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杰;谢程
目的:检测抑郁症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值,初步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本病的疗效.方法:①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抑郁症患者的Hcy值,并与健康体检者作对照.②将6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予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西药治疗,疗程均为一个月.结果:①抑郁症组的血清Hcy值为20.16±5.29μmol/L,对照组的血清Hey值为9.65±2.82μmol/L,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中西药结合治疗组及西药组的血清Hcy值、HAMD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中西药结合治疗组降低血清Hcy值的疗效显著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Hcy值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中西药结合治疗降低抑郁症患者血清Hcy值的疗效显著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陈少玫;张小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谢兆丰主任医师,系江苏省名中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医60载,学验俱丰.兹将谢老治疗老年排便异常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作者:黄晨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荨麻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因复杂,常反复发作,缠绵数月或数年不愈.一般把发病急、病程在6周以内的称为急性荨麻疹,风团反复发作,病程在6周以上的称为慢性荨麻疹.
作者:王桂如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静脉穿刺输液是临床治疗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也是护理工作中作为救死扶伤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稳、准、快高质量建立好静脉通路,达到快捷的治疗目的,一直是我们护理工作者研究的重要技术操作内容.近3年来,我们通过对部分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采取免用止血带方法进行静脉穿刺,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荣;孙鹏;张林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自拟中药方剂疏降清养汤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并与常规使用的西药进行比较.方法:将已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40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取穴位足三里注射板蓝根注射液,并服用疏降清养汤,对照组服用吗丁啉、雷尼替丁胶囊和庆大霉素普鲁卡因维生素B12颗粒,以上两组均连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穴位注射配合疏降清养汤在症状疗效、镜下及组织学疗效、综合疗效、副作用及复发方面,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配合疏降清养汤具有疏肝降逆、清热泄胆、健脾养胃功能,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同时符合中医辨证施治和西医个体化治疗方案原则,疗效显著高于西药,疗效肯定,且无明显副作用及复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金钟;李良玉;侯会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医的发展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近现代,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福州中医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冲击,在曲折中前行.近30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福州中医取得一定进展,但也面临很大挑战.本文对福州中医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并对福州中医目前状况略陈管见,以求正同道.
作者:李君君;肖诏玮;黄秋云;林端宜;原丹;马榕花;黄绥心;施志强;程保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观察黄连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人按随机分配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黄连汤加味煎剂150ml,日2次,口服;对照组予丽珠得乐冲剂(珠海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1g,每日3次,口服.疗程1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意义.结论:黄连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体现了中医脾胃气机升降理论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中的运用及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讨其中的中医病机.
作者:李建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及服药时问是中药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煎煮方法及服药时间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及治疗效果.
作者:万凤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内科急诊的常见病,其发病急、死亡率及致残率高,其病理生理改变是血肿本身及其周围组织继发性脑缺血、水肿致神经细胞组织损伤.中医活血化瘀对脑出血引起的血肿的吸收、减轻缺血性损害、保护神经组织细胞,有明显治疗作用,现将有关研究简单概述如下:
作者:杨必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结合病例,探讨了肝、脾二脏在儿童湿疹发病中的重要性,指出脾胃湿热浸淫肌肤;肝血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是儿童湿疹发病的中医病理基础,从而提出儿童湿疹病的治疗思路及有效方剂.
作者:李牧;曹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施以饮食控制,及积极控制血糖,对照组以甲钴胺500μg,日一次,静脉注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硫辛酸600mg/d+生理盐水250ml,日一次,静脉输入,连续14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病变TSS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病变TSS评分均较前改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使用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
作者:索琳娜;张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抗癌药消癌平配合化疗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作用,提供临床应用参考.方法:我院收住经确诊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46例患者为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我科历年以ADM·PDD·5-Fu方案治疗的回顾资料,随机抽取43例,其条件均衡可比,资料处理中位生存期用Life-Table分析,其他应用精确概率法、卡方检验.结果:本组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30.43%(CR+PR)对照组为13.95%,二者无差异(P>0.05).中位生存期治疗组为18个月,对照组为8个月.甲胎蛋白(AFP)治疗组比对照组转为正常值或好转比对照组高.生活质量指征(腹胀、乏力、食减、腹水及肝痛)改善有效率,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肝、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治疗组相对比对照组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平具有抗癌作用,经联合应用可提高效果,其毒性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乃杰;吴丹红;赖义勤;陈云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运用互动式带教,促进消毒供应室带教质量的提高.方法:对护生实行互动式带教,出区域和出科时进行实习和带教效果的双向考核评价.结果:通过师生间的互动,积极有效的提高了带教质量.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实施互动式带教可取得满意的实习效果.
作者:赵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呕吐是中医内科的一种常见病证,历代医家对其论述颇为详实.<伤寒论>作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临床著作,也记载了很多有关呕吐的证治,包括治则治法、分证论治等多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笔者在此进行总结,以期对目前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作者:李佳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消萎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12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以消萎饮治疗;对照组60例用维酶素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4.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萎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易献春;刘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笔者从事老年疾病多年,认为老年男性与老年女性的诊治模式和处方用药存在差异.本文试对老年女性疾病的辨证与用药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朱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七味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标准选择乳腺增生病患者112例,用七味散结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15天1个疗程,经期停服,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112例中治愈69例,好转3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自拟七味散结汤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方药.
作者:丁桂梅;闫晓华;李方方;范杰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早期表现为双足疼痛、麻木、感觉异常、间歇性跛行、双足皮温降低及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如不及时治疗则可发生足部溃疡、感染,甚至坏疽,极易致残.
作者:鞠萍;张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老年性皮肤瘙痒好发于秋冬季节,西医抗过敏疗法停药后容易复发,而且并发症较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本人多年来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特别是以中药人参养荣汤为主进行加减的扶正驱邪治法,对患者机体进行本质治疗.从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采用中西医药合用的方法并与单用西药的疗法相对比,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浩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中医辨证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8例病例来源于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患者除心悸、胸闷、头晕、气短、乏力等症状外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试验阳性.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大65岁,年龄小35岁;病程长5年,病程短1个月.
作者:李永善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