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蛇藤、鸡血藤配伍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药效学与毒性的影响

苏嘉焱;张锦锦;王程成;封亮;贾晓斌;谭晓斌

关键词:南蛇藤, 鸡血藤, 佐剂性关节炎, 药效学, 毒性
摘要:目的 研究南蛇藤、鸡血藤配伍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药效学与毒性的影响.方法 将南蛇藤水提液和南蛇藤、鸡血藤合煎液分别作用于脂多糖刺激的C57BL/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12h,取上清,检测IL-6、TNF-α、IL-10水平.弗氏佐剂建立SD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给药25 d后测定体质量、足跖肿胀度、关节指数,HE染色后观察膝关节病变,检测血清ALT、AST、MDA水平.结果 与南蛇藤组比较,配伍组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0水平显著提高(P<0.05),足跖肿胀度、关节指数显著改善(P<0.05),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膝关节病变显著减轻,ALT、AST、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 南蛇藤、鸡血藤配伍能明显增强前者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药效,并降低其毒性.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花姜花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小花姜花Hedychium sinoaureum Stapf.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小花姜花根甲醇提取物采用MCI、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hedyforrestin B(1)、滇姜花素B(2)、姜花素A(3)、hedyforrestin C(4)、姜花酮(5)、毛姜花素(6)、圆瓣姜花素A(7)、滇姜花素A(8)、hedychilactone A(9).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陈建华;梁艳丽;彭梦洁;李玥;徐俊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HPLC-MS/MS法同时测定三七花总皂苷中2种成分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三七花总皂苷中2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总皂苷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EclipsePlus-C18色谱柱(2.1 mm×50 mm,1.8 μm);以0.1%甲酸-乙腈(B);柱温25℃;体积流量0.3 mL/min,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检测,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定量.结果 三七皂苷Fe、人参皂苷Rb1分别在0.152 ~15.2 μg/mL (r=0.998 0)、0.168 ~16.8 μg/mL(r=0.999 2)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9%、99.95%,RSD分别为1.85%、2.59%.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三七花质量控制.

    作者:孟祥松;蒋磊;周璐璐;鞠康;王伟;简冬明;穆二廷;权春梅;周建理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ICP-MS法测定不同产地知母中5种重金属

    目的 建立ICP-MS法测定不同产地知母中5种重金属.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知母中Cu、As、Cd、Pb、Hg的含有量,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知母的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 6个产地的20批知母中,重金属超标样品1个,超标重金属为Cd,超标率为5.0%,该样品综合指数为1.11,污染水平为轻度污染.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知母的质量控制.

    作者:谢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疼痛评分按照癌痛三阶梯原则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芬待因缓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等药物;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华蟾素胶囊治疗0.5g/次,3次/d,饭后口服,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卡氏评分(KPS评分)、简明疼痛问卷表(BPQ)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PQ评分及各单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厌食、便秘、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蟾素胶囊联合三阶梯止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癌性疼痛,提高生存质量,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缪延栋;全无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白及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目的 对白及遗传多样性进行ISSR分析.方法 以全国50批不同产地来源的白及为实验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进行各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分析.结果 10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17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11.7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1条,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94.9%.通过聚类分析,50份白及样品在遗传系数0.57的水平上共聚类为2大类群.结论 不同产地的白及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ISSR可有效应用于白及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者:郭艳;洪建聪;陈铌铍;高承贤;丁志山;金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基于小鼠胚胎干细胞实验模型评价川芎水煎液的胚胎毒性

    目的 建立小鼠胚胎干细胞实验模型,并以其评价川芎水煎液的胚胎毒性.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3T3和胚胎干细胞(mESCs) D3,MTT法检测青霉素G、苯妥英钠、5-氟尿嘧啶对3T3、D3细胞的毒性作用,绘制细胞存活率-浓度曲线,计算3种受试物对2种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3T3和IC50 D3).利用悬滴-悬浮-贴壁方法,体外培养D3细胞分化成心肌细胞.通过实时定量PCR (Q-PCR)检测心肌细胞中肌球蛋白重链基因(β-MHC)的表达.再计算3种受试物对D3细胞的半数分化抑制浓度(ID50D3),判定其胚胎毒性等级.结果 青霉素G、苯妥英钠、5-氟尿嘧啶分别为无、弱、强胚胎毒性.川芎水煎液的IC50 3T3、IC50 D3、ID5o D3分别为9.39、18.78、10.20 mg/mL.结论 川芎水煎液胚胎毒性较弱.

    作者:夏荃;鲍倩;蒋德菊;易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铁棒锤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对不同产地、批次的铁棒锤药材进行分析,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 鉴别铁棒锤的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采用TLC法进行定性鉴别;HPLC测定苯甲酰乌头碱、8-乙氧基乌头碱的含有量.结果 对铁棒锤药材的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建立了铁棒锤的TLC鉴别方法,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具有较好的专属性;14批铁棒锤样品中,苯甲酰乌头碱、8-乙氧基乌头碱分别在0.068~0.854、0.026~0.321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5%、98.76%,RSD (n=6)分别为0.38%、2.41%.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无干扰而且重现好,适用于铁棒锤药材的质量评价.

