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
杨牧祥教授、主任医师是全国名老中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随师学习,亲聆教诲,深感老师医理博大精深,辨证用药独特多变,现撷其医案3则,简介如下.
作者:李进龙;田元祥;于文涛;张素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 药名相似但作用来源均不同的药物鉴别1.1 黄连、胡黄连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的根茎,其性味苦寒,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品.主治多种湿热病证,如湿热病疾、湿热黄疸等.又可治温热病热毒炽盛的壮热、心烦、热入心经的神昏及多种热毒感染之证.而胡黄连则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的根茎.但本品为清虚热药,能退虚热、除疳热.适用于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盗汗及小儿的疳积发热之证.
作者:李同琴;田质芬;曹丽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痤疮多见于15岁~30岁的青年男女,女多于男,主要是肝火、肺火、胃火郁结面部不能散发而形成.笔者用大枫子油外搽面部结合内服中药(辨证分为湿热型、血热型、肺热型、胃火型、肝火型5型)治疗痤疮100例,疗效满意.
作者:高志海;曹培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杨牧祥教授从事医教研工作40余年,擅长治疗内科疑难病证.从跟师以来,深感其治疗胃脘病证经验丰富,临床疗效显著.现将杨师治疗胃脘病证的临床经验简介如下.
作者:田元祥;李进龙;于文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急性脑血管病早期应激性血糖增高临床报道很多,但血糖、血脂与中医辨证关系的报道较少,笔者观察本院1996年-2001年10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中医辨证分型,发现一些规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焦世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风疹(rubella)为儿童、成人临床的常见病.现代医学认为风疹为感染风疹病毒后形成抗体-病毒复合物导致的一种炎症反应.主要经飞沫传播,可在一定范围内流行.对妊娠期妇女危害大,怀孕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后,可引起死胎、流产或先天性风疹综合症.
作者:张再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 问题的提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高死亡率恶性肿瘤之一.治疗以早期手术为首选.辅以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放疗、无水酒精注射和中医药配合治疗等.然因肝癌恶性程度高,发展变化快,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发展到中晚期,因其肝功能和体质状况较差,难以耐受手术或放疗化疗.80年代以来,国内外普遍开展了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即将治疗介质直接经动脉置于肝脏组织内,使局部的药物浓度较静脉给药或口服高10~30倍,导致肿瘤坏死、脱落,而不损伤周围正常肝组织.介入治疗是目前中晚期肝癌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但是一般化疗药物使用后对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且抗癌药物剂量越大,毒副反应则越大,多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肝功能损害等.由于中晚期肝癌多伴有肝储备功能不良,代偿能力较低,传统介入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满意.因此,开发出具有抗癌、保肝、低毒的介入治疗制剂是十分有意义的.中医药在防治肝癌方面有长期的实践积累.许多中药同时具有抗癌、低毒和提高肌体免疫力等优点.因此,如何运用中医传统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建立新的中药介入研究思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研究课题.
作者:张博生;胡传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丹栀逍遥散是(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甘草、生姜、薄荷)主治肝郁血虚,手足心热和骨蒸潮热;或月经不调、尿黄腹痛等肝脾不和之证的方剂,临床中只要病机相同,而病不同,均可用此方治疗,而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新美;李晓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的关节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慢性退行性炎症,好发于50岁左右,女性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是较为常见的中老年疾病.本病病程较长,在临床以肩关节周围剧烈疼痛、昼轻夜重、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患者常因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等原因影响日常生活,使生存质量下降.虽然部分肩周炎患者可自行痊愈,但时间长,痛苦大,功能恢复不全.笔者自1999年以来,运用针灸疗法中的温针灸治疗肩周炎5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继军;董进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考察脑泰营养素对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选择中风后遗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泰营养素,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功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脑泰营养素可明显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加强康复训练的疗效.
作者:钱士明;姚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复方通塞脉片组方药材的不同提取方法,并优选出佳提取工艺. 方法:分别以总黄酮、总皂苷的含量为指标,考察药材单独提取后混合及混合提取对指标性成分煎出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佳的提取工艺.结果:药材混合提取对总黄酮、总皂苷的煎出率高于单独提取后混合,并且2种提取方法对总皂苷的提取得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以药材混合提取,提取的佳工艺为7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
作者:李伟东;狄留庆;羊亚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柿叶对早孕和中孕大鼠药物流产子宫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妊娠大鼠灌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不完全流产模型,观察柿叶对该模型子宫出血量的影响.结果:柿叶可减少妊娠大鼠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模型的子宫出血量.结论:柿叶对早孕和中孕大鼠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作者:王树松;宗文萍;徐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中医皮肤病学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总结,以断代研究为重点,以医家及其著作为具体素材,阐明了汉以前皮肤病学的发展,主要从实践经验的积累及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两个方面来论述.
作者:安贺军;李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子午流注针法属于现代时间生物医学的一部分,其理论基础为天人相应、经络气血流注、候气逢时.但亦存在一些缺憾:子午流注针法与辨证论治、因人而异、腧穴穴性的不统一性、经脉理论的不可靠性、气血流注的唯一性与开穴多样性的矛盾、时间误差的必然性、癸日开穴问题、合日互用气血流注是否完全相同等8个问题.
作者:王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清热解毒颗粒是由金银花、连翘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泻火等作用,用于治疗感冒等病证.为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香萍;高保栓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庞春景主任医师为全国名老中医,1966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从医数十载,临床经验颇丰,尤善治疗肾脏疾病.笔者有幸亲聆教诲,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李彦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自1957年Petrogrand和Mastomarine首次报道长期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索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以来,随着激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steraid-induced avascularnecrosis of femoral head,SANFH)逐年增多,并占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首位.而且随着对SANFH发病机理和手术治疗缺陷的不断认识,药物防治SANFH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现将SANFH中西药物防治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田伟明;王文智;徐国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观察金宏声颗粒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咽炎的疗效.方法:将门诊急性咽炎患者258例,随机分为冲服组与含咽组2组;其中冲服组126例,含咽组132例;2组均以金宏声颗粒,采用相同剂量,不同用药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含咽组痊愈52.3%,显效38.6%,有效6.1%,无效3.0%,总有效率为97.0%;冲服组痊愈34.1%,显效35.7%,有效16.7%,无效13.5%,总有效率86.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含咽组优于冲服组.结论:含咽法比冲服法临床症状改善快,局部体征减轻或消除亦快.
作者:贾春芒;于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医眼科学是中医学的一部分,因其专业性强且现代眼科学发展又很快,单凭中医的辨证论治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所以作为医、教、研于一体的眼科工作者,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发展中医眼科学,推进中医眼科学的现代化,笔者不断努力与探索,在中医传统理论的前提下,善于借鉴其他学科来阐明、论证、启发自我,总结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中医眼科教学方法,愿与同道共同探讨.
作者:白世淼;秦杏蕊;张若甲;贾海波;董旭;张雪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阎艳丽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30余年,学验俱丰.在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中注重处方遣药必须遵循中医之理.笔者随其临床,颇受启发,现将其经验简介如下.
作者:宋晓宇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