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小兰;张杰虹;许惠君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7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39例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19例石膏固定,18例手术治疗,同时服用伤科接骨片治疗.结果经过平均约2年8个月的随访,结果有2例骨不连,其余74例均骨折愈合,功能恢复.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功能恢复也快.
作者:杨扬震;谢扬;黄育斌;庄清亮;郑淼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胃肠道常见的功能性疾病,约占人群的15%,消化道门诊的1/3~1/2,临床以腹痛、腹胀、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目前对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也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占亚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据近几年调查统计,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占呼吸道感染的30%.反复感染导致发热、咳嗽、咽痛及全身不适,应用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难以根治.现代医学对本病多采用增加免疫功能、补充微量元素等治疗,但价格昂贵,需反复注射,或有不良反应.
作者:孟召莲;赵颖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低血压症目前还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说,成人上肢动脉血压<12.0/8.00 kPa(90/60 mm Hg)时即认为是低血压,多见于营养不良或体质瘦弱的人.由于血压低,血液循环无力,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向组织细胞输入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及带走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
作者:杨尊彝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是动脉硬化的始动因素,是造成占人类死因第一位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因素.运用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防治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成为日臻受到重视的研究课题.
作者:张伦忠;陈兰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采用散偏汤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24例口服盐酸氟桂嗪每次10 mg,每晚睡前服1次.2组均以10日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79.2%,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控制率50.0%,显效率38.9%,对照组分别为12.5%、33.3%,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
作者:黄伟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医院姚广兴副主任医师幼承家学,尽得师传,熟读经典,寓医理于临床,善用经方,悬壶济世40余年,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临床运用四逆散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龙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疏肝理脾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用疏肝理脾汤,对照组21例用妈咪爱、复合维生素.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且治疗组能减少患儿积分值,提高血液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理脾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高,且能改善患儿全身症状和体征.
作者:周永霞;洪介民;陈可静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疏肝降脂汤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病例均予以糖尿病饮食及低脂饮食,并采取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物和京必舒新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肝降脂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80.0%,对照组总有效率53.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疏肝降脂汤能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疗效确切.
作者:顾申;目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离子导入在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腹部手术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2组患者均按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中药离子导入及腹部按摩.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早,肛门排气、腹胀缓解时间缩短,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加腹部按摩在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干预,对预防吻合口瘘、肠粘连、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小兰;张杰虹;许惠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2004-01~2005-02,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5例,并与常规基础治疗45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彦利;孙景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2002-06~2004-12,我们采用黄芪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4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64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8例均符合<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1].发病前1~3周均有病毒感染史,随机分为2组.
作者:袁嘉东;朱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成药温胃舒配合三联疗法(雷尼替丁、阿莫仙、甲硝唑)对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作用及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效果.方法经胃镜检查确诊并符合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给予雷尼替丁150 mg,阿莫仙500mg,甲硝唑400mg,均为每日2次口服;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温胃舒3粒,每日2次.以上药物除抗生素只服2周外,其它药均服至6周末疗程结束.第7周复查胃镜和(或)14C呼气试验.结果:症状缓解率:畏寒,治疗组96.57%,对照组46.41%;便溏,治疗组87.57%,对照组60%.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大致相同.溃疡总愈合率:治疗组93.15%,对照组89.25%,其中白色疤痕不伴炎症(S2)获得率治疗组74%,对照组44%,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p根除率治疗组76.59%,对照组53.55%,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胃舒配合三联疗法可以提高症状缓解率、S2获得率及Hp根除率.
作者:吕梦华;刘之武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慢性肾衰竭是临床上的常见综合征,是各种肾脏疾病进展到晚期所出现的共同表现.对本病的描述散见于中医的关格、水肿、癃闭、虚劳等病证之中.2001-01~2004-01,我们运用活血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10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耿广信;高洁明;王爱婷;龚素霞;许庆友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鼻衄即鼻中出血,是多种疾病常见的症状.可因鼻部疾患或外伤,肺、胃、肝经火热上扰,脾虚不能统血等所致.也可因其他疾病致鼻衄,如麻疹、丹毒、时行感冒、风眩、髓劳、血溢病、鼓胀、肾厥等.2001-01~2004-12,我科对收治的168例鼻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辨证施护,效果满意.
作者:伍柒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1995-06~2003-02,我科采用综合疗法治疗Ⅲ期肛裂396例.特别是在其他疗法医治无效的情况下,采用本疗法多数患者都能一次手术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炼钢;林康泉;叶海荣 刊期: 2005年第07期
2003-01~2005-01,我们采用速刺拔罐治疗小儿咳嗽102例,并与西药治疗10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维华;石奕丽;丁敏;王艳君;袁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褥疮是由于局部受压迫致血运障碍而造成的软组织坏死和皮肤溃烂,是临床上治疗与护理比较棘手的难题.1993~2004-12, 笔者对褥疮患者应用祖传方药如意珠黄膏外敷换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利湿法治疗原发性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原发性痛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30例运用清热解毒利湿法治疗,外敷金黄膏.西药组30例用秋水仙碱治疗.2组均用药1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未出现副反应,西药组有不同的副反应出现(P<0.01).结论清热解毒利湿法治疗原发性痛风急性发作的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作者:乐枫;钱耀明;张啸刚 刊期: 2005年第07期
2000-06~2004-11,笔者运用督脉刮痧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乳腺炎(肿块期)89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9例,初产妇78例,经产妇11例;年龄24~36岁;发病时间在产后1个月以内13例,产后10个月以上5例,1~10个月71例;单侧发病83例,双侧6例.
作者:王凤荣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