    作者:张娇;王菲;白玮;宋蓓;张化为;姜祎;宋小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温通活血乳膏对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TNF-α、IL-6、NF-κB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温通活血乳膏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TNF-α、IL-6、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空白对照组、温通活血乳膏浓缩液高、中、低剂量组(250、50、10 μg/mL).样品与细胞共同孵育24 h后,进行相关检测.结果 不同剂量温通活血乳膏对细胞生长均无抑制作用,细胞活力正常.与LPS组比较,温通活血乳膏组能显著抑制NO、ROS产生及TNF-α、IL-6水平(P<0.05,P<0.01),并均呈量效关系;也能显著抑制LDH释放(P<0.05),但量效关系不明显.RAW264.7细胞经LPS刺激后,p65、p-p65、IKK、p-IKK细胞核区可见明显的绿色荧光表达,与细胞核蓝色叠加,其核内荧光强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温通活血乳膏干预后,p65蛋白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 温通活血乳膏能有效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具有一定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65蛋白核转位有关.

    作者:马丽;冯程程;徐利娟;郭诗韵;康小龙;王晶;白生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益智醒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认知能力及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智醒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认知能力及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方法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378 mg/kg),益智醒脑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 260、630、315 mg/kg).然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血浆Ach含有量、AchE、GSH-Px活性,以及海马MDA含有量、SOD、MAO-B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益智醒脑颗粒高、中剂量组可显著缩短大鼠逃避潜伏期(P<0.05),Ach含有量升高、GSH-Px、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MDA含有量降低、AchE、MAO-B活性显著降低(P<0.05),但低剂量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益智醒脑颗粒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认知能力及胆碱能系统,在中、高剂量下作用更明显.

    作者:杨书婷;陈冬冬;潘旻;韦小翠;张焱;程建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功劳木质量标准的改进

    目的 改进功劳木Mahoniae Caulis的质量标准.方法 通过TLC、HPLC法,分别定性鉴别、定量测定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碱、盐酸小檗碱;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浸出物含有量.结果 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浸出物平均含有量分别为4.21%、3.40%、0.35%、5.78%.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分别在0.125~1.004、0.053~0.424、0.146~1.171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6.45% (0.58%)、100.35%(3.60%)、97.86% (2.37%).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功劳木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昌贵;肖承鸿;周涛;江维克;张新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捆都而(乳香)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捆都而(乳香)为常用回药香药之一,其挥发油为该药材芳香性气味的主要成分,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美容、装饰等方面.但不同提取工艺的局限性可影响挥发油提取率及其有效成分含有量,进而影响其标准化的使用,故筛选出佳提取工艺不容忽视.本文将分析捆都而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为筛选出简洁、高效的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晓旭;杨冬萍;赵芳芳;俞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蒲葵子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目的 优化蒲葵子总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提取时间、超声功率、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为影响因素,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然后,MTT法检测总黄酮对SGC7901、HepG2、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佳条件为提取时间30 min,超声功率80 Hz,乙醇体积分数65%,液料比30∶1,总黄酮提取率11.59%.与阴性对照比较,总黄酮对3种肿瘤细胞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 <0.05,P<0.01),并呈量效关系,48 h内大抑制率分别为83.77%、93.33%、74.39%.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具有较强体外抗肿瘤活性的蒲葵子总黄酮.

    作者:朱丽;黄松;林吉;赖小平;张桂芳;贺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芩黄合剂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芩黄合剂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在化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芩黄合剂,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然后,观察2组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 CD28+、CD8+ CD28+、CD4+ CD45RA+、CD4+ CD45RO+T细胞)、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变化.结果 化疗后,2组CD3+、CD3+ CD4+绝对计数、CD4 +/CD8+比值显著下降(P<0.05),CD3+、CD3+ CD8+相对值显著上升(P<0.05),12个月后随访,治疗组CD4+相对值、CD4 +/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治疗组CD8+ CD28+相对值显著上升(p<0.05),12个月后随访,相对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及12个月后随访,治疗组CD4+ CD45 RA+、CD4+ CD45RA +/CD4+ CD45R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2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12个月后随访,对照组IgA水平仍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治疗组12个月后随访,IgG、IgE水平与化疗后比较显著上升(P<0.05),IgG、IgA、IgE下降程度(与化疗前比较)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芩黄合剂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CD4+、CD4+ CD28+、CD4+ CD45 RA+细胞,以及IgG、IgA、IgE水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朱伟嵘;赵夏;阮铭;吕玲玲;赵维莅;沈小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胆石症实验动物模型及其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胆石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建立恰当的动物模型是开展相关研究必须存在的一种形式.中药作为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式,其应用可归纳为改变胆汁中各成分的占比,减轻胆管感染,改变胆道动力学.本文对胆石症实验动物模型及其中药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文乐;钟国跃;李星;蒋坤;朱继孝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元胡止痛片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3种成分测定

