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灵芝发酵川芎产物的抑菌性试验

高慧娟;景凤;潘媛;黄金梅;曹艳茹;罗霞;张芬琴

关键词:灵芎菌质, 滤纸片法, 微生物, 最低抑菌浓度
摘要:目的 研究川芎和灵芎菌质粗提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和黑曲霉供试菌的抑菌作用.方法 用水、75%乙醇、95%乙醇、乙酸乙酯和丙酮等5种溶剂分别对川芎和灵芎菌质(灵芝发酵川芎产物)进行提取,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和青霉5种菌作为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川芎和灵芎菌质粗提液对供试菌的抑菌作用,并用平板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灵芎菌质的水和95%乙醇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极显著优于川芎(P<0.01);75%乙醇和丙酮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极显著优于川芎(P<0.01),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优于川芎(P<0.05);灵芎菌质的95%乙醇提取液对青霉的抑菌作用极显著优于川芎(P<0.01),丙酮提取液对青霉的抑菌作用优于川芎(P<0.05);灵芎菌质的丙酮和乙酸乙酯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显著优于川芎(P<0.01).结论 灵芎菌质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青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相对优于川芎.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骆驼蓬总生物碱壳聚糖纳米粒粒径的因素

    目的 考察影响骆驼蓬总生物碱壳聚糖纳米粒粒径的因素.方法 离子凝胶法制备骆驼蓬总生物碱壳聚糖纳米粒,然后根据单因素与正交试验,考察壳聚糖、三聚磷酸钠、吐温-80、pH及搅拌时间对其粒径大小的影响.结果 优条件为壳聚糖质量浓度1 mg/mL、三聚磷酸钠用量6 mg、吐温-80用量15 mg、pH 4、搅拌时间0.5h,所得纳米粒平均粒径为(95±1.5) nm,Zeta电位为+(26±1.5)mV.结论 该条件稳定、合理、具有可行性.

    作者:岳佳琪;马桂芝;付计瑞;滕亮;王长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巴戟炮制工艺

    目的 优化盐巴戟的炮制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加水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为自变量,耐斯糖、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水晶兰苷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盐巴戟的炮制工艺.结果 佳炮制工艺为加水1.05倍,闷润5.48 h,蒸制2.90 h(100 g巴戟肉加盐1.5 g),测量值和预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为3.04%.结论 该方法得到的炮制参数准确,重复性好,有一定实际意义.

    作者:黄玉秋;范亚楠;贾天柱;张明璇;邱一鋆;史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沙棘不同组织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比较沙棘不同组织部位叶、茎和果实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分别采用铜离子还原能力法(CUPRAC)和l,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测定沙棘叶、茎和果实的抗氧化活性,并比较其不同组织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沙棘叶、茎和果实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低于没食子酸,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有效量(IC50)分别为217.8、350.5和739.2μg/mL;沙棘叶、茎和果实的Cu2的还原能力Trolox当量(TEAC值)分别为0.146、0.133和0.057 μg/mL.结论 沙棘叶、茎和果实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其抗氧化能力的强弱顺序为叶>茎>果实.

    作者:王晓飞;李辉;刘铭佩;焦海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地锦草提取物对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地锦草(Euphorbia humifusa Willd.)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从地锦草40%、70%、95%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活性中选择适乙醇体积分数,再对该提取物用乙醚、氯仿、水饱和正丁醇和水相进行萃取分离,比较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结果 地锦草95%乙醇提取物的抑制活性较优,再经乙醚萃取获得萃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强,IC50值为78.8 μg/mL,化学成分分析显示其含有较多的酚性成分.乙醚萃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自由基清除能力EC50值为132.9 μg/mL,铁离子还原能力EC50值为76.9 μg/mL,羟自由基清除能力EC50值为182.7 μg/mL,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EC50值为31.3 μg/mL.结论 地锦草95%乙醇提取物的乙醚萃取物具有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郑巧;杨二磊;朱影;屠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酯型生物碱含量变化选择蒸制附片

    目的 基于6种酯型生物碱含有量的变化,选择合适的蒸制附片.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鲜附片、生附片、浸附片中3种双酯类生物碱(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和3种单酯类生物碱(苯甲酰中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含有量.结果 蒸制过程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有量迅速减少,而单酯型生物碱的含有量迅速增加,然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但随蒸制时间延长会逐渐降低.结论 鲜附片更适合进行蒸制,蒸制时间以4~10h为宜.

