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方玉;刘永琦;骆亚莉;李金田;刘雪松;史旭锋;余涛
目的 研究化痰活血方(川芎、当归、白芍等)对哮喘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17A、IL-13和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VEGFR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小鼠用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并予2% OVA雾化吸入激发的方式建立哮喘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炎症,PAS染色观察肺组织杯状细胞增生情况,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BALF中细胞因子IL-17A和IL-13的量,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蛋白VEGFR2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哮喘组肺部的炎症评分、杯状细胞增生、BALF中IL-17A和IL-13与蛋白VEGFR2的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P<0.01).与哮喘组比较,化痰活血方组小鼠肺组织病理炎症和杯状细胞增生均减轻,BALF中IL-17A和IL-13的量降低(P<0.05,P<0.01),而肺组织中蛋白VEGFR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化痰活血方可能通过调节IL-17A和IL-13途径来缓解哮喘小鼠症状.
作者:何丽霞;吴赛春;李秀存;涂苑青;曾静;李满萍;杨丽;童晓云;黄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并研究其对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槲皮素、橙皮素)载药性能及药物释放的影响.方法 制备负载黄酮类化合物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扫描/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解析对其进行表征,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纳米粒的载药量.结果 所得纳米粒形状大小均一,平均粒径230~250 nm,比表面积为1 045 cm2/g,孔径2.8 nm.橙皮素、槲皮素和芹菜素的载药量分别为27%、23%和18%,40 min时的释放量分别为84%、80%和76%.结论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可实现黄酮类化合物的高负载,并显著提高其在水溶液中的溶出度.
作者:刘亚男;裴高升;邱喜龙;戚爱棣;任晓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测定14-去氧穿心莲内酯在大鼠与人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方法 超滤法和HPLC法测定14-去氧穿心莲内酯在大鼠与人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 14-去氧穿心莲内酯与大鼠和人血浆中的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3.88 ±2.16)和(95.55±0.83)%.结论 14-去氧穿心莲内酯与大鼠和人血浆蛋白均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而且无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作者:张二锋;赵军利;杨静;孙瑞洁;韩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热分析技术和HPLC法,研究荷叶的炒炭工艺.方法 应用热重-微商热重(TG-DTG)技术,探讨佳炮制温度.基于热分析数据,采用HPLC法对不同炒炭工艺下荷叶中槲皮素的含有量进行测定.结果 佳条件为荷叶10 g,投料温度200℃,炮制温度(280±10)℃,翻炒8 min,槲皮素含有量2.568 mg/g.结论 热分析技术和HPLC法可应用于荷叶炒炭工艺.
作者:马俊楠;孟祥龙;薛非非;张欣;李坤;王明芳;张朔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中马兜铃酸Ⅲ、7-羟基马兜铃酸Ⅰ、马兜铃内酰胺Ⅰ、马兜铃酸Ⅰ的HPLC方法.方法 马兜铃7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Extend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合大鼠口服马兜铃酸Ⅰ的半数致死量(LD5o)及细辛药材中马兜铃酸Ⅰ的限量,确定马兜铃中马兜铃酸的限量.结果 马兜铃酸Ⅲ、7-羟基马兜铃酸Ⅰ、马兜铃内酰胺Ⅰ、马兜铃酸Ⅰ分别在0.34 ~ 31.90、0.32 ~ 30.20、0.12 ~28.10和0.21 ~41.3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马兜铃中马兜铃酸Ⅰ或马兜铃总酸的限量为0.000 3%.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马兜铃中马兜铃酸的限量测定.
作者:田禾苗;程雪梅;王长虹;王峥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脑络通颗粒(制首乌、黄精、海藻等)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影响.方法 高脂饲料饲养30只ApoE-/-小鼠10个月,随机分为模型组、脑络通组(6.67g/kg)、辛伐他汀组(6.67mg/kg),每组10只.给药后小鼠取血清,生化法检测血脂;取主动脉,Masson染色法观察血管胶原/面积比;We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水平.结果 脑络通能调整血脂水平,使血管胶原/面积比增加(P<0.01),明显降低MMP2、MMP9、MT1-MMP水平(P<0.05),明显升高TIMP1、TIMP2水平(P<0.05).与辛伐他汀组相当.结论 脑络通具有改善血管重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MP2、MMP9、MT1-MMP水平,增加TIMP1、TIMP2的表达有关.
