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斌;钱浅;孙娥;崔莉
目的 研究大黄中4个二蒽酮类成分番泻苷A、B、C、D在受热条件下的稳定性及相互转化关系.方法 以大黄提取液和番泻苷A、B、C、D为研究对象,在80%乙醇中加热回流1h的条件下,采用HPLC对各时刻的成分进行比较,考察稳定性及转化关系.结果 大黄中4个番泻苷类成分在受热1 h条件下均存在降解,番泻苷A和番泻苷B在80%乙醇中加热回流1 h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且都有番泻苷C生成.番泻苷C和番泻苷D在80%乙醇中加热回流1h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且都有番泻苷B和新的中间产物生成.结论 揭示了大黄在回流加热过程中番泻苷类成分的转化途径,为大黄在今后的中药制剂和临床应用中提供了数据支持.
作者:哈飞;李瑞明;张兰兰;闫希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夏天无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脑缺血2 h/再灌22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测量脑组织梗死面积:RTreal-time PCR检测夏天无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后海马组织血管生成素-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相对定量水平.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高,并有大面积的脑梗死;与模型组比较,夏天无注射液中、高剂量组(0.025 mL/kg、0.05 mL/kg)明显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减小脑梗死面积(P<0.05或P<0.01),同时进一步增加缺血区海马组织中Ang-2、VEGF mRNA的表达量(P<0.05).结论 夏天无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增加海马内Ang-2、VEGF表达的作用可能参与了血管新生的早期机制.
作者:旷明丽;余丽梅;张骏;吴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证实总有机碳法确实可以应用于中药产品的清洁验证,并建立总有机碳(TOC)中药产品清洁验证方法.方法 测定复方丹参装囊滴丸总有机碳量,结合方法学验证数据与检测实例评价总有机碳法用于清洁验证的效果.结果 总有机碳法方法学验证结果符合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关于方法学实验的相应指导原则的(Q2B)方法学验证要求.总有机碳法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实例对比,检测结果更为准确.结论 总有机碳法可以用于复方丹参装囊滴丸这一中药产品的清洁验证,并据此推论,总有机碳法可以用于部分中药的清洁验证.
作者:周庆凯;孙巍;曹凤兰;杭太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大孔树脂对灰树花子实体多糖酶解液色素的吸附.方法 对比HPD 400、AB-8、S-8、D3520、D201、DA201-C等树脂对灰树花子实体多糖酶解液中色素的脱除率、树脂的静态吸附动力学特性及树脂用量对色素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的影响,筛选出理想树脂,研究料液pH值、初始多糖质量浓度、吸附温度及洗脱剂体积分数等因素对色素吸附和解吸的影响.结果 S-8树脂为适宜,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树脂用量为40 g湿树脂/L酶解液,料液多糖质量浓度控制在4.0 mg/mL,pH 7~8,吸附温度40℃,180 r/min振荡150 min,色素脱除率可达89.5%,多糖保留率为87.9%.采用质量浓度为30%、用量为10 mL/g湿树脂的乙醇对树脂进行再生,色素和多糖解吸率都在90%以上.结论 S-8树脂是脱除灰树花子实体多糖酶解液中色素的理想树脂.
作者:刘红梅;李丹;郭冠亚;李可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中糖类化学成分在制备工艺条件下的成分转化.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NH2柱色谱分离和NMR技术对丹参滴注液中糖类成分进行分离及鉴定,并以HPLC法对水苏糖在不同pH条件下的水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 从丹参滴注液中共分离鉴定了4个糖类化合物,分别为葡萄糖、果糖、甘露三糖和水苏糖,其中甘露三糖是在制备工艺条件下由水苏糖水解而来.结论 糖类成分是丹参滴注液中一类重要化学成分,可以作为制剂质量评价辅助指标.
作者:郑云枫;彭国平;程建明;丁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落地生根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用L9(34)正交实验对落地生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以总黄酮获得率为指标,考察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总黄酮获得率的影响;研究落地生根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 落地生根总黄酮佳提取工艺:料液比为1:70、含乙醇量为70%、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120 min时,总黄酮提取能达到9.60 mg/g;落地生根黄酮类化合物对自由基清除作用随着黄酮浓度的增大而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总黄酮质量浓度为100.5 μg/mL时,对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分别为96.8%和26.0%.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实验结果重复性较好;落地生根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黄酮类化合物的添加量在实验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性呈正相关.
