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坤;刘启泉;李博林;董林林;吴云楚;张晓利;苏君
目的 观察肾康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微炎症状态及水通道蛋白2(AQP2 )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3期CRF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肾康片治疗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康片口服,疗程2 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11%优于对照组(71.87%),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BUN、CREA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HGB明显升高(P<0.05或P<0.01),但治疗组BUN、CREA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贫血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IL-6、NF-κB、AQP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但治疗组上述指标下降更显著(P<0.05或P<0.01).结论 肾康片对CRF患者有肯定疗效,其作用机理与改善CRF患者微炎症状态、纠正水液代谢紊乱有关.
作者:李小会;雷根平;潘冬辉;苏衍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当归、白芍、藤梨根、瓜蒌、茯苓等)对实验性胃癌前病变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把100只大鼠随机分成为A(空白)组、B(模型)组、C(中药大剂量)组、D(中药小剂量)组、E(阳性对照)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配合饥饱失常诱导造模.造模后A组正常喂养;B组予蒸馏水灌胃;C组按30 g/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混悬液灌胃;D组按20g/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小剂量混悬液灌胃;E组将胃复春混悬液灌胃.测定胃组织PCNA及RegⅠ的表达量.结果 (1)PCNA的表达量: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小剂量组与胃复春比较,能明显降低PCNA的表达水平(P<0.05).(2) RegⅠ的表达量: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组与胃复春组比较,能明显降低RegⅠ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可能通过降低PCNA及RegⅠ的表达的影响,逆转胃癌前病变.
作者:王志坤;刘启泉;李博林;董林林;吴云楚;张晓利;苏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乳香-没药水提液(汤液)理化性质与化学成分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汤液的理化参数(电导率、盐度、浊度、黏度、pH值);采用UPLC-MS/MS分析汤液中的化学成分组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汤液的理化参数与化学成分的柏关性进行分析,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 汤液中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其含有量变化影响着汤液的浊度、黏度等理化参数;其中五环三萜酸酯类化合物与汤液的浊度呈显著正相关,倍半萜类化合物与汤液的黏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为深入研究乳香-没药配伍协同增效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作者:陈婷;宿树兰;钱叶飞;尚尔鑫;朱华旭;段金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复方香菊颗粒的研制及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复方香菊颗粒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有效成分,浓缩制成颗粒,随机设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试验采用双盲法进行,对退热时间、起效时间、痊愈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治疗组病例39例,总有效率为94.87%,平均退热时间1.50 d,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制剂工艺简单,性能稳定,质量易于控制,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张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疆准噶尔乌头中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方法 采用X Bridg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三氯甲烷(浓氨水调节pH为10.62)(70∶30∶2)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0 mL/min,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为235nm.结果 准噶尔乌头中含有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相对于已有法定药材标准的川乌药材而言,准噶尔乌头中乌头碱质量分数较高,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质量分数较低.结论 准噶尔乌头中乌头碱质量分数较高,具有抗炎镇痛等药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赵翡翠;何强;李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重楼中的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合药理模型筛选具有抑制血管生长活性的成分.方法 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和硅胶柱层析法进行提取分离;利用1HNMR、13CNMR、13CNMR-APT、MS、IR、UV确定其化学结构,并且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进行活性筛选.于鸡胚发育的第7天,将加药后的明腔海绵载体加于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孵育2d后,固定鸡胚绒毛尿囊膜,取出观察.结果 从重楼中分离得到了4个甾体皂苷类成分,分别为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Ⅴ和纤细薯蓣皂苷.通过活性筛选发现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纤细薯蓣皂苷3组鸡胚尿囊膜的小血管数目均小于空白组,其中重楼皂苷Ⅰ经统计分析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重楼皂苷Ⅰ具有抑制血管生长的活性.
