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定痛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8例

田玉凤;高良;刘英;王荣相

关键词:血管神经性头痛, 定痛汤
摘要:血管神经性头痛(以下简称本病)是常见的内科疾病,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而致的发作性头痛,属祖国医学偏头痛、头风范畴.本病治疗效果差,易反复发作,是一种较顽固的疾病.1997-05~1999-05,我们运用自拟定痛汤治疗本病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48例均经脑血流图检查,结果一侧或两侧脑血管张力增高35例,脑血管供血不足10例,未见异常3例;其中男17例,女31例;年龄<20岁6例,20~30岁24例,30~40岁11例,40~50岁4例,>51岁3例;病程3个月~8.5年,平均4.4年.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25例

    假性球麻痹是中风病常见合并症,患者多伴有吞咽障碍,构音障碍,语言障碍,双侧软腭、咽喉肌、舌肌运动困难,咽反射存在或亢进,吸吮反射阳性.1998-11-25~2000-06-30,笔者运用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25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25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小47岁,大68岁,平均59.4岁;病程短20日,长6个月,平均58.5日;脑梗死20例,脑出血5例.

    作者:陈媛媛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针刺秩边穴治疗急性腰部伤筋疗效观察

    性腰部伤筋,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发生突然的过度牵扯,超过了正常的生理负荷,引起局部损伤的一种疾病.1985~1999年,笔者采用针刺秩边穴治疗急性腰部伤筋12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126例中,男109例,女17例;年龄大63岁,小17岁;程长6个月,短1日.其中工人28例,农民71例,学生5例,其它职业22例.1.2 临床表现有明显外伤史.重者腰部疼痛剧烈,当即不能活动,咳嗽、喷嚏、排便时疼痛加重;轻者尚可坚持工作,但休息后或次日晨起疼痛加剧,甚至不能起床.检查可见腰肌痉挛,重者硬如板状,翻身困难.单侧腰肌损伤,可引起脊柱侧凸、活动受限.一侧或双侧肌肉有明显压痛,压痛点因损伤部位而异.损伤严重者,疼痛可沿肌肉向双侧或一侧下肢放散,一般不超过腘平面.

    作者:李正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芳化清利汤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96例

    我们曾总结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病机及治疗规律,认为本病以湿热为主,芳化清利法有助于本病的恢复[1].为进一步验证其法,1995~1999年,我们运用自拟芳化清利汤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9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96例均按1992-06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病专业组组织专题讨论会制定的分型方案诊断.其中男54例,女42例;年龄15~63岁,多数在15~35岁;病程3日~3个月,<2个月69例,≥2个月27例.平均治疗时间36日.

    作者:代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治疗阳萎368例

    阳萎与阳痿是同义词,后者多见于中医典籍,为中医古籍通借字[1].中医对阳萎的定义是阴茎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能持久,以致不能交合者[2];国际阳萎学会对阳萎作出的定义是性交时阴茎不能有效地勃起,致使性交不满意[3].阳萎是男子常见和重要的性功能障碍之一[4].1988-10~1999-10,我们采用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阳萎3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世赞;林怡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龙蝉抗敏化瘀饮系列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8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龙蝉抗敏化瘀饮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治疗组86例,采用龙蝉抗敏化瘀饮系列方辨证施治,同时结合西药抗过敏、抗感染;对照组57例采用西药抗过敏、抗感染、激素等药物治疗,对顽固病例加用环磷酰胺.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完全缓解率治疗组84.9%,对照组47.4%;总有效率治疗组98.8%,对照组77.2%,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龙蝉抗敏化瘀饮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

    作者:杨宇红;杨景柱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牵引与电脑中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LMD)是临床上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常采用腰部牵引获得一定疗效.1998-02~1999-12,笔者采用牵引与电脑中频治疗LMD 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诊断标准[1] (1)放射性腰腿痛病史,可在咳嗽、大便等腹压增加时加重.(2)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3)腰椎棘旁放射性压痛试验(+).(4)CT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或膨隆.1.2 一般情况根据以上诊断标准,确诊为LMD90例,分为2组.牵引与电脑中频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18~62岁;病程1~6年.单纯牵引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0~56岁;病程6个月~5年.

    作者:王艳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通淋排石冲剂治疗泌尿系结石486例

    1993~1999年,笔者运用自拟通淋排石冲剂治疗泌尿系结石48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486例,男351例,女135例;年龄6~78岁,平均40.2岁;结石大小:直径<1.0 cm 841枚,1~2.0 cm 113枚,>2.0 cm 61枚;结石数量:单发性结石261例,多发性结石225例;结石部位:单肾、双肾结石345例,输尿管结石85例,膀胱结石26例,多部位结石30例;急性发作伴肾绞痛45例,输尿管绞痛38例,有血尿史327例;伴有肾积水128例,合并泌尿系感染64例.

    作者:秦应中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按摩治疗腰椎后小关节紊乱症115例

    1995-05~1999-11,我们用按摩手法治疗腰椎后小关节紊乱症115例,效果明显,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15例中,男80例,女35例;年龄小21岁,大42岁;病程短3 h,长1周.临床特点:以中青年男性、非体力劳动者多见;起病突然,腰痛剧烈,以脊椎后伸及侧弯活动受限明显,甚则不敢呼吸及大声说话;骶棘肌痉挛,棘突偏歪,多以L4-5或L5S1棘突旁开1.5~2 cm处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阴性.

