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琦梅;梁宗锁;杨东风;刘文婷
目的 制备紫草红素自乳化制剂,并对其质量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利用硅胶柱层析法精制紫草红素,采用伪三元相图法筛选紫草红素自微乳处方,对其外观、粒度分布、Zeta电位等进行研究,并制备其固体颗粒制剂.结果 以聚氧乙烯蓖麻油-35/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1:1为乳化剂,95%乙醇为助乳化剂,油酸乙酯为油相制得的自乳化制剂外观良好,粒径在90 ~ 200 nm之间,自乳化性能较好,且稳定性良好.结论 紫草红素可制备成为自乳化制剂,所制得自乳化制剂性能良好.
作者:孙丹丹;生立嵩;徐新刚;于蓓蓓;闫雪生;范秀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黄芪、党参乙醇提取物对15种常见菌的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体外抗菌试验来研究黄芪和党参乙醇提取物对常见细菌的抑菌活性.其中,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采用琼脂微孔扩散法和连续二倍梯度液体稀释法,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采用液体转染法.结果 黄芪醇提物对卡他布朗汉姆氏菌、表皮葡萄球菌、甲型、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枯草芽胞杆菌、炭疽芽胞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尤为明显.对每种菌的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1、0.1、0.1、0.01、0.05、0.025、0.1、0.05、0.1g/mL(相对于提取物).党参醇提物对除去黄芪醇提物有作用的9种菌以外的变形杆菌和伤寒沙门氏菌也有抑制作用.对每种菌的小抑菌浓度除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为0.14 g/mL外,其余的都为0.28 g/mL.结论 黄芪、党参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作者:段琦梅;梁宗锁;杨东风;刘文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五子衍宗方对H22荷瘤小鼠环磷酰胺(环磷酰胺)化疗的减毒作用.方法 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实验小鼠接种H22后,随机分为4组,即荷瘤对照组、环磷酰胺组、环磷酰胺加五子衍宗方高剂量组(840mg/kg)、环磷酰胺加五子衍宗方低剂量组(420mg/kg).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和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变化,观察各组荷瘤小鼠瘤质量的变化以及抑瘤率,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中CD4+、CD8+、CD19+、CD69+ CD4+绝对数量和CD4+/CD8+比例变化.结果 环磷酰胺化疗小鼠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下降,脾脏淋巴细胞CD4+、CD8+、CD19+亚群绝对数量显著减少,并且CD69+CD4+绝对数量和CD4+/CD8+比例下降.与环磷酰胺单用组相比,五子衍宗方联合环磷酰胺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明显恢复;小鼠瘤质量降低,抑瘤率升高;小鼠脾脏淋巴细胞CD4+、CD8+、CD19+亚群绝对数量显著增加,并且CD69+CD4+绝对数量和CD4+/CD8+比例明显上升.结论 五子衍宗方可减轻环磷酰胺对H22荷瘤小鼠化疗的毒副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王洪武;李守超;王光勇;余枫华;曾晓;狄国杰;徐媛青;袁丁;张长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淫羊藿为我国临床常用补益中药,在心血管和癌症的治疗方面有着广泛应用.本文从淫羊藿的单一成分、提取液以及复方药三个方面首次对淫羊藿黄酮代谢产物研究和药物动力学模型研究的研究近况进行总结,分析淫羊藿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贾晓斌;钱浅;孙娥;崔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优选中药汤剂旋覆代赭汤的佳煎煮工艺.方法 对影响中药汤剂煎煮的关键因素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进行正交实验设计,以旋覆代赭汤中的绿原酸、甘草酸、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五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以及汤剂的浸出物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优选佳煎煮工艺.结果 佳煎煮工艺为:浸泡15 min,煎煮3次,每次10倍量水煎煮30 min.结论 优选得到的煎煮工艺重现性好,稳定可行.
