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枫;彭国平;程建明;丁宁
目的 优选玄参的佳蒸制中试工艺.方法 以浸出物、哈巴俄苷、5-羟甲基糠醛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浸泡时间,蒸制时间及干燥温度3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对玄参佳蒸制中试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佳蒸制工艺为浸泡30 min,蒸制2 h,95℃干燥.结论 优选得到的玄参中试蒸制工艺稳定合理,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作者:曹岗;季金玉;丛晓东;张云;蔡宝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乌头碱经皮给药的急性毒性及累积给药对小鼠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对耳涂抹乌头碱乙醇溶液以观察乌头碱单次和累积外用对皮肤的急性毒性;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试验观察乌头碱累积外用后的镇痛效应.结果 乌头碱单次给药半数致死量LD50为21.3 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19.6~23.2 mg/kg,但是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毒性反应出现“反转现象”,作用强度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而加强,并出现“平台期”.结论 乌头碱外用有毒性,但累积外用可出现良好的镇痛作用.
作者:孙虎;王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九节龙皂苷衍生物对脑胶质瘤U373细胞株及裸鼠移植瘤的影响.方法 培养U373细胞系,采用MTT法检测不同剂量九节龙皂苷衍生物对脑胶质瘤U373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p-Caspase3的表达变化.建立裸鼠实体瘤动物模型,给予不同剂量九节龙皂苷衍生物,计算抑瘤率.结果 九节龙皂苷衍生物可显著降低U373细胞的生存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随着衍生物质量浓度的增大,U373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上升;免疫组化结果同样证明,衍生物可呈剂量依赖性的促进凋亡信号Caspase3和p-Caspase3的高表达.动物实验显示,九节龙皂苷衍生物12.5 ~ 50 mg/kg能显著抑制裸鼠荷U373实体瘤的生长,其抑瘤率45.9% ~ 55.8%,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经不同剂量衍生物处理后,Caspase3和p-Caspase3的表达高于模型组.结论 九节龙皂苷衍生物对脑胶质瘤U373细胞株及裸鼠移植瘤均有抑制作用,可能通过调控Caspase3、p-Caspase3的表达,诱发U373细胞大量凋亡,发挥重要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王荣;校鑫;林瑶;张磊;王晓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在不同时机应用谷氨酰胺进行肠内营养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3组,每组20例,分别在第1天、第3天、第7天开始应用谷氨酰胺进行肠内营养治疗,记录相应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胰腺恢复情况,后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检测结果为第1组>第2组>第3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IgA、IgM检测均为第1组>第2组>第3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检测为第1组<第2组<第3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II评分情况为第1组<第2组<第3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应用谷氨酰胺的时机越早越好.
作者:李慎美;郝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甘遂的急性毒性影响.方法 采用测定小鼠半数致死量的方法对甘遂生品及其各炮制品急性毒性进行研究.结果 石油醚部位是甘遂的毒性部位,生品的半数致死量为36.4 g/kg;醋炙品的半数致死量为65.3 g/kg;清炒品的半数致死量为53.9 g/kg;清炒拌醋品的半数致死量为59.8 g/kg;生拌醋品的半数致死量为43.8 g/kg.结论 甘遂经醋炙后毒性显著降低,加热是使甘遂炮制减毒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张姗姗;孙立立;石典花;张敏;虞慧娟;孙付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受到业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是目前较为紧迫的产业问题.本文从技术层面分析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物质基础入手,针对共性问题,对提高蛋白质、缩合鞣质、树脂、多糖、核酸、草酸盐、钾离子等有关物质质控标准,增加安全性检查阳性率提出了具体的技术策略.后针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特点,对生产提出相关工艺建议.
作者:段为钢;张陆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优化益气散聚方的提取和醇沉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醇沉工艺进行优选,以黄芪甲苷转移率,干浸膏得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水倍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终确定益气散聚方的佳水提工艺;考察药液相对密度、醇沉时间、醇沉浓度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终确定益气散聚方的佳醇沉工艺.结果 佳提取条件为8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2 h.佳醇沉条件为药液相对密度1.15,醇沉浓度为80%,醇沉时间为8h.结论 经过正交优化的益气散聚方提取醇沉方案,黄芪甲苷转移率大于60%,干浸膏得率能控制在11%左右,该方案稳定可行.选择君药中的有效成分为主要指标,又加入浸膏得率这一指标,兼备中药复方成分复杂的特点,可以更合理反映提取纯化的效果.
