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癌因性疲乏中作用的研究

于硕;赵晓东;张丽莉;张文杰;程建新

关键词:癌因件疲乏, 参芪扶正注射液, 裸鼠, 高效液相色谱, 电镜, 5-氟尿嘧啶
摘要:目的 研究ATP在癌因性疲乏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治疗作用.方法 (1)癌因性疲乏动物模型的建立:BALB/C裸鼠130只,把裸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对照组(30只)、治疗组(90只);以人胃癌BGC-823细胞株,取2.5×106/mL细胞浓度,0.2 mL/只裸鼠注射造原位移植癌;应用5-氟尿嘧啶及参芪扶正注射液单独和联合注射做治疗对照;应用水迷官实验、旷场实验、鼠尾悬挂实验、力竭游泳实验对原位移植癌裸鼠进行行为学检测及癌因件疲乏状态的判定.(2)透射电镜观察裸鼠腓肠肌超微结构.(3)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裸鼠外周血ATP水平.结果 轻度、中度和重度疲乏状态的各治疗组的裸鼠中,ATP的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的裸鼠,且有统计学意义.肌原纤维和线粒体的改变从正常对照到轻度、中度和重度疲乏组呈现一种衰老凋亡的表现.结论 ATP在癌因性疲乏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尤其在躯体疲乏时,而参芪扶正注射液则对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怀鲜地黄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怀鲜地黄指纹图谱,为有效控制鲜地黄药材的质量奠定基础.方法 将鲜地黄榨汁、取汁,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5、230 nm.柱温30℃,体积流量1 mL/min.采用药典委员会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 A版)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对10批怀鲜地黄进行HPLC测定,在215、230 nm下各确定12个共有峰,建立了鲜地黄两个波长下的指纹图谱.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为怀鲜地黄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贾玉梅;段红福;崔瑛;丁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天山花楸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 建立天山花楸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RP-HPLC法,选用Shim-pack VP-ODS(150 mm×4.6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λ=215 nm;柱温30℃;检测时间70 min.结果 运用梯度洗脱得到的色谱图各色谱峰分离较好,达到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以有效地用于天山花楸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毓斌;常军民;王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不同配比金银花连翘药对中绿原酸、连翘脂素

    目的 采用梯度洗脱法测定不同配比金银花、连翘药对中绿原酸和连翘脂素.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4.6 mm×20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 mL/min,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0 nm.结果 不同配比金银花连翘中两种成分的量差异明显.结论 金银花连翘的配比对于其中的有效成分量有显著影响.

    作者:孙艳涛;王冰;李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红毛五加皮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红毛五加皮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 Welchrom C18色谱柱,乙腈-0.3%磷酸二氢钠水溶液梯度洗脱系统(加磷酸调节pH值约为3.5),检测波长207 nm;柱温35℃.结果 对47批红毛五加皮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确定了17个共有峰,指认了第8、9、13号色谱峰分别对应为绿原酸、刺五加苷B和刺五加苷E,其中刺五加苷E为第一大色谱峰.从峰面积比较,林窗样品总峰面积大于林下样品;两年生茎皮中刺五加苷E峰面积远大于一年生样品.结论 本研究可为红毛五加皮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日照有利于红毛五加皮中成分的积累,刺五加苷E在茎皮生长的第二年积累迅速.