作者:刘德胜;刘琳琳;刘为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50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50细胞,分别加入6.25、12.5、25、50、100 μmol/L白藜芦醇,对照组加入等体积0.5% DMSO,分别孵育24、48 h,MTT方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50μmol/L白藜芦醇孵育48h后,收集细胞,RT-PCR、Western blot分别测定PCNA、Cyclin D、Rb和P16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白藜芦醇对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50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藜芦醇处理后,G1期的细胞均显著增加,S期细胞明显减少;5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48 h显著降低了PCNA和Cyclin 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了Rb和P16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P<0.01).结论 白藜芦醇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下调PCNA和Cyclin D表达、上调Rb和P16表达,进而影响其细胞周期进程,发挥其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崔平;李军会;南娜;康洁;申景然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痛经宁胶囊(白芍、丹参、当归等)中丹参素钠、原儿茶醛、芍药苷和丹酚酸B的RPHPLC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Diamonsil C1s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2:1)(A)-0.05%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结果 丹参素钠、原儿茶醛、芍药苷、丹酚酸B分别在0.14048~1.404 8μg (r=0.9999),0.00522~0.0522μg(r=0.9996),0.16656~1.6656μg(r=0.9998)和0.09152~0.9152μg(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7%(RSD为1.07%),96.54%(RSD为1.37%),97.37%(RSD为1.16%)和98.26%(RSD为1.81%).结论 该法简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痛经宁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文君;龙凤荣;伍庆;乙引;洪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温度对烘黄连、酒黄连和胆黄连中生物碱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不同炮制品在不同炮制温度下生物碱含有量的变化.结果 黄连不同炮制品中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含有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不同温度下,4种炮制品中巴马汀含有量差别不明显.120℃和140℃时,12.5%酒润烘干品中生物碱总体上高;160℃和180℃时,60%酒润烘干品中生物碱总体上高.结论 与胆汁相比,黄酒更能促进对黄连中生物碱的溶出.
作者:沈晓庆;杨彦华;张凡;降雪;曲胜军;贾天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灵芝多糖(C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联合5-氟尿嘧啶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F法测定单用灵芝多糖、5-氟尿嘧啶和两药合用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应用联合指数法分析两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灵芝多糖联合5-氟尿嘧啶对LoVo细胞周期的和凋亡抑制率的变化.结果 MTF结果显示灵芝多糖和5-氟尿嘧啶单独用药均能显著抑制LoVo细胞增殖.低质量浓度灵芝多糖(<14.70 mg/mL)和5-氟尿嘧啶(<0.29 mg/mL)联用组呈协同效应(CI<1),与5-氟尿嘧啶单独用药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并呈时间依赖性.FCM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作用24 h后其凋亡率(14.42%)高于5-氟尿嘧啶单独用药组(11.37%);作用48 h后其凋亡率(28.92%)高于5-氟尿嘧啶单独用药组(23.29%).低浓度联合用药组可使LoVo细胞阻滞于S期,高浓度联合用药组使LoVo细胞阻滞于G2/M期和S期.结论 低浓度灵芝多糖与5-氟尿嘧啶联用具有协同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
作者:梁曾恩妮;易有金;郭雨桐;王仁才;熊兴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一种皮肤中青藤碱测定的HPLC方法.方法 采用ODS柱,以甲醇-水-乙二胺(55:45:0.225)混合液为流动相,柱温30℃,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样品处理过程包括皮肤匀浆、液-液萃取、氮气吹干有机层以及以少量流动相复溶残留物后进样分析.盐酸昂丹司琼作内标.结果 皮肤中的内源性物质对测定无干扰;取样皮肤(1 cm2)中药物含有量在1.02 ~ 20.4μg范围内与药物和内标物峰面积之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3,n=6);日内、日间精密度良好(RSD≤7.2%);准确度(相对回收率)为92.6% ~ 104.6%,提取回收率为73.9% ~ 87.9%,复溶的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相对回收率为97.9%~111.5%),皮肤样品冷冻-解冻循环3次测定结果稳定(相对回收率为96.0% ~ 107.4%).结论 该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本测定要求,可用于皮肤中青藤碱测定.
作者:朱谷晶;郑杭生;王肖龙;陶建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方法 大鼠灌胃给予咽炎合剂(金银花、射干、山豆根、甘草和陈皮),血浆样品经叔丁基甲醚萃取,以槲皮素为内标,使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4%醋酸溶液(A)-甲醇(B),B泵的比例0 ~ 40 min从10%上升到80%,检测波长350 nm;结果 血浆中绿原酸在0.5 ~ 10 g/L、木犀草苷在0.1 ~ 2.5 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大鼠灌胃咽炎合剂后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呈药动学非房室模型.结论 所建方法适合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沈熊;梁健;杨春欣;吕迁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金匮肾气丸(山茱萸、牡丹皮、车前子、地黄等)中马钱苷、芍药苷、毛蕊花糖苷和丹皮酚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Thermo 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乙腈-0.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0~17 min,237 nm; 18 ~ 25 min,233 nm; 25 ~ 40 min,330 nm; 40 ~ 55 min,275 nm.结果 根据回归方程,4种成分线性范围分别为马钱苷0.075 6 ~ 0.945 5 μg,r=0.999 7;芍药苷0.1070~1.338 1μg,r=0.999 9;毛蕊花糖苷0.153 0~1.912 7 μg,r=0.999 8;丹皮酚0.129 4~1.617 5μg,r=1.000 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马钱苷99.2%,RSD为0.44%(n=6);芍药苷99.0%,RSD为0.84%(n=6);毛蕊花糖苷99.2%,RSD为0.37%(n=6);丹皮酚99.6%,RSD为0.28%(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金匮肾气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林;刘广桢;尹宁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何首乌薄层干燥的数学模型并测定其动力学参数.方法 应用7种主要的薄层干燥模型对45、55、65、75℃条件下何首乌的干燥曲线进行拟合,采用R2、x2和RMSE作为评判拟合优劣的标准,并综合模型参数选择适宜的干燥模型;根据Fick第二定律计算干燥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结果 Midilli模型为描述何首乌薄层干燥过程的佳模型,干燥过程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值在4.98×10-10 ~ 7.92×10-10 m2/s之间,活化能为14.63 kJ/mol.结论数学模拟的方法可用于何首乌薄层干燥的过程.
