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托生肌散促进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徐利;葛琼翔;林国强

关键词:内托生肌散, 糖尿病, 肛周脓肿, 创面愈合
摘要:目的 探讨内托生肌散促进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治疗组给予内托生肌散口服,合并凡士林油纱换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凡士林油纱换药治疗.结果 比较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发现治疗组为91%,对照组为81%.两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时间,渗液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内托生肌散能明显缩短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感染切口的愈合时间,缓解疼痛,减少渗出的作用.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补中益气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补中益气丸(黄芪、白术、陈皮等)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黏膜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mRNA表达的影响,评估其对UC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砒啶(SASP)对照组,补中益气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予3%葡聚糖硫酸钠(DSS)造模;正常组、模型组每日给予蒸馏水0.01 mL/g;阳性对照组每日给予柳氮磺砒啶1.33 g/kg;补中益气丸高、中、低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补中益气丸12、6、3 g/kg,连续给药7d后,提取结肠样本,观察小鼠结肠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结肠粘膜Nlrp3、Asc、caspase-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病理检测显示结肠上皮糜烂、出血、多病灶浅溃疡、大量炎细胞浸润,而给药组均不同程度地改善上述症状.与空白组、柳氮磺砒啶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lrp3表达显著增高(P<0.05);与补中益气丸各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与其它各组比较,模型组Asc、caspase-1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 补中益气丸对DSS诱导小鼠UC有一定预防作用,其虽未能抑制Nlrp3表达,却能明显抑制Asc、caspse-1表达,提示其对小鼠UC预防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结肠黏膜Asc、caspase-1表达,阻断Nlrp3炎性体装配有关.

    作者:罗书;李燕舞;巫燕莉;杜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蒜改善血脂代谢紊乱研究进展

    血脂代谢紊乱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大蒜含有丰富的含硫有机化合物,能够改善血脂代谢.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显示,大蒜及其提取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液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代谢.大蒜及其提取物主要通过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活性来影响胆固醇的合成,发挥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及通过影响酰基CoA,即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胃脂肪酶(HGL)、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P)、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PPARα)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活性,来调解脂质合成和分解.

    作者:杨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苏子油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 苏子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α-亚麻酸,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抗血栓、抗癌、抗炎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近年来苏子油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孙慧玲;彭琳娜;周娟;李昌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细叶杜香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细叶杜香Ledum palustreL.的化学成分.方法 细叶杜香的正丁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柱、HPLC柱及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秦皮苷(1)、6-甲氧基香豆素-7-β-D-葡萄糖苷(2)、槲皮素(3)、β-谷甾醇(4)、山奈酚-3-β-D-葡萄糖苷(5)、槲皮素-3-0-β-D-葡萄糖苷(6)、flavanol glycoside (7)、芦丁(8).结论 化合物1、2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作者:张洪财;王宇;霍研;刘树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冬凌草甲素结肠定位柱塞型脉冲释药胶囊的制备

    目的 制备时间控制型冬凌草甲素结肠定位柱塞型脉冲释药胶囊.方法 灌注法制备非渗透性囊体,粉末直接压片法压制柱塞片.以PEG6000和PEG4000为基质,制备冬凌草甲素滴丸.用柱塞片将滴丸密封于非渗透性囊体内,制备脉冲释药胶囊.结果 冬凌草甲素结肠定位柱塞型脉冲释药胶囊在体外呈明显的脉冲释放,当缓释骨架材料HPMC K15M和乳糖的比例为1∶8时,可达到结肠定位所需的5~6h释药时滞.结论 调节柱塞片HPMC K15M和乳糖的比例可获得具有适当释药时滞的冬凌草甲素脉冲释药胶囊.