作者:汪斌;秦昆明;姚仲青;蔡宝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膜浓缩技术在穿心莲提取液浓缩工艺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以传统的蒸发浓缩为对照,以穿心莲内酯及脱水穿心莲内酯为评价指标,开展膜浓缩工艺的考察和筛选.结果 蒸发热浓缩工艺中,热不稳定成分穿心莲内酯的损失大,膜组合浓缩工艺中,穿心莲内酯的转移率大、损失小,其中,PP棉超滤膜和纳滤膜的组合浓缩工艺中,穿心莲内酯的转移率高达95.6%.结论 膜分离技术可有效地克服热敏性成分在热浓缩过程中的损失,适宜于含热敏性物质中药提取液的分离和浓缩.
作者:褚晨亮;曾令杰;翁海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制备熊果酸自微乳制剂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通过溶解度试验、油和表面活性剂配伍试验,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熊果酸自微乳的处方组成;通过粒径分布和载药量优化熊果酸自微乳处方;并对熊果酸自微乳的理化性质及体外溶出进行了考察.结果 熊果酸自微乳处方中油相为油酸乙酯(15.0%),乳化剂为Cremophor EL(40.0%),助乳化剂为transcutol P(45%),熊果酸质量分数为10 mg/g.自微乳化后粒径为23 nm,zeta电位为-5.35 mv;体外释放结果表明熊果酸自微乳制剂能明显提高药物的溶出.结论 所制备的熊果酸自微乳粒径小、溶出快,符合良好自微乳制剂的要求.
作者:钦富华;林杭娟;高建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秦皮乙素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秦皮乙素(1.12、2.24、4.48 mmol/L)处理人肝癌细胞SMMC-7721,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性,蛋白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Bax、Bcl-2、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 秦皮乙素显著降低SMMC-772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提高Caspase-3、Caspase-9的活性,而对Caspase-8的活性无显著影响;升高Bax/Bcl-2比例,进而活化Caspase-9,并呈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秦皮乙素可通过线粒体途径,启动下游的效应Caspase,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
作者:王晶;伟忠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体外观察黄芩苷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0、0.625、1.25、2.5、5.0、10.0 mg/L黄芩苷作用于A549细胞24、48、72 h,MTT法检测药物对A549细胞的抑制率;RT-PCR法检测1.22mg/L黄芩苷处理A549细胞24 h Bcl-2、Bax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不同质量浓度的黄芩苷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1.22 mg/L黄芩苷作用A549细胞24 h后,Bax、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cl-2 mRNA表达显著下降,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黄芩苷体外能诱导A549细胞凋亡,与上调Bax、Caspase-3表达,下调Bcl-2表达有关.
作者:郑海峰;王英妹;武铁军;李庆祥;张健;段国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蟾酥药材中蟾蜍他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的方法.方法 10批蟾酥药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乙腈-0.04%三氟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96 nm.结果 蟾蜍他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分别在0.05~2.61 μg (R2 =1),0.10 ~ 4.96 μg(R2=1),0.10 ~ 5.03 μg(R2=1),0.10 ~ 5.18 μg(R2=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2%,97.34%,97.23%,97.34%,RSD值均<2.0%.结论 此方法简便、准确.10批不同来源的蟾酥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药材中蟾蜍他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含有量相对稳定,脂蟾毒配基含有量则波动较大.
