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八味”中药材及其土壤中有害重金属污染调查分析

邹耀华;吴加伦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 土壤, 中药材
摘要:目的 调查研究浙八味中药材及其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方法 土壤样品用盐酸-硝酸(3∶1)消化,中药材样品用硝酸消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检测.结果 土壤按照中药材GAP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有少数土壤镉超标,中药材中浙贝母、白芍、白术、温郁金等药材镉均有超标,温郁金铅略有超标.结论 目前“浙八味”土壤及中药材除镉及铅有超标外,无其它重金属污染.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贯叶金丝桃提取物中大孔树脂有机溶剂残留物

    目的 建立贯叶金丝桃大孔树脂提取物中正己烷、苯、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1,2-二乙基苯等7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将提取物溶解于0.6%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采用HP-INNOWAX毛细管柱和FID检测器,以高纯氮气为载气;应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贯叶金丝桃大孔树脂提取物中7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结果 该方法可将7种有机溶剂完全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重复性RSD均小于7%,平均同收率在82.6% ~104.0%之间.结论 此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大孔树脂制备的贯叶金丝桃提取物中有机残留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樊敏伟;秦晶;何红伟;韩丽妹;王建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荔枝草提取物对大鼠肝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荔枝草提取物(SE)对大鼠肝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差速离心法制备大鼠肝线粒体,利用Fe2+-Vc系统产生·OH,诱导大鼠肝线粒体损伤,通过检测SE对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肿胀程度、蛋白质羰基水平、ATP酶的活性以及生成超氧阴离子的多少来评价其对大鼠肝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SE可以有效地抑制线粒体损伤时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线粒体膨胀,降低蛋白质羰基的量,恢复ATP酶的活性,清除线粒体中产生的02-.,并且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结论 荔枝草提取物对大鼠肝线粒体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师梅梅;杨建雄;任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全一散急性毒性实验及临床观察

    目的 检测全一散对小鼠急性毒性,观察此方在治疗慢性咳嗽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对小鼠用全一散大剂量高浓度灌胃给药0.8 mL/20g,观察7d内的急性毒性反应和两组小鼠体质量增长.结果 给药后小鼠全部存活,观察期内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小鼠体质量增加.临床服用散剂的患者有不良反应的发生,改用水煎剂后未观察到不良反应且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结论 全一散在小鼠的动物实验中未见到毒性反应的发生.而观察慢性咳嗽患者服用全一散,出现了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经查阅相关文献,初步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僵蚕的剂型和本身成分相关.中药疗效与阳性药相当,联合用药在对病程较长和次要症状的改善上有一定优势.

    作者:吴眉;李斯斯;余小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瑶药地钻(蔓性千斤拔)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制定瑶药地钻(蔓性千斤拔)药材质量标准,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生药学研究,浸出物测定法,灰分测定法,水分测定法,薄层色谱法及HPLC色谱法.结果 对蔓性千斤拔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对10个不同产地蔓性千斤拔药材的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灰分和水分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其活性成分染料木素和染料木苷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别和HPLC定量研究.结论 通过研究制定了蔓性千斤拔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王硕;袁经权;周小雷;龚小妹;陈乾平;缪剑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不同橘核炮制品中柠檬苦素和诺米林的测定

    目的 考察橘核生品及3种炮制品(橘核麸炒,清炒,盐炙)中柠檬苦素、诺米林的量,探讨炮制对中药橘核成分的影响.方法 取橘核生品及3种炮制品,采用冷凝回流的方法提取试样,以HPLC法测定其中的柠檬苦素、诺米林.色谱柱为Diamonsil Ct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检测波长21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室温.结果 柠檬苦素在0.0494~0.4940 mg/mL,诺米林在0.0511~1.022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3,R2=0.9974),平均同收率分别为99.92%和100.10%,RSD值分别为1.27%和1.18%;橘核经炮制后两种有效成分有一定差异.结论 所建立的HPLC测定方法准确、可靠,为橘核质量评价和标准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何中燕;裴瑾;莫书蓉;刘瑛;潘晓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苦参碱大鼠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目的 对苦参碱大鼠肠吸收进行考察并探讨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OCTs)在其吸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结合HPLC法,考察苦参碱在不同肠段的吸收状况及不同浓度苦参碱的肠吸收情况,同时采用P-gp和OCTs抑制剂对两种转运蛋白抑制后,考察大鼠空肠对苦参碱吸收的影响,从而初步探讨P-gp和OCTs对苦参碱肠吸收的影响.结果 苦参碱(400 μg/mL)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25×10-2、0.80 × 10 -2、0.40×10-2、0.35×10-2/min;不同质量浓度苦参碱(100、200、400 μg/mL)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79×10-2、0.81×10-2、0.80×10-2/min.在维拉帕米、西咪替丁存在下,苦参碱(400 μg/mL)的表观吸收系数( Papp)值分别为0.86×10-3、0.80×10 -3/min.结论 苦参碱在各肠段都有吸收,其中在空肠吸收好,其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吸收,苦参碱可能不是P-gp和OCTs的底物.

