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疆一枝蒿总黄酮提取物中2种成分在模拟胃肠道溶液中的稳定性

康雨彤;戎晓娟;蔡晓翠;毛艳;贺金华

关键词:新疆一枝蒿, 紫花牡荆素, 6-去甲氧基4-O-甲基茵陈色原酮, 模拟胃肠道溶液, 稳定性
摘要:目的 研究新疆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L.总黄酮提取物中紫花牡荆素、6-去甲氧基-4-O-甲基茵陈色原酮在模拟胃肠道溶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2种成分含有量,分别评价提取物中两者及其单体在不同pH值(2.5、5.8、8.0)溶液、不同时间点(0、0.5、1、2、4、6、8h)下的稳定性.结果 紫花牡荆素、6-去甲氧基-4-O-甲基茵陈色原酮的单体或两者共存于提取物中的酸碱稳定性均良好,后者稳定性略高于前者;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不影响其酸碱稳定性.结论 总黄酮提取物中紫花牡荆素、6-去甲氧基-4-O-甲基茵陈色原酮单体之间可能形成一定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加了两者的稳定性.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美洲大蠊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L.化学成分.方法 美洲大蠊9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亮氨酸(1)、尿嘧啶(2)、乙酰胺(3)、缬氨酸(4)、γ-氨基丁酸(5)、丙三醇(6)、methyl,2-piperidinecarboxylate (7)、吡嗪(8)、原儿茶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9)、脱氧胸苷(10)、环(脯-丝)(11)、环(脯-天冬酰胺)(12)、苯丙氨酸(13)、多巴胺(14)、肌苷(15)、酪胺(16).结论 化合物3、7 ~ 12、14、16均为首次从美洲大蠊及大蠊属中分离得到.

    作者:高允;梁柳春;王瑞;成亮;郭夫江;李医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添加不同辅料牛膝浸膏粉体表面特征与吸湿性的相关性

    目的 考察添加不同辅料牛膝Achyranthis bidentatae Radix浸膏粉体表面特征与吸湿性的相关性.方法 牛膝水提液分别添加交聚维酮CL-SF、麦芽糊精DE11-14、β-环糊精、阿拉伯胶、糊精、甘露醇、可溶性淀粉、乳糖后制备浸膏粉体,测定其吸湿性及形态变化,再通过双指数模型比较各浸膏粉体的表面特征.结果 与其他辅料相比,可溶性淀粉、β-环糊精可更明显地降低浸膏粉体饱和吸湿量,交聚维酮CL-SF对粉体吸湿后黏连的抑制作用强.吸湿性与比表面积、孔容无直接关系,但比表面积、孔容、平均粒径与模型参数A1呈正相关.结论 合适辅料的添加可改善牛膝浸膏粉体的表面特征和吸湿性.

    作者:孙道开;范益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我院儿科门诊中成药制剂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儿科门诊儿童患者使用中成药制剂的现状,促进医院儿科中成药制剂的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HIS系统筛选我院2016年每季度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500张,合计2000张,对中成药制剂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我院儿童专用中成药制剂有14个品种,占全院中成药占比7%,其中不合理处方101张,占5.1%.中成药DDDs排前10位品种均为口服制剂,选择的口服中成药制剂多以治疗风热感冒为主,缺乏辩证施治的依据.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项发生率较高,多表现在中西药不合理联用等方面.结论 我院儿科门诊儿童用中成药制剂存在不合理现象,建议中成药制剂的使用应由中医医师参与,在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合理、安全地使用.

    作者:王永红;杨秀萍;韩杰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北细辛再生植株形态结构及其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目的 研究北细辛再生植株形态结构,并通过GC-MS法分析其挥发油成分.方法 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再生植株解剖结构.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后,GC-MS法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北细辛再生植株无地上茎,具有多数不定根,2枚真叶基生;根为三原型,由表皮、皮层、中柱3部分组成;叶柄维管束由基部到上部具有3-5-3的规律.再生植株与原植株根中挥发油成分相同,均以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为主;两者叶中挥发油成分不相同,其中前者相对含有量较高的为黄樟醚和甲基丁香酚;后者黄樟醚相对含有量极低,并且未检测出甲基丁香酚.结论 北细辛再生植株未发生明显表型变异,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黄樟醚和甲基丁香酚.

