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意会知识在按摩传承中的意义

王海龙

关键词:按摩
摘要:1 按摩传承中的问题近年来,经络的实质性实验研究、神经定位分析、按摩穴位与部位的局部解剖、手法作用力、频率、角度的计量及现代影像学的测量等研究使中医按摩在精确性与客观化上有了显著的进步.但对按摩手法的深透性、患者整体状况的观察与把握,疾病的洞察和辨证思路的形成、治疗方法与时机的确定及医患沟通的技巧等属于按摩内在的、灵魂性的东西却难以用客观主义的方法进行研究.笔者认识到,在按摩这个知识体系中,除可客观量化的知识外,还存在着另外尚难以言表却至关重要的部分知识,漠视和否认这部分知识的存在,按摩学就无法全面的继承并实现其现代化.科学发展观指明,对于传统的继承,重要的是采取与其自身规律相一致的认识方法.如果在认识论上存在滞后与缺陷,那么按摩乃至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必将受到基础性的制约.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西医常规配合经关元、神阙透皮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60例临床观察※

    腹泻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大约每年至少10亿人次发生腹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每天大约1万人死于腹泻[1].在我国,腹泻病同样是儿童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年发病率为20.1%,平均每年每个儿童年发病3.5次,其死亡率为0.51%[1].2002-06-2009-06,我们采用西医常规配合经关元、神阙透皮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6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于改弟;耿少怡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辨证论治少弱精子症经验

    少弱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症中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少弱精子症的病因仍不明确,现代医学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运用中医理论,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型辨证论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红全;裴鲜玲;张爱英;彭琳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解毒化浊活血方配合注线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5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解毒化浊活血方配合注线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8例CAG癌前病变患者按照进入研究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解毒化浊活血方治疗,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注线疗法.2组均30 d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30、60、90 d胃脘胀满、疼痛症状积分情况;胃镜观察2组治疗前后胃黏膜颗粒增生、血管透见、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改善情况;记录2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30、60、90 d症状积分均少于对照组同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颗粒增生及血管透见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解毒化浊活血方配合注线疗法治疗CAG癌前病变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修复受损的胃黏膜,疗效确切.

    作者:刘晓辉;陈雪清;王红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4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7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46例寅时服用调气降糖丸,巳时服用益脾降糖丸,酉时服用糖肾康;西药组41例予盐酸氟西汀胶囊口服治疗;基础治疗组40例仅维持原糖尿病基础降糖药物治疗不变.3组均治疗12周,分别观察3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检测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均较基础治疗组下降(P<0.05,P<0.01);中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较西药组下降明显(P<0.01).中药组、西药组FPG、2 h PG、HbAlc、TG、T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5,P<0.01);基础治疗组治疗后FPG、2 h PG、HbAl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FPG、2 h PG、HbAlc、TG、TC均较基础治疗组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1).中药组治疗后FPG、TG、TC均较西药组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1).中药组除焦虑抑郁、不寐外,其他中医症状均较西药组改善明显(P<0.05,P<0.01);中药组、西药组中医症状均较基础治疗组改善(P<0.01).结论 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较西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降低HAMD、HAMA量表积分.

    作者:周潮;李晓哲;周颖;陶李;杨荣阁;张立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立式调气复位法配合针灸和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表现为腰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亦有部分患者只表现为下肢症状,而无腰痛.2005-01-2010-12,我们采用立式调气复位法配合针灸和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9例,并与常规推拿手法配合针灸和中药熏蒸治疗15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刘笑丽;张会生;陈东;王艳萍;韩进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峻下逐饮法治疗百日咳36例

    2009-10-2010-04,笔者运用峻下逐水法治疗百日咳36例,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确诊.

    作者:高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鹿茸壮骨胶囊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白细胞介素-6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的影响

    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又称老年性膝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由于疼痛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丧失生活能力.大约40%~60%的患者在X线片上有骨关节炎的改变.大约50%的患者疼痛是疾病严重的临床表现[1].膝关节骨关节炎与年老有密切的联系,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社会经济问题.65岁以上的人群中90%的女性和80%男性患有此病,其发病率越来越高[1].如何有效的诊断治疗骨关节炎,减轻病痛,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尽管骨关节炎可导致明显的疼痛和功能丧失,但大多数患者还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为主.对保守治疗无效的伴有明显疼痛和功能丧失的患者,才谨慎地选择手术治疗.2008-09-2010-01,笔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加服鹿茸壮骨胶囊治疗KOA 49例,并与常规西医治疗4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陈爱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帕金森病临床中医证型及证治初探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医学称为颤证.PD起病缓慢,逐渐进展.临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1].多数中医学者将PD分为痰热动风证、血瘀动风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和阴阳两虚证5个证型,但临床中发现有些证型少见.为了探究帕金森病的中医证型及病程各期的证治特点,我们总结了我科2009-01-2010-12诊治的帕金森患者资料,概括总结为痰浊阻滞、瘀血阻络、肝肾不足3个证型,分析如下.