作者:严士海;张建平;王海丹;高峰;朱长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肠乐胶囊(高良姜、白术、白芍等)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药效学.方法 以番泻叶腹泻模型、蓖麻油腹泻模型和新斯的明肠运动亢进模型观察肠乐胶囊的止泻作用;以新生大鼠乙酸刺激法建立内脏高敏性IBS大鼠模型,观察肠乐胶囊对大鼠肠道敏感性、肠运动以及肠粘膜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肠乐胶囊可明显抑制番泻叶所致的腹泻和新斯的明所致的小肠运动亢进(P<0.05,P<0.01),但对蓖麻油引起的腹泻无效;肠乐胶囊可显著降低内脏高敏性IBS大鼠的敏感性,以及小肠碳末推进率和急性避水应激排便粒数(P <0.05,P<0.01).结论 肠乐胶囊可有效对抗腹泻,降低肠道敏感性,对腹泻型IBS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艳芬;梁万年;江涛;杨超燕;王洁;黄奕曦;唐春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以广豆根为原料,利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研究其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然后进行抗氧化活性测试.方法 以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提取时间、液料比为考察因素,进行3因素5水平星点试验设计,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广豆根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DPPH法研究纯化前后总黄酮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 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30 min,液料比20∶1 (mL/g).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为12.71 mg/g,与模型预测值相符.而且,纯化前后的广豆根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结论 该工艺简单、可行,而且总黄酮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作者:兰艳素;王爱东;牛江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预测龙须藤两种多甲氧基黄酮5,7,3',4',5'-五甲氧基黄酮(PMFA)及5,6,7,5'-四甲氧基-3',4'-亚甲二氧基黄酮(TMFA)的分子靶标.方法 采用反向分子对接法,对这两种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PMFA和TMFA可能在抗癌、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发挥作用,并通过防止CTSK与DHODH靶点作用于Toll样受体、破骨细胞分化与嘧啶代谢等途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论 该方法可为龙须藤及两种多甲氧基黄酮的药效学及分子作用机制实验提供参考.
作者:吴晓敏;周毅生;杨俊腾;莫海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木竹果Garcinia muhiflora Champ树皮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木竹果树皮的乙酸乙酯提取物采用硅胶和HPLC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技术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MTT法检测化合物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Griess法检测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从中分离并鉴定出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β-胡萝卜苷(1)、2,6-二甲氧基对苯醌(2)、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3)、4-丙酮基-3,5-二甲氧基-1,4-对醌醇(4)、1-羟基-3,6,7-三甲氧基口山酮(5)、1,6-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6)、GB1a glucoside (7)、volkensiflavone (8)、fukugetin (9).其中,化合物8和9可抑制NO的生成,IC50分别为25.48和44.17 μmol/L.结论 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而且化合物8和9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作者:徐婧;崔圆圆;牛艳芬;杨光忠;陈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滋肾阴方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将100只老龄鼠按体质量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预防组和治疗组)、给药组(预防低、中、高剂量组和治疗低、中、高剂量组),选择去势雌性大鼠动物模型作为大鼠形成骨质疏松的模型,预防组术后第7天给药120 d,治疗组术后第90天给药30 d,给药结束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取股骨制作病理切片,观察骨形态学变化和进行骨计量学分析.结果 与模型组对比,给药组血清钙(Ca)、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保护素(OPG)含有量显著升高,血清磷(P)、骨钙素(OCN)含有量显著降低,股骨切片骨小梁平均宽度(Tb.Th)和骨小梁面积百分比(Tb.Ar)数值显著升高,骨小梁分离度(Tb.Sp)数值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给药组骨小梁变粗、变密,骨髓腔较小.结论 滋肾阴方可以改变去势老龄鼠的骨代谢、骨形态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作者:杜楚玲;夏喜;黄英红;张荣华;杨丽;蔡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补中益气丸(黄芪、白术、陈皮等)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黏膜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mRNA表达的影响,评估其对UC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砒啶(SASP)对照组,补中益气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予3%葡聚糖硫酸钠(DSS)造模;正常组、模型组每日给予蒸馏水0.01 mL/g;阳性对照组每日给予柳氮磺砒啶1.33 g/kg;补中益气丸高、中、低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补中益气丸12、6、3 g/kg,连续给药7d后,提取结肠样本,观察小鼠结肠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结肠粘膜Nlrp3、Asc、caspase-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病理检测显示结肠上皮糜烂、出血、多病灶浅溃疡、大量炎细胞浸润,而给药组均不同程度地改善上述症状.与空白组、柳氮磺砒啶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lrp3表达显著增高(P<0.05);与补中益气丸各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与其它各组比较,模型组Asc、caspase-1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 补中益气丸对DSS诱导小鼠UC有一定预防作用,其虽未能抑制Nlrp3表达,却能明显抑制Asc、caspse-1表达,提示其对小鼠UC预防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结肠黏膜Asc、caspase-1表达,阻断Nlrp3炎性体装配有关.
作者:罗书;李燕舞;巫燕莉;杜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三叶青药材氯仿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 分析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 17批三叶青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中有15个共有峰,其中3个峰被确认为槲皮素、山萘酚-3-O-新橙皮糖苷和β-谷甾醇.结论 样品产地可被聚成5类,并且4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38%.