作者:毕葳;沈葹;王鹏龙;李强;雷海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益气化瘀化痰养阴方剂对主要以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肝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益气、化瘀、化痰、养阴单剂与合剂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评价.方法 将1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肝纤维化模型组、益气组、化瘀组、化痰组、养阴组、合剂组各20 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实验组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低蛋白高脂饮食+酒精饮料的方法制备肝纤维化模型.模型成功后,根据组别分别灌服生理盐水、益气的黄芪白术饮、化瘀的川芎姜黄饮、化痰的半夏海藻饮、养阴的鳖甲白芍饮和上述8药合煎的具有益气化瘀化痰养阴作用的合剂.于12周末,进行心脏灌注.通过Masson三色胶原染色和电镜以观察肝组织结构的变化,采用RT-PCR及Westem Blot方法观察各组TGF-β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益气、化瘀、化痰、养阴单剂均有效降低肝组织内纤维化程度也可以降低大鼠肝组织TGF-β1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在单剂治疗中,与其它3组相比,益气组疗效差(P<0.05),养阴组疗效好(P<0.01),化瘀与化痰两组差异不大(P>0.05).与单剂相比,合剂更能有效降低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降低TGF-N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 单剂治疗都可以降低肝组织内纤维化程度,但也有程度差异;合剂更能够明显降低肝组织内纤维化程度,说明益气化瘀化痰养阴法对肝纤维化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作者:李艳;曹文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优化三黄散瘀巴布剂中大黄与黄芩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方法,溶剂用量、含乙醇量、提取次数及提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以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黄芩苷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结合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黄芩苷转移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2:0.12:0.12:0.12:0.12∶0.4)优化大黄与黄芩的提取工艺.结果 优选的工艺为用10倍饮片量的6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 该提取工艺方法科学、稳定、可行,可用于制剂生产.
作者:尹华;章建华;许丛辉;刘云飞;王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大孔树脂结合梯度高速逆流色谱法从巫山淫羊藿粗提物中制备双藿苷A和朝藿定C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法预处理得到巫山淫羊藿粗提物,以二氯乙烷-甲醇-水(4∶4.5∶2,V/V)体系的上相做固定相,下相做流动相,用梯度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其主要成分双藿苷A和朝藿定C,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从1.5g巫山淫羊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双藿苷A (458 mg)和朝藿定C(321mg),经HPLC法分析,其纯度分别为95.2%和93.8%.结论 该法简单有效,可提高淫羊藿黄酮的分离效率.
作者:谢娟平;孙文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复方桔梗麻黄碱糖浆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对盐酸麻黄碱、远志及桔梗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盐酸麻黄碱进行测定,采用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含0.1%三乙胺)(5∶95),检测波长为210 nm.采用氮测定法对处方中的氯化铵进行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定量测定中盐酸麻黄碱在40.94 ~1637.6 n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1.6%,n=9).氯化铵的平均回收率为102.0%(RSD为0.3%,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能准确可靠的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重复性好,可作为复方桔梗麻黄碱糖浆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毛丹;许勇;陆继伟;王柯;季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连片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4.6 mm ×250 mm,5μm),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225 nm,柱温30 ℃.结果 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线性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7584~3.792 μg(r=0.9999),0.7488~3.744 μg (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98%(RSD为1.62%,n=6),95.04%(RSD为2.66%,n=6).结论 本法简单、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香连片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谢友良;刘常青;童玉林;李生梅;蒋东旭;赖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观察复方夏天无片联合西药治疗雷诺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夏天无片;对照组23例,口服尼群地平片、潘生丁片治疗;两组各自连续治疗一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0.9%,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极显著性临床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联合西药治疗雷诺氏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作者:焦江;居来提;王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祖师麻止痛喷雾剂(黄瑞香、丁香、肉桂、生姜、薄荷脑、樟脑)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气滞血瘀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研究设计,将120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n=60)采用祖师麻止痛喷雾剂,对照组(n=60)采用五松肿痛酊外用.结果 主要评价指标VAS疼痛评分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疼痛开始缓解时间、VAS开始低于3分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ITT分析与PP分析的结论一致;次要评价指标中临床总有效率为98.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16%,对疗效的评价,结果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安全性评价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祖师麻止痛喷雾剂是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的速效、安全的外用制剂.
