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婷;章新琼;王芹
目的:探讨关爱照护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照护,观察组实施关爱照护;分别于治疗前、干预后1周、出院后1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两组抑郁、焦虑、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干预后1周、出院后1个月,两组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1周,对照组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其他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干预后1周、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SCL-90中除敌对、偏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关爱照护效果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斯丽;卢虹;河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优势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为其提供一般院内治疗及用药措施,提供常规护理流程;选择2016年1~11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院内成立多学科专科护理小组,为患者提供优势护理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遵医行为评价、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焦虑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社会融入度、家庭成员关系、社交能力及自我照顾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研究组定期复查、维持用药、运动、控制饮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加强优势模式管理,能提高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作者:张玉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时机理论的健康管理对首发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9例首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与随访,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与随访的基础上给予基于时机理论的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健康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首发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艳平;王延新;支会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环节质控对护理文书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1~6月科室对护理文书质量实行二级质控制,在7~12月科室对护理文书质量实行三级质控制;比较两个时间段落的终末病历质量.结果:2016年1~6月和7~12月的终末病历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节质控对护理文书质量的影响重大,实行三级质控制可以有效提高终末病历质量,且实施操作性相对较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桂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日间护理意外事件的影响因素,以采取防范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12例患者,收集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精神科住院患者日间护理意外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外逃是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多的意外事件,为2.34%,其次为骨折(1.60%)、吞食异物(1.3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人力资源缺乏、质量监控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护患沟通不畅、护理人员责任心缺乏、环境设施不健全、对患者予以病情评估、患者所接受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对患者护理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影响精神科住院患者日间护理意外事件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造成精神科住院患者日间护理意外事件的因素较多,应针对各个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以降低精神疾病患者日间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月梅;苏厚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孕妇胎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GDM-PIH孕妇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包括运动、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家庭支持,采用焦虑评分量表(SAS)及抑郁评分量表(SAS)评估孕妇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记录并比较两组孕妇的疾病控制情况及胎儿结局.结果:护理后两组血压水平及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GT 2 h)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及分娩后研究组孕妇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及不良胎儿结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模式对GDM-PIH孕妇血糖及血压控制具有积极作用,同时缓解产前及产后负面情绪,改善妊娠结局及胎儿结局.
作者:武万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期雾化吸入在儿童纤维气管镜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纤维气管镜术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术后立即给予普米克令舒与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对照组待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比较两组术后5 min、30 min、1 h、3 h刺激性咳嗽、气喘、声嘶或咽部不适、痰中带血及血氧饱和度.结果:研究组术后30 min、1 h刺激性咳嗽、气喘、声嘶或咽部不适等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P<0.01);研究组术后30 min痰中带血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儿童支气管镜术后给予早期雾化安全可行,有助于减少患儿支气管镜术后刺激性咳嗽、气喘、声嘶或咽部不适、痰中带血等不良反应.
作者:许士娣;刘莉娜;蹇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在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随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冠心病行P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管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率、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运用有效的健康管理新理念对冠心病行PCI患者进行随访,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再住院率,明显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金梅;张宜生;陈兔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了解ICU专科护士培训后对实际工作的影响力,为进一步完善专科护士培训提出建议和意见.方法:采用焦点团体访谈法,对参加过专科护士培训后的医院12名ICU护士长进行访谈.结果:在培训带来的改变方面提炼出5个主题,包括工作态度与理念的转变、科室学习氛围的影响、促进护理管理、各项能力的提升、知识更新.在效果反馈方面提炼出2个主题,分别为学员的差异性、培训时间与资格再认证的可商榷性.结论:应建立与区域发展相一致的本土化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专科护士的准培训资质需要综合医院级别、学历、护理年资及ICU工作年资等个人素质选拔,使其影响力大化.
