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知柏地黄汤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白细胞介素-6及内皮素的影响

陈发胜;郎江明;魏爱生;陈苹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白细胞介素-6, 血浆内皮素, 知柏地黄汤
摘要:目的 探讨知柏地黄汤滋阴降火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9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5例单用他巴唑等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知柏地黄汤,水煎服,日1剂.共治疗12周,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体质量、甲状腺大小及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ET)水平.结果 知柏地黄汤能显著减慢患者心率,增加体质量,血清FT3降低至(4.37±1.04) pmol/L,FT4降低至(15.08±5.87) pmol/L,IL-6降低至(133.04±39.57) pg/mL,ET降低至(124.67±23.23) pg/mL水平, 治疗组的血浆FT3、FT4水平下降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血浆IL-6、ET水平下降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柏地黄汤通过抑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细胞因子IL-6及ET从而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起到滋阴降火的作用.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风患者的中医护理

    中风的临床特征是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血管痉挛等[1].中风常于急性期病情迅速变化,进而威胁生命.因此,及时采取救治措施,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把握病情的轻重关系到抢救的成败.

    作者:李梅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2例

    2003-08-2006-05,笔者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2例,并与宁心宝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析IgA肾病病理的中医病机

    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临床与病理表现复杂多样,中医药辨证治疗IgA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中医证候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气虚、阴虚是IgA肾病的主证,兼证中则以湿热和血瘀证为常见[1].并已证实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分级及病变程度显著相关,对推测肾脏病理改变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2].因此,分析肾脏病理改变对指导中医辨证,补充传统宏观辨证的不足,具有一定价值.故而,如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认识IgA肾病病理改变,对于辨证将有一定的益处.现从中医病机角度来探讨IgA肾病病理改变及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小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针刀配合超短波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30例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网球运动员、砖工、瓦工、木工、洗衣工.中医传统的针灸疗法、推拿疗法、中药外敷以及西医的局部封闭疗法,对该病都有一定的疗效,但疗程长,容易反复,而且某些顽固病例,很难用非手术方法见效.2004-03-2006-03,笔者采用小针刀配合超短波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爱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和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维脑路通注射液24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疏血通注射液4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2组均15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统计疗效,并观察对脑血流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椎动脉(VA)血流速度、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能提高VA、BA血流速度.

    作者:周义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

    2001-01-2005-10,我们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确定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下腹及腰痛,下腹坠胀,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前后加重,可伴有低热,月经量增多和白带增多.妇科检查:子宫常呈后倾后屈,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输卵管炎时在子宫一侧或两侧可触及条索状物,并有轻度压痛,盆腔结缔组织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在盆腔一侧或两侧摸到包块.盆腔B超检查:可有附件增厚、炎性包块、盆腔积液等.

    作者:孙良秀;吴桂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参芪酱柏汤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

    2003-2005年,我们采用自拟参芪酱柏汤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我院妇科门诊患者,年龄22~46岁,平均37岁;病程短5个月,长5年.平均2.3年.

    作者:杨慧;田李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骨氏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骨氏葆胶囊治疗成年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优势,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05例成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应用骨氏葆胶囊,每次6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35例应用维生素D 10 000 U,每日1次,钙片500 mg,每日3次口服.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采用双能X线即时成像骨密度(骨龄)测量仪测量治疗前后腰椎(L2~L4前后位)骨密度值,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骨氏葆胶囊治疗成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显著,宜于推广.

    作者:杨嘉萍;王金榜;丁晨光;霍素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通腑清脑合剂灌肠治疗中枢性发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通腑清脑合剂灌肠治疗中枢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中枢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用通腑清脑合剂保留灌肠,每日2次;对照组用羚羊角注射液、安痛定注射液及地塞米松注射液,每日2次肌肉注射.治疗3日及1周后观察体温变化.结果 用药3日及1周时,2组体温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腑清脑合剂灌肠能明显缩短发热时间及发热程度,是治疗中枢性发热的有效方法.

    作者:魏勇军;张军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针刺治疗不射精症116例

    不射精症是指性交时有正常的性兴奋和阴茎的勃起,但在性交中达不到性高潮,无精液射出者,又称为射精障碍和射精不能.1981-2005年,笔者采用针刺治疗不射精症11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川芎嗪佐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00-06-2005-06,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翠芬;牛玉红;关亦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消痔灵注射液治疗单纯性直肠前突4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消痔灵注射液治疗单纯性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单纯性直肠前突患者,采用直肠前壁黏膜下注射消痔灵注射液的方法治疗.结果 手术总有效率97.62%,其中痊愈率76.19%,显效率14.29%,有效率7.14%,无效率2.38%.所有的病例均未发生术后黏膜感染、坏死、出血和直肠阴道瘘,12~18个月随访均未复发.结论 经直肠前壁黏膜下消痔灵注射液注射疗法治疗单纯性直肠前突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作者:康健;代述东;张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面瘫的护理

    面瘫是一种突发性的,以颜面部表情肌肉群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为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周围神经面瘫.多发于春夏天气多变季节.2003-01-2005-11,我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取得了很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桂芬;贾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活血排石汤配合胆肾排石仪治疗输尿管结石21例

    2003-04-2004-04,笔者采用活血排石汤配合胆肾排石仪治疗输尿管结石2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河北省中医院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笔者在中医界工作多年,从临床到管理都有所经历.特别是近年来,因工作关系,曾陪同有关领导或专家到过我省部分市、县级中医院检查或了解情况.通过实地观察和了解,对中医院的现状和发展有所思考.下面仅就笔者所见所闻谈一些不成熟的思路和建议.

    作者:董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36例临床观察

    2002-02-2005-12,我们应用中医药与西医化疗相结合,根据化疗的不同时期,分别以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健脾扶正、补益气血及健脾扶正、解毒抗癌等治法,治疗晚期胃癌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亚标;涂佳雄;梅华;曾林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针刺治疗中风后复视经验

    中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复视是脑干血管病的症候.笔者在深入研讨其中、西医发病机制基础上,探索采用针刺治疗中风后复视,积累了一定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崔娅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茴香橘核丸加减治疗功能性腹痛27例

    2006-04-2006-09,笔者运用茴香橘核丸加减治疗功能性腹痛27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7例均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患者,男10例,女17例;年龄小28岁,大67岁,平均47.2岁;病程短6个月,长6年,平均2.6年;有腹部手术史者6例.

    作者:张海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针刺环枢穴治疗尿潴留47例临床观察

    1995-06-2006-07,笔者针刺环枢穴治疗尿潴留47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7例均为本院门诊及外科、妇科住院患者,男10例,女37例;年龄小22岁,大76岁;病程短3 h,长1周.其中产后19例,前列腺疾病10例,腹部术后15例,保留导尿术后12例(包括产后导尿7例,腹部术后导尿5例),其它原因3例.

    作者:刘万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温补止泻汤治疗五更泻76例临床观察

    五更泻是指发生于黎明前的腹泻,又称晨泻、鸡鸣泻.是一种原因不明,而且与自身免疫有关的慢性泄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2000-03-2006-10,我们采用温补止泻汤治疗五更泻患者7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盛;高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