    作者:吕士金;张立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地蛇洗剂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痒症86例

    1996~1998年,我们自拟地蛇洗剂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痒症8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86例中,男35例,女51例;年龄6~16岁26例,27~50岁31例,>50岁29例.1.2 诊断标准 主症:肛门瘙痒,夜间阵发性加重.检查:肛门皱襞肥厚,皮肤湿润、破溃和血痂,色素减退或沉着.病程长者可见苔藓样湿疹样改变.

    作者:苏尚先;芶祯学;刘雪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加减平胃散治疗大便不成形56例

    大便不成形是临床常见的现象和/或其它疾病伴随的症状.由脾虚所致的大便不成形在临床较为多见.患者大便检查均为正常,故易被患者和医生所忽略,在临床上也多不被重视,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易影响机体各脏腑功能,导致阴阳失衡,气血紊乱.1996~1999年,我们对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大便不成形,均采用加减平胃散进行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彩丽;尹爱兵;张晓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迅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32例

    1991-01~1997-12,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32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对照比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所有病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治疗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38~72岁,平均54.4岁;肝炎后肝硬变25例,酒精性肝硬变2例,原因不明肝硬变5例;初次出血19例,2次及2次以上出血者10例,脾切除加断流术后3例.对照组28例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36~70岁,平均52.3岁;肝炎后肝硬变20例,酒精性肝硬变3例,原因不明肝硬变5例;初次出血者25例,2次及2次以上出血者3例.

    作者:余家盘;张锡珊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8例

    1993~1998年,我们运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8例,与西药柳氮磺胺吡啶和泼尼松联合应用治疗62例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诊断标准1.1.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高等医药院校<内科学>教材[1]和文献[2].1.1.2 中医诊断标准脾胃虚弱兼湿热内蕴证、脾肾阳虚兼气滞血瘀证辨证标准参照文献[2].1.2 一般情况共观察130例,分为2组.治疗组68例中,男46例,女22例;平均年龄(26.1±4.2)岁;病程2~6年,平均(2.9±1.2)年;对照组62例中,男42例,女20例;平均年龄(26.4±4.1)岁;病程2~5年,平均(2.8±1.1)年.

    作者:熊初利;曾日古;熊初英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野生动植物入药受限应及早应对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中华肝灵胶囊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白蛋白和γ球蛋白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变时显著异常.因此我们用HA、LN、CⅣ、白蛋白和γ球蛋白作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指标,观察中华肝灵胶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变的疗效.1 一般资料54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例中,男18例,女9例;平均年龄(42.7±12.63)岁;其中慢性肝炎12例,肝硬变15例.对照组27例中,男20例,女7例;平均年龄(41.34±36.23)岁;其中慢性肝炎12例,肝硬变15例.

    作者:陈凯红;钱兴南;张波;姚上志;张英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伤寒论》恶风恶寒症状辨析

    恶风与恶寒是很常见的自觉症状,<内经>中就有描述.风邪与寒邪虽然经常相提并论,但恶风与恶寒却是感觉不同、表现不同、所提示的病理意义亦不同的两个必须加以分辨的症状,<伤寒论>中论述甚多,并以此二者作为诊断的重要指标,来分辨性质不同的证候,进行迥然不同的治疗.但后世对此分辨不够严谨,甚至认为恶风、恶寒只是轻重分别而已,因此,笔者就<伤寒论>范围,对恶风、恶寒从症状表现、证候性质方面进行辨析与讨论.

    作者:边玉麟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疏肝活血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66例

    1990~1998年,我们运用自拟疏肝活血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6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均为女性,年龄22~30岁24例,30~45岁42例;未婚3例,已婚63例;病程短1个月,长5年.1.2 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外科学>[1]诊断标准:①乳房胀痛,有周期性,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②乳房肿块,扪查时感肿块呈片块状或结节状,质韧而不硬,与皮肤和深部组织之间无粘连而可被推动,但与周围组织的分界并不清楚;③病程较长,发展较慢,有时可有乳头溢液等表现.本组病例均除外乳房纤维瘤及乳癌.患者服药前后全部经红外乳腺诊断仪检查,以对比肿块大小.

    作者:李王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针刺列缺治疗产后尿潴留30例

    1996~1999年,笔者单纯针刺列缺治疗产后尿潴留3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产后尿潴留30例,年龄大32岁,小22岁;经产妇10例,初产妇20例;行导尿术26例,未行导尿术4例;病程长4日,短12 h.

    作者:欧锋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预防肝性脑病发生发展的护理

    肝性脑病是肝硬变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治疗护理工作量大而复杂.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肝硬变患者的护理重点放在预防肝性脑病发生发展这一环节上.现将我们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996-04~1999-10,我科共收治肝硬变并发腹水21例,其中1例住院2例次,共22例次;男15例,女6例;年龄32~83岁,中位年龄46岁.患者入院后均经肝功能、乙肝5项、肝胆脾B超做出诊断.乙型肝炎后肝硬变20例,肝癌合并肝硬变1例.按肝性脑病的分类标准,前驱期8例,昏迷前期6例,昏睡期7例,入院时没有昏迷期患者.

    作者:蒙剑敏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利胆活血汤治疗慢性胆囊炎48例

    1996~1999年,笔者运用利胆活血汤治疗慢性胆囊炎4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19~66岁,平均40岁;病程1~5年17例,>5年31例.临床表现:右胁肋或右上腹胀痛反复发作,常于进食油腻食物后加剧,其中疼痛向右肩胛部放射者21例,伴口苦者32例,伴大便秘结者28例,伴呕吐者8例,伴恶寒发热者15例,伴有胆囊结石者10例.经B超检查均具有胆囊壁增厚、模糊和后壁回声差的共同特点.

    作者:李学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