    作者:马小花;魏玉辉;王丹;武新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雷氏大疣蛛毒素组分13对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雷氏大疣蛛毒素的分离及其分离组分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反相层析(RPC)法分离纯化雷氏大疣蛛毒素各组分,MTT法测定各分离组分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对其有效组分13进行量效、时效关系测定;SDS-PAGE测定该有效组分的分子量范围.结果 雷氏大疣蛛毒素经反相层析分离得到的组分13对Hela细胞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抑制作用呈现良好的量效、时效关系;IC50为24 μg/mL.形态学观察到细胞凋亡.分子量约为80KDa.结论 雷氏大疣蛛毒素组分13可以有效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增殖.

    作者:靳袆;王恩军;郭晓军;袁洪水;朱宝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升麻提取物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 建立升麻提取物大孔吸附树脂的纯化工艺.方法 首次以总酚酸和总三萜皂苷按权重系数(1∶1)综合评价为指标,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升麻提取物.结果 以生药质量浓度为0.14 g/mL的上柱液,通过比上柱量为4.9g/g(药材/干树脂)的AB-8型树脂,依次用2BV蒸馏水、5BV40%乙醇洗脱,弃去水洗脱部位,回收40%乙醇洗脱部位中乙醇,减压干燥,即得.其中,总酚酸(以阿魏酸、异阿魏酸和咖啡酸之和计)和总三萜皂苷(以升麻苷H-1计)精制纯度分别达到426.00%和400.12%.结论 该法稳定、可行,能较好的纯化升麻提取物.

    作者:靳波;刘友平;陈鸿平;彭月;赵袆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

    目的 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方法 以乳糖的用量、致孔剂用量、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2、6、12 h山楂叶总黄酮的累计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得出佳数学模型,然后绘制效应图和等高线图,通过重叠等高线图得到优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 二次多项式模型相关系数优于多无线性模型,为终拟合模型;佳处方的各时间点累计释放度的实际值和预测值接近,相对偏差绝对值小于5%,且3个验证处方零级释放特性良好.结论 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对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的优化.

    作者:陈海亭;尹蓉莉;陈金玉;王宝才;党万太;吕懿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龙爪槐角与槐角对照药材中芦丁和槐角苷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索龙爪槐角替代槐角应用的可行性,为龙爪槐角替代槐角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槐角对照药材与冬季采摘于不同地点的龙爪槐角,经甲醇连续提取,260 nm波长绘制HPLC色谱图,对龙爪槐角与槐角对照药材中主要黄酮成分芦丁,主要异黄酮成分槐角苷进行比较研究,并测定其中的芦丁与槐角苷.结果 龙爪槐角与槐角对照药材HPLC色谱图峰型一致,芦丁与槐角苷分别为0.45%和4.44%,与槐角对照药材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龙爪槐角具自替代槐角使用的应用前景,龙爪槐角的应用对于缓解目前槐角资源紧张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景东;王志玲;勾凌燕;王憬;刘惠敏;王秀卿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浙八味”中药材及其土壤中有害重金属污染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研究浙八味中药材及其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方法 土壤样品用盐酸-硝酸(3∶1)消化,中药材样品用硝酸消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检测.结果 土壤按照中药材GAP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有少数土壤镉超标,中药材中浙贝母、白芍、白术、温郁金等药材镉均有超标,温郁金铅略有超标.结论 目前“浙八味”土壤及中药材除镉及铅有超标外,无其它重金属污染.

    作者:邹耀华;吴加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二氢槲皮素固体分散体片的制备及体外溶出度的研究

    目的 应用固体分散技术,提高二氢槲皮素及其片剂的体外溶出度.方法 以PEG-4000、PEG-6000和PVP-K30为载体,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了二氢槲皮素固体分散体,考察不同载体对固体分散体溶出度的影响.同时制得二氢槲皮素固体分散体片,并着重考察了片剂的体外溶出度.结果 以亲水性PVP-K30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能够显著的提高二氢槲皮素的体外溶出度,制成固体分散片剂后,二氢槲皮素固体分散体片的溶出度可达86.8%.结论 以PVPK30为载体的固体分散体片可提高二氢槲皮素的溶解度,制备二氢槲皮素固体分散片达到设计要求,且制法简便可行.

    作者:王秋红;匡海学;吴伦;王知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磁石的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磁石的X射线衍射(XRD) Fourier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矿物药磁石进行分析,测定其XRD Fourier指纹图谱,并作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 初步建立了以11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12批磁石的XRD Fourier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其中4号峰和7号峰分别为石英和四氧化三铁的特征峰;所分析样品XRD Fourier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849~0.998;少数样品XRD Fourier图谱的峰数目和峰强有一定差异;生品与煅制品的XRD Fourier图谱自明显差异.结论 XRD Fourier指纹谱分析法可用于磁石药材的鉴定与分析.