作者:徐玲玲;蔡国琴;敬应春;张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金匮肾气丸(山茱萸、牡丹皮、车前子、地黄等)中马钱苷、芍药苷、毛蕊花糖苷和丹皮酚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Thermo 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乙腈-0.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0~17 min,237 nm; 18 ~ 25 min,233 nm; 25 ~ 40 min,330 nm; 40 ~ 55 min,275 nm.结果 根据回归方程,4种成分线性范围分别为马钱苷0.075 6 ~ 0.945 5 μg,r=0.999 7;芍药苷0.1070~1.338 1μg,r=0.999 9;毛蕊花糖苷0.153 0~1.912 7 μg,r=0.999 8;丹皮酚0.129 4~1.617 5μg,r=1.000 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马钱苷99.2%,RSD为0.44%(n=6);芍药苷99.0%,RSD为0.84%(n=6);毛蕊花糖苷99.2%,RSD为0.37%(n=6);丹皮酚99.6%,RSD为0.28%(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金匮肾气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林;刘广桢;尹宁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肾炎康复片对实验性糖尿病肾病的降糖及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合并单侧肾切除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按照血糖值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盐酸吡格列酮10 mg/kg组,肾炎康复片6 g、3 g、1.5 g生药/kg组.造模后,连续灌胃给药11周,观察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量(VOL)、尿肌酐(Cr)、尿蛋白(Pro)水平、肾脏组织形态学.结果 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肾病模型对照组大鼠Glu、HbAlc、BUN、Scr、VOL、Pro均明显升高(P<0.001、P<0.001、P<0.001、P<0.01、P<0.01、P<0.01),Cr明显降低(P<0.05)、肾小球直径和肾小球面积明显增大(P<0.05、P<0.05).肾炎康复片各给药组均有降低Glu、HbAlc、BUN、Scr、VOL、Pro,减小肾小球直径和面积的作用,高剂量肾炎康复片组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P<0.05),低剂量肾炎康复片组也可使糖尿病肾病大鼠Scr和肾小球直径和面积明显改善(P<0.05、P<0.05).结论 肾炎康复片对糖尿病肾病大鼠降血糖作用明显,并可降低HbAlc水平,并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有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蕾;苗淑杰;李旭;种影影;王佳;陈卫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复方土荆皮酊(土荆皮等)中土荆皮乙酸-0-β-D-葡萄糖苷、土荆皮丙酸、土荆皮乙酸和土荆皮甲酸4种二萜类成分的HPLC法.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09%甲酸(B)为梯度洗脱流动相,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62 nm.结果 土荆皮乙酸-0-β-D-葡萄糖苷、土荆皮丙酸、土荆皮乙酸和土荆皮甲酸分别在11.598 ~ 82.845 μg/mL,1.206~ 27.009μg/mL,14.746 ~ 126.392 μg/mL和0.159-2.274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4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0%(RSD为0.29%)、99.5%(RSD为0.15%)、101.5%(RSD为0.17%)和99.1%(RSD为0.2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能够更好的用于复方土荆皮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晓翠;苗爱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测定刺槐花中刺槐苷和鼠李糖刺槐苷(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的方法,并测定12个产地的花蕾、初开花及开放花中刺槐苷和鼠李糖刺槐苷.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A)-0.3%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5 min、20%~32% A; 5~25 min、32%~45% A; 25~30 min、45%~68% A; 30~40 min、68%~80% A);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49nm;柱温为35℃.结果 采用SPSS Statistic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测得刺槐苷在花蕾的平均质量分数为2.298%±0.3164%、初开花为1.924%±0.3734%、开放花为1.259%±0.3213%;鼠李糖刺槐苷在花蕾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0675%±0.03142%、初开花为0.08051%±0.04108%、开放花为0.09378%±0.02520%.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可用于控制刺槐花药材的质量;采收期应在花蕾或初开期,刺槐苷和鼠李糠刺槐苷含有量较高.
作者:郑永芹;初正云;王添敏;翟延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灵芝多糖(C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联合5-氟尿嘧啶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F法测定单用灵芝多糖、5-氟尿嘧啶和两药合用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应用联合指数法分析两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灵芝多糖联合5-氟尿嘧啶对LoVo细胞周期的和凋亡抑制率的变化.结果 MTF结果显示灵芝多糖和5-氟尿嘧啶单独用药均能显著抑制LoVo细胞增殖.低质量浓度灵芝多糖(<14.70 mg/mL)和5-氟尿嘧啶(<0.29 mg/mL)联用组呈协同效应(CI<1),与5-氟尿嘧啶单独用药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并呈时间依赖性.FCM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作用24 h后其凋亡率(14.42%)高于5-氟尿嘧啶单独用药组(11.37%);作用48 h后其凋亡率(28.92%)高于5-氟尿嘧啶单独用药组(23.29%).低浓度联合用药组可使LoVo细胞阻滞于S期,高浓度联合用药组使LoVo细胞阻滞于G2/M期和S期.结论 低浓度灵芝多糖与5-氟尿嘧啶联用具有协同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
作者:梁曾恩妮;易有金;郭雨桐;王仁才;熊兴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温度对烘黄连、酒黄连和胆黄连中生物碱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不同炮制品在不同炮制温度下生物碱含有量的变化.结果 黄连不同炮制品中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含有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不同温度下,4种炮制品中巴马汀含有量差别不明显.120℃和140℃时,12.5%酒润烘干品中生物碱总体上高;160℃和180℃时,60%酒润烘干品中生物碱总体上高.结论 与胆汁相比,黄酒更能促进对黄连中生物碱的溶出.