    作者:钟世红;卫莹芳;古锐;熊玲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复元胶囊对大鼠膝骨关节炎软骨Ⅰ、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元胶囊对大鼠膝骨关节炎(OA)软骨Ⅰ、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的影响,探讨其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Hulth法建立OA模型,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四环素组及复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各药物组分别给不同剂量药物灌胃每天1次,持续12周.免疫组化检测软骨Ⅰ、Ⅱ型胶原表达,甲苯胺蓝染色软骨蛋白多糖含量.结果 复元胶囊各组软骨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而Ⅰ型胶原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复元胶囊能增加大鼠膝骨关节炎软骨中Ⅱ型胶原表达及蛋白多糖水平,同时降低Ⅰ型胶原表达,对维持正常胶原表型、保护关节软骨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肖彩芝;李荣亨;曾丽;牟方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芍药甘草汤有效组分芍甘多苷利胆退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芍甘多苷(DSM)对正常大鼠胆汁流量和小鼠异硫氢酸-1-奈酯黄疸模型胆红素和转氨酶的影响.方法 SD大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DSM,观察药物对胆汁流量的影响;采用小鼠异硫氰酸-1-奈酯黄疽模型,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DSM,观察药物对胆红素和转氨酶的影响.结果 DSM具有增加正常大鼠胆汁流量,降低异硫氢酸-1-奈酯黄疸模型小鼠总胆红素、1 min胆红素及AST作用(P<0.05或0.01).结论 DSM具有利胆退黄作用.

    作者:宋军;赵军宁;王晓东;戴瑛;邓治文;易进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举陷升胃分散片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举陷升胃分散片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方中药物成分,采用恰当的方法分别加以处理,加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微粉硅胶等辅料制成分散片,并制定质量控制方法;同时根据门诊病例考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本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行,临床疗效可靠,使用安全.结论 举陷升胃分散片为治疗胃下垂的理想药物,适合医院制剂开发应用.

    作者:杨守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地锦草提取物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地锦草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观察大、小剂量的地锦草水提物和醇提物灌胃给药的镇痛作用.结果 大剂量地锦草醇提物对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有非常显著的镇痛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和自身给药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大剂量地锦草水提物对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和自身给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小剂量地锦草提取物的镇痛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和自身给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 地锦草提取物具有镇痛作用.

    作者:梁生林;李庆耀;钟卫华;颜峰光;李正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白香丹胶囊干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 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白香丹胶囊(白芍、香附和丹皮)干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探索与该病证密切相关的代谢模式及白香丹胶囊的作用途径.方法 基于代谢组学理论,以UPLC/Q-TOF-MS为技术平台,建立大鼠血清代谢指纹谱,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PMS肝气逆证大鼠血清的代谢差异及白香丹的干预作用.结果 模型组、给药组与对照组的血清内源性代谢物发生了明显变化,模型组血清中肾上腺素、四氢脱氧皮质酮、5a-四氧皮质醇、雌酚酮、赖氨酸、5-羟基赖氨酸、乙酰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孕二醇水平降低,给药组中显示白香丹胶囊对其有调节作用.白香丹表现出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神经递质及氨基酸等多靶点的作用特点.结论 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可以从整体出发研究PMS肝气逆证及中药复方干预后的代谢模式差异,为PMS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黎莉;孙鹏;梁琼麟;张惠云;王勇;乔明琦;罗国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液质联用技术用于沉香中非法掺入含松香酸类物质的检测

    目的 建立检测沉香中非法掺人含松香酸类物质的液质联用方法.方法 样品加乙醇进行超声后的提取液进行液质联用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5μm,4.6 nm×250 m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75:25);柱温30℃.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方式检测.质量扫描范围m/z 50~500,干燥气(N2),体积流量8.0 L/min,干燥气温度325℃,雾化器压力35.0 psi.结果 通过对母离子(m/z 303.2),其二级质谱碎片(m/z 109.1,123.1,135.1,149.1,257.2,285.2)和液相色谱保留时间(18.1 min)3个方面信息与松香酸对照品以及沉香对照药材比较,证实4批不同产地的沉香样品中均掺入了含松香酸类的物质.结论 该方法快速灵敏可靠,可用于沉香药材中非法掺入含松香酸类物质的检测.

    作者:张妤琳;曹玲;谭力;周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新型提取联用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进展

    综述酶法、超临界流体法、超声法等新型提取联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为中药的提取研究提供有价值参考.