    作者:杨悦;王丽娟;何朋;刘思妤;王宏宇;王鹰;吴秀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六经头痛片中4种成分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六经头痛片(白芷、辛夷、藁本等)中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该药物3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4%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结果 葛根素、阿魏酸、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分别在60.6~303 μg/mL(r =0.999 9)、1.59~7.95 μg/mL (r=0.9999)、1.57~7.85 μg/mL (r=0.999 9)、0.752 5~3.762 5 μg/mL (r=0.999 7)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7.75%(1.7%)、97.68%(2.3%)、97.94%(1.0%)、98.29%(1.6%).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六经头痛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董虹玲;李钦青;柴金苗;贺文彬;李秀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紫地榆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模式识别

    目的 建立紫地榆Geranium strictipes R.Kunth 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模式识别.方法 紫地榆7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li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254 nm.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 21批样品HPLC指纹图谱中有13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894以上.21批样品分为2类,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31.067%.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紫地榆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晓珍;谢苗;王燕;周萍;蓝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滤法测定甘草次酸脂质体包封率

    目的 建立超滤法测定甘草次酸脂质体包封率.方法 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HPLC法测定甘草次酸含有量.以20%丙酮溶液为游离药物溶剂,超滤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测定包封率.结果 甘草次酸在10~ 125 p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96.9%~100.0%.超滤平均加样回收率97.7%~99.7%,脂质体包封率73.2% ~79.6%.结论 该方法准确有效,可用于测定甘草次酸脂质体包封率.

    作者:隋小宇;李娟;翟伟宇;孙玉梅;韩翠艳;袁橙;刘畅;马晓星;潘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估复方玄驹胶囊(黑蚂蚁、淫羊藿、枸杞子、蛇床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病情中重度活动的18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复方玄驹组、甲氨蝶呤组和联合用药组,疗程均为48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健康评估问卷(HAQ)的变化,以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标准达到20%的改善(ACR20)为主要疗效标准,次要标准为ACRS0和ACR70.以疾病活动指数(DAS) 28计算病情活动性.记录在整个观察期间的所有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联合组ACR20的改善率为41.5%,复方玄驹组为19.6%,甲氨蝶呤组为24.1%,联合组优于复方玄驹组和甲氨蝶呤组(P<0.05).联合组ACR50、ACR70的改善率分别为32.1%和20.8%,明显高于复方玄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联合组ACR20的改善率为81.1%,复方玄驹组为30.4%,甲氨蝶呤组为68.5%,联合组优于复方玄驹组(P<0.05).联合组ACR50、ACR70的改善率分别为60.4%和54.7%,明显高于复方玄驹组和甲氨蝶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联合组ACR70的改善率为75.7%,明显高于复方玄驹组和甲氨蝶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DAS28、HAQ、VAS评分治疗12周后分别下降至(5.26 ±0.83)、(22.2±10.3)、(6.0±0.4)分,24周后分别下降至(4.21 ±0.91)、(17.1 ±10.3)、(2.4±2.2)分,48周后分别下降至(2.19 ±0.56)、(10.4±5.0)、(0.8±0.9)分,尤其在治疗24周后DAS28、HAQ、VAS评分的下降明显优于复方玄驹组和甲氨蝶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甲氨蝶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甲氨蝶呤的治疗方案,可以明显改善中重度RA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病情活动度,并且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王丽萍;王春燕;王晓元;张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纳滤技术在中药制药行业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随着膜分离技术优势在中药行业应用中日益凸显,本文针对其中的纳滤技术在中药成分分离中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展开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归纳了纳滤在多糖、黄酮、生物碱等中药活性成分提取浓缩以及中药制剂除杂方面的应用进展,讨论了其所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作者:吴鑫;李存玉;顾佳美;洪烨;李红阳;彭国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NIRS和PCA-SVM算法快速鉴别4种含铁矿物药

    目的 基于NIRS和PCA-SVM算法快速鉴别磁石、自然铜、蛇含石、赭石.方法 采集各样品的近红外光谱(NIRS),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光谱预处理及PCA降维,通过网格搜索法寻优建立SVM模式识别模型.对比不同预处理方法及所建PCA-SVM模型的预测准确率,确定佳预处理方法和佳主成分,建立4种含铁矿物药快速鉴别模型.结果 光谱佳预处理方法为矢量归一化法(VN),佳主成分为PC1和PC2.所建模型对训练集和验证集样品预测准确率均达到100%,模型五折交叉验证准确率亦达100%.结论 所建的4种含铁矿物药NIRS的PCA-SVM鉴别模型预测能力强,可用于上述4种含铁矿物药的快速鉴别.

