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05年,笔者应用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52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均为门诊患者,男45例,女7例;年龄大69岁,小30岁,平均49.5岁;病程长10年,短2年.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急性额窦炎是额窦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临床以发病急、鼻塞、鼻流脓涕、头部疼痛为主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属中医学鼻渊范畴,中医临床可分为肺经风热、胃热炽热、肝胆热盛等型.2000-10~2005-10,笔者自拟鼻渊饮加先锋霉素、1%氯卡滴鼻剂点鼻治疗肺经风热型急性鼻窦炎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一些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屡有发生.肠道菌群紊乱后,有些病例较难恢复,西药虽有效,但副作用较大.2001~2004年,我科应用麝香暖脐膏贴穴配合特定电磁波(TDP)治疗仪治疗与抗生素相关腹泻7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长期以来,中药汤剂作为中医用药的传统剂型,一般均为共煎.然而,自从中药配方颗粒新剂型发展问世以来, 医药界对中药不经过共煎能否起到应有的疗效,中药配方颗粒剂是否能代替中药汤剂,引起了争论.对此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万政主任中医师为原迁安市中医院院长,现为迁安市中医院返聘专家,全国第2批师带徒老中医,从医 40余载,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证,临床经验丰富,现将其治疗慢性胆囊炎6法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慢性皮肤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如静脉性溃疡、烧伤性溃疡、压迫性溃疡、糖尿病性溃疡等,常迁延不愈或愈后极易复发.2001~2005年,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皮肤溃疡30例,并与西医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以眩晕、头颈疼痛为主的一类颈椎病,临床较为常见.2002~2005年,笔者采用独取人中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2002~2004年,我们采用益肾丹治疗糖尿病阳萎116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16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年龄30~40岁46例,40~50岁50例,50~60岁20例; 病程长15年,短2个月,平均5.2年.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后果导致心、脑、肾等器官功能严重受损.2003-06~2004-08,笔者应用降压舒口服液治疗高血压病69例,并与维压静片治疗35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中医学认为黄疸的产生与湿热交蒸,瘀阻中焦,肝脾功能失调有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淤胆型病毒性肝炎除了肝功能受损、肝内淤积表现之外,甲襞微循环观察有明显淤滞表现,据报告重用活血化瘀药赤芍药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取得明显效果[1].1998~2005年,我们运用活血利湿法治疗急、慢性淤胆型病毒性肝炎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胫腓开放骨折并创面感染的治疗在临床工作中是十分棘手的问题,常因治疗或护理不当导致胫骨骨髓炎、骨不连、皮肤坏死的发生, 1998-01~2005-01,我们采用外固定架加中药外洗治疗胫腓开放骨折并创面感染6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手术后饮食调护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前提,而胃手术后的饮食与其他部位的饮食又有所不同,为了保证胃手术后全身营养的供给和适应吻合口愈合的需要,根据手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临床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饮食要求,现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2005-01~2006-01,笔者运用三黄治糜液治疗宫颈糜烂17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2002~2005年,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寻常痤疮70例,并与西医治疗50例、中药治疗6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2001-08~2003-10,笔者采用一贯煎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西黄消瘤胶囊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2例采用口服西黄消瘤胶囊治疗,对照组88例采用口服西黄丸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1%、77.2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西黄消瘤胶囊治疗食管癌效果良好.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调整肌松复合手法治疗非椎动脉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调整肌松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西比灵口服、颈椎牵引治疗.2组均10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65.0%,对照组治愈率2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治疗后眩晕评分、X线表现的变化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调整肌松复合手法治疗非椎动脉型颈性眩晕效果显著.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天麻定痫胶囊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34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78例应用天麻定痫胶囊治疗,对照组156例应用苯妥英钠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为69.2%,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风痰闭窍、痰火扰神、瘀阻脑络、肝肾阴虚证候,治疗组总有效率依次是97.5%、92.6%、96.4%、86.7%,对照组依次是72.4%、66.00%、69.60%、60.00%,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患者大发作、小发作、简单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治疗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7.8%、93.5%、94.1%、86.4%,对照组依次为74.4%、57.5%、73.9%、63.6%,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 中药天麻定痫胶囊治疗癫痫有较好疗效.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顽固性咳嗽是指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病程持续超过3周之咳嗽.引起顽固性咳嗽的主要病因有: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GER)、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1].因引起顽固性咳嗽的病因诸多,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故其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中医药对其治疗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一些用抗生素久治不愈的久咳、顽咳,往往能收奇效.现将近年来顽固性咳嗽的中医药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越鞠丸出自朱丹溪<丹溪心法>,由苍术、香附、川芎、神曲、栀子5味药组成.具有行气解郁,治诸郁之功效.笔者认为越鞠丸在临床应用中作用远非于此,通过正确的辨证论治,随症加减用以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咽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每能收到满意疗效.现举验案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