    作者:谭茂兰;黄勤挽;肖芳;范润勇;王智磊;易佳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藏药四味辣根菜汤散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藏药四味辣根菜汤散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阳性丹参[1.75g/(kg·d)]组,四味辣根菜汤散低[0.7g/(kg· d)]、中[1.4g/(kg·d)]、高[2.1 g/(kg·d)]剂量组.灌胃给药10 d后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90 min.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并观察大鼠心电图的变化.再灌注末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肌钙蛋白1(cTn1)的量,丙二醛(MDA)的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透射电镜观察左心室形态.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四味辣根菜汤散给药组能降低大鼠血CK、LDH的释放(P<0.05),降低cTn1水平(P<0.05),可升高SOD (P<0.05),降低MDA的量(P<0.05),藏药四味辣根菜汤散高、中剂量组能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区域心肌超微结构线粒体的形态.结论 四味辣根菜汤散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保善录;陈湘宏;李永芳;段雅彬;热增才旦;姚星辰;孙娟;王津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肠道菌群法研究黄芪对防风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代谢的影响

    目的 采用肠道菌群法研究黄芪对防风中主要活性成分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代谢的影响,从而探讨防风-黄芪药对的配伍机制.方法 采用肠道菌群法,比较不同时间点防风组和防风-黄芪组以及防风单体组和防风单体-黄芪组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的质量浓度.结果 防风-黄芪组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质量浓度均高于防风组,升麻素的质量浓度均低于防风组.单体-黄芪组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质量浓度均高于单体组,升麻素的质量浓度均低于单体组.结论 黄芪能抑制防风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水解反应,减缓其代谢.

    作者:刘玲;赵晓莉;狄留庆;李俊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L-缬氨酸薯蓣皂苷元酯的药代动力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

    目的 研究新化合物L-缬氨酸薯蓣皂苷元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 建立RP-HPLC法检测大鼠血浆中的L-缬氨酸薯蓣皂苷元酯,考察经灌胃和静脉给予40 mg/kg该成分后血药浓度的变化.采用DAS 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结果 灌胃组大鼠的Cmax为(9.8±0.5) μg/mL,Tmax为(32.9±5.7) min,T1/2为(60.1-10.2) min,AUC为(1.5±0.4)×103 μg·min/mL;静脉注射组的T1/2为(74.6±16.5) min,AUC为(1.2±0.3)×104μg·min/mL.结论 L-缬氨酸薯蓣皂苷元酯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12.5%,高于文献报道4.3%.

    作者:李阔;何忠梅;陈红岩;祝洪艳;赵岩;郜玉钢;杨鹤;张连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关苍术、白术及苍术血中移行成分的比较

    目的 比较关苍术、白术及苍术的血中移行成分.方法 HPLC法比较空白血清、含药血清和甲醇提取液的色谱峰,确定灌服关苍术、白术、苍术提取物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结果 以240 nm为紫外检测波长时,关苍术和白术药材中有3个相似成分进入血液;以340 nm为紫外检测波长时,有1个相似成分.结论 关苍术的血中移行成分和白术比较接近,而与苍术有较大差异.

    作者:李纯璞;张善玉;金英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黄精多糖的工艺

    目的 研究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黄精中多糖类成分的佳工艺参数.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以黄精多糖的得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提取压力、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解吸液种类、液料比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与传统水提法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佳工艺为以60%乙醇溶液为解吸液,解吸30 min,提取压力力-0.074 MPa,提取温度75℃,液料比14∶1,提取时间8 min,提取2次.结论 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低成本等优点,提取效果优于传统提取方法.

    作者:杨军宣;张毅;吕姗珊;周年华;周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脑软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建立补脑软胶囊(当归、川芎、黄芪、赤芍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鉴别胶囊中的当归、川芎和补骨脂,HPLC法对芍药苷、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有量进行测定.分析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6∶84);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室温.结果 当归、川芎和补骨脂可以被准确地鉴别.芍药苷、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分别在157.5 ~787.5 μg/mL(r=0.999 6)、10.9 ~ 54.5 μg/mL(r =0.999 6)、8.9~44.5 μg/mL(r=0.999 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98.87%、98.56、98.91%(RSD分别为1.7%、2.4%、2.5%,n=5).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补脑软胶囊的质量.

    作者:李喜香;刘效栓;毕映燕;包强;李季文;李妍怡;潘从泽;张亚会;钱梦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砂仁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与其镇痛作用的关系

    目的 研究砂仁Amomi Fructus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与其镇痛作用的关系.方法 GC-MS法建立18批不同产地砂仁挥发油的指纹图谱,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研究其镇痛作用,灰色关联度法研究谱效关系.结果 GC-MS指纹图谱中有7个共有峰,与挥发油的镇痛作用有一定关联(0.858 ~0.718),大小依次为樟脑>乙酸龙脑酯>龙脑>匙叶桉油烯>D-柠檬烯>莰烯>月桂烯.结论 砂仁挥发油的镇痛作用为多组分联合效应的结果.

