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冰;王莹;周礼青;周英;赵致;罗春丽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方法 大鼠灌胃给予咽炎合剂(金银花、射干、山豆根、甘草和陈皮),血浆样品经叔丁基甲醚萃取,以槲皮素为内标,使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4%醋酸溶液(A)-甲醇(B),B泵的比例0 ~ 40 min从10%上升到80%,检测波长350 nm;结果 血浆中绿原酸在0.5 ~ 10 g/L、木犀草苷在0.1 ~ 2.5 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大鼠灌胃咽炎合剂后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呈药动学非房室模型.结论 所建方法适合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沈熊;梁健;杨春欣;吕迁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驱虫斑鸠菊的化学成分.方法 驱虫斑鸠菊醇提物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反复柱层析、分离纯化,用有机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甘草素(1)、异甘草素(2)、紫铆亭(3)、紫铆花素(4).结论 化合物1~2均为首次从驱虫斑鸠菊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蔡良谟;霍仕霞;林娟;吴培培;闫明;凯赛尔·阿不都克热木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银翘解毒丸的特征图谱,从整体评价银翘解毒丸质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4.6mm × 250 mm);DAD检测器;柱温30℃;甲醇和0.2%磷酸为流动相,1 mL/min的体积流量梯度洗脱,对银翘解毒模拟丸进行特征图谱测定.采用中药指纹图谱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建立模拟丸的特征图谱,在此基础上探索银翘解毒丸样品的特征.结果 银翘解毒模拟丸特征图谱有14个共有峰,其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中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0.1%,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3.15%.模拟丸的图谱相似度较好,银翘解毒丸样品的图谱存在较大差异.在已建立特征图谱基础上,归属了3个特征色谱峰及1个组峰作为金银花、牛蒡子、连翘、甘草四味药材的样品特征峰.结论 方法重复性较好,为进一步控制银翘解毒丸质量提供研究基础.
作者:罗曼;周兰;申璀;熊慧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金匮肾气丸(山茱萸、牡丹皮、车前子、地黄等)中马钱苷、芍药苷、毛蕊花糖苷和丹皮酚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Thermo 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乙腈-0.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0~17 min,237 nm; 18 ~ 25 min,233 nm; 25 ~ 40 min,330 nm; 40 ~ 55 min,275 nm.结果 根据回归方程,4种成分线性范围分别为马钱苷0.075 6 ~ 0.945 5 μg,r=0.999 7;芍药苷0.1070~1.338 1μg,r=0.999 9;毛蕊花糖苷0.153 0~1.912 7 μg,r=0.999 8;丹皮酚0.129 4~1.617 5μg,r=1.000 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马钱苷99.2%,RSD为0.44%(n=6);芍药苷99.0%,RSD为0.84%(n=6);毛蕊花糖苷99.2%,RSD为0.37%(n=6);丹皮酚99.6%,RSD为0.28%(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金匮肾气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林;刘广桢;尹宁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优选玄参的佳蒸制中试工艺.方法 以浸出物、哈巴俄苷、5-羟甲基糠醛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浸泡时间,蒸制时间及干燥温度3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对玄参佳蒸制中试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佳蒸制工艺为浸泡30 min,蒸制2 h,95℃干燥.结论 优选得到的玄参中试蒸制工艺稳定合理,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作者:曹岗;季金玉;丛晓东;张云;蔡宝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大孔树脂对灰树花子实体多糖酶解液色素的吸附.方法 对比HPD 400、AB-8、S-8、D3520、D201、DA201-C等树脂对灰树花子实体多糖酶解液中色素的脱除率、树脂的静态吸附动力学特性及树脂用量对色素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的影响,筛选出理想树脂,研究料液pH值、初始多糖质量浓度、吸附温度及洗脱剂体积分数等因素对色素吸附和解吸的影响.结果 S-8树脂为适宜,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树脂用量为40 g湿树脂/L酶解液,料液多糖质量浓度控制在4.0 mg/mL,pH 7~8,吸附温度40℃,180 r/min振荡150 min,色素脱除率可达89.5%,多糖保留率为87.9%.采用质量浓度为30%、用量为10 mL/g湿树脂的乙醇对树脂进行再生,色素和多糖解吸率都在90%以上.结论 S-8树脂是脱除灰树花子实体多糖酶解液中色素的理想树脂.