作者:沈晓庆;杨彦华;张凡;降雪;曲胜军;贾天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肠病(便秘)、肺肠合病(过敏性哮喘合并便秘)模型大鼠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组织中CCK8、CGRP、SP、VIP表达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方法 制备肠病和肺肠合病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五脏组织中CCK8、CGRP、SP、VIP的表达.结果 虽然CCK8、CGRP、SP、VIP染色在五脏中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经统计发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肠病组大鼠肺组织中CCK8、VIP有差异(P<0.01),CGRP、SP有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肺肠合病组大鼠肺组织中CCK8、CGRP、SP、VIP均有差异(P<0.01);与肠病组比较,肺肠合病组大鼠肺组织CCK8、CGRP、VIP均有差异(P<0.01),SP有差异(P<0.05);而心、肝、脾、肾各组之间比较CCK8、CGRP、SP、VIP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 提示在肠病和肺肠合病情况下五脏中大肠与肺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与其它四脏并无直接联系,说明肺与大肠之间存在互相影响的特异性.
作者:郑旭锐;杨宇;叶建红;周新颖;惠毅;朱素有;张显明;冯贤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清咽利喉胶囊(丁香、甘草、诃子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丁香、冰片、甘草、诃子予以鉴别;丁香酚、甘草酸的定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丁香酚以甲醇-0.14%磷酸溶液(65:35)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0℃;甘草酸以甲醇-0.2 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结果 薄层色谱检出了丁香、冰片、甘草、诃子,特征斑点分离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丁香酚在0.248~1.49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为1.06%(n=9).甘草酸在0.0985~0.344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53%,RSD为1.09%(n=9).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清咽利喉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奥·乌力吉;白明刚;乌日吉木斯;王胡格吉乐图;赛西雅拉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夏天无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脑缺血2 h/再灌22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测量脑组织梗死面积:RTreal-time PCR检测夏天无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后海马组织血管生成素-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相对定量水平.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高,并有大面积的脑梗死;与模型组比较,夏天无注射液中、高剂量组(0.025 mL/kg、0.05 mL/kg)明显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减小脑梗死面积(P<0.05或P<0.01),同时进一步增加缺血区海马组织中Ang-2、VEGF mRNA的表达量(P<0.05).结论 夏天无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增加海马内Ang-2、VEGF表达的作用可能参与了血管新生的早期机制.
作者:旷明丽;余丽梅;张骏;吴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50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50细胞,分别加入6.25、12.5、25、50、100 μmol/L白藜芦醇,对照组加入等体积0.5% DMSO,分别孵育24、48 h,MTT方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50μmol/L白藜芦醇孵育48h后,收集细胞,RT-PCR、Western blot分别测定PCNA、Cyclin D、Rb和P16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白藜芦醇对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50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藜芦醇处理后,G1期的细胞均显著增加,S期细胞明显减少;5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48 h显著降低了PCNA和Cyclin 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了Rb和P16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P<0.01).结论 白藜芦醇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下调PCNA和Cyclin D表达、上调Rb和P16表达,进而影响其细胞周期进程,发挥其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崔平;李军会;南娜;康洁;申景然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