作者:段华;母发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夏桑菊颗粒(夏枯草、桑叶、野菊花)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夏桑菊颗粒中的迷迭香酸和蒙花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迷迭香酸和蒙花苷分别进行定量测定,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 μ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进样体积10μL,检测波长329 nm,流动相分别为20%乙腈-80%水(含1.0%醋酸)和25%乙腈-75%水(0.5%磷酸)等度洗脱.结果 薄层鉴别均斑点清晰,阴性对照元干扰;定量测定中迷选香酸进样在0.22 ~8.8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08%,RSD为1.75%.蒙花苷在0.101~2.0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2.01%,RSD为0.48%.结论 所建立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林丽美;许招懂;姚江雄;刘菊妍;李春;王智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苦参及山豆根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鹰爪豆碱、N-甲基金雀花碱、野靛碱等主要生物碱的镇痛及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等实验动物模型,研究化合物抗炎镇痛的活性.结果 苦参碱、槐定碱镇痛作用相对较强;氧化苦参碱、槐果碱、鹰爪豆碱对耳肿胀抑制明显;苦参碱、槐杲碱、槐定碱能明显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 大部分苦参碱型生物碱具有一定程度的镇痛抗炎活性,而金雀花型及鹰爪豆型生物碱活性较弱,同时毒性较强.
作者:钱利武;戴五好;周国勤;王丽丽;汪海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地黄饮子(熟地黄、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等)对缺血缺氧损伤海马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机制.方法 将培养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药物保护组;其中,损伤组采用Na2S2O4 I mmol/L加低糖作用3h;药物保护组在加入损伤因素同时加入不同浓度含地黄饮子血清.通过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含有量(LDH),采用MTT法测定脑海马神经细胞存活率,利用线粒体内琥珀酸脱氢酶(SDH)含有量来分析地黄饮子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的有效浓度;测定缺血缺氧损伤下海马神经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与丙二醛(MDA)含有量.结果 含地黄饮子血清与空白血清比例在1∶3~3∶1之间,均对缺氧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降低损伤细胞LDH释放,细胞膜损伤程度减轻.MTT值不同程度升高,提示细胞活力状态提高、细胞能量代谢过程有所改善;地黄饮子可以保护缺血缺氧环境中海马神经细胞内SOD的活力,降低MDA的含有量,而且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地黄饮子对缺氧损伤脑海马神经细胞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李子军;刘春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JNK信号通路对左归丸(熟地、菟丝子、川牛膝、龟甲胶、鹿甲胶、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含药血清干预MC3T3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选用JNK特异抑制剂SP600125,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SP600125组、左归丸组、左归丸加SP600125组、倍美力组、倍美力加SP600125组.孵育48 h后,采用PNP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ALP蛋白表达水平;孵育7 d,采用改良钙钴染色法检测ALP活性;孵育14 d,采用茜素红染色法测定矿化沉积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左归丸组显著促进MC3T3成骨细胞分化,明显上调ALP蛋白表达水平(P<0.01);与左归丸组比较,左归丸加 SP600125组孵育48 h对ALP活性及蛋白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对抗左归丸含药血清对孵育7 d的ALP活性和孵育14d的矿化结节的促进作用(P<0.01).结论 左归丸含药血清可能部分通过JNK信号通路干预MC3T3成骨细胞分化,在分化末期尤其依赖JNK通路.
作者:刘立萍;任艳玲;李然;王智民;蒿长英;宋囡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药有效成分黄芩苷对白念珠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测白念珠菌细胞凋亡的形态;Rh123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变化;DHR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结果 1000,100 μmol/L的黄芩苷能诱导白念珠菌细胞核固缩与碎裂,并降低白念珠菌MMP;1000,100,10 μmol/L的黄芩苷均能提高细胞内ROS水平.结论 黄芩苷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白念珠菌凋亡.
作者:冯鑫;汪长中;汪天明;徐振华;韩宁;程惠娟;官妍;王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佛波醇酯类化合物为巴豆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能够引起炎症、诱发肿瘤,同时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对巴豆中佛波醇酯的分离和分析方法、衍生物的合成以及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巴豆的合理利用以及佛波醇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王磊;刘振;高文远;张静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通过查阅文献,考证消风散中的胡麻与清燥救肺汤中的胡麻仁.结果发现消风散中含胡麻的有3首同名异方;清燥救肺汤含胡麻仁有1方.并确认在消风散中应使用亚麻子、清燥救肺汤中应使用黑芝麻.
作者:张志国;杨磊;吴萍;谭元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