    作者:蔡延渠;朱盛山;李润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穿蛭膏药材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包合穿蛭膏药材中挥发油的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包合物收得率、挥发油利用率、丹皮酚包合率为指标,比较超声法、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的包合效果,确定优包合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选超声法制备挥发油β-环糊精的佳包合工艺条件.并对制成的包合物进行鉴别和稳定性考察.结果 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1:6(mL:g);包合时间30 min;包合温度50℃;超声功率250 W.结论 优选的包合工艺条件制备的包合物质鼍稳定,包合率及收率较高.

    作者:王新成;雷钧涛;毕云峰;唐锐先;王冬梅;王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基于SPA-PLS的秦皮提取液中秦皮甲素的快速测定

    目的 探讨连续投影算法(SPA)结合偏小二乘法(PLS)用于快速测定秦皮提取液中秦皮甲素的可行性.方法 以HPLC分析值作为参照,采集不同产地的秦皮提取液的紫外光谱,运用SPA算法筛选样本的紫外特征波长,PLS算法建立快速测定秦皮甲素的数学模型.结果 应用SPA算法筛选,只用了全部变量的16.21%(65个变量)建立模型,所建模型的预测集相关系数(RP)及预测均方根(RMSEP)分别为0.969 0、0.067 0.结论 SPA算法可以在不降低模型性能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模型的复杂度,结合PLS算法建立的模型可以用于快速测定秦皮提取液中秦皮甲素.

    作者:杨铭;陈佳蕾;余敏英;史秀峰;顾希钧;钮慧珏;徐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癌因性疲乏中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ATP在癌因性疲乏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治疗作用.方法 (1)癌因性疲乏动物模型的建立:BALB/C裸鼠130只,把裸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对照组(30只)、治疗组(90只);以人胃癌BGC-823细胞株,取2.5×106/mL细胞浓度,0.2 mL/只裸鼠注射造原位移植癌;应用5-氟尿嘧啶及参芪扶正注射液单独和联合注射做治疗对照;应用水迷官实验、旷场实验、鼠尾悬挂实验、力竭游泳实验对原位移植癌裸鼠进行行为学检测及癌因件疲乏状态的判定.(2)透射电镜观察裸鼠腓肠肌超微结构.(3)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裸鼠外周血ATP水平.结果 轻度、中度和重度疲乏状态的各治疗组的裸鼠中,ATP的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的裸鼠,且有统计学意义.肌原纤维和线粒体的改变从正常对照到轻度、中度和重度疲乏组呈现一种衰老凋亡的表现.结论 ATP在癌因性疲乏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尤其在躯体疲乏时,而参芪扶正注射液则对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于硕;赵晓东;张丽莉;张文杰;程建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患者血清免疫毒理学指标变化规律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研究人群免疫毒理学指标的改变与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发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发生后人群免疫毒理学检测指标的变化规律,初步探索中药注射剂发生过敏反应后的检测及预防方法.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病例18例和对照72例).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项免疫毒理学指标IgE、IgG、IL-4、His-tamine在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后的变化规律及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清开灵注射液过敏患者血清中的IgE、IgG、IL-4、Histamine均有明显升高(P<0.05);IL-4、IgG、IgE的升高与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其OR值分别为1.534、21.4、27.552、6.748.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是由于I型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的同时存在而造成的;IgE、IgG、IL-4、Histamine可以作为检测清开灵注射液过敏患者免疫系统受损的临床评价指标;细胞因子更有可能成为评价中药注射剂过敏原的有效指标.

