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时机理论的健康管理对首发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冯艳平;王延新;支会建

关键词:时机理论, 健康管理, 首发脑卒中, 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时机理论的健康管理对首发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9例首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与随访,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与随访的基础上给予基于时机理论的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健康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首发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疼痛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疼痛控制满意度、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疼痛控制满意度、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作者:曹桂娴;李萍;吴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可必特加氨溴索氧驱雾化吸入治疗AECOPD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可必特加氨溴索氧驱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96例AECOPD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均给予可必特加氨溴索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疗效、体征缓解时间、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pH、心率(HR)、氧分压(PaO 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 2)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喘憋缓解、湿罗音消失、咳痰量减少及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可必特加氨溴索氧驱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的过程中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促进各体征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蔡少贤;奚琼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集束化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血流感染率、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透析知识、护理技能、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流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导管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身体、心理、社会关系和睡眠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消毒质量、管理质量和文书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集束化护理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患者血流感染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

    作者:冯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分级诊疗模式下互联网技术一体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级诊疗模式下互联网技术一体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互联网技术实施一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对疾病认知程度、自我管理行为、血压控制情况、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自我管理行为、对疾病认知程度、血压控制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在分级诊疗模式下实施互联网技术一体化健康教育,可有助于稳定患者血压,提高其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和生活质量.

    作者:徐巧林;孙中玲;何晓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于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皮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于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4例,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运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指导下的健康教育,为期8周.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后患者掌握鼻咽癌相关知识的水平、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鼻咽癌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规律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显著促进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春凤;陈秀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方位护理对高热惊厥患儿生化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方位护理对高热惊厥患儿生化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门诊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2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多方位护理;比较两组血清生化检查结果和预后相关指标水平,随访2年,统计两组高热惊厥的复发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血清生化指标中血钾、血钠、血糖等水平明显优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体温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惊厥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经2年随访,观察组高热惊厥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应用多方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清生化指标及其预后,并能明显降低高热惊厥的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冯小华;马晓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看图对话对糖尿病患者行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看图对话对糖尿病患者行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探讨适合运用看图对话进行健康教育的人群.方法:在三级医院内分泌门诊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抽取100例患者作为样本,应用看图对话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分级作为健康教育效果观察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看图对话进行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探讨适合看图对话进行健康教育的人群.结果:看图对话对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患者文化程度、职业、年龄;其中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均为危险因素.结论:看图对话对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年龄,对文化程度高、轻体力劳动者、年龄层次相对低的患者进行看图对话健康教育效果好.

    作者:王娟;赵宝兰;曲桂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2017年抽取全院37个护理单元,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护理质量评价,2017年1月起采用柏拉图分析法对护理质量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比较2016年与2017年护理敏感指标的结果、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37个病区2017年与2016年比较,患者身份识别准确率、护士专科技能合格率、高危风险评估与应对合格率、护理常规、应急预案完整率、分级护理落实率、满意度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建立与应用为评价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提供了依据,对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霞;唐明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针对性护理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不良事件、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急诊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不良事件、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15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编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过程中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对治疗及护理依从性,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差异,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人际敏感因子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5).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人际敏感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急诊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及护理依从性.

    作者:林少琴;陆亦欢;张燕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环节质控对护理文书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环节质控对护理文书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1~6月科室对护理文书质量实行二级质控制,在7~12月科室对护理文书质量实行三级质控制;比较两个时间段落的终末病历质量.结果:2016年1~6月和7~12月的终末病历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节质控对护理文书质量的影响重大,实行三级质控制可以有效提高终末病历质量,且实施操作性相对较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桂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于时机理论的健康管理对首发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时机理论的健康管理对首发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9例首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与随访,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与随访的基础上给予基于时机理论的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健康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首发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艳平;王延新;支会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灭菌物品包装标识错误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降低灭菌物品包装标识错误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进行QCC知识培训,选定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灭菌物品标识不正确的原因,制订对策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后灭菌物品标识错误率.结果:灭菌物品标识错误率由活动前的7.8%降至活动后的5.4%,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QCC,不仅可有效降低无菌物品标识错识率,还能提高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从而提高无菌物品的使用安全性,为手术室和临床科室的后期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作者:周海燕;郑文;郑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临床护士实施身体评估项目的频度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实施身体评估项目的频度,找出核心身体评估项目,为身体评估教学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ilely、EBSCO、CNKI和万方数据库,查找建库至2017年8月发表的所有关于临床护士实施身体评估项目的相关文献,由2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定性方法总结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筛选出38项护理核心身体评估项目,涉及8大系统(生命体征、皮肤、头部、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胃肠系统、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结论:学校和医院首先加强护理核心身体评估项目的学习和培训,之后再根据各专科特色,补充学习额外的身体评估项目.