    作者:张晓冬;陈龙;黄必胜;陈科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银杏内酯B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运重建后心室壁运动的影响

    目的 明确银杏内酯B处理急性心梗患者血运重建后心室壁运动及收缩功能的效应.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80例行血运重建的急性心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银杏内酯B处理组,每组患者为40例,2组患者分别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以安慰剂及银杏内酯B进行处理,时间为3个月.对两组患者在血运重建后的2周及3月时间点分别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脏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正常心肌百分比、室壁运动、纵向峰值应变力及应变率峰值,并比较这些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银杏内酯B处理能够在2周时相比于对照组显著提高左室射血分(66.06±8.39 vs.60.45±13.35,P <0.05)和正常心肌百分比(86.88±8.76 vs.79.84±12.25,P<0.01),其对室壁运动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左室前壁心梗的患者,银杏内酯B处理在纵向峰值应变力及纵向峰值应变率峰值上在2周时间点上相比于对照组,及在基底段及中间段及心尖段上相比于对照组负值的增加程度更为明显(P <0.05,P<0.01);而在3月时银杏内酯B处理纵向峰值应变力在心尖段相比于对照组仍有显著的差异(P<0.05).对于左室下壁心梗的患者,在纵向峰值应变力上,银杏内酯B处理组在2周和3月时相比于对照组,分别在基底段及心尖段上负值的增加程度更为明显(P<0.05);而在纵向峰值应变率峰值上,银杏内酯B处理在2周时相比于对照组在基底段及中间段有显著差异(P<0.01),在3月的时间点上,银杏内酯B处理组在基底段相比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银杏内酯B对于行血运重建后急性心梗患者的心室壁运动及收缩功能有改善效应.

    作者:江家华;邓庆华;高于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如意金黄散的现代研究进展

    如意金黄散是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的名方之一,由天花粉、黄柏、大黄、姜黄等10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现代临床上常用于静脉炎、痛风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糖尿病足溃疡等的治疗.笔者就近年来如意金黄散的临床、药理和药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药的深入研究提供全面的参考.

    作者:张斯琪;曾臣红;陈冲;魏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金银花制炭工艺的优化

    目的 优化金银花Lonicerae japonicae Flos制炭工艺.方法 以制炭温度、制炭时间、转速为影响因素,绿原酸、咖啡酸、槲皮素、木犀草素含有量、外观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炭工艺.结果 佳条件为制炭温度250℃,制炭时间4 min,转速30 r/min,炮制品表面温度218℃,表面焦褐色,具焦香气,味苦涩,4种成分含有量分别为8.59 mg/g、914.27μg/g、192.04 μg/g、299.53 μg/g.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金银花制炭工艺.

    作者:赵鑫;徐保鑫;张学兰;李慧芬;崔伟亮;刁家葳;宋梦晗;栾茹乔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苦竹枝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体外抗炎活性

    目的 优化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Keng) Keng f.枝总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为影响因素,总黄酮含有量为评价指标,Box-Benhnken设计优化提取工艺.采用LPS诱导小鼠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模型,Griess法测定总黄酮对一氧化氮(NO)的抑制作用.结果 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3%,提取时间2h,料液比1∶16,提取温度70℃,总黄酮含有量8.874mg/g.该成分可明显抑制NO释放,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可用于提取苦竹枝总黄酮,并且该成分具有较强的体外抗炎活性.

    作者:党艺航;吕家乐;任艳;沈晓飞;李丽;吴发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右归丸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抗氧化能力及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补肾经典方右归丸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 以金匮肾气丸作对比观察了右归丸对D-半乳糖(D-gal)致亚急性衰老大鼠血清和肾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有量及对肾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ax及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亚急性衰老大鼠血清和肾组织中的SOD含有量明显下降、MDA含有量明显升高,对于血清中的SOD和MDA的含有量,右归丸和金匮肾气丸均有显著的逆转作用;对肾组织中的SOD的提高,两方均无明显的效果;对肾组织中的MDA影响,右归丸的作用不明显,金匮肾气丸可显著降低MDA的含有量;对于Bax、Bcl-2、Caspase-3的表达,两方可显著下调促凋亡因子Bax、Caspase-3的蛋白表达,上调抗凋亡因子Bcl-2的蛋白表达.结论 右归丸和金匮肾气丸可能都是通过改善抗氧化能力、下调促凋亡因子Bax、Caspase-3的表达和上调抗凋亡因子Bcl-2的蛋白表达的作用发挥延缓衰老的效果.

    作者:赵志轩;梁绍栋;孙琳林;王玉琳;马艳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联合用药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临床联合用药的特征.方法 提取全国19家三甲医院2006~2014年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库中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在756例冠心病患者中,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常合并用药种类为6类:解热镇痛抗炎药(其中阿司匹林频次占此类药物的96.78%,且治疗冠心病多用其抗血小板功效)、降血脂药(阿托伐他汀)、血管舒张药(硝酸异山梨酯)、血小板抑制剂(氯吡格雷)、钙通道阻滞药、活血化瘀剂(疏血通注射液).有效率可达94.76%.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多种类西药治疗冠心病,符合冠心病用药指南,且有效率高;联合中药用药时,与活血化瘀注射剂联合应用时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大,不建议同时使用.临床应用时需注意凝血功能的监测,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吴琼;谢雁鸣;刘峘;张寅;贾萍萍;庄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的系统评价综述