    作者:赵玉斌;肖颖;谢雁鸣;黎元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落新妇苷固体分散体的处方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目的 采用固体分散技术,提高落新妇苷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速率,并对影响落新妇苷固体分散体质量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对固体分散体制备方法、不同的载体、药物与载体间不同比例进行了考察.采用HPLC法检测落新妇苷含量,考察温度、湿度及光照对自制落新妇苷固体分散体的影响.结果 落新妇苷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改善落新妇苷的溶出效果和溶解度,高温能降低落新妇苷固体分散体中落新妇苷的含量,而强光、湿度未影响落新妇苷固体分散体中落新妇苷的含量.结论 落新妇苷-吐温80-PVP K30比例为1:1.5:3,采用溶剂法制备落新妇苷固体分散体,自制落新妇苷固体分散体可常温保存.

    作者:何燕;曾祥腾;梁敏仪;聂金媛;徐孟文;赖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冠心苏合丸的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研究

    目的 研究冠心苏合丸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方法 以GC-MS法为检测手段,60%乙醇为释放介质,在(37±0.5)℃温度下,采用浆法100 r/min测定同一处方不同厂家生产的和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批号的冠心苏合丸的物质组释放度,以考察不同厂家、不同批号冠心苏合丸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的差异.结果 A厂(批号9012742)、A厂(批号9011245)、A厂(批号8013353)、B厂、C厂和D厂的冠心苏合丸在240 min内物质组的平均累积释放率分别是:104.12%、107.38%、93.79%、69.33%、75.30%和101.36%,释放曲线的Weibull分布参数T50分别为(184.38±19.03)、(186.51±8.65)、(193.38±4.87)、(186.90±10.71)、(246.32 4±12.90)和(114.23 ±5.89)min,Td分别为(199.42±22.47)、(202.41±9.16)、(220.64±8.34)、(300.06±34.43)、(374.04±40.57)和(168.07±10.79)min.结论 不同厂家的冠心苏合丸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同一厂家不同批号间的冠心苏合丸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江叔奇;葛卫红;吴君金;石婷婷;许广艳;阮利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蒺藜中总皂苷工艺的优化

    目的 探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蒺藜中总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 首先对AB-8、D101、HPD-450三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然后对上柱液浓度、大上样量、上柱液pH、洗脱剂乙醇度及洗脱剂用量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 D101型大孔树脂适合蒺藜总皂苷的分离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柱液浓度为0.369 mg/mL,pH为5.0~5.5,上样体积为5BV,待吸附平衡后,用70%的乙醇进行洗脱,收集3BV的洗脱液,洗脱率可达70%以上,而纯化产品中总皂苷量可达80%左右.结论 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蒺藜总皂苷的综合性能较好,适合于蒺藜总皂苷的分离纯化.

    作者:彭亮;李知敏;祝珍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荆芥饮片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荆芥饮片的指纹图谱.方法 色谱条件为Agillen Extend C18柱(4.6 mm×250mm,5 μm);流动相A0.5‰三氟乙酸-B乙腈;洗脱方法为0~40 min,A为95%~60%;40 min~60 min,A为60%~40%,60~61 min,A为40%~95%,保持4 min;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20μL.结果 对10批荆芥饮片进行测定,标定共有峰,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识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计算出其相似度范围在0.971~0.992,并得出了荆芥饮片的对照指纹图谱.结论 该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荆芥饮片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钱雯;单鸣秋;丁安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地榆提取物中不同类型鞣质的测定

    目的 建立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测定方法,并对地榆水提物及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中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酸解后HPLC分析法测定可水解鞣质;采用香草醛硫酸法测定缩合鞣质.结果 地榆水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层留余物的可水解鞣质质量分数分别为(81.83±2.59)mg/g、(206.80±2.43)mg/g、(163.56±5.69)mg/g、(47.62±1.13)mg/g;缩合鞣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81.72±1.41)mg/g、(594.52±16.76)mg/g、(476.27±13.33)mg/g、(14.41±0.29)mg/g.结论 酸解后HPLC分析法和香草醛硫酸法简便、快速、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专属性好,适合作为不同类型鞣质的测定方法;地榆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可水解鞣质及缩合鞣质高.

    作者:程悦;陈嘉升;陈建萍;王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