作者:李天辰;沈侃;韩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制备紫草红素自乳化制剂,并对其质量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利用硅胶柱层析法精制紫草红素,采用伪三元相图法筛选紫草红素自微乳处方,对其外观、粒度分布、Zeta电位等进行研究,并制备其固体颗粒制剂.结果 以聚氧乙烯蓖麻油-35/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1:1为乳化剂,95%乙醇为助乳化剂,油酸乙酯为油相制得的自乳化制剂外观良好,粒径在90 ~ 200 nm之间,自乳化性能较好,且稳定性良好.结论 紫草红素可制备成为自乳化制剂,所制得自乳化制剂性能良好.
作者:孙丹丹;生立嵩;徐新刚;于蓓蓓;闫雪生;范秀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复方土荆皮酊(土荆皮等)中土荆皮乙酸-0-β-D-葡萄糖苷、土荆皮丙酸、土荆皮乙酸和土荆皮甲酸4种二萜类成分的HPLC法.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09%甲酸(B)为梯度洗脱流动相,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62 nm.结果 土荆皮乙酸-0-β-D-葡萄糖苷、土荆皮丙酸、土荆皮乙酸和土荆皮甲酸分别在11.598 ~ 82.845 μg/mL,1.206~ 27.009μg/mL,14.746 ~ 126.392 μg/mL和0.159-2.274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4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0%(RSD为0.29%)、99.5%(RSD为0.15%)、101.5%(RSD为0.17%)和99.1%(RSD为0.2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能够更好的用于复方土荆皮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晓翠;苗爱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麻黄与射干配伍对大鼠体内射干异黄酮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2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后分别灌胃给予射干浸膏及射干麻黄配伍浸膏,采集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样品.建立UHPLC-MS/MS方法测定血浆中射干异黄酮类成分射干苷元、野鸢尾黄素及次野鸢尾黄素的量,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给予射干浸膏和射干麻黄浸膏的t1/2分别为射于苷元3.06 h、3.82 h,野鸢尾黄素3.62 h、3.78 h,次野鸢尾黄素3.64 h、3.93 h;Cmax分别为射干苷元132.66 μg/L、156.34 μg/L,野鸢尾黄素288.38 μg/L、250.8 μg/L,次野鸢尾黄素165.13 μg/L、144.41μg/L; AUC(0→7t)分别为射干苷元1 149.88 μg·h/L、1 410.65 μg·h/L,野鸢尾黄素1 158.91 μg·h/L、l 940.67 μg·h/L,次野鸢尾黄素573.41 μg·h/L、727.70 μg·h/L;配伍前后的Tmax均为0.25 h.结论 与射干组相比,配伍后射干苷元的t1/2显著延长;3个成分的AUC(0→7t)均显著增加;野鸢尾黄素、次野鸢尾黄素的Cmax显著增加.
作者:杨万军;张伟东;王莹;王青;顾宜;王荣;王晓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一种皮肤中青藤碱测定的HPLC方法.方法 采用ODS柱,以甲醇-水-乙二胺(55:45:0.225)混合液为流动相,柱温30℃,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样品处理过程包括皮肤匀浆、液-液萃取、氮气吹干有机层以及以少量流动相复溶残留物后进样分析.盐酸昂丹司琼作内标.结果 皮肤中的内源性物质对测定无干扰;取样皮肤(1 cm2)中药物含有量在1.02 ~ 20.4μg范围内与药物和内标物峰面积之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3,n=6);日内、日间精密度良好(RSD≤7.2%);准确度(相对回收率)为92.6% ~ 104.6%,提取回收率为73.9% ~ 87.9%,复溶的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相对回收率为97.9%~111.5%),皮肤样品冷冻-解冻循环3次测定结果稳定(相对回收率为96.0% ~ 107.4%).结论 该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本测定要求,可用于皮肤中青藤碱测定.
作者:朱谷晶;郑杭生;王肖龙;陶建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测定刺槐花中刺槐苷和鼠李糖刺槐苷(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的方法,并测定12个产地的花蕾、初开花及开放花中刺槐苷和鼠李糖刺槐苷.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A)-0.3%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5 min、20%~32% A; 5~25 min、32%~45% A; 25~30 min、45%~68% A; 30~40 min、68%~80% A);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49nm;柱温为35℃.结果 采用SPSS Statistic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测得刺槐苷在花蕾的平均质量分数为2.298%±0.3164%、初开花为1.924%±0.3734%、开放花为1.259%±0.3213%;鼠李糖刺槐苷在花蕾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0675%±0.03142%、初开花为0.08051%±0.04108%、开放花为0.09378%±0.02520%.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可用于控制刺槐花药材的质量;采收期应在花蕾或初开期,刺槐苷和鼠李糠刺槐苷含有量较高.