作者:张煜炯;彭昕;吉庆勇;郭巧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同时测定栀子中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西红花苷-1和西红花苷-2的含有量.方法 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s色谱柱(2.1 mm×50mm,1.7 μm);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8 nm和440 nm;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结果 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西红花苷-1和西红花苷-2分别在0.016 ~0.510 mg/mL(r=0.999 9)、0.032 ~1.020 mg/mL(r=0.999 9)、0.016~0.515 mg/mL (r=1.0000)和0.002 ~0.063 mg/mL(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99.0%、100.1%、100.9%,RSD分别为1.2%、1.4%、1.6%、1.7%.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为栀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钱珺;石燕红;陈绍成;王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优选八角茴香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考察八角茴香β-环糊精的佳包合工艺;以莽草酸含有量为指标,优选去挥发油八角茴香的水煎煮工艺.结果 挥发油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β-CD=1>8,β-CD>水=1>6,包合温度为40℃,搅拌时间为1.5h;去挥发油药材的水煎煮佳条件为加水量15倍,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次数3次.结论 该工艺能有效提取利用挥发油和莽草酸,为八角茴香配方颗粒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工艺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谢滟;黄丽贞;廖敏君;曾伊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不同时间点给药时,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红参、麦冬、五味子)改善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方法 采用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诱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根据不同给药时间分为8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前10 min给予益气复脉组(益气复脉+10 min),益气复脉-0 min组,缺血后10、20、30 min给予益气复脉组(益气复脉-10 min、益气复脉-20 min、益气复脉-30 min)以及维拉帕米(Verapamil)组,分别在缺血前10 min及缺血后0、10、20、30 min腹腔注射给予益气复脉(1.067 g/kg),以及缺血后20 min给予Verapamil(1.85 mg/kg),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同体积氯化钠注射液.在缺血30 min再灌注24 h后,采用小动物高频彩色超声(US)测定心脏功能,红四氮唑法测定心脏梗死面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心脏病理组织形态学,试剂盒法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结果 益气复脉各时间点给药均可有效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降低心脏梗死面积(P<0.01);一定程度提高心脏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显著降低LDH及CK活性(P<0.05,P<0.01).除益气复脉+10 min组与模型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益气复脉显著改善心肌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减少炎性细胞浸润(P<0.01);益气复脉-20 min组、益气复脉-30 min组与益气复脉其他组相比,LDH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 益气复脉能有效改善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特别是在缺血后20 min和30 min给予更有效.
作者:郑显杰;庞力智;韩玉潇;李芳;寇俊萍;余伯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制备载高乌甲素壳聚糖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 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以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采用微乳液-离子交联法制备纳米粒.以包封产率和载药量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其制备工艺.结果 纳米粒呈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为334 nm,在30 h内稳定.高乌甲素的包封产率和载药量分别为(35.34 0.94)%、(2.25±0.08)%.结论 该工艺简便可靠,制备的纳米粒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作者:马君义;陈香玲;盛爱霞;宋丽萍;张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HPLC法,快速测定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指纹图谱.方法 分析采用Waters X-BridgeTM BEHShield RP18色谱柱(4.6 mm×100 mm,2.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2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4μL.检测10批参麦注射液,比较快速测定法与法定标准法的分析结果.结果 快速测定法与法定标准法的相似度基本一致.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可靠,可取代法定标准中的指纹图谱检测法.
作者:董礼;干建伟;李梅;吴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补肾疗更浸膏对去势更年期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手术摘除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复制更年期综合征模型.模型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片组,坤泰胶囊组,补肾疗更浸膏低、中、高剂量组.末次给药24 h后,腹主动脉取血ELISA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睾酮(T)水平;取下丘脑测定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水平;取双侧子宫称湿重计算脏器指数;于10%甲醛溶液中固定,观察其病理学改变.结果 补肾疗更浸膏可有效升高模型大鼠血清E2 (P<0.05,P<0.01)水平,降低GnRH(P<0.05,P<0.01)、LH (P <0.05,P<0.01)、FSH (P <0.05)、T(P<0.05,P<0.01)水平,有效降低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DA(P<0.05,P<0.01)、NE (P <0.05,P<0.01)、5-HT(P<0.05,P<0.01)、5-HIAA (P< 0.05,P<0.01)水平,并可升高模型大鼠子宫系数(P<0.05),增加子宫内膜厚度(P<0.05).结论 补肾疗更浸膏可通过调节血液性激素与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增强子宫功能,改善去势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与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状态,从而有效稳定机体内环境,改善更年期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缓解更年期症状.
作者:阳松威;郭建生;王晓倩;刘顶鼎;黄琳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在大鼠血浆、尿液、粪便中含有量的HPLC法.方法 分析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分别为甲醇-1%甲酸水(78∶22);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血浆与尿液,以及甲醇-1%甲酸水(75∶25),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粪便;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结果 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达到70%以上,RSD值均在12.6%以下.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体内大黄蒽醌类成分的测定.
作者:张琳;张宝琦;王志轩;刘一鑫;常金花;刘翠哲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