    作者:许颖;蒋小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于赋能理论构建老年慢性病居家照护模式的SWOT分析

    目的:探讨基于赋能理论构建老年慢性病居家照护模式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并为其实施与发展提供策略.方法:采用SWOT分析法,对现阶段构建与实施该模式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矩阵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该模式的构建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日益增长的慢性病危机,但也存在一定阻力,包括医疗服务保障系统与护理人员激励机制不完善以及媒体与网络谬误等.结论:基于赋能理论构建老年慢性病居家照护模式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正确运用媒体与网络等工具,以提高老年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健康老龄化.

    作者:汤珂;秦月兰;石泽亚;袁平;李珍;龚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连续性护理在扩张性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在心脏再同步化起搏除颤器(CRT-D)治疗扩张性心肌病(DCM)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1例接受CRT-D治疗的DCM伴恶性心律失常病例纳入研究,将其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连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QRS波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不同步指数]、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生存质量(WHOQOL-BREF)评分、依从率、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QRS波时限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NYHA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CRT-D治疗的DCM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连续性护理,可改善治疗效果,促进心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玫;张秀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天津市某区居家养老老年人社会支持与抑郁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天津市某区居家养老老年人社会支持与抑郁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抑郁自评量表(GDS)、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居住在天津市南开区164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无抑郁症状老年人占69.5%,轻度占25.6%,重度抑郁占4.9%;得到高水平社会支持老年人占10.4%,中水平占84.8%,低水平占4.9%.抑郁相关影响因素有婚姻状况、子女数量、居住状况、每月收入和每月医疗支出;社会支持相关影响因素有年龄、婚姻状况、子女数量、居住状况、每月收入;社会支持和抑郁得分呈一定的负相关(P<0.05).结论:社区居家老年人抑郁情况严重,应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并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老年人心理状况,以预防老年人发生抑郁.

    作者:李苗;徐林城;高春梅;王燕;苏奴卓玛;王芳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综合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体检74名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保健护理;比较两组成长发育情况、神经心理发育情况及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第观察组身高、体重、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总体发育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优于第1个月时(P<0.05);观察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儿童实施综合保健护理对其成长发育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降低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金花;叶雯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聚焦解决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聚焦解决模式对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从PubMed、ScienceDirect、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BM、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收集有关聚焦解决模式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5月.纳入的文献经2位研究者提取资料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后,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691例患者,6篇文献的质量等级均为B,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聚焦解决模式组和常规护理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结论:聚焦解决模式教育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但是由于现行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仍需更多的研究去验证其干预效果.

    作者:吴小婷;章新琼;王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化脓性中耳炎继发结核性脑膜炎合并干燥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化脓性中耳炎症主要症状是耳痛、流脓,严重时有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1].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髓膜炎症,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破坏性疾病,致使胃瘫、颅内压增高甚至发生脑疝[2].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腺体病,主要累及唾液腺和泪腺等腺体组织,在护理过程中除注意眼部及皮肤护理外,还应增加胃肠道水分的摄入[ 3].我们回顾了1例化脓性中耳炎继发结核性脑膜炎合并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给予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格林模式在本科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格林模式在本科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年实习的179名本科护生未实施格林模式,对2016年实习的182名本科护生实施格林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生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职业态度及带教老师总体评价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生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职业态度及带教老师总体评价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格林模式对于本科护生临床实习的教学管理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周宏珍;朱亚芳;雷清梅;朱敏芳;杨蕾;杨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