    作者:李菲;王建筑;毕研平;郝吉福;朱文哲;田景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荔枝核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认知障碍的改善

    目的 研究荔枝核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认知障碍的改善,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高脂高糖高蛋白饲养大鼠8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7 mg/kg)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血糖仪测血糖;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造模T2DM大鼠血清胰岛素含有量.放射免疫法测大鼠海马组织和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Aβ)含有量;HE及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光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Tau蛋白的表达情况,软件计算Tau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IOD).结果 成功制备T2DM大鼠模型.0.69、1.39和2.78 g/kg荔枝核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其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时间均减少(P< 0.05,P<0.01),大鼠在平台象限所停留的时间均延长(P<0.05),高剂量组大鼠跨越平台的次数增多,在平台象限游程百分比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均可降低海马Aβ含有量以及血清Aβ和胰岛素含有量(P<0.01).光镜下,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排列疏松且不规则,胞浆核固缩;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改善神经元的受损情况.T2DM认知障碍大鼠海马神经元胞浆出现大量的棕黄色沉积颗粒,高、中剂量组可减少胞浆棕褐色颗粒沉积.结论 荔枝核提取物可明显改善T2DM大鼠认知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高胰岛素血症所致的海马神经元损伤、Aβ沉积及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有关.

    作者:曾媛;包春容;唐勇;刘剑;秦大莲;陈海霞;兰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益气除痰方降低肺癌Caspase6、Lamin B1表达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

    目的 研究益气除痰方对肺癌A549裸鼠移植瘤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6(Caspase 6)及核纤层蛋白B1 (Lamin B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BALB/c裸小鼠40只,将肺癌A549细胞悬液接种于小鼠背侧皮下建立肺癌模型,接种第7天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生理盐水组),顺铂注射液组(0.002 g/kg),益气除痰方低、高剂量组(3.0、6.0 g/kg),联合用药组(3.0 g/kg益气除痰方+0.002 g/kg顺铂),每组8只.中药灌胃,每天1次,连用21 d;顺铂注射液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用7d.干预第22天,处死所有小鼠,测量瘤体质量、体积,并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aspase 6、Lamin B1的表达.结果 益气除痰方高剂量组和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肿瘤质量明显下降,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Caspase 6、Lamin B1的表达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联合用药组与顺铂注射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益气除痰方可抑制小鼠A549肺癌,与化疗药物联用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降低Caspase 6、Lamin B1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李舒;王淑美;杨洋博君;刘启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膜分离技术在痔炎消颗粒制备中的应用

    目的 将膜分离技术应用于痔炎消颗粒的分离纯化,改善水提醇沉工艺耗用乙醇多、生产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的缺陷.方法 以膜通量、干膏收率和芦丁含有量转移率为指标,优化无机陶瓷膜和超滤膜的膜滤工艺.结果 选择孔径为0.2 μm的无机陶瓷膜,温度40 ~50℃,操作压力0.10~0.12 MPa的条件以及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000的管式超滤膜.在温度30 ~ 35℃,操作压力0.30~0.40 MPa的条件下,能够有效减少痔炎消颗粒中的杂质,同时较好地保留有效成分.结论 采用膜分离技术替代痔炎消颗粒的水提醇沉工艺时,既能避免醇沉工艺的缺陷,又能有效地保证产品的质量.

    作者:翟小玲;黎志坚;徐娟;蒋莉娟;许招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肠乐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 研究肠乐胶囊(高良姜、白术、白芍等)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药效学.方法 以番泻叶腹泻模型、蓖麻油腹泻模型和新斯的明肠运动亢进模型观察肠乐胶囊的止泻作用;以新生大鼠乙酸刺激法建立内脏高敏性IBS大鼠模型,观察肠乐胶囊对大鼠肠道敏感性、肠运动以及肠粘膜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肠乐胶囊可明显抑制番泻叶所致的腹泻和新斯的明所致的小肠运动亢进(P<0.05,P<0.01),但对蓖麻油引起的腹泻无效;肠乐胶囊可显著降低内脏高敏性IBS大鼠的敏感性,以及小肠碳末推进率和急性避水应激排便粒数(P <0.05,P<0.01).结论 肠乐胶囊可有效对抗腹泻,降低肠道敏感性,对腹泻型IBS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艳芬;梁万年;江涛;杨超燕;王洁;黄奕曦;唐春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接骨灵贴膏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建立接骨灵贴膏(当归、骨碎补、续断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对接骨灵贴膏中的当归进行定性鉴别;GC法对其中冰片、樟脑、桉油精和水杨酸甲酯的含有量进行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无阴性干扰.冰片、樟脑、桉油精和水杨酸甲酯的回收率(n=6)分别为96.7% (RSD=3.1%)、96.8% (RSD=1.3%)、96.4% (RSD=1.6%)和98.4% (RSD=1.4%).结论 TLC法和GC法能有效监控接骨灵贴膏的质量.