作者:郑永芹;初正云;王添敏;翟延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考察银苦黄白口服液的不同配伍对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影响.方法 采用L8(27)正交设计实验,以薄层扫描法测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有量.结果 各配伍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有量都产生一定的变化.黄芪与金银花的交互作用对苦参碱含有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性;黄芪对氧化苦参碱含有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性,白茅根对氧化苦参碱含有量的影响具有极显著性.结论 黄芪与金银花共煎使苦参碱含有量减少,黄芪与白茅根共煎使氧化苦参碱含有量减少.
作者:李立顺;钱晶晶;时维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清咽利喉胶囊(丁香、甘草、诃子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丁香、冰片、甘草、诃子予以鉴别;丁香酚、甘草酸的定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丁香酚以甲醇-0.14%磷酸溶液(65:35)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0℃;甘草酸以甲醇-0.2 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结果 薄层色谱检出了丁香、冰片、甘草、诃子,特征斑点分离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丁香酚在0.248~1.49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为1.06%(n=9).甘草酸在0.0985~0.344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53%,RSD为1.09%(n=9).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清咽利喉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奥·乌力吉;白明刚;乌日吉木斯;王胡格吉乐图;赛西雅拉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风芍六君子汤对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大黄复制小鼠脾虚腹泻模型,观察受试药物对小鼠排便及肠推进率的影响;采用番泻叶及胶带束缚法复制大鼠脾虚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观察受试药物对大鼠肠道敏感性、肠推进率及结肠组织中5-羟色胺量的影响;以及观察受试药物对冰醋酸致小鼠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结果 风芍六君子汤对脾虚腹泻具有止泻作用,能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肠道功能.水煎液及不同提取部位对改善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的不同表现有不同的效果.结论 风芍六君子汤对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改善作用,其中水溶性部位能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运动功能异常,正丁醇部位在增加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敏感性方面较为显著.
作者:李柏群;陈绍成;彭腾;黄道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方法 大鼠灌胃给予咽炎合剂(金银花、射干、山豆根、甘草和陈皮),血浆样品经叔丁基甲醚萃取,以槲皮素为内标,使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4%醋酸溶液(A)-甲醇(B),B泵的比例0 ~ 40 min从10%上升到80%,检测波长350 nm;结果 血浆中绿原酸在0.5 ~ 10 g/L、木犀草苷在0.1 ~ 2.5 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大鼠灌胃咽炎合剂后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呈药动学非房室模型.结论 所建方法适合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沈熊;梁健;杨春欣;吕迁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通过检索、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探讨小陷胸汤近年药理学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概况.药理学研究认为,小陷胸汤能有效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能改善血脂、血流变、血清炎性因子的异常,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细胞,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可用于抗肺间质纤维化及抗肿瘤;另有镇静安神作用.目前该方已广泛用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多种疾病的治疗,另对内分泌、泌尿等系统疾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保国;刘庆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银翘解毒丸的特征图谱,从整体评价银翘解毒丸质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4.6mm × 250 mm);DAD检测器;柱温30℃;甲醇和0.2%磷酸为流动相,1 mL/min的体积流量梯度洗脱,对银翘解毒模拟丸进行特征图谱测定.采用中药指纹图谱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建立模拟丸的特征图谱,在此基础上探索银翘解毒丸样品的特征.结果 银翘解毒模拟丸特征图谱有14个共有峰,其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中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0.1%,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3.15%.模拟丸的图谱相似度较好,银翘解毒丸样品的图谱存在较大差异.在已建立特征图谱基础上,归属了3个特征色谱峰及1个组峰作为金银花、牛蒡子、连翘、甘草四味药材的样品特征峰.结论 方法重复性较好,为进一步控制银翘解毒丸质量提供研究基础.
作者:罗曼;周兰;申璀;熊慧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秦皮乙素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秦皮乙素(1.12、2.24、4.48 mmol/L)处理人肝癌细胞SMMC-7721,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性,蛋白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Bax、Bcl-2、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 秦皮乙素显著降低SMMC-772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提高Caspase-3、Caspase-9的活性,而对Caspase-8的活性无显著影响;升高Bax/Bcl-2比例,进而活化Caspase-9,并呈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秦皮乙素可通过线粒体途径,启动下游的效应Caspase,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
作者:王晶;伟忠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微波辅助提取定心藤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定心藤总黄酮微波辅助提取的佳条件,用DPPH·法研究定心藤总黄酮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 微波辅助提取定心藤总黄酮的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处于中高火、含乙醇量65%、微波作用时间2 min、固液比1:40;抗氧化实验表明定心藤总黄酮对DPPH·有较好的清除作用,且清除能力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IC50值为0.000 663 (mg/mL),优于合成抗氧化剂BHA的抗氧化活性.结论 微波辅助提取定心藤总黄酮的工艺便捷、效率高;定心藤总黄酮对DPPH·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黄琼;田玉红;蒲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