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正念冥想训练的心理护理干预在尿道下裂患儿中的应用

王媛;刘春兰;吕孝娜;姜绪荣;戴敬娟

关键词:正念冥想, 尿道下裂, 患儿, 疼痛,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正念冥想训练的心理护理干预在减轻学龄期尿道下裂患儿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行尿道下裂Ⅰ期尿道成形术的40例学龄期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术后出现疼痛且面部表情量表(FPS-R)评分≥4分时遵医嘱应用药物镇痛;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正念冥想训练的心理护理干预,术后出现疼痛时应用正念冥想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PS-R评分、血压、心率,术后3 d内各时间点疼痛程度,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2 h的FPS-R得分、心率和血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 d内各时间点FPS-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正念冥想训练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切口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4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对照组,接受乳腺癌术后常规护理;选取2018年1~7月5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癌因性疲乏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缓解乳腺癌术后患者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冯丽灵;邓艳娟;徐晓艳;郑思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3种复声方式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3种复声方式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7年1月行全喉切除术及术后发音重建的88例患者按照术后复声方式将患者分为食道语组16例、电子喉组44例及小喇叭组28例,术后复声8个月后采用客观及主观方法评定复声效果,并采用改良版头颈癌生活质量量表(HNQOL)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食道语组及小喇叭组患者在清晰程度、响度、总分等主观评分方面显著优于电子喉组(P<0.05),食道语组在音色方面的评分优于其他两组(P<0.05);电子喉组及小喇叭组在长发音时间及一口气音节数方面显著优于食道语组(P<0.05);食道语组与小喇叭组在音量、清晰程度等方面评分均显著优于电子喉组(P<0.05),食道语组在社会交往、娱乐工作及嗅觉等方面评分优于电子喉组及小喇叭组(P<0.05).结论:3种复声方式均有其优缺点,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进行复声方式的选择.

    作者:邱洁华;陈岳霞;刘增琼;林奕铮;郭植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ERAS组在此基础上加入ERAS理念,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水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护理可促进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毛平;陈冬梅;祝明秋;赵会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早期护理干预联合早期饮水疗法预防产后尿潴留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联合早期饮水疗法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尿潴留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9月阴道分娩符合条件的产妇150例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联合早期护理干预;选取2016年10~12月阴道分娩符合条件的产妇150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饮水疗法.比较两组产妇首次排尿时间、排尿有效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妇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联合早期饮水疗法,可缩短首次排尿时间,提高排尿有效率,有效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萧桂冰;张翠琼;陈健飞;何桂华;刘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音乐疗法在眼科美容整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眼科美容整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眼科美容整形手术的1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音乐疗法进行干预治疗.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较对照组更加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联合常规护理应用于眼科美容整形手术患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廖燕秋;廖敏如;蔡钰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合并脾功能亢进行脾动脉栓塞术联合经腹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临床护理

    脾功能亢进是肝硬化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脾大、血细胞减少、骨髓造血功能增生,可出现贫血,感染和出血倾向,患者手术耐受力较差,风险较大.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PSE)是经股动脉选择性插管到脾动脉,注入栓塞剂,阻断脾脏的部分血供,使部分脾脏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达到部分脾脏切除的目的[1]. PSE引起部分脾实质栓塞、坏死,使脾体积缩小,削弱了脾脏吞噬和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并可使脾内血管床减少,血细胞潴留减少,从而使外周血细胞计数升高,同时还保留部分脾脏的免疫功能,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2]. 但术后并发症多,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整体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2018年7月,我科收治1例子宫肌瘤合并脾功能亢进、肝硬化的患者,给予脾动脉栓塞术后行经腹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经治疗和相应护理后痊愈. 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亭;许芸芸;孙秀梅;王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胸痛急救护士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胸痛急救护士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将胸痛中心收治的493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有无胸痛护士的参与分为观察组242例和对照组251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分诊、FMC2B、首份心电图、D2B、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Ridit检验,观察组满意度等级和总体疗效等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预检分诊设置胸痛护士作为第一反应者并贯穿整个急性心肌梗死PCI手术绿色通道,可以显著缩短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泽华;唐邵辉;谢红珍;徐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Teach-back法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Teach-back法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7年4~6月40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传统健康教育;将2017年7~9月40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Teach-back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时、治疗24 h NR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知识和自我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SAS评分低于入院时(P<0.01).结论:Teach-back法能有效提高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疼痛症状.