    目的 建立元胡止痛片的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3种成分含有量.方法 元胡止痛片氨水-甲醇-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分析采用Diamonsil Plus C18色谱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20 mmol/L乙酸铵(冰醋酸调pH值至6.3)(A)-甲醇(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280 nm(延胡索乙素)、300 nm(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柱温35℃.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15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3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551~0.985.延胡索乙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分别在2.108~105.40 μg/mL (r =0.999 8)、3.501~175.04 μg/mL(r=0.999 9)、1.214~ 60.72 μg/mL(r=0.999 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7%、99.1%、100.3%,RSD分别为1.6%、1.3%、1.8%.聚类分析聚为2类.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元胡止痛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常金花;刘天琪;李申;刘翠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佛医方剂的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

    目的 揭示佛医方剂的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为中印传统医学交流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中国佛医方剂类编》收载的616种佛医方剂,对方剂的出处、名称、剂型、药味数、功能和主治,以及药物的类别及数量、常用药及使用频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方剂来源于《外台秘要》《峨眉神效验方》《竹林女科证治》等43本古籍,始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朝和清朝收载的方剂较多;方剂分为理血剂、补益剂、清热剂、治风剂、理气剂等19个类别;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药膳、酒剂等22种,其中煮散剂、药膳、吊膏、醍醐方和末药方颇具特色;方剂命名采用“主药+剂型”“主治+剂型”“功效+剂型”等11种形式;93.32%方剂的药味数在15味以内,66.78%方剂的药味数在8味以内,多达77味,少为单味;送服物质有酒、童便、醋汤、石菖蒲汤、桂圆汤、薄荷汤、朱砂末等14种;使用636味药物,其中植物药506味,动物药79味,矿物药37味,辅料6种,另外涉及食材44种,生僻药材26种;用药频率排前十位的药物依次为甘草、当归、姜、地黄、川芎、人参、茯苓、白术、黄芩、白芍等;临床常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等.结论 佛医方剂种类繁多,剂型丰富,植物药占比高,临床应用有一定特色,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

    作者:曹梦蝶;孙铭;王张;吴锐;邝婷婷;曾勇;江道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HPLC法同时测定羚黄宝儿丸中4种成分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羚黄宝儿丸(麝香、黄连、羚羊角等)中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含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5℃.结果 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甘草苷、甘草酸铵分别在20.88 ~208.78 μg/L (r=1.0000)、26.16 ~261.62 μg/L(r=0.999 7)、20.06~ 200.6μg/L(r=1.000 0)、30.20~302.00μg/L(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0%、99.16%、99.19%、98.77%,RSD分别为0.57%、0.33%、0.50%、0.89%.结论 该方法精密准确,可用于羚黄宝儿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丽斯;曾利杰;江涛;陈晓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艾迪注射液对大鼠原代肝细胞中CYP1A2、CYP3A2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评价艾迪注射液对大鼠原代肝细胞中CYP1A2、CYP3A2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两步胶原酶循环灌流法分离大鼠原代肝细胞,建立体外肝细胞温孵体系,选择非那西丁、咪达唑仑分别作为CYP1 A2、CYP3A2的探针药物,建立同时测定肝细胞中代谢物对乙酰氨基酚、α-羟基咪达唑仑的UPLC-MS/MS法.将阳性诱导剂奥美拉唑和苯巴比妥、不同浓度艾迪注射液、空白溶剂分别作用肝细胞2d,给予探针药物孵育60 min后,测定各探针代谢物生成量,计算相对阳性对照活性,评价艾迪注射液对CYP1 A2和CYP3A2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艾迪注射液对大鼠原代肝细胞中CYP1A2、CYP3A2亚型酶的相对阳性对照活性均小于40%.结论 艾迪注射液对大鼠原代肝细胞中CYP1 A2、CYP3 A2亚型酶活性无明显影响.

    作者:陆苑;潘洁;杨淑婷;刘亭;李勇军;孙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丹参中丹酚酸A转化方法

    目的 研究丹参中丹酚酸A的转化方法.方法 考察提取溶剂种类、加热温度、加热时间、提取溶剂pH、液料比与离子强度等因素对丹酚酸B转化为丹酚酸A的影响,并确定佳转化条件.结果 佳转化条件为以磷酸缓冲液(pH 6.0)为提取溶剂;液料比为121;在140℃下加热4h.25 g丹参中丹酚酸A的摩尔转化率为53.7%.结论 该方法准确有效,可直接从丹参药材中通过降解丹酚酸B制备丹酚酸A.

    作者:姜峰;李飏;张敏;章弘扬;王月荣;胡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天花粉蛋白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天花粉蛋白是从栝楼块根中提取出的一种Ⅰ型核糖体灭活蛋白,临床上用于异位妊娠、葡萄胎等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关于天花粉蛋白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日益增多,并且发现它对肺癌、结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本文将对天花粉蛋白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概述.

    作者:李格;孙雨沛;黄益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