上应用益气补肾化瘀通络中药治疗儿童激素依赖型难活性肾病综合征(RNS)激素维持量阶段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激素依赖型RNS惠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在激素治疗基础上应用益气补肾化瘀通络中药治疗,对照组25例子单纯激素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每2周查尿常规1次,每2个月查24 h尿蛋白定量1次,并计算终点事件(疾病复发)发生率.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腰脊痠痛、神疲乏力、水肿、尿频、夜尿多、面色黧黑(晦黯)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除夜尿多积分外,其余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P<0.01).治疗组治疗4、6个月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1,P<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补肾化瘀通络法联合激素在治疗儿童激素依赖型RNS激素维持量阶段,可以明显减轻患儿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变化.方法 将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溶栓、抗凝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方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10 d.检测2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变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股静脉内血栓大小及管腔阻塞程度,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0%)优于对照组(84.0%,P<0.05).2组治疗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升高(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股静脉超声影像显示完全通畅率较对照组高(P<0.05),完全阻塞率低(P<0.05).结论 溶栓、抗凝联合中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疗效,可有效促进血管再通.

    作者:刘爱军;李振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蒋健教授应用导滞通腑法辨治肠腑腹部病证经验

    导滞通腑法主要针对肠腑积滞的病机而设,通过消除积滞,通利大便,调畅肠腑气机.金代医学家张子和指出“陈莝去而肠胃洁,癥瘕尽而荣卫昌”,“病在下者,皆可下而去之”.导滞通腑法代表方有木香槟榔丸、枳实导滞丸、四磨汤、五磨饮子等,主治食积证或痢疾,证见脘腹胀满疼痛,大便秘结或里急后重,赤白痢疾,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作者:崔晨;耿琦;陈文文;王巍峰;吴雨;李敬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特色保守治疗的护理干预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腰痛、下肢放射痛为主症的一种疾病[1],属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目前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及手术治疗.

    作者:叶明;况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疏肝滋肾法治疗女性骨关节炎30例疗效观察

    骨关节炎是以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活动受限等表现为主的病变.研究发现,骨关节炎在女性中尤其多发[1],且雌激素是骨代谢中重要的一项影响因素[2-3].故女性体内雌激素的水平对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2011-04-2014-03,我们应用疏肝滋肾法治疗女性骨关节炎30例,并与壮骨关节丸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薄云;夏冰杰;何明春;王春英;彭金玲;宣相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桂枝肌瘤丸联合热熨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慢性盆腔痛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桂枝肌瘤丸联合热熨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慢性盆腔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使用桂枝肌瘤丸联合热熨疗法,对照组50例使用抗生素静脉滴注联合透明质酸酶肌肉注射.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临床体征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7%,对照组23%,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桂枝肌瘤丸联合热熨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慢性盆腔痛比抗生素联合透明质酸酶肌肉注射在疗效、不良反应、复发等方面有更多优势.

    作者:王金香;刘素香;董殿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腰俞穴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

    腰俞穴麻醉是以中医穴位而命名的.腰俞穴为奇经八脉中督脉的腧穴,位于脊椎第21椎下宛中,即第4骶椎棘突与两骶骨角间所形成的骨性裂,因肛管、会阴位于督脉循行路线上,故在此穴内注射麻醉药物可取得肛管会阴部良好的麻醉效果[1].2010-12-2013-06,我们对300例肛肠病手术患者行腰俞穴麻醉,结果如下.

    作者:刘志江;郭丽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证论》之治血四法浅析

    《血证论》为清·唐宗海(1851-1908)所著,成书于1884年,因其父患吐血、下血症,参照各书施治无效,名医也无良法,遂着意探索血证诊治[1].曾遍览方书,深得《内经》、《伤寒论》之旨,在此基础上研讨组合方药,“用治血证,十愈七八”,著成“理足方效”的《血证论》一书,使中医在血证的理论及研究上得到了充实.

    作者:张津男;杨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疏肝清热滋补肝肾法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临床观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血液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由于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多引起,又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目前传统治疗方法能使大多数患者得以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因效果不佳而转化为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efractory ITP,RITP),其特点是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皮肤黏膜出血,占ITP患者11% ~35%[1].