    作者:李生茂;叶强;敖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通心络胶囊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通心络胶囊具有血液、血管、心脏三重保护作用,广泛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的治疗.通心络胶囊通过调脂、抗凝、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稳定斑块等多种机制发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本文将从上述几个方面综述通心络胶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红蓉;张肖;常丽萍;王宏涛;贾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固本防哮饮对幼龄小鼠哮喘缓解期模型IKK/IκB/NF-κB信号途径的调节作用

    目的 观察固本防哮饮对幼龄哮喘缓解期小鼠IKK/IκB/NF-κB信号途径的影响.方法 采用幼龄BALB/c小鼠,鸡卵蛋白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致敏,并多次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建立幼龄哮喘缓解期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4周,测小鼠气道阻力、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和细胞分类、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κB激酶β(IKKβ)、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核因子-κB (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固本防哮饮可以降低幼龄哮喘缓解期小鼠的气道阻力、降低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降低BALF中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P<0.05,P<0.01),改善支气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气道重塑,并能增加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κBα表达量(P<0.01,P<0.05),降低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KKβ(P<0.05,P<0.01)、NF-κBp65 (P<0.01,P<0.05)的高表达.结论 固本防哮饮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轻支气管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调节机体IKK/IκB/NF-κB信号通路的功能失调可能是其防止哮喘复发的作用机制.

    作者:袁雪晶;曹建梅;许慧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贴膏剂黏着力测定法研究

    目的 应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黏附力测定法第四法(黏着力的测定),检测贴膏剂的质量.方法 研究了66批橡胶膏剂、19批凝胶膏剂和3批贴剂的黏着力,并考察了仪器精密度与通用性、温度、湿度及贴膏剂材料等因素对黏着力方法建立的影响.结果 温度和湿度对黏着力影响相对较大,橡胶膏剂的黏着力差别较大,凝胶膏剂普遍存在黏着力低的问题.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准确性高,适用于贴膏剂黏着力的检测.

    作者:陆继伟;夏晶;仇佳思;任重远;钱忠直;季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α-细辛脑长循环纳米粒制备工艺

    目的 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聚山梨酯80修饰的α-细辛脑长循环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条件.方法 以MPEG-PLGA的浓度、MPEG-PLGA与药物的比例和F68的浓度为考察因素,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根据Box-Behnken设计原理进行实验安排,并用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建立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效应面法预测佳工艺条件.结果 各指标的二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95.82±3.41) nm,包封率为(87.50±1.72)%,载药量为(14.44±0.81)%.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α-细辛脑纳米粒的工艺优化,所建立数学模型的预测性良好.

    作者:臧巧真;唐涛;龙凯花;王春柳;辛永洁;李晔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康复新液对比质子泵抑制剂单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康复新液(美洲大蠊干提取液)对比PPI单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个研究402名患者,结果显示,PPI联合康复新液在临床症状疗效评价的显效率[OR =2.67,95% CI (1.69,4.21),P<0.0001]、总有效率[OR =4.90,95% CI(2.27,10.61),P<0.000 1]优于PPI单药,胃镜疗效评价的治愈率[OR=1.87,95% CI (1.05,3.04),P=0.01]、总有效率[OR =5.55,95% CI (2.15,14.31),P=0.000 4]也优于PPI单药,而副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别(P=0.75).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PPI联合康复新液优于PPI单药,但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的影响,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作者:杨健筌;李爽;郭文;李光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指标优选香芍颗粒挥发油中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

    目的 提高挥发油在香芍颗粒中的稳定性.方法 建立测定桉油精的HPLC方法,并以包合物的含油率、包合率、收率、桉油精的转移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水与β-环糊精的比例以及研磨时间,总评“归一值”进行统计分析,薄层层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验证包合物.结果 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8,水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3∶1,研磨60 min.在包合过程中,挥发油的性质未发生改变,其与β-环糊精已形成包合物.结论 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张林;李元波;朱丽萍;张爱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西洋参茎叶皂苷保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目的 探讨西洋参茎叶皂苷(PQS)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大鼠分别灌胃给予200 mg/(kg·d)和100 mg/(kg·d)PQS,15d后,采用Longa改良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计算PQS对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及脑梗死面积比的影响,检测PQS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评价PQS对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有量的影响.结果 PQS可以降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及脑组织梗塞面积比(P<0.05或P<0.01);PQS也可以降低血清中TNF-α水平,升高IL-1O水平(P<0.01);同时,PQS能够升高脑组织中GSH-Px和SOD活性,降低MDA含有量(P<0.01).结论 PQS预处理能够有效的减弱脑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损伤,该作用与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炎症反应及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刘松;金梅香;谭兴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一测多评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展

    总结、归纳近年来一测多评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实例,探讨其在中药不同类型成分定量分析中的新研究进展.该方法采用易得、价廉的对照品来测定多个活性成分,适合中药多成分、多功效作用的评价模式,其简单、可行,将有利于提高中药质量控制的水平.

    作者:王欣;覃瑶;王德江;卿大双;姚林才;李隆云;罗维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