    作者:袁杰;刘道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华猕猴桃果实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对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果实的乙酸乙酯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反相ODS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所得化合物的波谱数据确定其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乙酰氧基-12-烯-28-乌苏酸(1)、2α,3β-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2)、2α,3α-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3)、2α,3α-二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4)、齐墩果酸(5)、乌苏酸(6)、胡萝卜苷(7)、β-谷甾醇(8).结论 化合物1~4为首次从中华猕猴桃果实中分离得到.

    作者:马凤爱;吴德玲;许凤清;张伟;任亚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补肾疗更浸膏对去势更年期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的作用

    目的 研究补肾疗更浸膏对去势更年期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手术摘除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复制更年期综合征模型.模型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片组,坤泰胶囊组,补肾疗更浸膏低、中、高剂量组.末次给药24 h后,腹主动脉取血ELISA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睾酮(T)水平;取下丘脑测定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水平;取双侧子宫称湿重计算脏器指数;于10%甲醛溶液中固定,观察其病理学改变.结果 补肾疗更浸膏可有效升高模型大鼠血清E2 (P<0.05,P<0.01)水平,降低GnRH(P<0.05,P<0.01)、LH (P <0.05,P<0.01)、FSH (P <0.05)、T(P<0.05,P<0.01)水平,有效降低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DA(P<0.05,P<0.01)、NE (P <0.05,P<0.01)、5-HT(P<0.05,P<0.01)、5-HIAA (P< 0.05,P<0.01)水平,并可升高模型大鼠子宫系数(P<0.05),增加子宫内膜厚度(P<0.05).结论 补肾疗更浸膏可通过调节血液性激素与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增强子宫功能,改善去势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与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状态,从而有效稳定机体内环境,改善更年期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缓解更年期症状.

    作者:阳松威;郭建生;王晓倩;刘顶鼎;黄琳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滋肾阴方对去势老龄鼠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目的 探索滋肾阴方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将100只老龄鼠按体质量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预防组和治疗组)、给药组(预防低、中、高剂量组和治疗低、中、高剂量组),选择去势雌性大鼠动物模型作为大鼠形成骨质疏松的模型,预防组术后第7天给药120 d,治疗组术后第90天给药30 d,给药结束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取股骨制作病理切片,观察骨形态学变化和进行骨计量学分析.结果 与模型组对比,给药组血清钙(Ca)、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保护素(OPG)含有量显著升高,血清磷(P)、骨钙素(OCN)含有量显著降低,股骨切片骨小梁平均宽度(Tb.Th)和骨小梁面积百分比(Tb.Ar)数值显著升高,骨小梁分离度(Tb.Sp)数值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给药组骨小梁变粗、变密,骨髓腔较小.结论 滋肾阴方可以改变去势老龄鼠的骨代谢、骨形态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作者:杜楚玲;夏喜;黄英红;张荣华;杨丽;蔡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改善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目的 考察不同时间点给药时,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红参、麦冬、五味子)改善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方法 采用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诱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根据不同给药时间分为8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前10 min给予益气复脉组(益气复脉+10 min),益气复脉-0 min组,缺血后10、20、30 min给予益气复脉组(益气复脉-10 min、益气复脉-20 min、益气复脉-30 min)以及维拉帕米(Verapamil)组,分别在缺血前10 min及缺血后0、10、20、30 min腹腔注射给予益气复脉(1.067 g/kg),以及缺血后20 min给予Verapamil(1.85 mg/kg),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同体积氯化钠注射液.在缺血30 min再灌注24 h后,采用小动物高频彩色超声(US)测定心脏功能,红四氮唑法测定心脏梗死面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心脏病理组织形态学,试剂盒法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结果 益气复脉各时间点给药均可有效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降低心脏梗死面积(P<0.01);一定程度提高心脏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显著降低LDH及CK活性(P<0.05,P<0.01).除益气复脉+10 min组与模型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益气复脉显著改善心肌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减少炎性细胞浸润(P<0.01);益气复脉-20 min组、益气复脉-30 min组与益气复脉其他组相比,LDH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 益气复脉能有效改善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特别是在缺血后20 min和30 min给予更有效.