    作者:杨淑莲;邸海侠;李欲来;杜昊;孟予城;王茂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内科急症之一,其并发症多,可见休克、心肌梗死、肾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等,如果诊治不及时有可能威胁患者生命[1].因此,做好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并发症的护理是恢复患者健康、提高治愈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玉丽;周泽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艾条灸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

    小儿腹泻病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病因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在感染性腹泻中尤以细菌和病毒为常见病原,病毒性腹泻虽在秋冬季发病率较高,但全年均有散在发病.病毒所致的腹泻,大便次数可多达十几甚至二十几次,大便性质以稀水样便多见,极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作者:陈莲;尹炳培;韦宗赛;官永锋;黄秀兰;陈世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降压达标对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预后的影响

    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残及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1].溶栓治疗于2010年被《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推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首选治疗方法[2].此前,多项研究显示极高的血压不利于脑梗死恢复[3].因此,我实验中心观察降压达标配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能否降低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死亡率并提高生存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如下.

    作者:温会新;陈建权;赵宏伟;陈玉芹;徐连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改良直肠下端黏膜切除术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30例疗效观察

    直肠前突(rectocele,RC)亦称直肠前膨出,患者多为中老年女性,手术仍为目前中重度RC可靠的治疗方法.直肠下端黏膜切除术(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STARR)为近年来意大利学者Longo提出的治疗直肠前突的新术式[1].我院率先在河北省引进开展该技术.2010-12-2012-12,我们将STARR术进行改良治疗中重度RC患者30例,结果如下.

    作者:王爱磊;陆庆革;刘宇;陈宏;郑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产后复原膏防治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110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逐渐上升,其术后各种并发症也相应增多,其中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异常(量多或时间过长)是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往往造成严重贫血、失血性休克、产后感染、盆腔炎、继发不孕,甚至可危及产妇的生命,属中医学产后恶露不绝或产后血崩范畴.

    作者:靳亚慈;张花;聂风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直肠下端黏膜切除术前应用改良小量不保留灌肠法疗效观察

    直肠前突(rectocele,RC)所致出口梗阻性便秘是肛肠科较为难治的疾病之一.直肠下端黏膜切除术(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STARR)是近年来Longo[1]提出的一种新的治疗中重度RC的手术方法.此术式较其他治疗方法具有明显优势,但良好的肠道准备在术中至关重要.

    作者:吴海燕;王爱磊;崔娟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逍遥散加减调节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细胞凋亡、调控基因与卒中后抑郁症(PSD)的相关性及中药对PSD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51例PSD患者予逍遥散加减治疗21 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淋巴细胞凋亡率及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表达情况,并与健康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统计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淋巴细胞凋亡率及Bcl-2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除淋巴结肿痛、嗳气、呃逆、咳嗽、恶心、呕吐、便秘、吐酸、嘈杂、口干、口渴等症状外,其余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5).结论 PSD的发病过程存在着细胞凋亡,且中药治疗有一定调节作用.

    作者:蒋金鹏;车媛;刘洪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针刺联合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1组50例采用针刺联合超声雾化治疗,治疗2组50例单纯针刺治疗,对照组50例仅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治疗.均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症状积分、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染色等结果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1组总有效率89%,治疗2组72%,对照组40%,治疗1、2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泪液分泌试验、BUT及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1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2组、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改善(P<0.05).结论 针刺联合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好.

    作者:刘嘉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hronic nonspecific ulcerative colitis,C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慢性病程[1],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何兴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复荣通脉胶囊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的影响

    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m,ASO)是指外周慢性动脉闭塞症,以下肢动脉常见,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其中易受累的部位包括小腿胫腓动脉、股腘动脉及主髂动脉,临床表现以间歇性跛行、静息痛、难治性溃疡等下肢缺血、坏死等症状为特点[1],目前尚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庆凯;姚玮;高印生;张君儒;张淑霞;褚国华;王旭初;巩祥胜;王庆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技术训练》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对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正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1].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2点:一方面,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法律法规建设日益完善,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患纠纷事件也接连发生,以患者为练习对象的实践模式正逐步退出医学教育的舞台.

    作者:李明月;王学岭;王卫;张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美沙拉秦栓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直乙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临床观察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hronic nonspecific ulcerative colitis,C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其病变主要限于结肠黏膜,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若不及时治疗控制可向近端扩展,乃至遍及整个结肠.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血便等.疾病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

    作者:魏永辉;陆庆革;李春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