    丹红注射液由丹参和红花2味中药通过现代制剂工艺制备而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经舒络之功,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随着循证医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中医药循证研究增多,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Medline等中英文医药学文献数据库,终得到13篇涉及样本量较大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的系统评价研究,综述显示除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是丹红注射液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外,糖尿病并发症的原始研究较多,纳入样本量较大,干预措施一致性较好,系统评价结果解读较科学严谨,因此糖尿病并发症将是丹红注射液研究的目标适应症.但由于中医辨证用药研究涉及较少,研究设计不够严谨,文献报告欠规范,这将影响中药注射剂临床循证研究的质量评判,今后的研究需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效栓;李喜香;刘军刚;黄清杰;李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寄主桑寄生药材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的影响

    目的 观察桑树、柳树、板栗树、枫香树、油茶树、夹竹桃树6种不同寄主来源桑寄生药材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降压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SHR随机分为14组,卡托普利阳性组(20 mg/kg)、模型组、6种寄主桑寄生药材高剂量组(5.9g/kg)和低剂量组(1.48 g/kg),另设WKY为空白组,每组8只,均连续灌胃给药20 d.采用尾动脉无创测压法测定给药前、给药10 d、给药20 d的尾动脉收缩压(SBP),末次给药后12 h麻醉取血,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有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含有量.结果 与给药前相比,在给药10 d时,各组SHR大鼠SBP均有所下降,其中桑树寄主桑寄生高剂量组降压效果非常明显(P<0.01);在给药20 d时,柳树、枫香树和油茶树寄主桑寄生高、低剂量与桑树寄主桑寄生高剂量和板栗树寄主桑寄生低剂量组对SHR大鼠SBP有明显降低作用(P<0.01):与模型组相比,在给药10d时,桑寄生药材各给药组SHR大鼠SBP未见显著差异,在给药20 d时,桑寄生药材各给药组除夹竹桃寄主桑寄生高、低剂量、桑树寄主桑寄生低剂量、板栗树寄主桑寄生高剂量对SHR大鼠没有表现明显降压作用,其余各组寄主桑寄生药材对降低SHR大鼠SBP均有明显作用(P<0.05).与模型组相比,桑树和柳树寄主桑寄生高剂量对降低SHR血浆中AngⅡ及ET-1含有量有显著作用(P<0.01);桑树、柳树、枫香树寄主桑寄生高剂量均可以明显升高SHR血清中NO释放量(P<0.01),并能显著提升SOD活性(P<0.01).结论 6种不同寄主来源桑寄生药材除了夹竹桃寄主桑寄生外,各寄主来源桑寄生均具有降压作用,寄主对桑寄生的降血压作用存在影响.

    作者:张慧;黄蜚颖;刘人源;陆海琳;苏本伟;朱开昕;李永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加味二妙颗粒中7种成分及指纹图谱建立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加味二妙颗粒(黄柏、苍术、土茯苓等)中黄柏碱、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R,S)-告依春、落新妇苷、橙皮苷、白术内酯Ⅲ的含有量,并建立指纹图谱.方法 该药物7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methyst C18-H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05 mol/L磷酸二氢钾-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37、291 nm;柱温35℃.结果 7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加样回收率95.77% ~110.36%,RSD 0.06%~2.94%.14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0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0,有5个被鉴定出(5-羟甲基糠醛、黄柏碱、落新妇苷、橙皮苷、盐酸小檗碱).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加味二妙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邹静;陈慧;彭懿;任青玲;刘志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黄芩总黄酮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目的 制备黄芩Scutellariae Radix总黄酮脂质体,并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逆向蒸发法制备脂质体.以磷脂质量浓度、磷脂与胆固醇比例、有机相与水相比例、总黄酮质量浓度为影响因素,包封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设计优化制备工艺.MTF法检测所得脂质体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结果 佳条件为磷脂质量浓度30 mg/mL,卵磷脂与胆固醇比例3∶1,有机相与水相比例2∶1,总黄酮质量浓度5 mg/mL.所得脂质体圆整均匀,平均粒径(160.7±12.0) nm,Zeta电位(-41.4 ±2.3)mV,包封率(86.19±0.44)%,载药量(5.32±0.04)%,24 h累积释放率(80.77±2.53)%.与总黄酮相比,脂质体对HepG2细胞有更强的抑制作用(P<0.05),48 h IC50为48.853 μg/mL,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结论 低温(4℃)下保存的黄芩总黄酮脂质体具有缓释作用和体外抗肿瘤活性.

    作者:益慧慧;勾怡娜;尚姣;赵阿静;张丽;房敏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