作者:刘红梅;李丹;郭冠亚;李可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五子衍宗方对H22荷瘤小鼠环磷酰胺(环磷酰胺)化疗的减毒作用.方法 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实验小鼠接种H22后,随机分为4组,即荷瘤对照组、环磷酰胺组、环磷酰胺加五子衍宗方高剂量组(840mg/kg)、环磷酰胺加五子衍宗方低剂量组(420mg/kg).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和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变化,观察各组荷瘤小鼠瘤质量的变化以及抑瘤率,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中CD4+、CD8+、CD19+、CD69+ CD4+绝对数量和CD4+/CD8+比例变化.结果 环磷酰胺化疗小鼠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下降,脾脏淋巴细胞CD4+、CD8+、CD19+亚群绝对数量显著减少,并且CD69+CD4+绝对数量和CD4+/CD8+比例下降.与环磷酰胺单用组相比,五子衍宗方联合环磷酰胺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明显恢复;小鼠瘤质量降低,抑瘤率升高;小鼠脾脏淋巴细胞CD4+、CD8+、CD19+亚群绝对数量显著增加,并且CD69+CD4+绝对数量和CD4+/CD8+比例明显上升.结论 五子衍宗方可减轻环磷酰胺对H22荷瘤小鼠化疗的毒副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王洪武;李守超;王光勇;余枫华;曾晓;狄国杰;徐媛青;袁丁;张长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黄芪、党参乙醇提取物对15种常见菌的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体外抗菌试验来研究黄芪和党参乙醇提取物对常见细菌的抑菌活性.其中,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采用琼脂微孔扩散法和连续二倍梯度液体稀释法,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采用液体转染法.结果 黄芪醇提物对卡他布朗汉姆氏菌、表皮葡萄球菌、甲型、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枯草芽胞杆菌、炭疽芽胞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尤为明显.对每种菌的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1、0.1、0.1、0.01、0.05、0.025、0.1、0.05、0.1g/mL(相对于提取物).党参醇提物对除去黄芪醇提物有作用的9种菌以外的变形杆菌和伤寒沙门氏菌也有抑制作用.对每种菌的小抑菌浓度除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为0.14 g/mL外,其余的都为0.28 g/mL.结论 黄芪、党参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作者:段琦梅;梁宗锁;杨东风;刘文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葛根散等3首解酒方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小鼠活动状态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为参考指标,制备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分别给予葛根散、石膏汤、葛花解酲汤水煎剂灌胃干预,检测小鼠肝组织Caspase3/8活性.结果 (1)所有造模小鼠出现嗜睡、步态蹒跚、活性减少、身子发抖等状态,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3首解酒方一定剂量组实验小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具有剂量差异性.(2)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Caspase3/8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3首解酒方一定剂量组小鼠肝组织Caspase3或/和Caspase8活性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且具有剂量差异性.(3)Caspase3活性以葛根散大剂量组降低幅度大,而Caspase8活性则以葛花解醒汤大剂量组降低幅度大.结论 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肝组织Caspase3/8活性显著升高,葛根散、石膏汤、葛花解酲汤水煎剂分别对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各方抑制肝细胞凋亡、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部分机制.
作者:田维毅;王文佳;韩洁;王庆学;杨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藿香正气水致不良反应/事件的特点与规律,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医药数据库,下载有关藿香正气水致不良反应/事件的病例报告原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藿香正气水致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58篇101例.其致不良反应/事件的规律与特点是:少年儿童患者占比较高(55例,占比54.46%);不良反应/事件以全身性损害(28.28%)、神经系统损害(23.91%)、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7.84%)和循环系统损害(17.51%)占比较高;过敏性休克占比较高(15例,占比14.85%).病例报告中存在剂量偏大与适应症选择不当的问题.1例静脉滴注藿香正气水40 min内死亡.结论 加强藿香正气制剂管理与规范应用已是当务之急.