作者:林冰;王莹;周礼青;周英;赵致;罗春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秦皮乙素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秦皮乙素(1.12、2.24、4.48 mmol/L)处理人肝癌细胞SMMC-7721,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性,蛋白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Bax、Bcl-2、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 秦皮乙素显著降低SMMC-772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提高Caspase-3、Caspase-9的活性,而对Caspase-8的活性无显著影响;升高Bax/Bcl-2比例,进而活化Caspase-9,并呈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秦皮乙素可通过线粒体途径,启动下游的效应Caspase,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
作者:王晶;伟忠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肠病(便秘)、肺肠合病(过敏性哮喘合并便秘)模型大鼠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组织中CCK8、CGRP、SP、VIP表达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方法 制备肠病和肺肠合病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五脏组织中CCK8、CGRP、SP、VIP的表达.结果 虽然CCK8、CGRP、SP、VIP染色在五脏中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经统计发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肠病组大鼠肺组织中CCK8、VIP有差异(P<0.01),CGRP、SP有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肺肠合病组大鼠肺组织中CCK8、CGRP、SP、VIP均有差异(P<0.01);与肠病组比较,肺肠合病组大鼠肺组织CCK8、CGRP、VIP均有差异(P<0.01),SP有差异(P<0.05);而心、肝、脾、肾各组之间比较CCK8、CGRP、SP、VIP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 提示在肠病和肺肠合病情况下五脏中大肠与肺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与其它四脏并无直接联系,说明肺与大肠之间存在互相影响的特异性.
作者:郑旭锐;杨宇;叶建红;周新颖;惠毅;朱素有;张显明;冯贤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金莲花中荭草苷对EC-109细胞体外生长增殖抑制以及诱导EC-109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荭草苷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EC-109细胞,通过CCK-8法检验其对EC-109细胞体外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凋亡试剂盒Hoechest33258荧光染色细胞形态观察、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 Ladder、Annexin V-FITC/PI双标法流式细胞术,观察荭草苷诱导EC-109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荭草苷对EC-109细胞体外生长、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诱导EC-109细胞凋亡,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而增加、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高.结论 金莲花中荭草苷可剂量依赖性抑制EC-109细胞生长增殖并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朱登祥;安芳;王书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考察羊藿三七(淫羊藿、三七)提取物中主成分淫羊藿苷的肠吸收情况.方法 采用Caco-2细胞模型,以药物表观渗透系数为指标,考察羊藿三七提取物中淫羊藿苷的吸收转运并与淫羊藿提取物及淫羊藿苷单体比较.结果 在淫羊藿苷质量浓度相同的条件下,羊藿三七提取物及淫羊藿提取物中淫羊藿苷的吸收渗透系数都较小,且略小于单体,但无显著性差异,而两者分泌渗透系数与单体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外排比率均下降了1倍左右.结论 虽然单体淫羊藿苷的吸收较差,但羊藿三七提取物及淫羊藿提取物中的某些成分能抑制外排泵对淫羊藿苷的外排作用,从而有利于淫羊藿苷的吸收.
作者:吴青青;陈彦;蔡垠;贾晓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葛根散等3首解酒方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小鼠活动状态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为参考指标,制备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分别给予葛根散、石膏汤、葛花解酲汤水煎剂灌胃干预,检测小鼠肝组织Caspase3/8活性.结果 (1)所有造模小鼠出现嗜睡、步态蹒跚、活性减少、身子发抖等状态,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3首解酒方一定剂量组实验小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具有剂量差异性.(2)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Caspase3/8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3首解酒方一定剂量组小鼠肝组织Caspase3或/和Caspase8活性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且具有剂量差异性.(3)Caspase3活性以葛根散大剂量组降低幅度大,而Caspase8活性则以葛花解醒汤大剂量组降低幅度大.结论 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肝组织Caspase3/8活性显著升高,葛根散、石膏汤、葛花解酲汤水煎剂分别对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各方抑制肝细胞凋亡、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部分机制.
作者:田维毅;王文佳;韩洁;王庆学;杨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优选玄参的佳蒸制中试工艺.方法 以浸出物、哈巴俄苷、5-羟甲基糠醛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浸泡时间,蒸制时间及干燥温度3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对玄参佳蒸制中试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佳蒸制工艺为浸泡30 min,蒸制2 h,95℃干燥.结论 优选得到的玄参中试蒸制工艺稳定合理,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作者:曹岗;季金玉;丛晓东;张云;蔡宝昌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