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手术后不同阶段的饮食调护

关键词:胃切除术, 饮食调护
摘要:手术后饮食调护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前提,而胃手术后的饮食与其他部位的饮食又有所不同,为了保证胃手术后全身营养的供给和适应吻合口愈合的需要,根据手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临床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饮食要求,现介绍如下.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盗汗83例

    2000~2005年,我们运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盗汗8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调整肌松复合手法治疗非椎动脉型颈性眩晕60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调整肌松复合手法治疗非椎动脉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调整肌松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西比灵口服、颈椎牵引治疗.2组均10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65.0%,对照组治愈率2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治疗后眩晕评分、X线表现的变化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调整肌松复合手法治疗非椎动脉型颈性眩晕效果显著.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补肾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第4、5腰椎,第5腰椎~第1骶椎间隙发病多.其主要症状是一侧或两侧腰部、髋关节疼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及麻木,严重者出现下肢感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1999-03~2005-03,我们应用补肾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龟版、鳖甲对脾胃虚寒者忌用体会

    龟版、鳖甲均为补阴药,均能滋阴潜阳.但龟版滋阴力较强,兼能健骨补血养心.鳖甲又能退虚热治骨蒸,软坚散结.两药对脾胃虚寒者均属忌用药品.笔者临床对其禁忌感触颇多,现举验案2则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外固定架加中药外洗治疗胫腓开放骨折并创面感染63例

    胫腓开放骨折并创面感染的治疗在临床工作中是十分棘手的问题,常因治疗或护理不当导致胫骨骨髓炎、骨不连、皮肤坏死的发生, 1998-01~2005-01,我们采用外固定架加中药外洗治疗胫腓开放骨折并创面感染6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消肿祛瘀散治疗眶周软组织淤血30例

    2004-01~2005-09,笔者运用消肿祛瘀散外敷治疗眶周软组织淤血30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大56岁,小15岁;病程3~7日.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40例

    1998-03~2005-03,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4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降压舒治疗高血压病69例临床观察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后果导致心、脑、肾等器官功能严重受损.2003-06~2004-08,笔者应用降压舒口服液治疗高血压病69例,并与维压静片治疗35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活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口服降糖药和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治疗组56例在此基础上加服活血通痹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总有效率33.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增快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活血通痹汤不仅能有效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还能提高其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益肾丹治疗糖尿病阳萎116例

    2002~2004年,我们采用益肾丹治疗糖尿病阳萎116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16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年龄30~40岁46例,40~50岁50例,50~60岁20例; 病程长15年,短2个月,平均5.2年.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银屑平丸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易反复发生的慢性皮肤病,我国总患病率为0.72‰.银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遗传、精神、感染、生化代谢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有关,治疗主要采用心理治疗、局部治疗、系统治疗、物理治疗,但大多只能达到近期效果,且有一定副作用.如何从根本上治疗银屑病是我们研究的课题.2000-02~2005-02,我们采用以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活血为原则研制而成的银屑平丸治疗银屑病197例,并与复方青黛丸治疗163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自拟双色散配合微波治疗鼻中隔黏膜出血临床观察

    2004~2005-06,我科采用微波治疗术后局部涂用双色散治疗鼻中隔黏膜出血50例,并与采用微波治疗5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70例疗效观察

    2002~2005年,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寻常痤疮70例,并与西医治疗50例、中药治疗6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16例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A16、肠病毒71所致的一种肠道病毒传染病.此病传染性强,病毒可通过呼吸飞沫、直接接触或被病毒污染的玩具、食物等传播.2000-10~2005-10,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1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益气活血方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内服益气活血方汤剂,每日2次,外敷白玉膏每日1次;对照组仅应用白玉膏每日外敷创面1次.用药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在术后3、7、10日的疼痛、出血、排便、水肿等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创面均趋于愈合,但治疗组在疼痛、出血、排便、水肿、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益气活血方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疗效良好.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右心衰竭的一种心脏病.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呼吸道感染常为本病发作的诱因.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活血利湿法治疗急、慢性淤胆型病毒性肝炎36例

    中医学认为黄疸的产生与湿热交蒸,瘀阻中焦,肝脾功能失调有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淤胆型病毒性肝炎除了肝功能受损、肝内淤积表现之外,甲襞微循环观察有明显淤滞表现,据报告重用活血化瘀药赤芍药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取得明显效果[1].1998~2005年,我们运用活血利湿法治疗急、慢性淤胆型病毒性肝炎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麝香暖脐膏贴穴配合特定电磁波照射治疗与抗生素相关腹泻72例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一些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屡有发生.肠道菌群紊乱后,有些病例较难恢复,西药虽有效,但副作用较大.2001~2004年,我科应用麝香暖脐膏贴穴配合特定电磁波(TDP)治疗仪治疗与抗生素相关腹泻7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越鞠丸临床应用举隅

    越鞠丸出自朱丹溪<丹溪心法>,由苍术、香附、川芎、神曲、栀子5味药组成.具有行气解郁,治诸郁之功效.笔者认为越鞠丸在临床应用中作用远非于此,通过正确的辨证论治,随症加减用以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咽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每能收到满意疗效.现举验案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咳嗽的临床研究进展

    顽固性咳嗽是指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病程持续超过3周之咳嗽.引起顽固性咳嗽的主要病因有: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GER)、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1].因引起顽固性咳嗽的病因诸多,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故其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中医药对其治疗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一些用抗生素久治不愈的久咳、顽咳,往往能收奇效.现将近年来顽固性咳嗽的中医药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