    作者:郑显杰;庞力智;韩玉潇;李芳;寇俊萍;余伯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延芍利胆片的利胆解痉与胃肠动力作用

    目的 观察延芍利胆片(白芍、延胡索、当归等)对大鼠、小鼠和家兔的利胆解痉与胃肠动力作用.方法 以复方胆通片、曲匹布通片为对照药,采用导管引流与胆囊称重两种方法,观察延芍利胆片对健康大鼠、小鼠胆汁分泌量的影响.采用吗啡致Oddis括约肌痉挛模型,阿托品为对照药,观察该制剂对家兔胆总管括约肌阻抗、括约肌张力以及胆汁流量的影响.以复方胆通片为对照药,观察该制剂对小鼠肠炭末推进率与胃中甲基橙残留率的影响.结果 延芍利胆片能有效增加大鼠、小鼠、家兔的胆汁流量,降低家兔胆总管括约肌阻抗与肌张力,并能降低小鼠的肠推进率,抑制小鼠胃排空运动.结论 延芍利胆片具有良好的利胆解痉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健脾功效.

    作者:余娜;朱克俭;李勇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HPLC法快速测定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

    目的 采用HPLC法,快速测定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指纹图谱.方法 分析采用Waters X-BridgeTM BEHShield RP18色谱柱(4.6 mm×100 mm,2.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2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4μL.检测10批参麦注射液,比较快速测定法与法定标准法的分析结果.结果 快速测定法与法定标准法的相似度基本一致.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可靠,可取代法定标准中的指纹图谱检测法.

    作者:董礼;干建伟;李梅;吴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红花混悬液抗D-氨基半乳糖致大鼠肝细胞凋亡的机理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红花混悬液对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机理.方法 以D-GalN诱导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红花混悬液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肝细胞凋亡及肝组织病理作用变化.结果 红花混悬液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活性,提高血清和肝组织GSH-Px含有量,降低细胞凋亡程度,有效减轻D-GalN所致的肝组织病理改变.结论 抑制肝细胞凋亡是红花抗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娜仁满都拉;白梅荣;桂荣;乌日汉;巴根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丹皮酚对醛固酮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丹皮酚对醛固酮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剂-α(IκB-α)、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室重构的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醛固酮组,丹皮酚低、中、高剂量组,卡托普利组,通过MTT法检测各组成纤维细胞(FBCs)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FBCs中IκB-α、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醛固酮组FBCs活力明显升高(P<0.01).与醛固酮组相比,丹皮酚低剂量组无明显变化(P>0.05),丹皮酚中、高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醛固酮组FBCs中IκB-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醛固酮组相比,丹皮酚各剂量组、卡托普利组的IκB-α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醛固酮组FBCs中MMP9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醛固酮组相比,丹皮酚各剂量组、卡托普利组的MMP9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丹皮酚对醛固酮诱导的FBCs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FBCs中IκB-α蛋白表达,下调MMP9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徐倩;杜超;苏花卫;周晓慧;肖艳红;王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广豆根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

    目的 以广豆根为原料,利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研究其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然后进行抗氧化活性测试.方法 以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提取时间、液料比为考察因素,进行3因素5水平星点试验设计,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广豆根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DPPH法研究纯化前后总黄酮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 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30 min,液料比20∶1 (mL/g).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为12.71 mg/g,与模型预测值相符.而且,纯化前后的广豆根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结论 该工艺简单、可行,而且总黄酮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作者:兰艳素;王爱东;牛江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于毛细管电泳的鹿鞭DNA指纹鉴定方法

    目的 研究基于毛细管电泳的鹿鞭DNA指纹鉴定方法.方法 盐析法提取梅花鹿鞭、马鹿鞭、驯鹿鞭和赤鹿鞭的线粒体DNA,对序列为GAGCGTCGAA的引物进行RAPD扩增,毛细管电泳法分析其产物,再对所得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进行分析.结果 梅花鹿鞭指纹图谱中有9个共有峰,马鹿鞭指纹图谱中有21个共有峰,与驯鹿鞭和赤鹿鞭有明显差异.而且,其相似度均小于0.7.结论 该方法客观、准确、方便,可有效区分梅花鹿鞭、马鹿鞭及其伪品(驯鹿鞭、赤鹿鞭).

    作者:苑广信;李梓僮;张丽华;盛瑜;李洪宇;李坦;孙新;李明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