作者:雷光远;雷招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剖析我国含濒危药材中成药的现状和相关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统计、分析中成药处方中使用濒危药材的情况.结果 统计含30味濒危药材的中成药数,发现很多常用中成药方含有濒危药材.结论 应对含濒危药材中成药进行系统再评价研究,采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濒危药材药源问题.
作者:伍振峰;邓中银;郑琴;岳鹏飞;胡鹏翼;罗云;朱根华;杨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制备熊果酸自微乳制剂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通过溶解度试验、油和表面活性剂配伍试验,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熊果酸自微乳的处方组成;通过粒径分布和载药量优化熊果酸自微乳处方;并对熊果酸自微乳的理化性质及体外溶出进行了考察.结果 熊果酸自微乳处方中油相为油酸乙酯(15.0%),乳化剂为Cremophor EL(40.0%),助乳化剂为transcutol P(45%),熊果酸质量分数为10 mg/g.自微乳化后粒径为23 nm,zeta电位为-5.35 mv;体外释放结果表明熊果酸自微乳制剂能明显提高药物的溶出.结论 所制备的熊果酸自微乳粒径小、溶出快,符合良好自微乳制剂的要求.
作者:钦富华;林杭娟;高建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灵芝多糖(C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联合5-氟尿嘧啶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F法测定单用灵芝多糖、5-氟尿嘧啶和两药合用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应用联合指数法分析两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灵芝多糖联合5-氟尿嘧啶对LoVo细胞周期的和凋亡抑制率的变化.结果 MTF结果显示灵芝多糖和5-氟尿嘧啶单独用药均能显著抑制LoVo细胞增殖.低质量浓度灵芝多糖(<14.70 mg/mL)和5-氟尿嘧啶(<0.29 mg/mL)联用组呈协同效应(CI<1),与5-氟尿嘧啶单独用药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并呈时间依赖性.FCM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作用24 h后其凋亡率(14.42%)高于5-氟尿嘧啶单独用药组(11.37%);作用48 h后其凋亡率(28.92%)高于5-氟尿嘧啶单独用药组(23.29%).低浓度联合用药组可使LoVo细胞阻滞于S期,高浓度联合用药组使LoVo细胞阻滞于G2/M期和S期.结论 低浓度灵芝多糖与5-氟尿嘧啶联用具有协同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
作者:梁曾恩妮;易有金;郭雨桐;王仁才;熊兴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证实总有机碳法确实可以应用于中药产品的清洁验证,并建立总有机碳(TOC)中药产品清洁验证方法.方法 测定复方丹参装囊滴丸总有机碳量,结合方法学验证数据与检测实例评价总有机碳法用于清洁验证的效果.结果 总有机碳法方法学验证结果符合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关于方法学实验的相应指导原则的(Q2B)方法学验证要求.总有机碳法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实例对比,检测结果更为准确.结论 总有机碳法可以用于复方丹参装囊滴丸这一中药产品的清洁验证,并据此推论,总有机碳法可以用于部分中药的清洁验证.
作者:周庆凯;孙巍;曹凤兰;杭太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在不同时机应用谷氨酰胺进行肠内营养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3组,每组20例,分别在第1天、第3天、第7天开始应用谷氨酰胺进行肠内营养治疗,记录相应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胰腺恢复情况,后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检测结果为第1组>第2组>第3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IgA、IgM检测均为第1组>第2组>第3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检测为第1组<第2组<第3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II评分情况为第1组<第2组<第3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应用谷氨酰胺的时机越早越好.