    作者:傅兴圣;刘训红;林瑞超;王伯涛;许虎;吴德康;刘圣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大黄素甲醚对体外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的营养作用

    目的 研究大黄素甲醚对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的神经营养作用.方法 体外以0.4% B27+ DMEM/F12培养出生24h内的大鼠皮层神经元.采用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进行神经元鉴定.分为溶媒对照组,大黄素甲醚(0.5、1、2、4μmol/L)组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10 ng/mL)组.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质神经元的形态,利用软件统计神经元平均突起长度;MTT法检测神经元的存活情况;RT-PCR检测MAP-2表达量.加入Trk受体抑制剂或腺苷受体抑制剂单独作用或与大黄素甲醚相互作用,检测突起长度变化.结果 与溶媒对照组相比,培养3d后的大黄素甲醚1、2、4μmol/L剂量组均可延长神经元的存活时间,促进神经元突起生长,增加MAP-2 mRNA的表达量.加入Trk受体抑制剂能抑制大黄素甲醚对神经元的影响,而加入腺苷受体抑制剂则无影响.结论 大黄素甲醚对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具有神经营养作用.

    作者:苏钜年;赖永长;皮婷;薛小燕;林炼峰;罗焕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维药没食子血清药化初步研究

    目的 对维药没食子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方法 建立维药没食子及口服没食子后大鼠血清指纹图谱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比较没食子水提取物、没食子常规的粉末含药血清、超微粉含药血清、提取物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HPLC指纹图谱,推断口服没食子后,大鼠血清中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结果 口服没食子后,在大鼠血清中发现了4个入血成分,其中3个为没食子中的原型成分,1个可能为原型成分的代谢产物.结论 入血成分及移行成分可能成为没食子在体内的直接作用物质,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离、鉴定,能更好地阐明没食子的作用物质.

    作者:霍仕霞;彭晓明;高莉;周露;斯拉甫·艾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山药总皂苷的工艺研究

    目的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山药总皂苷的工艺优化.方法 通过对山药总皂苷在5种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与解吸特性比较,筛选佳树脂类型,并对该树脂的吸附特性和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轮换方法对纯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山药总皂苷吸附、解吸能力较强,上样pH为7,上样质量浓度为4 mg/mL,上样吸附时间为4h,洗脱体积流量为1.5 BV/h,50%乙醇洗脱5 BV.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总皂苷质量分数可为52.1%.

    作者:平静;李清;陈晓辉;毕开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党参、黄芪)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物质基础.方法 整方水提液浓缩后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反相键合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参芪扶正注射液原料药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毛蕊异黄酮(Ⅰ)、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芒柄花素7-0-β-D-吡喃葡萄糖苷(Ⅲ)、(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0-β-D-吡喃葡萄糖苷(Ⅳ)、丁香苷(Ⅴ)、5-羟甲基糠醛(Ⅵ)、(3R)-(-)-2 ′-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Ⅶ)、(6aR,11 aR)-vesticarpan(Ⅷ)、丁香酸葡萄糖苷(Ⅸ)、(+)-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X)、(Z)-cinnamic acid 8-O-β-D-glucopyranoside(Ⅺ)、鸟苷(Ⅻ)、腺苷(XⅢ)和香草酸(XⅣ).结论 化合物Ⅶ~XⅣ为首次从参芪扶正注射液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Ⅷ、Ⅸ和Ⅻ在党参属和黄芪属植物中均为首次报道.

    作者:张声源;范春林;王磊;刘学华;孙学蔚;叶文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大黄酚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研究

    目的 制备大黄酚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大黄酚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性质.方法 以水溶性聚乙二醇6000为载体,采用熔融法制备大黄酚固体分散体;建立大黄酚固体分散体体外溶出度的HPLC检测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固体分散体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以聚乙二醇为载体,采用熔融法制备的大黄酚固体分散体,大黄酚以无定形形式分散于聚乙二醇载体中.结论 以聚乙二醇为载体,采用熔融法制备的大黄酚固体分散体可以提高大黄酚的体外溶出度.

    作者:韩刚;刘莉;康欣;王彦雪;赵媛;肖倩;郭肖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光叶巴豆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光叶巴豆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溶剂法及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光叶巴豆根部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evatin(Ⅰ),croverin(Ⅱ),crovatin(Ⅲ),sonderianial(Ⅳ),棕榈酸(palmitic acid,Ⅴ),反式肉桂酸(cinnamic acid,Ⅵ),苯甲酸(benzoic acid,Ⅶ).结论以上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昌松;赵俊凌;张丽霞;高微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消脓汤治疗术后腹腔感染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及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中药消脓汤(大黄、连翘、黄芪和败酱草)治疗术后腹腔感染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择腹腔手术术后感染病例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给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联合消脓汤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抗菌药物治疗.疗程用至患者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 ~ 96 h.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并进行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腹部B超检查.结果 经治疗后试验组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3.30%、8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抗感染平均用药疗程分别为7.5、11.5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抗感染治疗成本分别为1455元和209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过程中,未发现消脓汤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消脓汤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腹腔手术术后感染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王燕萍;李德榜;董春禄;李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