    作者:徐良州;王康平;唐晓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二妙燥湿止痒洗剂治疗肛周湿疹300例

    肛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肛门皮肤病,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临床上以瘙痒、破流脂水、多形性损害、容易复发为其特点,病变多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亦偶可蔓延至臀部、会阴及阴部.中医称为肛门风湿疡、肛门湿疡、肛门顽湿、肛周风、血风疮等.1995-02-2009-10,我们采用二妙燥湿止痒洗剂坐浴治疗肛周湿疹300例,结果如下.

    作者:孙士然;陈雪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针刀疗法配合腰痛灵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由于腰椎间盘纤维环退变或外伤发生裂隙,在外力作用下,使髓核等间盘组织向后或外方膨出或突出,刺激、压迫脊髓神经根,进一步导致神经根炎症、神经根营养障碍和传导性损害,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甚至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2009-03-2010-12,我们采用针刀疗法配合腰痛灵汤综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90例,并与常规西医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刘金钟;许明健;苏占国;詹艳辉;郭文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玄麦润目汤治疗干眼症39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玄麦润目汤超声雾化加口服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9例(118眼)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 39例(78眼)在人工泪液滴眼液滴双眼的基础上采用玄麦润目汤超声雾化加口服治疗,对照组 20例(40眼)单纯采用人工泪液滴眼液滴双眼.2组同时予相关护理.2组均治疗、护理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6.9%,对照组总有效率6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人工泪液滴眼液滴双眼基础上采用玄麦润目汤超声雾化加口服治疗干眼症,效果优于单纯应用人工泪液滴眼液滴双眼.

    作者:张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医养生治未病对提高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2008-11-2010-04,我们对中医养生治未病康复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如下.

    作者:高彦阳;周文琦;高晓玲;梁平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参茸强力散配合针灸治疗眼型重症肌无力120例临床研究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ivis,MG)是目前比较难治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2008-01-2009-12,我们应用参茸强力散配合针灸治疗眼型重症肌无力120例,结果如下.

    作者:胡军勇;黄涛;陈金亮;周顺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加味桂枝人参汤对胰岛素抵抗患者症状及血脂的影响

    目的 观察在健脾法指导下,加味桂枝人参汤对胰岛素抵抗(IR)患者症状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60例IR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加味桂枝人参汤口服,对照组30例予马来酸罗格列酮片口服.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结果 全部60例,治疗过程中脱落3例,其中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71.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TC、TG、LDL-C及VLDL-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及V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1),HDL-C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加味桂枝人参汤可调节IR患者脂代谢,明显改善IR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西药马来酸罗格列酮.

    作者:邱昌龙;杨晓溪;赵舒;喇孝瑾;王志文;王兴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厌食运脾贴外敷配合理疗治疗小儿缺锌性厌食症临床观察

    小儿厌食症是以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特点的疾病,大多不伴有其它症状.但病程长者往往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导致全身消瘦,抵抗力差.2008-10-2010-08,我院采用自拟中药厌食运脾贴外敷配合理疗治疗小儿厌食症78例,并与应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21-金维他治疗7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张赏;肖敬勋;吴俊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益心脾除寒湿法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致静脉淤积性溃疡80例

    目的 观察益心脾除寒湿法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致静脉淤积性溃疡(以下简称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抽剥及交通支结扎术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益心脾除寒湿法治疗.2组均15 d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2组主要症状、体征、舌象及脉象改善率和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舌象及脉象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心脾除寒湿法联合外科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疗效确切.

    作者:朱其恩;陈海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3例,均予常规解痉平喘、止咳祛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观察2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氧分压[p(O2)]、用力呼气峰值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1 s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CO2)、p(O2)、FVC、FEV1/预计值、PEF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稳定期COPD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有利于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蔡琦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61例临床观察

    2005-04-2010-12,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61例,并与常规西医治疗61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122例均为我院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1例,男43例,女18例;年龄41~71岁,平均(56.11±7.44)岁;病程11个月~28年,平均(9.87±2.41)年;体质量指数(24.4±5.8)kg/m2.对照组61例,男41例,女20例;年龄39~72岁,平均(55.34±7.39)岁;病程11个月~27年,平均(9.65±2.58)年;体质量指数(24.3±5.5) kg/m2.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秀芳;霍建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微创小切口挂线旷置术治疗高位肛瘘76例临床观察

    肛瘘临床一般分为高位和低位2类.高位肛瘘因其位置高,原发病灶常常隐蔽,病变牵涉的肌肉数量多,手术时易损伤耻骨直肠肌而影响肛门括约功能,甚至引起肛门失禁,手术操作比较困难.2009-11-2010-11,我们应用微创小切口挂线旷置术治疗高位肛瘘76例,并与传统术式治疗7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刘占彦;李燕;马剑海;王艳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止呃汤治疗卒中后呃逆38例疗效观察

    卒中后呃逆是急性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中枢神经病变作用于膈神经发生的病症,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1].2006-01-2010-06,我们采用止呃汤治疗卒中后呃逆38例,并与西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张虎;张大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