作者:李慎美;郝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同一产地不同商品等级羌活中主要有机酸和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含有量.方法 采用HPLC-DAD法同时测定不同商品等级羌活中绿原酸、阿魏酸、紫花前胡苷、补骨脂素、佛手柑内酯、欧前胡素、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色谱柱为C18 TSK gel ODS-80Ts QA(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3%的冰醋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6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0℃.结果 8种活性成分在80 min内达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2≥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27% ~ 102.44%,RSD≤4.15%.绿原酸和阿魏酸的含有量与传统等级划分方法基本一致,但紫花前胡苷、佛手柑内酯、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的含有量与传统的以外观形态论品质的判断标准有一定的差异.补骨脂素和欧前胡素在所测样品中均未检测出.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羌活药材的质量评价.
作者:刘卫根;王亮生;徐文华;杨路存;朱满兰;周国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肾炎康复片对实验性糖尿病肾病的降糖及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合并单侧肾切除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按照血糖值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盐酸吡格列酮10 mg/kg组,肾炎康复片6 g、3 g、1.5 g生药/kg组.造模后,连续灌胃给药11周,观察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量(VOL)、尿肌酐(Cr)、尿蛋白(Pro)水平、肾脏组织形态学.结果 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肾病模型对照组大鼠Glu、HbAlc、BUN、Scr、VOL、Pro均明显升高(P<0.001、P<0.001、P<0.001、P<0.01、P<0.01、P<0.01),Cr明显降低(P<0.05)、肾小球直径和肾小球面积明显增大(P<0.05、P<0.05).肾炎康复片各给药组均有降低Glu、HbAlc、BUN、Scr、VOL、Pro,减小肾小球直径和面积的作用,高剂量肾炎康复片组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P<0.05),低剂量肾炎康复片组也可使糖尿病肾病大鼠Scr和肾小球直径和面积明显改善(P<0.05、P<0.05).结论 肾炎康复片对糖尿病肾病大鼠降血糖作用明显,并可降低HbAlc水平,并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有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蕾;苗淑杰;李旭;种影影;王佳;陈卫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甘遂的急性毒性影响.方法 采用测定小鼠半数致死量的方法对甘遂生品及其各炮制品急性毒性进行研究.结果 石油醚部位是甘遂的毒性部位,生品的半数致死量为36.4 g/kg;醋炙品的半数致死量为65.3 g/kg;清炒品的半数致死量为53.9 g/kg;清炒拌醋品的半数致死量为59.8 g/kg;生拌醋品的半数致死量为43.8 g/kg.结论 甘遂经醋炙后毒性显著降低,加热是使甘遂炮制减毒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张姗姗;孙立立;石典花;张敏;虞慧娟;孙付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参芍口服液(丹参、黄芪、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水蛭、地龙、半夏)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主动脉IL-8、VCAM-1和ICAM-1表达的影响,完善参芍口服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维生素D3制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50只SD大鼠(鼠龄3个月)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参芍口服液高剂量、参芍口服液低剂量和辛伐他汀组.正常组常规饲养,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给予高脂饮食+维生素D3腹腔注射.喂饲4周后,灌胃给药8周,处死.ELISA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取主动脉行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观察白细胞介素8(IL-8)、血管间细胞黏附分子(VCAM-1)和白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TC、TG、LDL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织IL-8、VCAM-1及ICAM-1的表达下降,且参芍口服液高剂量优于参芍口服液低剂量.结论 参芍口服液可通过改善血脂指标,降低IL-8、VCAM-1和ICAM-1的表达,缓解组织炎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作者:薛忠文;董天崴;张琦;徐丁洁;王晨;尚小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性味不一致的野菊花与油菜花粉配伍后能否达到中药相须配伍的效果.方法 通过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对油菜花粉与野菊花配伍前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油菜花粉与野菊花配伍后的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与单独使用油菜花粉治疗的效果无差别.结论 相须为用的配伍药物性味应一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作者:刘涛;徐玉玲;李娟;詹永成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