作者:张淑梅;马敬;雷云霄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以时机理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仅接受临床心内科常规护理,出院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以时机理论为框架,开展系统科学的家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出院后机体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疾病相关指标均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AMI患者实施以时机理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干预,能促进患者机体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敏;黄俊婷;姚晚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体检74名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保健护理;比较两组成长发育情况、神经心理发育情况及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第观察组身高、体重、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总体发育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优于第1个月时(P<0.05);观察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儿童实施综合保健护理对其成长发育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降低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金花;叶雯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初步构建基于DEA模型的评价老年科护理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体系,为护理管理者构建适用于评价其专科护理人力资源效率指标提供方法,以进一步使用DEA模型来客观、合理地评价护理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归纳和整理,从中归纳出评价指标;然后根据半结构访谈的5个步骤,制定访谈提纲,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访谈.结果:对8名老年科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初步构建了基于DEA模型的评价老年科护理人力资源效率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32个.结论:本研究初步构建了基于DEA模型的评价老年科护理人力资源效率指标体系,为护理管理者构建基于DEA模型的护理人力资源效率评价指标提供了方法.
作者:何嘉;熊莉娟;金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降低灭菌物品包装标识错误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进行QCC知识培训,选定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灭菌物品标识不正确的原因,制订对策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后灭菌物品标识错误率.结果:灭菌物品标识错误率由活动前的7.8%降至活动后的5.4%,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QCC,不仅可有效降低无菌物品标识错识率,还能提高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从而提高无菌物品的使用安全性,为手术室和临床科室的后期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作者:周海燕;郑文;郑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2017年抽取全院37个护理单元,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护理质量评价,2017年1月起采用柏拉图分析法对护理质量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比较2016年与2017年护理敏感指标的结果、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37个病区2017年与2016年比较,患者身份识别准确率、护士专科技能合格率、高危风险评估与应对合格率、护理常规、应急预案完整率、分级护理落实率、满意度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建立与应用为评价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提供了依据,对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霞;唐明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急诊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不良事件、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15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编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过程中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对治疗及护理依从性,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差异,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人际敏感因子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5).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人际敏感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急诊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及护理依从性.
作者:林少琴;陆亦欢;张燕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级诊疗模式下互联网技术一体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互联网技术实施一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对疾病认知程度、自我管理行为、血压控制情况、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自我管理行为、对疾病认知程度、血压控制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在分级诊疗模式下实施互联网技术一体化健康教育,可有助于稳定患者血压,提高其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和生活质量.
作者:徐巧林;孙中玲;何晓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方位护理对高热惊厥患儿生化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门诊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2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多方位护理;比较两组血清生化检查结果和预后相关指标水平,随访2年,统计两组高热惊厥的复发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血清生化指标中血钾、血钠、血糖等水平明显优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体温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惊厥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经2年随访,观察组高热惊厥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应用多方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清生化指标及其预后,并能明显降低高热惊厥的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冯小华;马晓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化脓性中耳炎症主要症状是耳痛、流脓,严重时有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1].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髓膜炎症,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破坏性疾病,致使胃瘫、颅内压增高甚至发生脑疝[2].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腺体病,主要累及唾液腺和泪腺等腺体组织,在护理过程中除注意眼部及皮肤护理外,还应增加胃肠道水分的摄入[ 3].我们回顾了1例化脓性中耳炎继发结核性脑膜炎合并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给予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天津市某区居家养老老年人社会支持与抑郁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抑郁自评量表(GDS)、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居住在天津市南开区164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无抑郁症状老年人占69.5%,轻度占25.6%,重度抑郁占4.9%;得到高水平社会支持老年人占10.4%,中水平占84.8%,低水平占4.9%.抑郁相关影响因素有婚姻状况、子女数量、居住状况、每月收入和每月医疗支出;社会支持相关影响因素有年龄、婚姻状况、子女数量、居住状况、每月收入;社会支持和抑郁得分呈一定的负相关(P<0.05).结论:社区居家老年人抑郁情况严重,应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并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老年人心理状况,以预防老年人发生抑郁.
作者:李苗;徐林城;高春梅;王燕;苏奴卓玛;王芳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卵巢癌患者化疗期间疲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12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正念减压疗法;护理3个月后,利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对两组疲乏程度进行评定,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两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疲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卵巢癌患者化疗期间采用正念减压疗法,不仅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压力、抑郁等负面情绪,还能消除患者疲乏症状,更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芝云;何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