    作者:黄淑华;热衣拉·买买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个体化血压管理在降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过度灌注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体化血压管理在降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过度灌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年4月~2011年6月150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1年7月~2016年9月146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个体化血压管理.比较两组过度灌注发生率及监护室监护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过度灌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监护室监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术后过度灌注的发生率与血压控制密切相关,加强血压管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血压管理措施,可减少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过度灌注的发生,缩短患者在监护室监护时间.

    作者:谭颜华;杨春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耳鼻喉疾病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耳鼻喉疾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耳鼻喉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耳鼻喉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耳鼻喉疾病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春莲;施海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SPD助力手术室耗材精细化管理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用耗材层出不穷,手术用耗材不断更新,为外科手术治疗的创新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 手术耗材品种多、规格多、用量大、出库量大、管理难度大,如何系统化、规范化和智能化地对手术室耗材进行有效管理,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是手术室管理者面对的重要课题[2-3].

    作者:魏鸿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体位护理联合导乐仪在胎头位置异常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联合导乐仪在胎头位置异常产妇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提高分娩质量.方法:将2016年5~10月的115例胎位异常分娩产妇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4月的115例胎位异常分娩产妇分为观察组,采用体位护理联合导乐仪无痛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矫正胎位异常有效率、临床分娩方法、妊娠结果、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妇分娩时镇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和产程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护理联合导乐仪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矫正胎位异常,提高分娩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昆;熊怡;曹丽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在冠心病介入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在冠心病介入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4月106例冠心病介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血脂指标,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评分;中文版8项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干预3个月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3个月后较干预前,两组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AHSMSR、MMAS-8、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同期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干预措施能显著改善冠心病介入患者的血脂水平、生存质量,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静;黄峥;职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手术室支持保障系统的建立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群众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也越来越高,各家医院的就诊人群不断增加,经常出现医院门诊人满为患的现象.随着住院手术患者的增多,给医院手术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手术室的高效运营已成为综合性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 因此,建立手术室规范的支持保障系统是提高手术效率、保障手术安全的前提.

    作者:颜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内热针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内热针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0例慢性软组织疼痛患者在进行内热针治疗前后给予护理干预,包括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配合,记录治疗前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热针治疗,1周治愈率为26.67%,总有效率为92.67%(55/60);2周治愈率为41.67%,总有效率为95.00%(57/60).治疗中、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治疗护理给予肯定,满意度较高.结论:对内热针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患者给予有效护理配合,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和防止并发症发生.

    作者:黄莉红;王梅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照顾者应用希望理论认知干预对脊柱损伤截瘫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照顾者应用希望理论认知干预对脊柱损伤截瘫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脊柱损伤截瘫患者按入组序号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照顾者出院后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照顾者希望认知干预,比较两组照顾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患者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研究组干预后总体健康、活力、情感功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总体健康、躯体疼痛、活力、情感功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照顾者应用希望理论认知干预有助于改善脊柱损伤截瘫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丛波;郑田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改良认知行为干预在肿瘤脊柱转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认知行为干预在肿瘤脊柱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肿瘤脊柱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改良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3、6个月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缓解肿瘤脊柱转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不良情绪.

    作者:魏敏;陈园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多维度健康教育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维度健康教育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择期行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维度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后健康行为评分、相关健康知识知晓水平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行为、手术相关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度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和健康行为水平,融合护患关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春梅;张硕梅;黄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人工气道标准化管理效果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人工气道标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10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50例采取人工气道常规管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55例采取人工气道标准化管理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开展标准化管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病死情况的发生,缩短ICU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方政晗;姚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以照护经验为导向的预见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和情感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照护经验为导向的预见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和情感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42例阴道分娩产妇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将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阴道分娩产妇分为研究组,在传统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以照护经验为导向的预见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并记录产后出血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产妇在分娩前和分娩后2 d负性情绪进行测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产妇中引入以照护经验为导向的预见干预,能改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改善其情感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盈;孙芳;朱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